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靖国神社是什么 讲具体点_靖国神社_日本_明治维新

靖国神社 - 供奉战犯 靖国神社供祀的阵亡者来源 截至2006年靖国神社祭祀着约246.65万名在自戊辰战争始历次战争日本政府一方战死者的灵位,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靖国神社 - 历史 靖国神社里的军国主义分子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为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辩解的人认为,日本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历史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靖国神社 - 起源 自1853年美国佩里准将要求日本开港后,所以每当日本政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

日本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

历史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称“东京招魂社”,以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在1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来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日本全国神社都由内务省管理,唯独是靖国神社由军方管理。现时存放着接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战败后,因为日本的战后和平宪法第9条说明要分开政府和宗教,靖国神社选择了变成一个非政府旗下的宗教机构。在靖国神社供奉的阵亡二战日军军人当中,被征入伍的的台湾和韩国人也在内。还有,靖国神社也在1978年秘密将14个被盟国远东军事法庭入罪和处决的甲级战犯放入它们供奉的名字里。这些甲级战犯包括首相东条英机和外相广田弘毅。正由于这班主要战犯的灵位也同时供奉于神社内,所以每当日本政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都会引起邻近二战期间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及人民的反对。而近年日本政治环境右翼化,领袖频频前往作官式参拜,因而使邻近受害国家政府和民众的抗议加剧。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有正反两极化的反应,许多人认为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份参拜,前往参拜时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了政教分离的精神。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终战纪念日”的时候,很多日本国民都去靖国神社去纪念战死了的亲友。而且,有参与过“大东亚战争”的日军军人也在这一天穿上军衣去参拜战死的同僚。这个宗教机构的争议升温的原因是由于有日本政府的官员,包括首相和内阁成员,在极具有象征色彩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因为有些日本高级官员参拜供奉战犯的神社,被日本侵略过的亚洲国家质疑日本对过去侵略战争的态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靖国神社曾经作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即使在现在,往往有日本二战退伍老兵在此举行各种悼念活动。身着二战时期日本旧军装,举行列队示威,口呼军国主义口号,因此,靖国神社也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精神圣地之一。此外,靖国神社大门旁边一个纪念碑上的浮雕,一幅描绘的是中日甲午海战,另一幅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上海。都是正面描绘当时日本军队如何“英勇”作战的,这是不折不扣美化当年侵略战争的做法,也令中国人民非常不快。为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辩解的人认为,神社的废存早在1945年10月已由当时占领日本的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决定,所以靖国神社已和军国主义没有关连,只是一座普通的宗教场所,民间人士在神社内对军国主义的祭祀只是个别人的立场。靖国神社实际上并不具有任何影响力,因为美国已经牢牢控制着日本的对外政策与军事,靖国神社充其量只能成为怀旧右派的纪念碑 。1945年,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曾准备废除靖国神社,为此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魂祭奠”,把许多未死的人也来祭祀。后改为宗教法人才得以幸存。1955年以后,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将之国营化。1974年,由于日本社会的广泛抗议,才没有成功。

靖国神社是什么 讲具体点

靖国神社 (Yasukuni Shrine)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它始建于1869年(明治维新第二年),最初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为“靖国神社”。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后为日本军国侵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摘要 目录 1 简介 2 起源 3 历史 4 性质作用 5 主要设施 5.1 灵玺簿奉安殿 5.2 本殿 5.3 拜殿 5.4 神门 5.5 游就馆 5.6 斋庭 5.7 镇灵社 5.8 帕尔博士显彰碑 5.9 母亲铜像 5.10 大灯笼 5.11 大村益次郎铜像 5.12 第一门(大鸟居) 5.13 田中支队忠魂碑 5.14 常陆丸殉难纪念碑 6 供奉战犯 6.1 广田弘毅 6.2 土肥原贤二 6.3 松井石根 7 参拜 靖国神社 - 简介 靖国神社靖国神社(YasukuniShrine)是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北的一个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或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兵及殖民地募集兵,并包括14名甲级战犯,使得神社备具争议性,所以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象征。 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由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以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靖国神社 - 起源 自1853年美国佩里准将要求日本开港后,日本形成了两大对立派,即以天皇为中心的朝廷方(尊王派)和德川幕府。幕府无视朝廷的命令,屈服佩里准将的开港要求,因此尊王派长州藩和萨摩藩的活动家们便展开了打倒幕府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很多人死于幕府手里。于是,尊王派长州藩和萨摩藩在各地建立招魂社,把死于幕府手中的藩军视为“国事殉难者”,对其进行祭祀。设立招魂社的目的在于“慰灵”和“显彰”,用以鼓励自己一方活动家的活动。靖国神社的前身东京招魂社也是在这样的历史的背景下建起来的。 然而,日本关于祭祀战死者的传统是在“御灵信仰(指的是那些在现世因为权力斗争而遭受屠杀的死者的灵魂,很可能会怀着怨恨回来报复,现世之人出于恐惧,便为了消解怨恨而祭祀这些死者的灵魂)”的基础上友好地祭祀战死的敌人和在“怨亲平等”的原则下不分敌我一起祭祀。就是说招魂社不是日本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只不过是近代以后出现的新传统而已。 靖国神社 - 历史 靖国神社里的军国主义分子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称东京招魂社,以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在1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来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定。 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靖国神社由军方管理。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战败后,因为日本的战后和平宪法第9条说明要政教分离,国家不可以介入任何宗教事务,因此靖国神社变成一个非政府的宗教机构。 1945年,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曾准备废除靖国神社,为此靖国神社举行“临时大招魂祭奠”,把许多未死的人也来祭祀。后改为宗教法人才得以幸存。1955年以后,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将之国营化。1974年,由于日本社会的广泛抗议,才没有成功。在正殿的神座(安置神体的地方),当初是只一座。战后,为了祭祀于台湾神宫及台南神社的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祭祀于蒙昧疆神社(张家口)的北白川宫永久王,重新设立了别的神座。因此现在有两神座。 日本厚生省1966年将含有甲级战犯的祭祀名录交给当时的靖国神社宫司筑波藤磨,但筑波没有把他们的牌位供奉上去合祭。 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战败时期的宫内大臣松平庆民的长子)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判处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14人的牌位移入靖国神社合祭。 2011年12月26日,靖国神社的“神门”被人纵火,大门下部被烧焦。这是靖国神社自建成以来,第一次发生人为纵火事件。 靖国神社 - 性质作用 与一般神社由内务省的管辖相比,靖国神社则由陆海军省的管辖,具有军事设施的性格。而且作为国家神道的主要神社之一,不被视为宗教。靖国神社把战争牺牲者当作为天皇和国家献身的英灵而进行“慰灵”和“显彰”,使得新的战争牺牲者不断出现。(战死者 → 由天皇主持的“慰灵”和“显彰”→ 教育 → 征兵 → 新的战死者)靖国神社的角色充分反映在小学修身教科书里,如母亲参加自己孩子向靖国神社合祀的活动以及经验等。 靖国神社 - 主要设施 灵玺簿奉安殿灵玺簿奉安殿是靖国神社保管做神的人名簿灵玺簿的地方,于1972年建立。除了有关人士以外,严格限制出入。 本殿本殿是供奉神的地方,镜头和剑是神的象征。1872年由尾张德伊藤平左卫门设计建立,1989年复原。 拜殿拜殿是一般人进行参拜的地方,于1901年建立。 神门1934年第一征兵保险株式会社(战后的东方生命)捧纳,是神社的正门。所谓征兵保险是指投保人在征兵检查及格参军时,获得合同的保险金。满洲事件发生以后,随着参军人的增加,富国征兵保险和第一征兵保险两家公司的收益大幅度增加(吉田裕)。 游就馆游就馆是1881年建立的战前最大的国立军事博物馆,为普及军国主义思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战败之后,它被改名为靖国神社博物馆,大部分空间借给兴国生命。1986年,作为军事博物馆游就馆重新复活, 2001年5月至2002年6月进行整修。其展览内容为靖国神社的历史馆、战争馆和天皇馆。游就馆的取名,是源于《荀子》中“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主要有合祀的诸神遗品、资料、日本在近代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军人遗品、战时资料等约10万件,军人遗影约5000枚。 斋庭斋是指在例大祭时招魂的祭坛,后用作停车场。 镇灵社镇灵社于1965年建立,供奉着包括明治维新“叛徒”和在伊拉克战争中战死的人在内的“万方诸国战殁者”,没有公开给一般人;但是靖国神社为了强调它们供奉着甲级战犯和超越国界的很多战争牺牲者, 2006年10月以后开始向一般人公开。 帕尔博士显彰碑帕尔博士显彰碑于2005年建立,是东京裁判的法官当中,唯一提出被告团全体无罪的意见书的帕尔博士之显彰碑,显示出靖国神社对太平洋战争的认识。 母亲铜像母亲铜像是1974年建立的,为了向因战争而失去丈夫、独自抚养孩子的母亲表示谢意。 军马慰灵碑 对机械化起步较晚的日本军来说,军马作为重要的运输手段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约有70万只军马牺牲。为了追悼军马,1958年建立了军马慰灵碑。除了军马慰灵碑以外,还有‘军犬慰灵像’和‘求魂塔’。 大灯笼在1935年富国征兵保险相互公社(现为富国生命)捧纳。祭坛部分雕刻着战斗场面(九段下站方向,右侧有海军关系,左侧有陆军关系)。在占领期间,根据警视厅和东京都的指示,战斗场面的雕刻部分被混凝土填充,1957年重新复原。 大村益次郎铜像大村益次郎铜像是1893年建立的东京最早的西方式铜像。大村益次郎(1824~1869)是幕府末期维新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引进西方兵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被称为‘日本陆军之父’)他积极参加靖国神社前身东京招魂社的建立,在决定场地之后被守旧派暗杀。 第一门(大鸟居)第一门(大鸟居)于1921年完成的铜铁制门,1943年解体后被用于战争物资。解体之后该门改为木制,现在的第一门是在1974年重建的。 田中支队忠魂碑田中支队忠魂碑是1934年2月26日田中支队的生存者山崎千代五郎建立(在1918年田中支队(步兵第72联队)100名被俄罗斯革命军战殁)的。在占领期间,它从靖国神社附属地撤离, 1968年2月27日重建,1996年9月3日重新搬到现在的地方。 常陆丸殉难纪念碑俄日战争期间,俄罗斯军舰击败的油送船常陆丸的战殁者纪念碑(1934年建立)。在占领期间,它从靖国神社附属地撤离,分3个部分埋没,修建地铁时被发掘,并于1965年重建。 靖国神社 - 供奉战犯 靖国神社供祀的阵亡者来源 截至2006年靖国神社祭祀着约246.65万名在自戊辰战争始历次战争日本政府一方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二战,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其中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他们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冈洋右、永野修身、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东乡茂德。14名甲级战犯中除白鸟敏夫外,其余13人都直接参与侵华战争或对日本制定、执行侵华政策负有重大罪责。木村兵太郎、武藤章分别在缅甸、菲律宾制造大规模屠杀惨案。具体情况如下:东条英机1884年出生于岩手县军阀家庭,其父东条英教系日本陆军缔造者之一,曾发动和指挥甲午战争。受家庭影响,东条英机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思想。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东条在中国东北参加战斗。1915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1933年,升任陆军少将、军事调查部部长。在任军事调查部部长期间,主持对九一八事变的调查,借机压制对军部不满的政党,强化军部的强权。1935年,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疯狂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因战功显著,很快晋升为陆军中将、关东军参谋长。卢沟桥事变后,东条率关东军进攻察哈尔省,进犯张家口等地,炮制伪“察南自治政府”。1938年东条回国,任近卫内阁陆军次相,1940年任陆军大臣。1941年,东条发表宣扬法西斯精神的“战阵训”,要求士兵“命令一下,欣然赴死”、“不自由应思为常事”。1941年10月,东条出任首相,同时兼任内务大臣和陆军大臣、军需大臣,大权独揽。在“既定国策”中宣扬“完成支那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强化统制经济,镇压异议人士,将军国主义体制推向极致。1944年下半年日本败局已定,日国内对东条内阁的批判日盛。7月18日东条被迫下台。战后不久,东条英机自杀未遂,后作为头号战犯受到远东军事法庭审判,认定其犯有战争罪行,1948年12月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绞刑

靖国神厕是什么

不是Yasukuni厕所的Yasukuni神社。他是日本小崇拜祖先的地方。这只是一个特别高的水平,是特殊贡献或民族英雄的水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