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柳林风声》译者杨静远的独家记忆_日记_的是_世纪

杨静远,我国著名翻译家,她 194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1948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英语文学系。历任武汉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中国译者协会第二届理事。她所翻译的《彼得•潘》《柳林风声》《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广受读者欢迎。

杨静远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书香门第,父亲 杨端六曾任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务长,是我国商业会计学的奠基人,母亲 袁昌英是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珞珈三女杰”之一,是“五四”以来的著名女作家。

《让庐日记》

作者:杨静远

★ 翻译界泰斗、《彼得·潘》《柳林风声》权威译者杨静远的私人记忆

★杨静远用一颗热切敏感的心,捕捉和记录下当时文化名人与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生存状态,如朱光潜、袁昌英、冯玉祥、胡适、郭沫若

★思潮的交汇冲撞,以图报国的热血青年,个人生活穿插交错国内外战事的动向,有如一篇微型的战争风云录

展开全文

即可购买

01

刻着与世纪同行脚印的纸片,承载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音符

“让庐”,是杨静远一家曾经居住过的宅子,浓缩着杨静远从少女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因此她将“让庐”作为她日记的题名。

本书中收录的是杨静远于1941年—1945年四川乐山在武汉大学求学时期写下的日记。杨静远自述,日记是是灵魂深处的独白。而将这份具有隐私性的文字公之于众,是出于一个身心归属于 20 世纪的人,在与自己的世纪告别时的依依离情,希望能将这一札刻着自己与世纪同行脚印的纸片作为一份小小的纪念品。

在现今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记录百年来中国知识阶层生存状态的作品,以 20 世纪 40 年代的为最缺。《让庐日记》所记的正是这个时期这个阶层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或许能为一首无比辉煌的世纪交响乐添加几个音符。

在这本《让庐日记》中,记录的是 20 世纪无比悲壮的史诗的一个片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一角发生的普通人的戏剧。杨静远女士用一颗热切敏感的心,逐日捕捉和记录下了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这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

02

人物众多的历史大戏,知名鸿儒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亮相

登上这部戏剧舞台的教师队伍中,有许多全国知名的鸿儒。

如文学院的朱光潜、缪朗山(灵珠)、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陈西滢、方重、罗念生、朱君允、孙家琇、刘永济、杨人楩、杨东莼、叶麐;

法学院的刘秉麟、杨端六、戴铭巽、彭迪先、刘廼诚,理学院的张镜澄、萧君绛、吴大任、石声汉、高尚荫;

工学院的邵逸周、郭霖、张宝龄、白郁筠、余炽昌,两任校长王星拱、周鲠生……有的只露一面,有的则有相当充分的表演。

在日益加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之下(几年中因贫病交加而英年早逝者至少有七人),一些人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不少人迫于生计自谋活路,也有少数人把尊严廉耻抛在脑后,不择手段地只顾捞钱。林林总总,构成一幅20世纪40年代的儒林外史图。

在乐山舞台上亮相的,还有校外的各界社会人士、文化名人和军政显要,如李约瑟、黄炎培、冼群、冯玉祥、杭立武、白崇禧。而乐山舞台以外的人物则更多,如孟志荪、罗斯福、王世杰、胡适、郭沫若、成舍我、孔祥熙等。

以读后感的形式述及的中外作家则有斯诺、鲁迅、赵超构、臧克家、郑敏、徐訏、张爱玲等。至于在读书笔记中出现的外国作家和作品人物,更是不胜枚举。这是一出历时四载、人物众多的热闹大戏,作者对各色人物进行了观察、描绘、分析、评说。

舞台上最活跃的是一群青年学子,一群在战时艰苦条件下保持蓬勃朝气的少男少女。认真求学以图报国的热血青年;不带政治色彩的各种文化与社交活动:剧团、歌咏队、校友会、同乡会、迎新送旧、郊游、学术讲座、茶馆文化、小吃、集体游戏……各种思潮倾向交汇冲撞,朝气蓬勃。

03

川西小城风情与家庭生活,透露着人情的温暖

八年中,武汉大学为这座川西小城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气息。被小城养活了的两千名读书人,与当地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接触维系,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与地方士绅、政商学界的礼尚往来;在本地中学和企业单位兼职兼课;当地的民情风俗,外国基督教会和传教士,圣诞节的音乐崇拜,复活节的洋童表演,令人垂涎的川式饮食文化,还有那美不胜收的风景名胜,随处可见的水墨山水画一般的风景,令人想起沈从文的《边城》——种种人文的和自然的景观,点点滴滴收入日记,构成一幅幅五色斑斓的浮世绘。

日记中还详尽记录了杨静远的家庭生活,亲情、天伦之乐,因性格的差异和经济困难造成的摩擦、矛盾、冲突、烦恼。这幕家庭剧的核心,是母亲袁昌英。母亲之于杨静远,远远超越一般的母女关系。她不仅是至爱至亲者,还是谆谆善诱的师长,人生道路的启蒙者,是她心仪文学的领路人。杨静远在母亲的鼓励下,通过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培养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04

微型的战争风云录,折射知识青年的思想转型与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日记的记述是双向的,既有形而下的具象描绘,也有形而上的思想务虚。往往是一段实事,跟随着一段感想评说,不落陈规俗套,不时冒出新意。这些虽芜杂,但有一个主题始终不变——真诚强烈的爱国情怀。

父母师长的教诲与现实环境使杨静远心中生长出深厚的国家民族观念。它不是抽象的、理论的、概念的、灌输的,而是实实在在不言自明的。

日记中,她密切关注着时局,与个人生活穿插交错的是国内外战事的动向,有如一篇微型的战争风云录。与忧国情怀并行的是忧民意识。战争缩短了我家与一般百姓生活上的距离,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了平民大众。从阅读文学获得的精神富足与幸福感,使她愈发同情那些被剥夺了文化雨露滋润的下层民众。

她写过一篇以民众教育为题的小说《静水》,并倡议在女生宿舍办民众夜校。忧国忧民的双重情怀,使她对文学的理念,由初时的以写作自娱转向严肃的社会使命感。同时,随着社会进步思潮的大形势,杨静远开始接触并接近进步思想,萌生了想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愿望。日记在描绘 一个知识青年个人的思想转型时,也多少展现了那个 风云际会的大时代的社会动态和历史景观。这些日记中的记忆碎片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属于历史。

《让庐日记》

作者:杨静远

即可购买

延伸阅读

《写给恋人》

作者:杨静远

即可购买

《写给恋人》辑录了翻译家杨静远女士1945—1948年留美期间写给未婚夫的120通书信,如实记录了20世纪40年代中末期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思想。这些书信也可视为一部饱含温度的纪实文学作品,内容广涉政治、社会、教育、文学、校园生活等方面,展现出作者细腻的洞察力,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与当时知识青年的心态。这些记忆碎片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属于历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