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旌不是最可怜的人,萧元时才是,为什么呢_自己的_金陵_大梁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有两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们是大梁未来的新生力量,是大梁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他们一个来自如日中天的长林王府,一个来自权势滔天的皇家贵族。他们一个是逍遥自在的长林府二公子萧平旌,一个是被日日训教的东宫太子,未来的储君萧元时。

这哥俩还是关系最好的好朋友,虽然不能日日相处,时时见面,但是每一次的相见,都让人心情舒畅,喜笑颜开,这才是朋友应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少年郎该有的朝气。

不是有句话说叫做:你享受了多大的荣宠,就应该担负多大的责任。

这两个出身高贵,养尊处优的少年郎,也没有逃脱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萧平旌

长林王萧庭生的亲生子,长林王府的二少爷,金陵城里有口皆碑的二公子。

萧平旌自出生后,就一直在父兄的温柔乡里悠闲度日。

他不爱朝堂,爱江湖,喜欢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

他有个最好的去处,那就是琅琊阁,因为“那个人”的关系,长林王府与琅琊阁结下了悠远深厚的牢不可破的关系。

琅琊阁就是萧平旌的第二个家,因为在这里,他更快活,更舒服,也更像自己希望活成的模样。

展开全文

萧平旌是聪明的,因为他知道,他之所以有如此惬意的生活,是因为他上有可以依仗的父兄,他们是他的天,他才可以做自己悠悠的白云;他们是他的参天大树,他才可以尽享树下的浓荫。

萧平旌是睿智的,他虽然既无朝职,又无军职,但是他的敏锐的思维能力,超前的危机意识,却常常得到大哥的夸赞。对于他的那些在别人看来天马行空般的不着边际的战法,大哥却常常选择运用在实战之中,当然了,收到的战果常常给将士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就好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般,萧平旌也不可能永远活在父兄的温柔乡里。

这不,甘州一战,萧平章重伤,所幸性命无忧。为了整治北境防线,老王爷亲自出马,奔赴边防。

金陵城里的兄弟俩也就成为了不怀好意之人的针对对象。

北燕使臣惠王殿下出访大梁,被濮阳缨利用段桐舟意欲猎杀萧平旌,好在萧平章赶到及时,段桐舟死于非命。

赤霞镇瘟疫横行,萧平旌回京报信,又差一点得罪京中大佬,借着金陵城瘟疫的影响,濮阳缨利用云姐对萧平旌下了霜骨之毒。

毒发之时,萧平章为救弟弟,舍命取玄螭蛇胆,也被霜骨之毒伤害。

北境危机,萧平章为了父王,舍弃了林奚为他治病做出的最佳治疗方案,选择了牺牲自己,成全萧平旌。

北境一战,萧平章阵亡,萧平旌回到金陵,挑起了长林王府的重担。

他驻扎甘州,从基层做起,由于屡立战功,被封为怀化将军。

梁帝萧歆病逝,临终托孤,命老王爷萧庭生辅佐太子。

大梁国丧,四周诸国蠢蠢欲动,意欲趁大梁国丧期间,搞点事情。

于是就有了怀化将军抗旨出兵,打败了大渝十万皇属军的伟大战绩。为大梁北境赢得了十年的安稳时间。也被萧庭生誉为做到了“父兄都没有做到的高度”。

一场大捷,换来了父王萧庭生金殿之上的慷慨陈词,然后吐血倒地,并最终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短短的两三年时间,萧平旌失去了挚爱的兄长,最爱的父王,还有他作为长林之子的所有荣光。

在护送父王的灵柩前往梅岭的时候,萧平旌作为新一代平民,关闭了风光无限两代君王的长林王府,那个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萧平旌的悲凉。

曾经金陵城里最耀眼的少年,如今随着父兄的离去,不得不独自一人感受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人性的善恶。

这个时候的萧平旌,是可怜的,是弱小的,是需要人爱护和温暖的。

幸好,他的身边还有长嫂、幼侄,还有未来的媳妇林奚,还有琅琊阁这个永远可以停靠的港湾。

萧元时

萧元时是梁帝萧歆的第一个孩子,因为是老来得子,所以格外珍惜,出生即被册封为东宫太子,成为未来的储君,皇位的接班人。

所以年幼的萧元时一直被按照帝王的模样在培养,自然就少了许多孩童该有的欢乐时光。

行不能快速地奔跑,笑不能开怀的大笑,因为身边有个愚蠢至极,又嫉贤妒能的皇后娘娘,虽然一心为了自己的儿子,但是却用错了方式,也用错了人。

正如后来起兵造反的狄明所言:他有你一个这样的母亲,就不配做皇帝。

所以,当萧平旌和萧元时相见的时候,萧元时才会偶尔呈现出一个孩子该有的模样,只是很可惜,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一个在深宫大院中逐步长大的孩子,因为拥有了一个不怎么明智的母亲,他必定会吃更多的苦,因为他没得选择,这就是他的命。

因为他是未来的储君,所以,京城瘟疫,本该不是感染对象的萧元时却成为了皇宫中最早感染的对象,这是他作为储君的劫难,是濮阳缨的计划之一。

但是这场劫难的来源却是因为他的母后荀皇后,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萧元时,匆匆地迎来了自己的执政时刻。因为他的父皇去世了。

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突然被推上了帝王的宝座,面对着下面群臣的欢呼参拜,他的脑海中是一片的空白。

父王没有来得及为他遮挡更多的风雨,也没有来得及将他送到更好的位置,就这样急匆匆地下线,年幼的孩子,如何掌控一个庞大的家国。

心中惶恐彷徨的恐惧,有谁能知?

一个白痴混账的母亲,一个嗜权如命的舅父,他们只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位置,达成了自己梦中的期望,他们的心中可曾考虑小皇帝的焦虑。

父皇的伤心还没有过去,“萧平旌抗旨案”又凭空而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王爷萧庭生轰然倒下。

长林王府的覆灭,是萧元时最不愿看到的,但是他却无力挽回。

离去的父皇将他托付给老王爷,现在老王爷也撒手西去,他的心也瞬间变得空落落的。

长林王府是他最倚重的力量,长林世子和萧平旌是他最可以开心玩耍的朋友,而现在,大哥萧平章离去多年,二哥萧平旌也心灰意冷,远遁江湖。

权势滔天的大梁帝王,他的悲哀又有谁知?人人都可以有选择的权利,而他有吗?

高处不胜寒,帝王的孤独有谁知?

当他一个人站在皇宫的最高处,却始终望不到金陵城外萧平旌远去的背影,萧元时的落寞与孤寂他的母后,他的舅父看到了吗?

没有,因为他们正在庆贺自己的胜利,庆贺长林王府的覆灭,庆贺荀氏终于可以只手摭天。

当豢养的战狼萧元启举着明晃晃的刺刀杀进大殿的时候,当荀皇后终于开窍,做了一生唯一一次正确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儿子选择以死谢罪的时候,萧元时作为一国之君,却走到了最无助、最难堪的境地。

作为大梁的皇帝,不但无力拯救自己的生命,更不用说自己母亲的性命。

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死在眼前,却无能为力,小皇帝的哀伤又有谁知?

人人都道:当官好,可是只有做到了最大官的萧元时,才明白,自己此时的悲哀。

母亲死了,舅父死了,诺大的朝堂之上,只剩下了萧元时孤零零的一个人。

总结

谁最可怜?

萧平旌尚且有嫂侄,还有可以一起走天涯路远的林奚。

而萧元时呢?除了那个代表权利的帝王宝座,就只剩下了君君臣臣,和永不停歇地“风起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