张家港市乐余镇:乡村展新颜 群众更满意_河道_永乐_水系

立春时节,来到位于张家港市乐余镇永乐村的永乐10号河,放眼望去,河道通畅、碧波轻漾,岸边河堤上绿意盎然、美不胜收。可早在一年前,这里还是条“断头河”,垃圾也随处可见。从“垃圾散落”到“风景旖旎”,10号河的改变只是永乐村“水系连片”项目的一处缩影。

作为乐余镇农村“水系连片”项目的重点实施区域,永乐村结合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科学规划、党群联动,综合推进13条河道、8.22公里的水系连片整治,以实际行动扮靓水环境,提升百姓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

依托“河长制”要求,着手实施河道微网格包干,将巡河护河分工到人,细化责任落实,严格属地管理。在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基础上,围绕美丽河道建设要求,强化自查自纠,打击河道违章建筑,维护河道沿线良好生态。

“除了上述‘既定动作’,我们还与辖区水利部门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将河道治理作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的‘额外动作’。”村党委副书记吴舒杰介绍,“结合日常业务,我们共同开展水系调研、巡河护河以及政策宣传等党群活动,辖区老百姓的护水爱水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不得不说,变化真的太大了,现在每天出门就能看到干净清澈的河道,风景美,心情也更好。”永乐村13组村民吴士芬笑着说。

一河之治不是变,水系连片才是美。为打造全域美美乡村,永乐村注重水体治理和岸线美化、环境塑造相统一。结合村庄规划,综合实施河道清淤疏浚连通、入河排污口整治、美化沿河岸线景观、完善沿河基础设施等项目,推动水资源与乡村建设串点连线成片,进一步提升村级“生态美”。

如今,前期经过治理的乐丰南河早已呈现出水清岸绿的景象。家住附近的村民们说:“整治以后水质大大地转变了,周围的环境也越来越好,大家晚上也都来河边散步锻炼。”

水系治理,治在平时,重在长久。为此,村党委严格落实市镇两级河道养护制度,联动第三方物业公司,明确管护人员,履行管护责任。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村民小组长、海棠先锋等自治力量纷纷加入,常态化开展水法宣传、“巡河护河”志愿服务、人居环境夏秋战役等一线活动,凝聚各方合力,巩固整治成果,让河道综合效益最大化。

“接下来,我们将以实施‘河长制’为主线,推行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管护,让生态更秀丽、村民更满意。”永乐村党委书记杨冠华表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李海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