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不仅宰相多,而且级别普遍不高,关键是具体的官职还不一样_宰相_门下_丞相

古代官职之中,出现次数最多,给人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是“七品芝麻官”知县,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中国古代的宰相很多,大家都比较熟悉,但不同朝代的宰相其名称和性质又各不相同,这一节就和大家聊一聊宰相。

宰相或称丞相,在多数朝代,他们的正式名称并不叫宰相或丞相,而且宰相并非一个,可能是两个、三个乃至十来个。同时,宰相也不一定就是当朝一品,有时四五品官也可拜相。

宰相的由来和变革宰相是和国家机器的出现一道产生的,夏商周时期一般称“尹”或“宰”,春秋时正式出现了“相”这一称呼,到了战国时期,几乎各国都有了“相”的设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中国古代行政机构的框架也大体形成。秦代中央设置了丞相,分左右,以左为上。同时又明确规定以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副手并兼管监察,另设主管军事的太尉,并称“三公”。

汉沿秦制仍设丞相,仍分左右,以右为上,丞相如果被称为“相国”,那么地位较一般丞相为尊。汉初的萧何、曹参都被尊为相国。不过汉代丞相在朝中执政的时间并不长,汉武帝时期加强皇权,宠任外戚与近臣,于是外朝的相权逐渐降低。

魏晋南北朝时期,太尉、司徒、司马之类的三公,名义上仍算宰相,但基本上都是虚衔。尚书一直是最有权力的事实上的宰相。实际上魏晋以后,历代多不再正式设立丞相。南北朝时期,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权力逐渐上升,三省长官均称宰相,这种制度被后来的隋唐所沿用。

唐代名目众多的宰相称呼唐宋两朝是宰相名目最多也最为复杂的时期。唐沿隋制,以三省首长为宰相,总百官佐天子,也有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作用。三省之中以尚书省为主,尚书省的首长是“尚书令”,其下为左右仆射;中书省首长是“中书令”,其下为中书侍郎;门下省的首长是“侍中”,其下为门下侍郎。

唐初时,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在政事堂联合办公,均称宰相。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在继位之前曾担任过尚书令,而他又常在外作战,于是尚书省的实际工作便由左右仆射主持,代行宰相之权。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臣下无人敢再任尚书令,唐高宗时期正式废掉了尚书令一职,同时将左右仆射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号以担任宰相。如果左右仆射不加上这样的称号,那么就无法到政事堂议事,也就不能称为宰相。

唐初名相房玄龄是中书令,长孙无忌是“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然而随着尚书省地位下降,中书、门下地位相应提高,武则天时,政事堂迁入中书省内,唐玄宗时,改名为“中书门下”,使得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在一起。

如此一来,即便不是左右仆射的其他官员,只要被皇帝加上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预朝政”“参知政事”“知政事”“参议朝政”等名号,就可以到中书门下议政,就成为宰相。

显然唐中期以后,宰相就有好几个,这些宰相中一般有一人为首,称“首相”。如武则天时的裴炎,玄宗时的李林甫、杨国忠,武宗时的李德裕,等等,就是首相。这样,唐代的宰相少则两人,多则十余人,整个唐代共有宰相360多人,而且大多是三品以下。

这么多的宰相官衔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如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陆贽和李吉甫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牛增孺是“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李德裕是“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相反,朝廷中那些一二品元老重臣虽有中书令、侍中的头衔,却因没有“平章政事”等称号,所以不算宰相。

唐代宰相品级普遍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皇帝为了防止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篡位的故事重演,所以不让大臣既位高又权重。宰相权重多用级别不高者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加衔做宰相。

唐代的宰相制度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三省与三省长官改名之后,宰相的名称也跟着变化,如武则天时期改尚书省为“文昌台”、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因此唐代的名相狄仁杰就叫“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也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时加授为银青光禄大夫,如此狄仁杰的官职仅为从三品。

唐玄宗时期,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侍中省为“黄门省”,所以又出现了“同紫微黄门三品”这样的称号。由于唐代三省与三省长官的名次多次改变,所以给很多读者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2、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极大,于是宰相头衔又大量地加给了节度使,不过这种宰相仅仅是荣誉,他们并不到中央办公,因此叫“使相”。

此外,皇帝所信任的翰林学士可以加“待诏”、“知制诰”头衔代皇帝草拟各种诏书,批答奏章,称为“内制”,他们的作用很大,一般人称为“内相”,实际上也就是宰相,比如名相张九龄就是这种性质的宰相。

宋代、元、明时期也有宰相,但明代自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制度后,真正意义上的宰相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明清时期所谓的宰相已是有名无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