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末重臣名将杨嗣昌的一生?_崇祯_农民_张献忠

在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中,杨嗣昌是一个精明狡猾的政客,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对外妥协的投降派;著名史学家顾诚甚至称杨嗣昌的死亡为"结束了他的反革命生涯"。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当年明月是这样评价杨嗣昌的:“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之中,真诚,无条件信任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杨嗣昌剧照)

从评价上可以看出,杨嗣昌是一个争议极大的人。有人夸他,有人爱他,也有人恨他。但在明末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他也许是崇祯最后力挽狂澜的希望。他和他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匪战略,客观上说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只是命运捉弄人,杨嗣昌没有完成对农民军的最后一击。

杨嗣昌,字文弱,今湖南常德人。他是一个很传统的读书人,并没有学过任何兵法。他十九岁中举,二十三岁考上进士,是一位良好青年。从万历三十九年起,他一直在户部上班,直到魏忠贤当权时,看不惯阉党行径,辞官回乡。

到了崇祯元年,魏忠贤倒台,被阉党迫害的大臣们得到起复,杨嗣昌也被启用为右参政、河南副使。但此时天下大乱,辽东局势紧张,而陕西一带农民起义也是风起云涌,明王朝面临血雨腥风,局面危如累卵。

(杨嗣昌剧照)

杨嗣昌的父亲杨鹤时任兵部右侍郎,由于对农民军作战不利,被崇祯下狱。杨嗣昌为了救父亲,挺身而出,连上六疏陈时事,为崇祯设计了剿灭农民军的计划,深得崇祯赏识。

当崇祯九年,皇太极派阿济格率兵十万,分三路入寇时,“廷臣无可任者”,崇祯想起了杨嗣昌。而杨嗣昌提出的“安内方可攘外”的主张,又特别符合崇祯的胃口。杨嗣昌建议与清议和,赢得时间,将他早已筹划好的“十面张网”之计用来对付农民军的计划也得到了崇祯的批准。

杨嗣昌认为,满州清兵虽然极具战斗力,但大明的关宁铁骑完全可以震摄住他们。只要关宁铁骑时不时的主动骚扰辽东,清兵必然不敢远离巢穴而进犯蓟、宣等地。只要拖住清兵三五年,明王朝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剿灭农民军。只要做好保密工作,让那些言官抓不住把柄,就有九成把握。

(杨嗣昌)

可是这件事还是让言官们知道了。以黄道周为代表的东林党人指责杨嗣昌“主款不主战”,弹劾杨嗣昌的奏章雪片一般飞到崇祯案头。崇祯无奈放弃了这一战略举措。

清兵一见和议不成,于崇祯十一年九月又突破长城关隘,南下进犯。这一次明朝总督、著名将领卢象升战死,山东十八府被清兵攻破,明朝为了对付清兵,被迫在大练兵的同时征收练饷,又给老百姓带来了新的负担,致使民怨沸腾,民穷财尽,将明朝向灭亡的道路又推了一把。

(李自成与张献忠)

虽然杨嗣昌的以和谈赢取时间的计划落空,但他在对付农民军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战略,还是十分见效的。

“四正六隅十面网”是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四个方向为正面战场,为主要剿匪阵地;延绥、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六个方面为隅,是分战场,主要担负防守及协剿任务。整个战略构想如同一张十面张开的渔网,让农民军无处可逃。

当时的农民军主要优势在机动性强,经常转战多数,遇到明军坚壁防守就掉头进入其他地区。而明朝的地方军都是各自为战,很难形成有效的包围圈,所以明军在经常战胜农民军的情况下,总是无法剿灭他们。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网”计划则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争取遏制农民军的流动,逼迫他们与政府军决战,以便政府军予以消灭。

(熊文灿与洪承畴)

在对实施计划的人选上,杨嗣昌也有识人之明。他起用洪承畴、熊文灿等具有真本领的良将,为他们安排了十二万大军。同时对之前作战不力的总兵王忠、张全昌甚至名将左良玉都予以惩戒,使得明军军纪大振,战斗力也大大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崇祯十年十月,这个计划开始正式实施。杨嗣昌提出以三个月为期,以河南、陕西作为主战场,切断各地农民军之间的联系,立下“巡抚、总兵不用命,解其兵柄;监军、副将以下不用命,斩于军前”的战场纪律,以熊文灿、左良玉在河南围剿张献忠、罗汝才等农民军;以洪承畴、孙传庭等部在陕西围剿李自成。

这个战略计划在战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张献忠在河南被左良玉打得差点丧命,最后请求投降;李自成被官军围剿,被迫放弃陕西大本营,调头逃入四川。但是在接下来的四川之战中,洪承畴战略指挥出现了失误,让李自成折回了陕西,十面之网被撕破了一个大洞。

(明军抓住农民军俘虏)

杨嗣昌精心设计的计划由于洪承畴执行不到位,功亏一篑。之后杨嗣昌建议崇祯将洪承畴罢免,洪承畴则重金贿赂言官,为自己辩护,两人从此结仇。

杨嗣昌的性子实在是着急了一点。因为就在李自成折回陕西后,被孙传庭早已埋伏的明军突袭,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丢妻弃女,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舍命逃往商洛山,明军几乎可以说完成剿灭了李自成部的任务。正是杨嗣昌的努力,使得崇祯十一年的大明局势大为改观,蔓延全国的农民起义转入了低谷。

如果崇祯能更果决一些,识破张献忠假投降的用心,快刀斩乱麻,将张献忠等人处死,也许历史会改写。只是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后人才浩叹不已。

崇祯收降张献忠,也许是为了体现皇帝的肚量,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张献忠会降而复叛。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和罗汝才在湖北大败左良玉,震惊天下。崇祯一怒之下,斩了收降张献忠的熊文灿,再次起用杨嗣昌督师中原,“速荡妖氛,救民水火”。

(农民军)

崇祯对杨嗣昌这次出征,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他亲自做诗一首送给杨嗣昌,将杨嗣昌比做周亚夫,希望他一举平定中原。杨嗣昌深为感动,指挥大兵在玛瑙山大破张献忠,活捉了张献忠的妻妾,张献忠的三千铁骑被斩两千百八余,胜利仿佛就在不远处向杨嗣昌招手。

杨嗣昌的性格属于刚正不阿的类型,他的眼里容不下沙子,也绝不允许战场上会出现不称职的将领。所以在几次战斗之后,他对出工不出力的左良玉十分不满,向朝廷提出以贺人龙取代左良玉的主张。此时的左良玉手下有数十万大军,早已成为一名只考虑自己利益的军阀。在战斗中,左良玉生怕自己的实力受损,所以常常出工不出力,在得知杨嗣昌想用贺人龙取代自己后,更是对杨嗣昌恨之入骨。

杨嗣昌也知道左良玉实力不凡,自己还需要他,所以在推荐贺人龙代替左良玉之后不久,又收回了这个建议。这一下使得眼巴巴等着升官的贺人龙对杨嗣昌产生了极大的不满,认为杨嗣昌是在耍自己玩,所以从此也不太买账。失去了手下两位主要将领的支持,是杨嗣昌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左良玉)

从这时起,杨嗣昌再也无法真正指挥这些大将了;这些大将不服从命令,争权夺利、徘徊观望的后果就是农民军再次星火燎原,不断会合,并屡败官军。

虽然局势不利,但杨嗣昌始终没有丧失信念和决心。他竭力想寻找张献忠的主力进行决战,但张献忠总是边打边跑,明朝其他将领又不愿真心与杨嗣昌配合,所以总是无法阻止农民军转移的步伐。

崇祯十四年正月,张献忠突然回师湖北,攻破襄阳,杀死襄王朱翊铭,杨嗣昌得知消息后口吐鲜血浸数升,病倒在床。几日后,李自成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的消息又传到杨嗣昌耳中,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再也经受不起这种打击,一病不起。是年三月一日,杨嗣昌病逝于荆州,大明最后一根倚天之柱倒塌了。

杨嗣昌一生忠于大明,但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忠臣,生前弹劾不断,死后也屡遭诋毁。是什么原因呢?

(崇祯)

杨嗣昌一生不参与党派之争,他既不是阉党,也不是东林党,他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独行侠。这固然是他人品高洁之处,但也无可避免的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是个正直的人,必然不会被阉党喜欢;他是个干实事的人,建议与清议和,又得罪了“道德君子”自翊的东林党人,可谓两面都不讨好。

崇祯虽然性格古怪,特别容易猜忌大臣,但他对杨嗣昌始终信任,一直倚为长城,这使得杨嗣昌成为朝中小人们攻讦的对象,嫉妒的对象。一些人抓住一些小事不放,一直诽谤杨嗣昌。特别是杨嗣昌的父亲去世,在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杨嗣昌被“夺情起复”,更是给了那些礼教的维护者以口实,批判声绕梁三日不绝。要知道当年张居正那么大的权力,也几乎被这种口水逼疯,更何况一个杨嗣昌!

(丧失士气的明军)

杨嗣昌也有缺点和不足,他性格犹豫,怕得罪人,是一个短板。可是用兵之人,就该有威严,所谓“慈不掌兵”,他这个书生出身的统帅,有时杀伐之心少了点,手下大将不怕他,导致他无法有效的指挥,这是他的不足之处。他可以提出很完美的计划,但在执行力上,打了折扣。

杨嗣昌首先是个读书人,他与当时文坛的“公安派”、“竞陵派”诗人们交往都很深,他自己也是一位晚明时杰出的诗人。他有一首七律,写出了他的理想:“青鞋踏着旧因缘,欲话游踪恰悄然。家近半千身半百,酒醒中夜月中天。但看草草劳人梦,独讶星星圣主怜。安得功成棹归去,前溪忽逗武陵烟”。他其实不想打仗,他只想做一个山林隐士。只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逼迫他选择了“忠君保国”,担负起大明屏障的重任。

(杨嗣昌)

我们不能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待杨嗣昌围剿农民军的正义性与否,站在当时儒家的角度,他的做法和立场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毫无疑问的。他是个清廉的官员,他在给父亲的书信中说,他有两个“干净”:一是手头干净,二是心肠干净。崇祯十三年,他的家乡要给他树立功德牌坊,被他断然拒绝;他的叔父杨锷想请他派兵保护私产,也被他严辞拒绝。他在父亲下狱时,向皇帝三次请求“以身代”,这是他的孝;在为父亲守丧期间穿上战袍,这是他的“忠”。最后他病逝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他做到了尽忠报国。

我无意也无法评论他镇压农民起义是否正义,但是我想说的是,杨嗣昌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他没有辜负崇祯,没有辜负大明。别的,都不重要。

参考资料:《杨嗣昌集》、《明季北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