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什么日子?南京一批名校“过节”!_数学_孩子们_圆周率

你知道3月14日是什么日子吗?

“国际数学日”,

也被称为“π日”!

今天,南外雨花国际学校、拉萨路小学、鼓楼实验中学等学校纷纷上演数学盛宴,老师们精心设计,孩子们动脑动手,向数学“表白”、致敬!

南外雨花国际学校

- 各年级玩转“π日”-

今年是第四个“国际数学日”,南京外国语学校雨花国际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也在这一天迎来学校第四届“数学节”。

上午10:30,三(6)班正在上一节主题为《好玩的π 奇妙的N边形》的数学课。

数学老师孙紫欣说:“三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学过‘圆’,但是他们学过三角形、正方形,生活中也接触过圆形,我们三年级主题学习的内容,就是引导孩子们通过拼接图形去发现圆的秘密,圆其实也是一个N边形,N趋近无穷,这其实也是人们发现圆周率的过程。”记者发现,孩子们分成几组,在动手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动脑,拓展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

展开全文

不仅仅是三年级,全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数学日研究主题,形成梯度。

一年级的主题是“制作创意飞盘”。一年级的孩子注重研究“生活中的圆”,他们平时都能感受到圆是滑滑的,运动中受到阻力小,所以让两人一组,确定飞盘主题,用颜料创作属于自己的创意飞盘。

二年级的主题是“我的圆周率生日书签”,老师带着孩子们查找自己的生日数字在圆周率中的位数,并制作圆周率生日书签。

四年级的主题是“设计班级logo”。四年级的孩子即将学圆,老师们设计了有人文基础的研究活动,让大家在圆里制作班徽。

五年级的主题是“设计圆形创意画”。这个主题有美术老师参与,老师带着孩子们感受圆在美术中带来的视觉差,因为圆没有边界感。

小学部校长宋红斌告诉记者,数学节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学校的课程,是高品质学习的延伸,将数学精神融入课程。

“我们的老师会给学生介绍祖冲之是怎样发现圆周率的,介绍圆周率在最前沿科技中的运用,我们今天上午还给孩子们带来的一场无人机表演,立体全方位地让学生自己感知圆的轨迹,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手柄,体验顺时针、逆时针转动以及圆的技术在科技中的运用。”

宋校长说,南外雨花国际学校正是通过这样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具有民族根基、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未来型人才。

拉萨路小学

- 小讲师用故事讲数学-

学校第四届“大风车”数学学科节今天隆重召开!“我是小讲师”闪亮登场,千余名小学生用绘本故事或者数学家故事讲数学知识,让孩子爱上学习。

数学老师张佳雯告诉记者,本次的数学节以“趣享数学,数我慧玩”为主题,开展了多维度的系列活动。其中,“我是小讲师”环节,分不同年段进行数学绘本、数学家、经典数学题的介绍和讲解。小朋友们既可以单独演讲,也可以选择和小伙伴两人组合进行演绎。每一份作品,先进行班级初选,再通过年级PK赛选出特等奖,各年级的特等奖选手还将参加年级专场活动选出最佳奖项。

在学校报告厅里,十余位脱颖而出的二、三年级小朋友,个个精神抖擞,正在绘声绘色讲解他们所喜爱的数学绘本呢!再来看四五年级专场,近两个小时PK赛中,同学们积极互动,分享数学家故事或是古今趣题,在表达中他们自信阳光,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学习劲头十足!最后,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代表共同作为大众评委,评选出了本届数学节7组“慧学小讲师”和16组“风采小讲师”。

数学学科负责人单薇洁主任说,在本届学科节活动中,拉小将会用两周的时间,以“数学小讲师”和“生活练兵场”为抓手,大家一起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回到知识和生活的现场,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实现真应用,带来真改变。这样的数学节,让孩子们成为研究的主体,在活动中提升思维,在挑战中享受快乐,开启有趣的数学之旅!

拉小副校长胡存宏对孩子们用绘本讲数学的做法大加赞赏,每一位观众都感受了一场数学之美,享受了一场数学的饕餮盛宴。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大激发每一位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表达能力,使得现场的孩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鼓楼实验中学

- 学子这样向数学表白-

今天,鼓楼实验中学举行第一届“ π 数学节”,同学们以数学小报展示、数学史情景剧、数学家cosplay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向数学表白。

体育馆内俨然数学的海洋,四块大展板上贴满同学们关于“折纸与数学”“圆周率的故事”“统计图表”的数学创意小报。十座关于著名数学家的展台依次排开,来自初二年级的同学代表,分别扮演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高斯等十位数学家,分享数学大师的生平、对数学的探究和成就。高斯扮演者、初二( 8 )班男生叶梓涵说,此次角色扮演让自己更了解这位伟大的数学家。“虽然自己的数学永远无法发到高斯的高度,却可以学习他的求知精神。恰如今天表演中的一段故事——尽管高斯的父亲并不支持高斯学习,却未能阻挡他进城继续学业,我们应当学习高斯的求学精神。”

初二(4)班同学以一部数学史情景剧《大明历》,带领现场师生重返一千五百多年前,再现祖冲之不畏强权追求真理的故事。剧目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解读专业数学术语,以穿越千年后体验人工智能的大胆想象,传递出数学在人类发展中非同寻常的意义。

学校教务处主任陈婧说,鼓楼实验中学自办学以来就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为推动学校省“十三五”立项课题《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化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提升数学史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特意举办第一届“ π 数学节”。此次活动从前期的数学小报筹备,到现场的cosplay数学家、学习小组交流展示、情景剧表演等,秉承鼓实学科育人、活动育人的教学理念。活动超越教材,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换一种方式交流、体验、探究,增加数学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彰显了鼓实学子的学习力。

通讯员 叶子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颖 刘彩云 孙文 谢婷

编辑 奔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