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出一对联:一笔直通;两扇敞开,惹怒尼姑 纪晓岚:没完呢_纪晓岚_对联_诙谐

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

纪昀,即为我们熟悉的纪晓岚,电视剧中的纪晓岚学问见长、刚直廉洁、不畏权贵,既是

“天下第一学士”

,又是贪官和珅的死对头。历史上的纪晓岚,虽然并不具备与和珅对抗的实力,也从来没与和珅有过争斗,但其于当时的文坛确实拥有

“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

的至高地位;性格诙谐、言辞幽默,更是远胜电视剧中的纪晓岚。

和珅、纪晓岚经典剧照

《履园丛话》评价纪晓岚为

“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

;《雨窗消意录》评价纪晓岚为

“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

;乾隆朝著名的书法大家王文治,更是将其评价为

“一代滑稽幽默大师”

这位官至

“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

的一代文豪,虽然被嘉庆皇帝评价为

展开全文

“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文坛、政坛双丰收,但却也是一位嘲弄同僚,戏弄太监,调侃僧尼,甚至连亲家母都要拿来开开玩笑的

“风流才子”

纪晓岚蜡像

戏弄太监的巅峰对联

《清稗类钞·诙谐类》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为我们展现了纪晓岚的另一面:

纪文达尝于退直遇一内监,曰:“适有一联,乞公为足成之。”出句云:“榜上三元解会状。”文达应声云:“人间四季夏秋冬。”内监问何故脱却春字,文达笑曰:“君当自问其为何故也。”

太监出上联:

“榜上三元解会状”

,纪晓岚对下联:

“人间四季夏秋冬”

,从字数、词性和平仄来看,纪晓岚的下联确为佳对。可纪晓岚的下联有违常识,人间四季本为春、夏、秋、冬,缺少了

“春”

,为何还能被称为

“人生四季”

因为,纪晓岚面对的是一个太监,一个六根不全、身有残缺的

“阉人”

。对于太监而言,

“思春”、“念春”、“怀春”

均为奢望,这才是纪晓岚下联的真正目的所在,其诙谐幽默、可见一斑。

清宫太监形象

戏弄亲家母的“荤诗”

正如时人对纪晓岚的评价,

“善谐谑,朝士多遭侮弄,亲友亦不能避”

,纪晓岚的玩笑甚至会经常开到自己亲友的身上,就连亲家母这样最需要避嫌的对象也成了纪晓岚的嘲弄对象。

《埋忧集》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新制了一件蟒袍,恰好亲家公前来串门,便与其开起玩笑:

“昨天亲家母来府上,对我这件蟒袍赞赏有加,我理应赋诗一首,以作回应”

。亲家公自然清楚纪晓岚的素日形象,但见其一本正经却也不好拒绝,只得回道:

“愿闻佳咏”

于是,纪晓岚脱口吟道:

“昨宵亲母太多情,为看花袍绕膝行。看到夜深人静后”

,吟到这里,戛然而止,不再继续。亲家公问道:

“还有一句呢?”

纪晓岚哈哈一笑,回道:

“结句无非‘平平仄仄仄平平’而已”

“看到夜深人静以后,平平仄仄平平平”

,这明显带有猥亵意味,老司机们肯定对其中含义非常清楚。就此来看,纪晓岚并不仅仅是诙谐、幽默,甚至连风流都称不上,简直就是一个老流氓。

调侃僧尼,竟成就千古绝对

除了亲友和太监,纪晓岚对于僧侣似乎有一种

“见即嘲讽、不则难渡”

的天生敌意,调侃、戏弄都是好的,甚至调戏、猥亵的对联都经常出现。

某次,京城京郊的一位僧人向纪晓岚求取对联,用以悬挂在寺庙大门。纪晓岚倒也痛快,提笔就写,一挥而就: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炉寒火尽,须把意马牢拴”

“扫去凡心、栓牢意马”

,看似对出家人看破红尘、一心向佛的规劝,但实际上这是一幅深藏玄机的

“字谜”

“日落香残”

“香”

去掉

“日”

,为

“禾”

“扫去凡心一点”

“凡”

去掉一点,为

“几”

;合起来就是一个

“秃”

字。“

炉寒火尽

“炉”

去掉

“火”

,为

“户”

须把意马牢拴

”——取用其中的

“马”

字;合起来就是一个

“驴”

字。上联为

“秃”

,下联为

“驴”

,这才是纪晓岚为这位僧人所作对联的真正目的。

这副对联仅为戏弄,虽让人生气却也不至于生出敌意,但纪晓岚在泰山斗母宫调戏尼姑的一副对联,就有点过分了!

乾隆五十五年,时任《八旗通志》馆总裁的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巡幸泰山,行至斗母宫时,正遇上宫中新修一佛堂,庵中尼姑久闻纪晓岚的文学才识,向其求取对联一副。纪晓岚便挥笔写就:

“一笔直通;两扇敞开”

。如此对联,出现在一个尼姑庵中,其猥亵之意,十分明显。

正当女尼们大怒暗骂,就连身边的同僚也都纷纷指责之际,纪晓岚笑道:

“别着急骂,没写完呢”

。说完,纪晓岚在上联加上了三个字——

“西天路”

;下联加上了三个字——

“大千门”

。于是,这副对联就变成了:

“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

,挂于寺庙、庵所再合适不通,堪称千古绝对。

后记

“好滑稽”、“善诙谐”

的纪晓岚,在嘲弄、调戏别人的时候,却能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还能绝对兼顾诗词、对联的规则要求,属实难得。纪晓岚的例子,也为我们证明了

“风流才子”

“文学流氓”

之间的真正区别。

耍流氓,能耍到纪晓岚这个境界,也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参考文献:《履园丛话》、《雨窗消意录》、《埋忧集》、《清史稿·纪昀传》、《清稗类钞·诙谐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