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古诗文网(怎样赏析《唐诗三百首》中杜甫写给妻子的经典情诗《月夜》)_盛唐_这是_杜甫
怎样赏析《唐诗三百首》中杜甫写给妻子的经典情诗《月夜》
怎样赏析杜甫的《月夜》?
我们先温习一下《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我们再翻译一下:
今天晚上鄜州的月亮,只有闺中的妻子一个人看。
想着那遥远的小小儿女,不知道父亲被困在了长安。
妻子头上的香雾打湿了云鬟,月亮的清辉也使玉臂生寒。
什么时候啊!我们才能共坐帷帐,都把泪水来擦干。
现在我们可以一步步地进行分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两句是用的叙事手法,直接了当说事情。安排在鄜州的妻子很孤独,因为想念丈夫,自然而然地看起了月亮。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两句用的是判断手法,因为孩子还小,即使知道父亲被困长安,也不会那么悲伤的,他们必竟还不懂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这两句用了描写手法,描摹妻子在夜晚看月之时云鬟被湿气所染透岀了香气,手臂也因清凉的月辉而变得冰凉。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两句用的是抒情手法,寄希望于以后某一时刻,能够合家团圆,夫妻双双坐于帷帐之下,手拉着手擦干眼泪共话离别之情。
而统帅整首作品的是想象手法,所有的一切都是想象岀来的。不论是鄜州看月的妻子,还是不谙世故的儿女,还是妻子在月下思念丈夫头发浸湿手足冰凉,还是团圆之后的欣喜之情,无一不是诗人的想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因为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四川,唐肃宗在灵武继位。杜甫听说后,欲到灵武投奔肃宗,不料被叛军抓住,拘于长安。在拘留所中,杜甫通过铁窗看到窗外的月亮,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鄜州的妻子儿女,就想岀了这些句子来,成就了他为数极少的爱情诗一首。
其实,他的妻子是不是在看月亮根本是不知道的。可能在看,也可能没看。不过通过他的想象,并写成了这首很好的诗,说明他们夫妻感情是不错的。而且,在那动荡不堪的岁月,夫妻不能一直在一起,其思念之情也理所当然。
此诗写作手法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首尾相应。开头第二句有“独看”,结尾第二句有“双照”,预示从悲至喜的美好结局,也预示人类追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
在格律运用上,此诗又是有特点的。其第二联的上句为“遥怜小儿女”,本来此句规则是:平平平仄仄,但后三安用了“仄平仄”;其第四联的上句为“何时倚虚幌”,本来此句规则亦是:平平平仄仄,但后三字也用了“仄平仄”。这种句式叫拗句,也就是“拗救”的方法。在这里,是用第三字救了第四字。所谓“拗救”,就是该平反用仄,该仄反用平。
时间关系,不多聊了。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名篇《旅夜书怀》
五律,《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杜甫的五律名篇,全篇写转徙江湖时的一个月夜,诗人胸中意绪深沉凝重,写出了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从江夜的近景写起,细草,微风,江岸,船上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里的孤舟。在江边,微风吹拂着小草,有一条小船在黑夜中停泊。这是一个多么寂寞的一个境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空低垂,更显平野广阔。月随大江涌动,更显江河气势。这是写远景,雄浑阔大。。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会写文章所以声名著,人老多病就应该休官,这是反写。有点名声,不是因为文章好,是因为写出了自己的失意,寂寞漂泊的真实。虽是人老多病,但更多的是被异己排挤。诗人本有至君尧舜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就算文章出名也不是自己的心愿。老病休官就更不是自已的心愿。。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到处飘零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之间的一只沙鸥孤零零,独寂寞。。全诗从江夜近景写到平野远景,从外在处境到灵魂深境,通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充分表现了人的孤独寂寞感和悲愤的情怀,是诗人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王湾的经典名篇《次北固山下》
从诗经时代到楚辞,到唐宋元明清,诗人无数,但是真正能走入人心的诗还真的不多。这说明,诗人是大众品,但是脍炙人口的诗歌却是稀缺品。有的人写了一辈子诗,也没能流传几首,比如乾隆皇帝,都快赶上全唐诗了,也没有几首被人记住,有的人一辈子写诗很少,却能成为千古绝唱。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等,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写诗、存留于世不多的诗人王湾,他的次北固山下,在唐朝那浩如烟海的优秀诗歌中,也绝对是个现象级的存在。
在讲这首诗之前,我们还是来谈谈唐诗的风格的变化。我们知道,在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诗坛流行的还是宋齐梁陈那样的红粉的暧昧的靡靡之音,还没有形成唐朝诗歌自己的特色。这种风格,实际上统治者也发现了,觉得大唐都建立了,诗坛还是那么小资那么暧昧,这个肯定不能体现大唐的雄浑气象,所以从李世民开始,就提倡一种新的风格,就是一种刚健的积极、有为、昂扬向上、苍茫高远的风格。
另外,经过多年的战乱,唐朝终于统一了全国,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朝代。一个年轻的时代,像日出东方一样喷薄而出,带着年轻的朝气,带着狂野的青春,走向新的时代精神,走向唐朝。所以唐朝的诗歌的风格,开始改变了,写诗的人们,似乎每个人都带着野性,带着狂野,带着大笑,走向山川河流,走向白马秋风,走向建功立业的疆场。盛唐时代,更是如此。
而到了中晚唐时代,诗歌的风格就完全不一样了,除了刘禹锡还能有一些豪壮的精神,其他人,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隐、李贺,等,虽然他们都是天才,但他们绝对躲不过时代的裹挟,他们变得消沉了,变得有些小伤感,这种小伤感,到了李商隐那里,变成了低沉悲凉大悲剧,这也代表了晚唐诗歌的特色。
好玩的国学简单讲了从初唐到盛唐,从中唐到晚唐,唐诗的风格的变化,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王湾的这首千古名作。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在唐朝就广为流传,且大受欢迎。唐朝的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 中盛赞,“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并说当时的文坛领袖、宰相张说,还把“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写成书法,挂在自己的办公室中。常常拿来和别人一起欣赏。
当时这首诗不仅仅是这两句写得好,我们可以说,这首诗是一个美丽的完整的综合体,他的每一句都很美丽。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我们知道,离开家乡去异乡,总是令人伤感的。但我们看这首诗中,作者本是洛阳人,现在坐船去江南,他不仅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伤感,反而很开心,觉得这是到了他向往的地方,这就是盛唐的精神,他们充满了乐观的探索的精神,他们向外发展。而不是中晚唐之后,文人们喜欢躲在书斋中多愁善感。他坐在船上,看着两岸青山多妩媚,看着春来碧水绿如蓝,这是在向着美丽的吴地,多情的江南进发,这里面就有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精神。这是写景,但是我们从他的景色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美丽的心情,这就是中国诗歌中特有的意象的力量。所以,好玩的国学认为,意象即情感的选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还是写景,但是这个景色完全是那种令人心胸开阔的,这也符合盛唐的特点。盛唐人写景,绝对是那种大场面。你看王维写大漠,他竟然能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之涣写登上鹳雀楼,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年轻时写泰山,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要是再看晚唐,杜牧李商隐那些诗人,在境界上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这句话我认为是全诗最美最动人的部分。风平浪静,风帆高悬,这不正是人生一帆风顺大步向前的象征吗?所以,好玩的国学建议,给朋友远行或给学生们的临别赠言,这句话最为适合,因为他代表了盛唐的精神,代表了人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话既是写景,又是哲理性的表达。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从旧年到新年,从残冬到初春,从黑夜到黎明过渡的时间。作者看到,在夜色将要过去,在黎明快要到来的时候,一枚红日已经从东方跳起,在江上寒冷的冬天尚未过去的时候,江上的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这不正是人事代谢的规律吗?这不正说明,新的事物的发展将不可阻挡吗?刘禹锡其实也写过这样的哲理,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与王湾的这个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后才谈到自己的乡情相思。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诗的美,美在积极向上的情绪,美在积极向上的哲理,美在根本都没有流离漂泊之感的游子之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