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懂事起,我们的父母就教给我们说,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
然后我们上学了,老师也教导我们说,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夏、秋、冬。
那么,实际上存不存在文章的标题所说的“三季”和“四季”的两种区分呢?
一年到底是“三季”还是“四季”?人有“三季人”和“四季人”?
答案是,在实际的地理中,确实有三季的气候存在,甚至还存在两季的气候。
四季就不多说了,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四季相对分明的地理结构中。
事实上,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就是分旱、雨两季,雨季为6-9月,旱季为10-次年5月。
而印度半岛北部距海洋相对较远,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较强,加上北部山地的阻挡,春季受北方极地大陆冷气团活动影响极小,气温一直回升。所以每年3月至5月份,北部内陆升温快,升温幅度大,这个时候的最高气温甚至可达45摄氏度。这样就出现一个特有的热季,因此就该地区就出现一年三季的情况。
好吧,季节有区分就罢了。难道人也有几季的区分吗?
一年到底是“三季”还是“四季”?人有“三季人”和“四季人”?
这个要从一个典故说起: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据说,这个典故是后人杜撰的。)
“三季人”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指那些和蚱蜢一样不知道“四季”的人。泛指无知的人。
蚱蜢春季出生,经历过夏天,到了秋天就会死去。所以蚱蜢只经历三个季节。所以蚱蜢是不知道一年还有第四个季节-冬季。
同样,《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也是异曲同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三季人”,有时候我们也扮演者“三季人”。
一年到底是“三季”还是“四季”?人有“三季人”和“四季人”?
当你遇到“三季人”时,你讲再多的道理也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在他的脑子里就根本不存在你说的那些概念。
正如同,和夏虫语冰,和井蛙语海,和蚱蜢语季是一样的效果。
所以当你遇到“三季人”时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学习孔子的随机应变的做法,不必过多的争辩。不必产生不必要的争论。
我们也可以学习国学管理大师曾仕强的处理方式。
曾老师有一次讲课说到:“以前我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会生气,现在我不会了,我心里这样想,“三季人”,我就没事了。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三季人”,你就心平气和了。”
有没有收获?
欢迎留言、评论,分享你实际的经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