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如何让垃圾分类回收联动起来)_垃圾_分类_回收

本文目录

  • 如何让垃圾分类回收联动起来
  • 中国一线城市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难度有多大
  • 智能回收是垃圾分类的“解题良方”吗
  • 垃圾分类后是怎么回收处理
  • 垃圾回收分类为何在中国推行效果甚微
  •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这个行业有潜力吗应该怎么运作
  • 垃圾分类使得垃圾回收成本是否降低回收垃圾是否会直接与小区合作直接收购你怎么看

如何让垃圾分类回收联动起来

感谢邀约!

前端垃圾分类的“轮子”要滚起来,后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环节组成的“链条”也要同步衔接,只有这样,绿色发展的“马车”才能跑起来是湿垃圾、干垃圾,还是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

上海市强制垃圾分类一个月以来,不仅上海市民身体力行地解答这个问题,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学习热潮,各类相关文章、漫画在网上火热传播。“鸭骨头是湿垃圾,猪骨头怎么就是干垃圾?分类标准不太好理解”“湿垃圾要破袋扔,夏天垃圾桶的味儿更大了”“前端分好类,后端处理能力能跟上吗”……

社会上这样那样的一些议论告诉我们,虽然“要不要分”已逐步形成共识,但“怎么更好地分”还有待进一步统一认知。要将垃圾分类初始的这股热乎劲儿转变为公众认同和习惯,还要依靠建立、畅通前后联动的垃圾处理机制。垃圾处理机制环环相扣,垃圾分类是第一步,为后续垃圾处理工作服务。

因此不仅前端垃圾分类的“轮子”要滚起来,后端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各环节组成的“链条”也要同步衔接上,只有这样,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绿色发展“马车”才能跑起来。

前后联动,有助于老百姓进一步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广州是全国推行垃圾分类的先行者,而这一政策恰恰源于市民的自发推动。2009年,广州计划在番禺区新建垃圾焚烧厂,市民发现未分类的垃圾经过焚烧带来的污染问题严重,因此在许多市民的自发要求下,政府出台了提倡垃圾分类的政策。

可见,不仅要科普如何分类,更要让大家明白分类才能更好地处理垃圾,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把前后环节都科普明白了,才能变“让我分”为“我要分”。机制联动,也是让垃圾处理更高效运转的前提。垃圾分类之所以要试点先行,就是要在实践中摸索因地制宜的垃圾处理机制。不是不计成本、一刀切地推进垃圾分类制度,而是要充分衡量投入的行政成本、社会成本以及产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前端加多大劲才能带动后端转起来,后端要如何衔接才能“不掉链子”?只有前后步调统一、能力匹配,才能算好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账”“经济账”,让分类和处理发挥整体效应。接下来,垃圾分类制度还将在全国多地试点展开。要让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开,就要更深入地解释好政策的“成本收益曲线”,在垃圾分类处理各个环节中与公众充分互动,让大家认识到分类紧迫性,也体会到政策制定的参与感和政策实施的获得感。

同时,也要加快完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流程,通过设备、技术升级来提升分类垃圾的处理能力。在试点及推广过程中,更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垃圾分类的出发点。别忘了在垃圾处理这辆车中,垃圾分类的“前轮”,经过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的“链条”,最终要拉动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处理的“后轮”。

让“后轮”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节约资源、改善生活环境的初衷。当然,政策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世界上垃圾分类处理较为成功的国家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完善。上海成功迈出了垃圾分类的第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机制的完善,不仅垃圾问题能够逐步解决,我们的城市治理、国民素质、社会风尚也会有一次提升。

中国一线城市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难度有多大

感谢邀请回答,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一线城市实施垃圾分类回收有难度,全国其他城市也是如此。垃圾处理的方式不解决,垃圾分类自然就起不到效果,借此机会简单谈谈垃圾分类这些事。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目前来说我国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填埋、焚烧和其他,截止2015年我国垃圾填埋比例占大概63.9%,焚烧占33.9%,可以说这两种方式是我国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近些年城市环境恶化,传统的填埋和焚烧的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该如何处理生活和生产垃圾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垃圾填埋会导致重的地质性水土污染,焚烧处理的方式对于大气的污染丝毫不亚于一座火电厂。所以说,如今很多专家学者都呼吁要居民分类处理垃圾,政府要实施垃圾分类回收,但是难度不是一点半点的大。

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几个难点我们需要知道

第一、如何让居民自动的将垃圾分类。这点涉及到了专业性的学习,简单来说到底那种垃圾是可回收,那种是不可回收,说句实话能够完整回答出来的人不多,更不用说是普通居民了。所以,说就算是居民素质足够,但是如何引导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垃圾收集的方式需要改变。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很多城市都实行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但是细心的朋友都会发现,无论是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垃圾清运车来了肯定是一车全部拉走。这就说明了,在垃圾回收的中间过程就是有问题的。

第三、垃圾处理的方式需要改进。就像上面说的一样,我国基本上现在98%的垃圾处理还是在填埋和焚烧阶段,这种粗狂的处理方式也就意味着垃圾分类是个伪命题(因为不论怎么分,最后要么是烧了,要么是埋了),如果说我们未来在垃圾处理的方式进行改变,再对应的进行一些政策引导或许垃圾问题有解。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写了下垃圾产业问题,其实垃圾产业的利润还是挺大的(最多的时候达到400%的毛利),这也是为什么18年之前我国沿海地区很多地方乐于进口“洋垃圾”的原因。反过来说,就算没有洋垃圾我国自己产生的生活和生产垃圾其利润空间也可观的(这点可以从城市收废品的商贩看出来,几乎身价都不非),所以如何引导垃圾产业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或许垃圾分类会成为现实。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城市生活问题的朋友,点赞、关注、转评哦。

智能回收是垃圾分类的“解题良方”吗

是,现在智能回收设备正在一步步落实。在智能回收箱投放垃圾时,市民只需对可回收物进行简单分类,就可以按照机器上的引导进行投递,按照标定价格获得一定的积分回报,积分用于兑换物质奖励。同时未解决年轻人资源回收难题,让资源分类更简单,还提供预约上门专人回收服务。

除此之外,有多个APP平台也推出了垃圾回收指南,垃圾废品回收的下单功能,一时间“代收垃圾”成为新时尚。

和传统的“破烂王”相比,这些设备及App明码标价、流程清晰,免去了和“破烂王”争执议价的烦恼,为社会治安的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也调动起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垃圾分类后是怎么回收处理

我们都忽视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废品回收站才是真正的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中心。

在垃圾分类的要求出台之前,他们已经受到市场的调控,把回收的垃圾按照需求和价值卖给有需要的企业,赚取差额和利润。

如果他们不擅长分类的话,就无法从混乱的垃圾堆里拿出最有价值能卖钱的生产原料来。所以废品回收站应该是整个垃圾回收过程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所以在此基础上,最好能出现政府指导下的官方废品回收站,甚至可以发挥公益性质的一方面——他们将有利的材料继续担负盈亏,按市场需求去调控。

如果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措施,旧有的废品回收站将按照立法和处罚规定,前期他们提高运营成本,将旧有的回收方式下产生的物品进行进一步细化分类,摒弃没有用的垃圾留下有用的。

但其中肯定会有一些比较聪明的废品回收站,依然只收那些已经由个体“供货人”分类好的、能卖上价钱的垃圾种类。并可以规定捡垃圾者或者自己家送垃圾的人,必须将垃圾分类后再拿到收购站。

其实随着垃圾分类意识的普及,可能他们的供货质量还会有所提高。具体就看政府、回收站、个体供货方,三方在市场上是如何博弈了。




垃圾回收分类为何在中国推行效果甚微

没有意识,没有重视,没有执行,垃圾分类口号震天响,动作毛毛雨。

1、现在家庭中处理生活垃圾的主力人群多是90年代前出生的,在这两代人的观念中,垃圾分类基本没有被教育过,也很少主动去了解。环境变化对于他们是深有体会的,但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环境变得恶劣,除了大方向的排污、限产、限行等措施容易理解并执行,其他细微的改变基本被忽略,垃圾分类就是被忽略的部分。

2、社会中呼吁垃圾分类的声音不是没有,但被重视传播的很少,即使流浪大师沈先生践行多年的动作,也是被大小媒体将关注点集中在“流浪”和“博才”上,有谁着重分析了其流浪的根本原因是对垃圾分类执着的理念。

要全民重视垃圾分类,必须拿出创建文明城市的决心和行动力,广为宣传、推广、激励,才能逐步提高老百姓对分类的重视程度。

3、日常人们接触的垃圾主要是由生活、餐厨、建筑组成,而生活垃圾是涉及最多也最复杂的,包括有机垃圾、纸质、玻璃、包装等等。

在社区内一般物业会放置不同分类的垃圾桶,但是,也仅仅是简单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分,而一栋三十多层一百多户的居民楼,放置两三个垃圾桶连基本的垃圾入桶都不能满足,更别谈分不分类,不扔的满地都是就感觉很环保了。况且垃圾车来回收时,全时一股脑倒入车厢,分类不知为何物。

回收分类相对做的比较好的,也就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了,餐厨垃圾是有人主动免费回收,建筑垃圾是必须得付费找渣土车拉走,这两个一个不用管一个强制做,没得可选。

垃圾分类是个系统工程,从小、从细、从严抓起才能逐步见到成效,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这个行业有潜力吗应该怎么运作

去年搞过一段垃圾分类的项目,做过一些研究。我认为这个行业是很有前途的。

第一,处理垃圾这个事情对于很多人都是一种折磨,因为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收益。不是很划算。如果能有更高效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得到解脱。有痛点的市场需求就是机会。

第二,智能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公共服务业的总体效率相对于欧美、日本等,还有提升空间。通过智能技术的使用来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也是政府的导向。

第三,已经有一些公司做了类似的业务,效果还是不错的。现在市场还没有到成熟期,还有发展空间。

以上,完。

垃圾分类使得垃圾回收成本是否降低回收垃圾是否会直接与小区合作直接收购你怎么看

谢邀。

垃圾分类使得垃圾回收成本是否降低?

垃圾分类分为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垃圾回收发生在收集环节,前与投放环节对接,后与运输环节对接。垃圾回收的成本是否降低,就要从投放、收集、运输三个环节综合考虑。

在投放时,要从原来的混合投放升级为分类投放,在和收集对接过程中要分类回收,就必须在投放时就完成分类,这样确实可以降低后续回收时进行再分类。如果投放分类确实由市民自觉完成,就会降低垃圾回收人工成本,而现在已经出现了小部分投放点的智能分类。就是使用人工智能设备,自动对垃圾进行分类。人工分类升级为智能分类后,这些智能设备都是价值不菲,现在我国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最普遍的是高端制造业,使用人工智能仅进行垃圾分类,着实有些大材小用,虽然降低了人工成本,却会在购置智能设备上将成本提高。

然后是收集环节,这一环节是对垃圾回收成本降低最受益的环节。由于在前期投放时已完成分类,就省去了收集环节的分类。在硬件设备上,只要多增加一些储存容器,这些成本并不高,可以说又省成本,又不用花大价钱去买设备,软硬件通吃。

与收集环节后续对接的是运输环节。垃圾回收的运输从混合运输升级为分类运输,其中的人工成本基本不会提高太多,但成本提高最多的是更换或是改装运输设备。就拿我们社区里最常见的密封垃圾运输车为例,根据厂家提供报价,一辆垃圾运输车售价8万多。全市有多少垃圾运输车呢,这种设备升级上的成本是相当昂贵的。所以,对于垃圾回收的运输,在设备升级上花费较大,无法降低成本。

回收垃圾是否会直接与小区合作直接收购?

现在已经有一些“环保科技”公司,和小区物业进行了合作,而且还很有科技感。他们通过与小区物业达成协议,使用实时监控大数据系统对合作小区的垃圾投放点进行数据监控,一旦某一投放点垃圾达到一定投放量,就会自动报警,那些垃圾回收公司会派专人前来清运。而且在未来,回收垃圾与小区联系只会越来越密切,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手段,提高垃圾回收效率,小区物业也希望回收工作变得越发便捷。

垃圾分类确实在某些方面能够降低垃圾回收成本,但进行垃圾分类后,大量工作和设备需要升级,升级的花费其实是提高了成本。然而,垃圾分类为今后我国环保事业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前期适当提高投入,是为了未来更多的受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