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3》将拍?第一部封神,第三部备受期待,第二部却成遗珠_长林_观众_权谋

烂剧人人骂,经典永流传,7年前正午阳光用《琅琊榜》掀起古装权谋剧热潮,间接带动国产剧口碑回升,7年后,《琅琊榜》仍旧散发着超强的长尾效应。

云合热播指数榜上《琅琊榜》与《知否》、《甄嬛传》、《庆余年》是出了名的四大“钉子户”,论口碑碾压新剧,论实时成绩,也让很多新剧望其项背。

这部国度IP的影响力七年不衰,也让制作方看到了其可持续开挖的潜力,近两年一再传出正午阳光将重启《琅琊榜3》的消息,网上也流出新故事的设定。

从网传消息来看,《琅琊榜3》延续了IP核心的双男主模式,但主角身份从皇室中完全脱离出来,集中于权臣与将军,应该是一文一武的搭配。

在古装剧扎堆做古偶,权谋与传统古装剧逐渐“消失”的当下,观众对《琅琊榜3》的出现颇为期待,希望它能丰富国产剧类型,也期待它能重掀权谋热潮。

第一部封神,七年来始终让观众念念不忘,第三部蓄势待发,被网友给予厚望,每一份动向都是热搜宠儿,足以证明《琅琊榜》系列IP的超强国民度与影响力。

展开全文

但这个备受关注的IP,却有一部让很多网友都忽视了的存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系列第二部作品,豆瓣口碑8分+,市场反响却很平淡。

开播时既没有超越前作也没有成为当年的爆款作品,完结后被提及的次数及正片播放量也远不如第一部辉煌,甚至很多观众都遗憾了系列还有第二部。

是作品不够优秀吗?《风起长林》开播时口碑的确两极分化严重,但最终分数保持在8分+,足以证明其品质,这是一部被前作光芒掩盖了的古装剧遗珠。

前作光芒在前,续作喜忧参半

《琅琊榜》的成功让这个IP光芒强大,也让续作《风起长林》从筹备时便未播先火,为它提供了比普通新剧更优渥的基础条件,自带爆款体质。

但当时国内影视行业也有一个魔咒:续集越拍越烂。

无论琼瑶老剧《还珠3》还是正午阳光的《欢乐颂2》、历史剧《大秦赋》(大秦帝国系列终篇)口碑都断崖式下滑,续集不好看一度成观众固有印象。

这种情况下,观众一边期待《琅琊榜2》的面世,另一边又担心续集毁口碑,不由自主地便对《风起长林》要求更为严格,对“瑕疵”的容忍度也在降低。

影响到《风起长林》第一波口碑的“问题”从选角便开始了。

当观众发现《风起长林》并不是原班人马出演,故事是一个关于第一部角色后人们的故事时,便产生了失落感,对琅琊榜换了主角却不换名字颇有微词。

黄晓明的出演更加重了续作非好感,当时他因沉迷玛丽苏偶像剧折损了路人缘,很多观众他成为《琅琊榜》新男主非常不满,认为制作方向资本妥协。

事实证明,黄晓明只要静下心来演戏便很靠谱,但过度出演烂剧消耗掉的口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全挽回,《风起长林》恰恰是黄晓明的口碑过渡之作。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顶了封神IP续作的头衔,必然需要受到更严格的检验,《风起长林》选角显然没能扛住观众严格的要求,在开播前便劝退了很多老粉。

开播之后,网友们也会下意识拿它与第一部做对比,一旦发现不如前作的地方,失望值便会加倍飙升,可以说《风起长林》成为IP影响力,败也IP影响力。

但抛开琅琊光环纯粹以面对一部全新作品的态度打开《风起长林》,你会发现这部作品内容质量并不输前作,甚至在不少忠实观众眼中更值一观。

深刻的立意,动人的情怀

《琅琊榜》首部作品主打复仇权谋,讲述帝王与臣子的博弈,并穿插忠、义、情等动人元素,第二部《风起长林》,则将家国大义提升为主线。

从长林军两代领军人物的经历诠释忠臣之于家国的贡献,有勇、有谋,也有隐忍、有退让,故事中有一个命题存在感很强,臣子与帝王之间,有绝对的信任吗?

梁帝(刘均饰)与老长林王萧庭生(孙淳饰)情同手足,这两位是经历过梅长苏、萧景琰时期的角色,他们继承了先辈的遗志,兄友弟恭,君臣一心。

两人的感情与信任稳如泰山,但旁观都几乎无人相信,皇后觉得皇帝宠信长林王一家是脑子糊涂了,外戚兼文臣之首荀白水觉得皇帝在给新君埋炸弹。

他们的担心有必要吗?纵观历史,非常必要,武将权力过大,一旦朝廷势微,分分钟就能给你出个安禄山,甚至黄袍加身的赵匡胤。

但若不君不信臣,处处防备,又会有什么好结果吗?

汉武帝晚年无差别猜忌的杀伤力还在历史书写着,《琅琊榜》第一部赤焰惨剧的导火索,同样始于帝王的狐疑,若君臣不能一心,伤害的永远是国朝根基。

《风起长林》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君臣关系,老长林王与梁帝从始至终都没有在多方挑唆下产生嫌隙,梁帝死前的那两句“哥哥”,让观众瞬间泪目。

帝王始终没有因为权力遗忘真情,臣子始终没有因为权力动摇忠心,正是因为两人绝对信任与彼此支持,给了大梁一段休养生息、勇克外敌的好时机。

梁帝去世后外戚排挤武将,众人在小皇帝未长成前肆意玩弄权谋,导致长林王一脉被打压、误解,老长林王间接被气死,小长林解甲归田,文胜武衰。

在荀白水等人来看,没了权势滔天的武将,小皇帝便能稳固皇位,可骤变却突如其来,外敌入侵,内部叛乱,根基不稳的帝王分分钟沦为阶下囚。

最终让国家走向更好的永远是齐心协力,而不是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阴谋算计。

第一部梅长苏与萧景琰携手共进,他们共同维护了大梁的根基;第二部主角团反败为胜的基础,是萧平旌与长林军的家国大义,忠诚与守护。

权谋在家国大义面前瞬间被碾压,《风起长林》用权谋诡谲引出了家国大义的情怀,用人性的复杂烘托了忠义的伟大,立意深远又相当动人,引入深思。

宏大的格局,耐人寻味的角色

长林一永恪守家国大义,梁帝一脉继承并学会了信任,那么不断怂恿帝王防备功臣的荀白水等文臣,是只知道搅浑水的小人吗?

并不是,七话前面提到,《风起长林》的立意很动人,却也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君臣关系,以大结局萧平旌振臂一呼便集结千军万马的声望,想不被忌惮都难。

这也是萧平旌最终仍旧选择归隐山林的关键所在。

他与老长林王都无罪,但“长林之罪,罪在将来”,没有人能保证下一任长林王永远忠诚,也没有人能保证下一任帝王能永远是明君。

《风起长林》推崇君臣一心的理想格局,也在歌颂忠臣良将、贤明之君的伟大,同时也将人性、权力格局的复杂融入其中,给予观众一份启发与思考。

荀白水险些害了大梁,却并非奸臣,他对帝王的忠心不逊长林一脉,他的顾忌也非无稽之谈,不同的位置,注定了荀白水与长林王一脉不同的立场。

如何让忠臣不耽于内耗,这是《风起长林》抛出的潜在命题,也是萧平旌归隐的答案,有的家国大义是舍身取义,有的家国大义,是急流勇退,两者同样重要。

某程度上来说,《风起长林》是《琅琊榜》的升华版,故事立意与格局更惊艳观众,剧情越推敲越动人,不失是一部值得老观众重刷、新观众入坑的佳作。

不过,《风起长林》当年的失败除了受一些外因影响,与故事叙事风格也有一定的关系,这部作品在戏剧化的处理上,有优点,也有瑕疵。

作品开局四两拨千斤,看似进展缓慢实则环环相扣,非常出彩,比如东海珠胶案。

一个珠胶将多方势力娓娓道来,明面上是莱阳太夫人借皇后之手暗害长林王府子嗣,借此引出皇后与长林王府不和,莱阳太夫人的不忿与背后的东海势力。

暗里却有两层反转,一层反转是皇后并非背锅侠,而是不动声色地推手;另一层是长林王府并非铁桶一块,老王妃的忠臣在暗里推动次子与长子争权。

剧情一层层揭开,干货很多,编剧海宴在布局谋划方面,明显比第一部更加成熟,但她也犯了一个比较影响观感的失误:主线呈现略为碎片化。

戏剧观众更希望快速抓住故事主线,这一点《琅琊榜》第一部便做得很好,开局便点明梅长苏多年后改头换面归来复仇的主线,观众瞬间GET编剧想讲什么。

《风起长林》相对来说便比较分散,编剧一步步铺垫将长林一脉推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主线精髓才完全暴露出来,这便导致前期会让观众觉得有点慢。

而且,部分细节的设计也过于依赖巧合,一定程度上影响观众体验,比如武力值第一荀飞盏永远在关键时刻因种种巧合掉链子,一度引发过剧粉吐槽。

反派角色不够丰满也是《风起长林》较拉低分数的地方,第一季的谢玉、夏江、梁帝人设都很丰满,第二季的大BOSS 萧元启却无甚亮点,行为逻辑较单薄。

但瑕不掩瑜,抛开与前作的对比,抛开选角的影响,仅将《风起长林》当成一部新剧来看,同样能收获其中的感动,被不受时光侵蚀的故事魅力吸引。

这样一部作品受内外小“瑕疵”影响成为“遗珠”,其实挺可惜的,喜欢传统古装剧又无新剧可追的观众,不妨重新打开一观,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