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导语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文主题是:爱国情怀。本单元“家国情怀”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语文要素可以分为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平时考试中也是一个高频考点,因此这个语文要素一定要让孩子掌握。扩展题目法。比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段意合并法。摘句归纳法。六要素串联法。六个要素在四年级课程中是一个重点。习作要素:学习写书信。书信重在格式一定要让孩子掌握。这属于应用文,像通知、留言条等都是必考内容。
21课《古诗三首》前两篇属于边塞诗,在这里需要给孩子们拓展诗歌的类型。小学阶段常考的有五大是个类型。
1.《出塞》是首( 边塞 )诗,它的作者是( 唐 )朝( 王昌龄 ),诗的前两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运用(互文 )的修辞手法。后两句的意思是( 只要还有像飞将军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在,绝不会允许外敌南下越过阴山),这两句诗借对前朝名将(李广)的怀念,表达了(期盼良将,渴望国家安定和平 )的心情。
2.《凉州词》是首( 边塞)诗,它的作者是(唐 )朝( 王翰 ),这首诗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 开怀畅饮)、( 一醉方休 )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 将士们英勇豪迈、笑看生死 )的气概。诗的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到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来? )。
3. 《夏日绝句》是(宋 )代女诗人(李清照 )南渡后所写,诗人运用(借古讽今 )的手法,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又痛斥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苟且偷生)的软弱行径。诗的前两句的诗意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按照(先出示结果,再追述原因 )的顺序叙述了( 周恩来)少年时代在奉天读书时的事情。课文叙述了三件事:( 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 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 在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周恩来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洋人欺侮而没处说理,这使他真正地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 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三件事。“有志者当效此生”中“有志者”的意思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效”的意思是( 效仿、学习 ),“此生”指(周恩来 ),“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有志气的人应该向周恩来学习)。周恩来是一个( 志向远大)、( 胸怀博大 )的人。
5. 《梅兰芳蓄须》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他( 藏身租界),(远避香港);(蓄须明志 ),( 卖房度日);( 打针装病),(险些丢命 )。梅兰芳是一个(具有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的人。
6.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 追寻 )为线索,追忆、歌颂(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 延安 )精神。
7. 书信一般由( 称呼)、( 问候语)、( 正文 )、( 祝福语 )、( 署名)、(日期 )六部分组成。称呼下面空两格写( 问候语),署名和日期写在( 右下方)。
8. 这些词语让你想到哪些人?
志存高远( 周恩来、钱学森 )精忠报国( 岳飞 )大义凛然( 李大钊 )英勇无畏(邓世昌、刘胡兰 )视死如归( 江姐、守边战士 )铁面无私(包青天)秉公执法(海瑞)刚正不阿( 于谦 寇准)我还知道这样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 坚贞不屈 )、( 死而后已)。
9.《别董大》是一首(送别 )诗,其中“曛”的意思是(昏暗 )“莫愁”意思是( 不要发愁 ) “知己”是指( 彼此了解而感情深厚的人 ),“君”特指(诗人的朋友董大 ),其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与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相媲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