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学生投过来的“球”_学生_教师_接住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过来 学生 学生 教师 接住

一次,我听了一节六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内容是《科技改变世界》。在学到模块三“科技是把双刃剑”时,孩子们侃侃而谈。其中一个孩子谈道:“我看到一则资料,在不久的将来,翻译、记者、销售、客服、交易员、会计、保姆这些职业中,90%的从业者将会被机器人取代。”

孩子大概在哪里听过了李开复的话。结合此前其他孩子发言的情境,她的意思可能是想说,未来这么多行业的人失业,他们该怎么办呢?其他学生一脸惊讶,大概也在和那些“即将失业”的从业者共情吧。

然而,执教教师却愣了神。显然,孩子的回答超出了她的预设。于是,等待了大概四五秒钟,执教教师没有回应,继续开始了她对其他孩子的提问:“你们还发现哪些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议课的时候,我谈到了这一细节。我对执教教师说,好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像侦探一样提问,像心理医生一样倾听,像律师一样表达。

我当时想表达的意思是,教师没有准确地回应学生,失去了一个精彩生成的机会。如果接住学生的“球”,教师“精辟”地回应一句,“很多人都在谈论AI,我并不担心机器人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那么这堂课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住学生的“球”,来自于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的说法。佐藤学认为,“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个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力投出更好的球”。

类似的说法,台湾学者黄炳煌也曾说过:有的教师只会打高尔夫球——只要自己打得好即可;高效课堂应该是打网球——教师还要留意学生,与学生有来有往;智慧课堂则是打篮球——师生都兼顾团队成员的合作。

坦率地讲,许多教师只会打“高尔夫球”。他们要么不会“接住”学生投过来的球,要么没去想准确“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要么是自己没有“接住”球还让学生替他去捡。其结果是,“仅仅只有那些擅长事先了解老师棒球手套状况的学生,才会瞄准老师准备好的手套位置把球投过去”。而大多数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投球”纷纷落地,那些投不好球、投偏球的学生就会变得讨厌投球,甚至还会讨厌他们自己。

学生投来的球不能准确地“接住”,也就不难理解,很多教师依然是在“穿新鞋走旧路”。

智能聊天工具ChatGPT在全球掀起热潮,“数智教育”时代扑面而来,而一些教室仍然还是隔绝世界的鸟笼。真要感慨一句,“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分布均匀”。已经经历了“全民网课”练兵的教师,还接不住甚至不愿接学生投过来的“球”,又遑论接住“数智教育”的“球”呢?

所以,我们必须以未来思考当下,适应由“教师本位”向“儿童本位”的理念翻转,呈现由“刚性预设”的教案向“弹性生成”的学案转换,突破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学程转变,凸显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学”的学堂转型,展示由教师“单边讲解”向“合作讨论”的学法转向,实现“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学情转轨,聚焦“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学科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多形态互动生成的育人价值”“学科课外拓展活动的育人价值”三个层面,从教学迈向教育、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同时,我们必须聚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智慧教育,梳理我们有什么,谋划我们做什么,清楚我们怎么做,改课、变教、启学、立人,接续“历史与传统”,强化“反思与批判”,深化“对话和交往”,为沿着“生长”的路线走向数智化生态的深水区进行可贵的探索。

如此,未来将不只是我们抵达的地方,更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地方。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松滋市昌荣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2月22日第7版

作者:刘关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