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余光中的哪首诗
【幻】余光中
| 坐莲池畔,怔怔看莲,也让莲看
直到莲也妩媚
人也妩媚,扪心也有香红千瓣
| 甄甄,死后如果你化为莲
则芙蕖千朵
我怎能识破前生的红颜
| 惟有求佛,赐我四翼,六足
让我蘸水而飞
问每一朵芬芳,它曾是谁
| 想田田之间,有一枝特别可怜
想她红晕曾加艳
当我驻复足未定,欲飞还停
| 则我将拭晶亮的水珠,为这朵
如我们上次别时
为甄甄颊上拭去的一颗
| 苦海有岸,慈悲无边,释迦牟尼
对于一只蜻蜓
夏即永恒,莲池即另一天地
| 一切爱情故事,只有一个故事
一切爱情都是死结
生,不能解决,死,不能解脱
| 惟我们的死结啊,甄甄,结得最死
千手观音也解不开
这该怪结得太好,结得太坏?
| 想你前身是采莲人,在吴宫采莲
(竟未觉你走来
来赴我约会,在科学馆前)
| 惊这是八月,星在天上,人在人间
只是甄甄,你来迟了
七夕已过,中秋未至,夏正可怜
很喜欢余光中的这首诗,这是一首多情而深情的情诗。第一眼看见,就被摄住,禅意与美感交织着相得益彰,又带些古风气,愈品愈有滋味。
莲,在中国古典的意向里一直是清净洁白的化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周敦颐眼里里,莲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在刘禹锡眼里,莲花却似孤傲自赏,少了几分情调; 而在红楼梦中,只有林黛玉配作芙蓉仙子,那是自最懂女儿的宝玉眼中看去,最高的欣赏赞叹。
而在诗人眼里,莲是痴的,让他痴,让他不能即又不能离。“怔怔看莲,也让莲看”,是化了辛弃疾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可这样还不够,还要想着前世来生,求佛,化作蜻蜓也好,去一瓣一瓣地寻前生铭刻在心里的莲香。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可诗人不做采莲人,他要做被莲香所采摄的那个幸福者,他的爱有多卑微,就有多深广,在这一池即一天地的永恒中,尽情燃烧自己的爱意。
有人会疑惑,诗中的甄甄是谁?以意象论,那便是莲的小名,这个名字也多次出现在余光中其他诗中,如《永远,我等》中: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还有《下次的约会》中:
覆你的耳朵于我的胸膛
听我的心说,它倦了,倦了
它已经逾龄,为甄甄啊甄甄
它跳得太强烈,跳得太频
爱情给它太重的负荷,爱情
这个名字每次出现,都和莲联想在一起,所以这很可能是一个姑娘的名字,一个莲一样清美的姑娘——也许便是诗人的妻子范我存,也许不是,总之,诗人喜爱极了这个姑娘,不止一次的亲昵呼唤她:甄甄、甄甄,希望我们之间的结再多一点,多到千手观音也解不开,希望我们之间的线更牢一点,就是月老这个系铃人也无奈何。
这一种热烈,像总不会过去的一季夏天,一莲千香,一眼万年。
最感动诗歌的收尾部分:
惊,星在天上,人在人间,好像一梦乍然惊醒,各物各归各位,不过是幻念罢了。可是抬头,现实中的甄甄就向诗人走开,并不虚假。
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奖赏?是我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我?
今夕何夕啊,是七夕已过,中秋未至,夏正可怜。
文/@旧王谢
余光中有哪些惊艳的诗句,美文
谢谢邀请:
余光中翠弱的我
早已过去
经过风雨经过沧桑
早已变得坚強
抓住人生最关键的时刻
牢牢握住穿梭的时光
不再犹豫
莫再彷徨
看春满人间
战债辉煌
祖国上下蓬勃发展
到处是一派新气象
我原地不动
疫情御防
让余下时光也发出一点力量
朝霞从东方升
又变成美丽的夕阳
这一切都为你徜徉
我感到自豪和希望
让青春不再老
让年华永放光芒!
踏着时代的步阀
紧跟上
让岁月的长河伴随着我
要和美丽的青山一样
不倒
又发出春天的光
如何评价没读过几首余光中的人突然狂刷余光中先生的现象
余光中先生辞世后,一些人突然狂刷余光中,又是查资料撰文,又是写诗词开座谈会,煞是热闹。其实这些人中,大都没有认真读过余光中的诗作。余光中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华人,文章和诗作都表现出浓重的华洋交杂的特色。大约在花甲之年到来之后,产生了一种追寻故乡的思想倾向。随着年岁的继续增长,他思乡的情怀逐渐加浓添厚,终于抛出一个叫“乡愁“的新观念。这一观念准确地切中了故乡在大陆,落脚在台岛或海外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也受到大陆党政高层和民众的欢迎。大陆的新闻媒体邀请人写出诗歌,谱曲歌唱,并几度征文广泛寻求隹作,使“乡愁”的观念几乎普及到极致。随着乡愁观念的普及,作为乡愁观念的设计和最先表达者余光中的大名也如雷贯耳,为千百万人所熟知。后来人们听说余光中驾鹤西游了,于是心潮激荡,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扼腕叹息:“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让闫君把命收了呢?“似乎90高令对余光中仍是不太公平的。实际余光中的诗作,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对大众耒说已不太重要,只要知道他是乡愁的设计者这一点就已经足夠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并未读过余光中的诗文,却湧跃纪念余光中的真实原因。
咸阳郑秦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