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之教师:明明活在大争之世,却指望有个伊甸园养你一辈子_教师_收入_上岸

最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也日益严峻,已经就业的职场人士感觉内卷严重朝不保夕。

悄无声息地,避险情绪蔓延高涨,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体制内的职业,例如,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教师编……并把考上体制内的工作戏称为“上岸”,与之相对应,体制外的工作大概就是“在大海里游泳”吧!

其他各类“上岸”职业暂且按下不表,今天重点探讨一下教师这个体制内的工作。是不是考上了教师编制就真的“上岸”了,拿到“铁饭碗”了,一辈子稳定了,旱涝保收了呢?

我们抓住核心问题,给教师发工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学生交学费,政府财政补贴。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近年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2016年,地方时尚二胎政策以后,出生率短期稳住,接着又转头向下,2023年,地方又时尚三胎政策,但出生率曲线依旧向下……我们从其他发达地方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出生率都是下降的。城市化又是农耕文明转向工业商业文明的历史必然趋势。

换句话说,教师收入的第一大来源,即学生交学费,是逐年减少的。

我们来看教师收入的第二大来源,政府财政补贴。

地方政府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什么?不可否认地说,卖地收入是占很大比例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侧面看出:地好卖的城市,地方政府更有钱,地方政府有钱发补贴了,那么教师的收入就会高。无需多言,已经在教师队伍里工作的老师们,应该很清楚他们同行收入的地区差异。

现在问题来了,政府卖地给开发商,开发商建造新房子,卖给谁?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卖给有住房需要的年轻人。前面我们分析过了,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还是越来越少了?地是越来越好卖了,还是越来越难卖了?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教师的两个主要收入来源,均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而呈递减趋势。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要想想。教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基本只进不出。教师队伍每年有补充,往年的教师很少离职,逐年累计,再叠加退休,教师越来越多,学生却越来越少。

展开全文

我都能看到这一点,相关部门不可能看不到,所以,教师的新增编制名额必定会减少,以后想要考教师编制,只会越来越难,考编人的内卷也越发严重。我们从屡屡上热搜的,清北博士去做某某中学老师的消息就可以窥见这种白热化的竞争。年纪大一点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现象在早些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已经考上编制成功“上岸”的老师,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只进不出了。如上图可见,宁波已经开始试点改革,教师职业也将会有KPI考核,也要“非升即走”,引入淘汰机制了。

一个收入没有增长预期,竞争白热化,而且已经开始有退出机制的职业,你还觉得它是个一辈子的“铁饭碗”吗?

选择做什么职业之前,一定要做深入的调研了,因为接下来需要你付出大量时间精力。不要把自己卷得精疲力尽了,结果得到了一份完全无法达到自己期望值的工作,那种预期落空的感觉,会让人产生幻灭感。

大洋彼岸,我们的对手盘,接二连三推出了星链,人工智能,常温超导……你明明活在大争之世,却指望有个“伊甸园”能养你一辈子。

只有我们的年轻人敢于创新,在新一轮科技大爆炸中抢占先机,才能创造出更多高薪的工作岗位。如果都指望“上岸”了,谁在海里捕鱼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贴上几张AI绘图画的花儿,来感受下世界的日新月异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