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人类工程奇迹!投资3198亿的川藏铁路,到底有多难修?_铁路_川藏_青藏铁路

被冠以天路的称号,赫赫有名的青藏铁路可谓是如雷贯耳,那你知道川藏铁路吗?这是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同时也被誉为人类工程奇迹。虽名声不大,但其建造难度却远在青藏铁路之上。那么,川藏铁路到底有多难修?西藏人烟稀少,既然有了青藏铁路,为何还要修川藏铁路呢?

川藏铁路基本介绍

首先我们来谈谈川藏铁路,这条铁路全长1838千米,呈东西走向,由四川省成都市,经雅安、康定、林芝,通往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

川藏铁路整体采用了分期分段建设的运营方式,并根据沿线地势地貌的不同,划分为位于第二阶梯的成都-雅安段、位于阶梯过渡处的雅安-林芝段以及位于第三阶梯的林芝-拉萨段。

其中,成雅段和拉林段同时开工于2014年12月,并分别于2018年12月以及2021年6月开通运行。而雅林段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并预计在2030年11月竣工,可以说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其投资金额也达到了惊人的3198亿。

与之相比,在此前修建的青藏铁路总投资仅为330亿元。这不难看出,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可谓是下了不少血本。那么,川藏铁路为何如此难建呢?

展开全文

川藏铁路有多难建

都说“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这再加上入藏的天路,可以说是Buff叠满。除了高原高寒、风沙荒漠的极端气候,川藏铁路的总体地形可以归结为“八起八伏”。期间需要依次经过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峡谷区、川西高山原区、藏东南横断山区以及藏南谷底区5个地貌单元。

修建途中得跨越14条大江大河,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且80%以上的路段,大约1400km需要以隧道和桥梁的方式建设。这么算下来,累计爬升高度达1.6万多米,堪比两座珠穆朗玛峰,也称得上是极限运动了。

更刺激的是,未来预计修建的怒江特大桥,这个全长1300多米的万吨钢铁桥梁,桥面距谷底江面的净空高度达700米。想象一下,这比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还高,如果到时候通了车,那可真就是腾云驾雾、一飞而过了。

难以想象,在这样的考验下,工人该如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然而,我国设想的进藏铁路却远不止川藏、青藏这两条,滇藏铁路、新藏铁路、甘藏铁路都被国家一一规划在内。

这也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坐拥122.84万平方公里的西藏,常住人口却仅有364.81万,还不如上海常住总人口2486万的一个零头多。光是青藏和川藏铁路就耗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为何我国还要不断投入西藏的建设,它能回馈给我国什么呢?

我国为何不断投入西藏建设

一方面,西藏的矿产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在已经探明的26种矿种中,储量位居全国前五的有就有11种。其中,作为重要战略物资之一的铬铁矿,是航空、汽车、造船以及国防工业生产武器等不可或缺的材料。它的品位,也就是矿石有用物含量高达50%,储量也居全国首位。

“资料显示:2022年1-10月,我国铬铁进口总量为202.4万吨。”那么,如果川藏铁路建成,不仅矿物进口将逐量减少,其运输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更加紧密。这条从世界屋脊通往内地的大动脉,不仅能将从成都到拉萨的时间从48小时缩短到13小时,将北京到拉萨的时间从42小时缩短到22小时。

更重要的是,川藏铁路还进一步保障了国家边境地区的安全。使得二线部署的军事力量,能在12小时之内到达前沿,实现“治国先治边 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意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