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富李兆会:23岁身价百亿 5000万娶女星 败光家产成老赖_父亲_山西_成龙

他22岁成为最年轻企业家,23岁成为全国民企中的缴税第一户,27岁时,他凭着百亿身价,有山西首富这个名号加身,2

9岁便在胡润富豪榜他排名第85位。

就是这样一个犹如商场小说中开挂了一般的身份,就是曾经的山西首富李兆会的“前半生”。

在变幻起伏的商场上,23岁身价百亿的他混得风生水起,花5000万娶女明星为妻,在人生巅峰时刻却一夜败光所有家产,成为著名“老赖”。曾是“中国最牛富二代”,李兆会究竟为何成至此?又是什么让他成为如今的败家子儿的呢?

被迫上任,22岁年轻海归,成为山西钢铁企业主人

谈起李兆会的家庭,也犹如商战小说一般精彩。他的爸爸李海仓白手起家,一手创立的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山西海鑫钢铁集团。不仅连续三年荣获“山西省功勋企业家”,还当过全国政协委员,是名副其实的商、政翘楚。

有着这种家世背景的李兆会,跟其他的富二代一样,生活优渥,万事不愁。对于生活失去追求的人,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致,包括学习,李兆会也没有免俗。他从小学开始就无心向学,到了中学二年级更是班级中的倒数,这让精明优秀的李海仓极为恼火,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生这么出息的孩子。

展开全文

父子之间的对话除了课业上的批评,就是李兆会的顶嘴。甚至有一度李兆会要放弃学习,出外打工,气的李海仓将他打一顿。自此,

俩父子间再无体己话,在彼此眼中形同空气。

中学毕业后,根据家里的安排,李兆会便跟着六叔李文杰一道跑去了澳洲留学。除了李文杰从中间当传话员,基本上李海仓跟李兆会不怎么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澳洲生活的李兆会逐渐对父亲产生了好奇,于是回国的时候也时常会去父亲的公司。

多年后,他终于开始了解,如父亲这般有作为的企业家是多么的辛苦,要经营企业,养活那么多的员工是多么的不易。

然而,就在他逐渐与父亲的关系升温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2003年的一天,李海仓因意外事件突然离世。

就是这短短的两三分钟,改变了李兆会年轻的命运。他不得不火速回国,料理父亲的丧事,更要站到台前接受那个庞大的集团。说来,如果从企业的经营角度

,只有22岁,毫无从商经验的李兆会并不是最佳人选。

为此,不管是李家还是集团内部,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

然而,随着李兆会爷爷的一锤定音,李兆会一跃成为海鑫集团的掌门人,他作为李海仓的独子,必须守护父亲的基业。

随着李兆会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他开始重用同去澳洲留学的六叔李文杰,他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他败在我手里。”在这种信念的推动下,李兆会对企业尽心尽力,疯狂学习钢铁知识和经营之道。

不仅在短时间里巩固住了父亲的产业,还拿下了多个大型的投资项目。在高手林立的商场中,他拿下了广西80亿元的投资项目,还取得了杭州湾大桥工程的钢筋采购。一时之间,海鑫集团的资产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了全国民企中的传奇。

在他的带领下,海鑫开始走向了多元化的经营发展模式,走出了传统的钢铁产业,向很多领域发起了冲击。李兆会也利用最短的时间

,向所有人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简单的富二代,

不是一个留学海外的小海归,他是真正的企业开拓者,他要将海鑫带向父亲都难以到达的高度。

野心与能力,让李兆会的手伸向了兴业证券、银华基金、新能泰山等多家企业,还直接利用民生银行股权进行套现,一次性完成26个亿的营收。

金融、房地产、能源、保险业、电力,只要是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的领域,李兆会都有涉猎,也逐渐提高了他级资本操作的能力。经过大格局思维,长远的眼光下,海鑫集团在2009年钢铁行业因产能过剩,遭受严重冲击的当口,依旧屹立不倒

玩资本,娶明星,虎落平阳为哪般?

“功成名就”后的李兆会开始谋划自己的终身大事,

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著名演员车晓

。说起这段婚姻,当年的新闻闹得相当的大。车晓出身于表演世家,因为出演了《先先生》《青云志》《非常勿扰》的影视作品为人所熟知。

当年,由于李兆会事业上的成功,他结识了圈中大佬成龙。当年,李兆基出资5000万与成龙合办了“成龙海仓慈善基金”,自此两人成为了朋友。在饭局上,李兆会认识了大美女车晓,随后展开了“砸钱式”追求。名车名表自不在话下,李兆会为了追到车晓,还出钱给她开了奢侈品店。

在糖衣炮弹的轰炸下,两个人在山西举办了震动全国的婚礼。酒席500桌,迎亲名车200余辆,礼服,首饰都是打钱砸出来的。据说,李兆会为了自己的这场婚礼,

还特意邀请了自家钢厂企业近万名员工,不收礼金,凡参加婚礼者还给500块钱红包。

就是这样的“大撒币”,李兆会和车晓的婚姻也未能维持多久。结婚一年多,两个人就“和平分手”,其中理由不明,但坊间传说,为了这次婚姻,李兆会付了车晓三个亿的分手费,让对方大赚了一笔横财。此时,一直以名企业家形象示人的李兆会,真正摆了一把富二代的谱。

然而,分手后又再娶女演员程媛媛的他似乎向自我解放了一般,将这种“打撒币”的行为带到了资本市场的博弈上。

资本市场上,很多钱不过是一个数字,那些东西跟钢铁这种实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前期,李兆会利用资本赚了钱,

但是钢业实业才是他的立身之本。

可惜,钢铁产业的一蹶不振,让他全身心投入到了资本市场。原本的山西最大民营企业海鑫钢铁,在资本的博弈下,已经逐渐无法承受那么大的资金数字,这让海鑫背上了近30亿的欠款,熄灭6座高炉,让一万多员工全线停产。

紧接着,海鑫的债权人就高达981家,欠款累计197亿,而李兆会本人的执行案也多到36个,欠下24亿。大厦倾覆不过一瞬,李兆会束手无措将海鑫拱手让人,将父亲的基业全部败光。

如果说李兆会是败家子,有失偏颇。如果不是父亲的突然离世,如果他可以累积更多的从商经验,或许李兆会会成为一代商业奇才。然而世事难料,无法回头。

欠下巨款的李兆会被限制出境,一夜之间成为企业界著名“老赖”,风云过后,只剩一地鸡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