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五雄第一位要说的,就是曹操了。这也是三国时代中我最喜欢的一位人物。
曹操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在那个乱世,可以说对推动时代的前进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从三国到现在1800年了,世人对于曹操为人处世的评价从未停止过,爱恨不一,褒贬不一,没能有一个统一的定论。这使他一直鲜活地活跃在历史舞台之上。
《三国演义》中第一次提到曹操,是在第一回。罗贯中用了大约600字,写了曹操的初次亮相——这其中包含了曹操的个人小简介、些许少时故事和截击黄巾首领张梁、张宝的前后之事。
魏武帝曹操像
通过这些事和《三国志 · 武帝纪》的记载可知,曹操少年时代“机警,有权数”,但是“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可见,这小曹小时候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但是呢,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搁现在也是这样。比如你是一个老师,你所带的学生里,所记住的无非是两种:特别品学兼优的和特别调皮捣蛋的。那处在中游、不温不火的学生,一般多年之后就会淡忘。在曹操成年后,东汉名臣乔玄(也作桥玄)曾指点过他: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 · 武帝纪》
这是一句十分高级的评价。已经把能安天下之势的大任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可见一斑。还有,东汉末年风行“月旦评”,大家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会看到模拟的场景。月旦评的许劭虽然最开始并不愿意给与曹操评价,但在其磨缠下还是给出了这样的评语:
汝‘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 · 许劭传》
据说曹操听到之后,非常高兴,大笑拂袖而去。现在大部分朋友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应该是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才对。其实,这颠倒且改字的评语,大大地影响着后人对曹操的印象,况乔玄和许劭非后世之人,这并未观览其一生功业而作的评语,并不算数。
所以如若听取评价,还应是选择性地研究其同时代的人所评。这些人有其部下同僚,当然也有敌国对手。这固然就包括了献谄之辞和述其卑劣之语,看你如何分析了。比如他的军师祭酒郭嘉就在官渡之战前用十个方面大赞曹操,大贬袁绍;谋臣荀彧、程昱、贾诩、董昭包括武将等等都对曹操有很高的评价。但又比如当你听到这些:赤壁之战前周瑜从鄱阳被孙权调回时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刘备称曹操“曹操阶祸,窃执天衡”、“剥乱天下,惨毁民物”;陈琳起草的檄文,将曹操祖宗三代骂了个遍。你可能会陷入迷茫——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单方面的评价,不尽算数,不能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而且敌对势力的言论往往带有鼓动扇风之意,不能采纳。但是,却也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三国之后,进入晋朝。首要可以参考的典籍就是陈寿的《三国志》,而陈寿对曹操评价很高。他并不把魏代汉比作王莽代汉的“篡”,而是“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样的评价。但也有叙述其多疑、嗜杀、反复等特点,总之是“功大于过”。另外王沈的《魏书》、司马彪的《续汉书》也都对其有较高的评价。
要知道,魏晋时期的史学家、著作都是把曹魏是尊为正统的,包括后来的《资治通鉴》,称曹操为“太祖”。
但是上面提到的孙盛的《异同杂语》和吴人的《曹瞒传》却记载了许多曹操暴虐、奸诈、篡逆的方面。这些言辞,同样影响着后人对曹操的看法,也影响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
另,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是以蜀汉为正史的,他认为魏最终代汉属于“篡逆”。而《晋书 · 习凿齿传》甚至写了“皇晋宜越魏继汉”,意思是直接抹去魏,汉朝后面即是晋,可见这是第一位将曹魏代汉定性为“篡”的史学家。
进入南北朝、隋唐后,曹操的形象不再高大,而是以“奸诈”行于世。你可以看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甚至将曹操的一些事情纳入了《假谲篇》。唐人有推崇曹操的,比如杜甫、杜牧,在诗中不乏褒扬之辞。贞观十九年二月,李世民出兵高丽,于邺城路过曹操墓,写了一篇《祭魏太祖文》。这里面有“雄武之姿”这样的盛赞之词,也有下面这样的话:
观沉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全唐文》卷10
可知李世民对于曹操也是自有褒贬,而一句“无君”则给曹操定了性。北宋的司马光著书时也大力肯定曹操一声的功绩,但也有“蓄无君之心久矣”这样的话。实际上,也是在委婉地道出曹操是篡汉的奸相。
北宋,曹操的奸雄形象已经深入民间。街巷的说书人在说三国时,老百姓们只要一听到曹兵败仗,就都拍手称快。而听到蜀兵败仗,不禁扼腕叹息,甚至痛哭流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说明曹操不好的那面已经被放大,并且深入民心了。
及至南宋,南宋人到了仇视曹操的地步。比如大儒朱熹、爱国诗人陆游,均视曹操为“寇仇”。南宋开国皇帝赵构逃到南方,于杭州建都,偏隅南方,也正如蜀国当时偏隅于天府之地类似,民众思国思乡之情迫切,外加坊间煽导,所以对曹操这个人物和曹魏政权都是恨之入骨。陆游更是以“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贼”来表达内心的情绪。洪迈也以“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来批判曹操。
恰恰是这样一个时期(宋元),三国的故事话本已经出现,后来又衍生了一些剧本,剧目。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这样一个对曹操的整体认知和评价下所完成的,其“奸诈”的人物形象已经定性。所以,《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其认知的一个主流,是一个思想方面的导向。《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是以“篡逆”形象出现,就是以“狡诈”形象待人处事。所以说,这是一部艺术加工且带有有色眼镜看人的小说,这本不是曹操本身的形象。但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这样描写也并没有任何不妥,只是不能当做“历史书”去看罢了。
明清时期,曹操的形象依旧两面性严重。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时,弘历曾严禁将北宋古文家穆修的《毫州魏武帝帐庙记》编入其中,并称其“奖篡助逆”、“岂可使之仍侧简牍,贻玷汗青”。一个“篡”字,足见曹操在乾隆帝心中之形象。所以乾隆朝往后,也鲜有人再称曹操好的一面了。
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曾说《三国演义》“其书谬处在于过推蜀汉君臣而过抑曹孟德”;章太炎也说曹操“虽谲而近正”;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发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替曹操翻案》,也在试图重塑曹操的形象。他认为曹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至少不能以全贬论之。这个讨论已经开启,便有很多学者参与进来。虽然最终并未有一个统一性的意见,但曹操一生之功过的客观评价还是摆到了桌面上来,而不是前几朝的“一棍子打死”的惨不忍睹之形象。附加说一句,文革时期曹操因“评法批儒”运动一跃成为“大法家、无神论者和彻底反对儒家思想的斗士”。随着文革的失败,这些光环褪去,曹操还是曹操,并没有改变什么。直至今日,对于曹操的人物形象评价,仍在讨论之中,难以定性。
未完待续:《序 · 如何评价曹操》(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