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这句签名,让我明白了如何保持好心态_顺应_未来_事情

混对圈子跟对人,保持真实,活在当下,

——面壁者与破壁人

▌ 01 缘起

前两天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她说了这么一句话:

然后我去看了一下我的签名,原来是这个:

「所有的失败,都是基于什么都想要的贪,和什么都不想做的懒」

这句话完美地描述了我身上最大的缺点,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通病: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不过呢,今天文章的主角不是这句话。

让我们重新看一下聊天记录。

她,夸我的签名说得很棒。

展开全文

那么,我们一般会有两种解释:

那么好,不管是不是期待我去夸她的签名,我们都点开她的头像,看看签名写的是什么?

看看这句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初看看不懂,越看却是越有味道。

这是什么?

一种最高级的人生态度!

一种最舒适的活法!

一种极为深刻的为人处世的智慧哲理!

▌ 02 分析

我们先来直译一下:

物来顺应:事物来临的时候,顺势而为;

未来不迎:还未到来的事物,暂时不用去迎接它们;

当时不杂:当下的时间里,不要让自己太过杂乱;

既过不恋: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为它们而烦恼留恋。

我们再来深究一下:

➤【物来顺应】

第一层理解:

物,可以理解为“事物”、“事务”,当各种要做的事情来到我们面前,我们就顺其自然把它们做好,不要逃避,不要拖延。

因为拖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问题越滚越大,越来越繁杂,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去面对。

还不如坦然面对,事情来到手头上了,就立刻动手去做!

不仅是面对被动到来的事物,我们还可以延伸到自己想主动去做的事物。

面对「三思而后行,何如?」,孔子的回答是「再,斯可矣」。

意思可以理解为,只要你两次想要做某事,直接着手去做,立即行动!

第二层理解:

我们要顺应事物的规律,顺势而为,

1)往大了讲,如果不自量力想要阻挡时代的浪潮,无异于螳臂当车。

2)往小了讲,

①比如说,生理规律:人饿了,就要吃饭,不然就会饿死;人困了,就要睡觉,强行修仙,只会损耗身体机能,减少寿命,甚至猝死;

②再比如说,学习规律:主动掌控学习节奏,以教代学,把学到的知识立刻应用起来,做好刻意练习,这是学习的终极规律。

举个例子:

就好像记单词,如果傻傻地从头到尾去背,不说难度极大,就算背了也很难运用起来,就会变成死知识。

而如果顺应学习规律——

一边记单词,一边把这个单词代入到文章中,体会它在文章中的含义;

一边记单词,一边用这个单词造句,甚至直接写100词的小作文;

一边记单词,一边教给别人说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可以用在哪个情境,一般会在哪里遇到等,如果你能教会别人,那就说明你是真的掌握了这个单词。

这,就是【物来顺应】

➤【未来不迎】

对于还没有到来的事物,不要太过焦虑,那样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

未来不可预测,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若是过于乐观,容易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天天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却不在当下行动,如何能获得幻想中的未来?

若是过于悲观,就容易消极懈怠,提不起动力去处理当下的事务,降低工作效率。

如果有人非要跟你杠:「未雨绸缪」这个词你怎么说?到了下雨天才想起屋里漏雨吗?行事前不做好准备,等到了事情到来,灾难已然降临!

那么,这个就是运用场景的不同了。

「未来不迎」,侧重点在于「心态」上要放平和,不要被未来的事物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而「未雨绸缪」,侧重点在于「行动」上要提前做准备,防患于未然;或是提前做好积累(如提升个人能力、本金、人脉等),等待机会的到来,才更有底气地把机会吃掉!

➤【当时不杂】

立足于当下,专心致志地去做好手头上的事情。

1)从个人的角度去分析,

没有人能真正的一心两用(至少不是你我这样的凡人),我们普通人,更多的是只能同时做好一件事情。

如果你说你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工作。

那么实际上,你是把你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分开成两部分,一部分听歌,一部分工作。

而且这个注意力分配是动态的,

比如说,有个词叫「睹物思人」,若是遇到了某一首在我们心底拥有了条件反射的歌曲,我们的注意力很可能会被动地去进行联想,这样你工作部分的注意力就变少了,效率也就变低,而且容易出错。

所以,当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最好专注做好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

千万不要杂乱不堪地做做这个,又做做那个。

2)从环境的角度去分析,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解:

一屋不扫,就是连自己的家庭事务都处理不好;

何以扫天下,就是指没有办法去治理天下大事。

那么两者之间的关联就是:

家事,就是缩减版的国事。家庭事务杂乱不堪,意味着此人思绪混乱,毫无逻辑,没有处理问题的多元思维模型。

治理家事就像是模拟战,连模拟战(家事)都打不赢,就更不用说去打真正的实战(国事)了。

所以,从环境的角度去分析,【当时不杂】,就是让我们处理好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不要杂乱不堪,最好能收拾得井井有条。

➤【既过不恋】

不要总是活在过去。已经过去的事务,就不必为了它们而烦恼,不必为了它们而斤斤计较。

这春节才刚过完,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家里的长辈,是不是总爱说,以前怎么怎么样,过得怎么怎么辛苦,干活如何如何劳累,某个人干了什么事让长辈觉得太没公德了....

然后整个人、整个聊天氛围也变得沉闷了起来。

这就是放不下过去。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那我们,就要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类似的毛病。

前几天吃了碗面,又贵又不好吃,特别郁闷;

做错了某件事被人骂了一嘴,伤心了好几天;

最近下雨,走在路上被路过的车溅了一身水,愤怒了好几天;

无意间和同事起了摩擦,早知道就不要放任自己的任性了,很懊恼;

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不必让它们来烦恼我们的心境。

吃一堑,长一智,记在心里,不再犯就好了呀~

来,拍一拍我:

哈哈哈,保持平常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 03 总结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物来顺应:事情来到面前,就顺应和面对;

未来不迎:不必为还未发生的事情而烦恼;

当时不杂:专注做好当前的事情,活在当下;

既过不恋: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无论好坏,都不必留恋。

这16个字里,蕴含了非常深刻的智慧哲理。

要保持好心态呀~

······全文完······

精彩提炼:

全文思维导图: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记得“关注+星标”哦▼

面壁者与破壁人

71篇原创内容

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分享知识给这个社会的时候,

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如果您喜欢这一篇文章,

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者您最好的朋友。

您关心谁,

就把知识分享给ta,谢谢!

如果你有不错的想法想和我链接,也欢迎加我聊一聊呀:

[图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