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汶祥的刺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晚清四大奇案之刺马案为何真相点到为止_湘军_总督_两江

张汶祥的刺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

张汶祥刺马案可以说是清末的四大奇案之首了,这一案件在当时的关注度也是很高的,不仅仅老百姓关注这个事情,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对这一个案件也是非常的关心。慈禧派出了清朝最得力的官员也就是曾国藩审理此案,但是张汶祥刺马案的结果迟迟没有一个满意的答复,拖延时间长达一年多,堪称罕见之事。

张汶祥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呢?这是因为张汶祥刺马案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常理的地方,首先刺客的表现让人很惊奇;第2个就是案件受到的重视程度让人很惊奇;第3个就是审理的过程,不合情理的漫长;第4个就是案件最后不了了之了,这是因为以上4点的存在,张汶祥刺马案可以说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了。

张汶祥刺马案的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经过一些清朝大员的轮番上阵,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张汶祥属于“漏网发逆”,并且“复通海盗”。于是张汶祥在1871年的10月被掏心挖肺而死,张汶祥的心肺用来祭祀被其刺杀的马新贻,这个结果张汶祥从刺杀马新贻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了,张汶祥刺杀马新贻之后没有选择逃跑,而是以一种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好汉精神束手就擒。但是这一个事件从案发到结案,竟然拖了一年多的时间,实在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张汶祥刺马案已经过去100多年了,在案件发生的时候,人们都搞不清楚张汶祥刺马案的真相,现在的人们也只能够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推测一切,所以说张汶祥刺马案的真相可以说是雾里看花,真的是看不清楚。

晚清四大奇案之刺马案为何真相点到为止

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两江总督马新贻被人刺杀了。

马新贻为两江总督,是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当天他在校场检阅完军队后,回去途中,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个人,当着众人的面将一把匕首捅进了马新贻的右胸,马新贻惨叫一声后,重伤倒地,而凶手不但没有逃跑,反而看到刺杀成功后,仰天长笑,随即他被侍卫当场捉拿。

刺杀马新贻的凶手叫张文祥,江宁将军魁玉呵斥张文祥,问他为何要刺杀马新贻时,张文祥回答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为天下人除一恶贼!”他杀马新贻,是为天下除一恶贼。听张文祥所说,马新贻就是一祸国殃民的恶贼,其实马新贻在官场的口碑并不差,反而比大多数官员要好。


马新贻和李鸿章是同年进士,他靠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从合肥知县、庐州知府等小官爬到两江总督位置,而且马新贻在为官期间,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不少问题,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对于马新贻被刺杀,以及张文祥痛骂他“为天下除一恶贼”,很多官员和当地百姓不得其解,但马新贻对自己的死亡早就有了预感。马新贻是接替晚清名臣曾国藩做两江总督的,江苏、安徽等地是大清最富庶的地方,所以两江总督是一个肥差,但马新贻却觉得它是一个烫手山芋。马新贻离开京城去赴任时,交代家人:“我此去吉凶难料,万一有不测,千万不要到京告状,要忍气吞声,方能自保。”可见他已经料到此去凶多吉少,背后的势力强大到令他害怕。


马新贻的儿子马毓桢私下回忆,马新贻之所以对接任两江总督一事感到惶恐,是因为和慈禧的一番谈话。慈禧嘱咐马新贻查办太平天国的国库、天国圣库的金银财宝下落,清廷一直怀疑湘军抢夺了太平军的巨额财富,却没有上报。同时,慈禧还要马新贻打压湘军在两江地区的势力,削弱湘军的影响力。

湘军不但在两江地区,在整个大清的势力都很强大,湘军的核心人物曾国藩控制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军事和行政大权,四省的巡抚李续宜、沈葆桢、左宗棠、李鸿章也都出自湘军系统。

大清的八个总督中的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出自湘系,还有7个巡抚也出自湘军,其他要职,湘系人员把持的很多,湘军对大清是尾大不掉,遍布各地,两广地区大大小小的官员,大多出自湘军,所以马新贻要在湘军遍地走的两广地区打压湘军,凶险程度可想而知。


因为湘军的势力太强大,已经威胁到了满清的统治,满清没少打压湘军,但湘军势力已经遍布全国,而且都身兼要职,根本打压不了,这也让慈禧很头疼。慈禧将湘军的核心人物曾国藩调往京城,让他做直隶总督,将他看管、监视起来,派马新贻接替曾国藩,前往两江地区削弱和打压湘军。

马新贻到两江地区后,他开始训练新军,通过提高新军的地位来贬抑湘军,然后让心腹袁保庆任营务处总管,对长江地区湘军的散兵游勇和黑社会进行整治。曾国藩为了减少朝廷的怀疑,将大量的湘军解散了,而这些人三五成群,组成散兵游勇危害百姓,袁保庆抓住后会将他们就地正法。

这导致湘军,以及各地的黑社会势力对马新贻恨之入骨,马新贻对湘军打压得越深,越猛,也就意味着他离死亡越近。


张文祥杀了马新贻,当地官员审讯时,马文祥说他是一家典当行的老板,参加太平军时,老婆和财产被吴炳燮了,回来后他要回了老婆,但财产要不回来了。不久后张文祥一个叫龙启云的海盗的帮助下,又开了一家典当行,他帮助龙启云进行销赃。

1866年,浙江巡抚的马新贻到宁波巡视,张文祥拦路喊冤,希望马新贻帮他要回吴炳燮强占的财物,马新贻不但没有帮助他讨回财物,还发现他的典当行存在违规经营,取缔了他的典当行。

这让张文祥恨透了马新贻,在龙启云的怂恿下,他为了报仇,找机会刺杀了马新贻。大臣将此事汇报给慈禧后,慈禧并不相信,让官员继续追查此事,慈禧还让漕运总督张之万协助查办此案,但张之万吓得不轻,他去往两江地区时,上个厕所都要数百人保卫,一时间成了大清官场的笑话。


此案审理过程中,也是疑点重重,负责查办此案的官员,张之万、魁玉正给慈禧的审讯报给非常混乱,前后矛盾,开始说张文祥受了海盗龙启云的怂恿才刺杀马新贻的,后来又说没有人指使他。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让慈禧大感蹊跷,也让她感受到了案件的复杂程度,以及背后的水之深。

慈禧此刻终于意识到,两江地区她已经很难控制了,所以又将曾国藩调往了两江地区,希望他去稳定局势。随后,慈禧又派刑部尚书郑敦谨,跟随曾国藩前去监督、审查此案。曾国藩上任前,问慈禧如何审理此案,慈禧只是说:“你到任后,要好好练兵!”故意回避了这个问题。


曾国藩上任后,故意拖延,没有再审理此案,郑敦谨到来后,两人才提审了张文祥。张文祥又有了新的说法,他听说马新贻勾结西北的回王,想对大清国不利,所以杀了马新贻为国除贼。张文祥还提到有个书生和他多次接触,并为他提供了马新贻去校场的情报。还有,通常情况下百姓不能进入校场,但那天校场涌进了很多百姓,这才能让张文祥混入百姓中,出其不意的杀了马新贻。

海盗龙启云,以及书生是谁,没有人能说清,官员是越查越害怕。到这时,一向很少开口的曾国藩说话了,他说:“这案子,还是照着初审的意见办吧!”郑敦谨心知肚明,案件深查下去对谁也没有好处,所以他沉默了。他也就以此上报了,慈禧知道真相远比这要复杂,但为了大清的稳定,也只能到此为止了。随后,郑文祥被挖心,凌迟处死,真相是什么,也就无从得知了。

晚清两江总督被刺案“疑云四起”,到底谁是幕后主使

公元1870年,江宁被评为太平天国,这座大城市刚刚恢复不久。谁知,在一天,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决定举行军队操演的时候。

江宁将军魁玉立刻赶往京城奏明皇帝,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封疆大吏、一品大员在光天化日之下,歹徒在军队环绕之中晚清两江总督将刺杀,一时间朝野震惊,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这里。同时皇帝也认为这是朝廷内部的事情,有一场阴谋发生。那么晚清两江总督被刺案“疑云四起”,到底谁是幕后主使?

江宁将军魁玉向朝廷奏报的内容是这样的,总督阅允许百姓参观盛世,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把明亮的匕首,突然直扑马新贻刺去。马新贻因为没有时间抵抗,右肋中刀,就这样跌下马。事后查明因为匕首突然刺进右肋,导但是刺客杀完晚清两江总督,也不立刻逃跑,而是站在原地等待被捕。在晚清两江总督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赶紧写下遗书,交代了事情。之后,便死了。衙门对刺客进行审问,刺客坦然供认姓名,家住河南人,现在只想要求速死,就算动用严刑也不吐露为什么要行刺晚清两江总督。

但是皇帝始终对这个结果不满意。魁玉陪着张之万审问金彪两次。每次都却只有布政使和按察使这两个人参与审讯。每次审问也没有留下任何录供。但是不管怎么用刑,这位刺客都不吐露半分消息。所以最后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