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为什么不抢故宫(同样都是攻占北京城,英法敢烧圆明园,为何八国联军不敢烧故宫)_圆明园_联军_英法
本文目录
- 同样都是攻占北京城,英法敢烧圆明园,为何八国联军不敢烧故宫
- 为何抗战时期,日本不敢毁掉故宫,而八国联军直接烧掉了圆明园
- 慈禧光绪惨遭八国联军赶出北京,为何却没有封疆大吏带兵前来救驾
- 最近意大利返还市场查获中国文物,为什么八国联军抢圆明园的文物不愿意归还
- 为什么八国联军抢了圆明园不抢故宫
- 八国联军进了紫禁城都抢劫了哪里
- 为什么八国联军只破坏圆明园而不破坏故宫
同样都是攻占北京城,英法敢烧圆明园,为何八国联军不敢烧故宫
首先谢谢邀请。
我们都知道火烧圆明园的事件是英法联军所为,但是对于烧圆明园的前因后果并没有太多的阐述。
其实事情的开始源自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该条约规定大清向英国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个通商口岸(顺便提一句,香港也赔出去了),但是过了十几年之后,英国人认为通过这些时间的通商,大清也应该明白了通商的好处,所以要求修改条约,增加通商口岸。同时英国人希望不仅仅是开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也希望可以增加大使馆,能够向皇帝直接递交公文,但是问题来了,英国人不行跪拜礼,而在大清眼中,你们都是蛮夷,凭什么不向天朝跪拜?于是“公使驻京,内地游行,长江通商,这是双方争执的中心。”
在踢了很久的皮球之后,英国忍无可忍了,他们认为“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能听懂炮火的语言。”扬言要攻打北京,大清怂了,表示可以谈,但是不得不说咸丰的决定还是挺失败的,他交代前去商谈的大臣桂良,大清的颜面不能丢,过分的条款不能答应,不要怕,大清是你坚强的后盾,区区蛮夷何惧哉!
1860年英法两国军队抵达天津,当时两国选了哈利珀嘉率领39人的代表团入通州与清王朝和平谈判。未带一兵一卒,代表团只有包括英法两国外交家,印度随从和一名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谈判当然陷入了僵局,英法谈判团的态度很强硬,对于公使驻京这一条表示不可退让,然后怡亲王让僧格林沁把代表团的人都抓了!
要知道自古都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大清这一行为无疑激怒了英法联军,于是有了神奇的八里桥之战。当英法联军来到关押谈判团的地方,却发现被关起来的30几人已经死了大半,英法联军怒不可遏,觉得让大清付出代价,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关押谈判团的地方。
于是就有了火烧圆明园,对,谈判团被关在圆明园中。当然,这究竟是一个诱因还是一个借口我们可能真的没法去准确评说了。
再说八国联军入侵。
八国联军入侵的目的其实和英法联军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在华夏大地上分一杯羹。他们并不想也没有精力去掌管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他们只想在这里获得利益。
而在这种情况下,烧故宫并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不烧故宫,就是给清皇室留了最后的颜面,加上适当的压力,很多事情都可以慢慢谈,但是如果直接烧了故宫,无异于把一个国家最后的颜面摧毁,不仅会引起清朝皇室的反扑,连民众也会加入到反击的行列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帮助。
为何抗战时期,日本不敢毁掉故宫,而八国联军直接烧掉了圆明园
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圆明园和故宫可不是一个级别的,圆明园就是一个皇家园林而已,人家说烧就给烧了,八国联军不也没敢动故宫吗?这两个地方压根就不是一个性质的。
日本人在中国坏事都干绝了,制造的惨案数不胜数,他们实行的是三光政策,在哪里都敢抢都敢烧,那么他们在京城怎么没有破坏故宫呢?是日本人不敢吗?当然不是了,他们当时都杀红眼了压根没有不敢做的事。
可以说他们干任何事都是有目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去做,底下士兵杀红眼了,可是上面的人不傻呀,不烧毁了故宫自然是有原因的。首先故宫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如果故宫无缘无故就被那样烧了,那恐怕民间的怨恨非常的大,他们不止想征服土地,同时还想征服民心。
其次日本人一直对外宣称的是他们在中国并没有烧杀掳掠,他们是来帮助中国人的,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故宫,他们当然不会傻到去烧了,他们在外还一直装的是一个光辉的形象,当然不会亲自把这个形象破坏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占领京城的指挥官还是很尊重中国的文化的,他也不想将故宫毁了,而且他们还想将故宫里面的宝贝尽可能的都运回日本呢,可惜的是他们突然宣布战败,这些文物都没来得及拿回去。其实说白了,根本原因就是日本人从长远利益考虑,最终才没烧故宫,他们的目标就是占领并且永远统治中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慈禧光绪惨遭八国联军赶出北京,为何却没有封疆大吏带兵前来救驾
1900年,由于慈禧对外国公使提出让光绪归政的照会强烈不满,于是一怒之下昏了头,力排众议,以光绪的名义同时对十一国宣战。但当时晚朝的综合国力已极为贫弱,在甲午战争中刚刚败给了日本,现在又要一个打多个,结果可想而知。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昔日繁华的北京城一下子沦为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慈禧和光绪竟然为了保全性命,置水北京城百姓们于不顾,仓皇出逃。
那为什么没有封疆大吏带兵赶来救驾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不愿意来。在对八国宣战后,清廷通电全国,要求各地筹款调兵,共同抗敌。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的电报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此时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看到电报后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乱命”就是认为朝廷的旨意是不真实的“伪诏乱命”,这就不能算反叛。受到这一电报的鼓励,各省督抚也都拒不奉诏。在此之前,各省督抚先后与列强签订了和平共处协议,这就是晚清历史上有名的“东南互保”。所谓“东南互保”,就是说:南方督抚绝不支持义和团灭洋之举动,不奉对各国的宣战之诏,并且保护洋人在华的安全和利益。作为交换,洋人不得在南方各省进行军事活动和其他过激行为。
因此,没有封疆大吏前来救驾,慈禧和光绪在山西一带受尽苦楚,东南半壁江山依旧歌舞升平。
最近意大利返还市场查获中国文物,为什么八国联军抢圆明园的文物不愿意归还
意大利于近日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这无疑是中意两国政府打击和预防文物非法贩运取得的重要成果。
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国家文物局得知相关信息后,立即对接意大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展开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工作。2014年,意大利法院作出有利于中方的判决,但由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上诉,判决未得以执行。历经10余年追索,2019年初,意大利法院最终作出向中方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的判决。
(法国枫丹白露宫圆明园文物)
意大利返还中国文物,这是根据两国签署的共同打击和预防文物贩运相关合作协议来执行的。当年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并且放火焚毁,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法国枫丹白露宫圆明园文物)
至于当时英法掠夺的中国文物是否归还,涉及很多问题:
第一、中国和英国、法国是否签署有共同打击文物贩运相关的合作协议,有相关协议则可以进行追索。
第二、英法两国当时抢劫的文物现在既有存在大英博物馆、法国枫丹白露宫这类的机构,也有被私人收藏的,要想收回难度非常大。而且这些文物当年被抢走以后,可能经过了多次转手或经历了多个主人,现有的持有者如果不主动归还,中国也很难去追索。而且这些文物很有可能价值连城,出售可以获得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收入,没有人愿意无偿归还。
(法国枫丹白露宫圆明园文物)
在法国枫丹白露宫专门建有一座中国馆,由拿破仑三世时的欧仁妮皇后主持建造,修建原因竟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据说这里存放着中国历代名画、瓷器、玉雕、香炉、宝石和金银器等有3万余件。
为什么八国联军抢了圆明园不抢故宫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侵略联军攻占北京城,掠夺世界第一大皇家园林——圆明园无数珍宝之后,一把大火将其付之一炬,成为大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更成为我中华民族切肤之痛。
平心而论,中华民族的历史对于外国来说,道义上几乎是没有污点。然对内则恰恰相反,王朝的更迭,大多是血雨腥风,枯骨成山,这就是我国封建历史进程之铁律。
相比之下,欧洲人的封建统治方针恰好与我们相反。对外,必要时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放弃道义而专注利益,甚至成为强盗之流也在所不惜,而对内却是各种法律规章,以明文自居。这一方针规律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1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朝及周围形势
为了解决国内生产资料过剩之危机,英国人想方设法地要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人曾经试图使用国际建交,合理之方式打开中国市场。说实话,要是英国人的计划顺利成真,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利国利民之好事儿。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的计划没能在中国实现呢?说白了,还是英国人不了解封建中国之国情。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是一潭死水一般的“稳定”,并不需要什么商业上的兴起。同时无知傲慢的清朝统治者,更是根本没把当时已经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当回事儿,致使中国错过了这次与世界接轨之良机。
那么英国人会甘心就此罢休吗?当然不会,强大的征服欲望以及巨大的贸易逆差让英国人无法死心,不死心怎么办?合法的不行就来非法的,卖不成商品就改贩毒,这就是“文明人”之行径。而当中国清政府禁毒之时,英国人就又打着“文明”的幌子,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实现以武力以达到贩毒合法化之目的,同时殖民了我香港岛之企图。这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图2 鸦片对国人的毒害
俗话说:有其一,必有其二。也就是说,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这一次又是为了啥?
这一次,坦诚地说,中方在外交上处理不当在先。在当时,中国的主要外交手法就是一个“拖”,第二个就是“躲”,所谓的“拖”和“躲”都是极不坦诚之所为。迟迟不能履行条约进入广州城的英国人急了,在“中国通”巴夏礼的策划下,以同样不光彩之手段借口“亚罗号事件”发动了对广州城的攻城战争,结果不到一天广州城落入敌手,两广总督叶名琛成了英国人的阶下之囚。当然,法国人并没闲着,而是欣然地接受了英国人之邀请,以“西林教案”为由,成为英国人之帮凶。取得广州胜利的英法人,还不肯罢休,他们企图继续北上,要求与中国皇帝换约,并要求皇帝同意在北京建使馆,与中央政府直接进行外交事务。
图3 英军在广州遇袭
建使馆,这在今日看来无比正常的外交活动,在当时之天朝是不可接受的,“不可教化”之西人进驻北京城,这还了得?咸丰皇帝断然拒绝西方人之请求,甚至不惜与英法决战。这并不仅是咸丰皇帝以及中国官员的无知,更是时代不可逾越之局限。与西方国家相比,天朝之落后不但是军事,更是思想与科技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全面落后。面对中国皇帝的强硬拒绝,英法联军再次发动军事打击,这一次是直逼天津大沽口。尽管在战斗打响之前,咸丰皇帝已经在大沽口做了精心布置,实际战斗中,也有重创英法舰队之战绩,但还是没能抵御住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之强攻,英法联军成功登陆,向首都北京进军。咸丰皇帝决心死战,派出自己最精锐之师,由最信任的得力干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领军,在通州张家湾与英法联军决一死战。
张家湾一战称之为“死战”绝不夸大,我最精锐之铁骑,在敌军枪林弹雨之中奋勇向前。只是,纵然有视死如归,气拔山河之势,然则血肉之躯如何抵挡荷枪实弹?面对着巨大之伤亡以及战斗完全呈一边倒之事实,僧格林沁终于承认了中西之间的巨大差距。兵败如山倒,精锐铁骑全军覆没,将士之鲜血染红了京郊大地,除了悲壮,仅存扼腕。咸丰皇帝到底没有御驾亲征,战死沙场之勇气,于是选择逃遁热河行宫,携带家眷老小秋狩去了。
图4 英法联军进军京津 形势图
取得城郊之战胜利的侵略者本应该乘胜追击,直抵京师才对,然而侵略者们竟然放慢了脚步,修整部队。其实,外国人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他们的子弹打光了。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抵御外辱侵略之决心,而对现代军事几乎一窍不通的中国将领,根本不知道敌人的尴尬处境,从而错过了扭转战局之良机。
就在这段英法联军“修整”时期,英国人又有自告奋勇者,要前往紫禁城与中国皇帝谈判,此人正是巴夏礼,没错就是那位制造“亚罗号事件”的巴夏礼。可惜比较“悲剧”的是这位巴夏礼前脚进入北京城,后脚就连同他的同事们成了阶下囚。又因为这巴夏礼频频出现在中国人之视野,则被清政府当局误认为,他乃英国重量级人物,以为以他为人质,可迫使英法顿首退兵,因此如获珍宝。咱们回过头来看,难道“中国通”巴夏礼不知道自己根本见到中国皇帝,即使见到皇帝也不可能谈判而达成换约和建使馆之目的吗?不然,此乃缓兵之计,巴夏礼以自己为人质,拖住清廷政府与英法联军周璇,从而赢得了后勤补给之宝贵时间。巴夏礼这一招铤而走险还真就达成目标,有了弹药的英法联军持续对清廷军事施压。
图5 哈里·斯密·巴夏礼爵士(1828-1885),19世纪英国外交家
关于如何处置巴夏礼,此时“流亡”热河的咸丰皇帝一再指示“杀之而后快”,而留守北京,全权代表恭亲王奕訢却不敢如此妄为。对待外国囚徒们也是从最初的“鞭子炖肉”到给予优待,仅限制人身自由而已。英法联军此时已经兵临城下,奕訢无奈只能将巴夏礼之流释放。得以自由的巴夏礼,就成了英法联军北京城之向导。
中国首都之繁华浩瀚令侵略者们惊叹不已,无数奇珍异宝更让洋鬼子们垂涎三尺,流连忘返。而纪律相对败坏的法国人,已经开始偷摸砸抢,顺手牵羊。在关于如何迫使中国皇帝屈服的讨论会上,法国最高指挥官葛罗直接提议炸毁紫禁城,还好有点理智的英国人制止了他的野人行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保护人类文明,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考虑,他们不是来中国改朝换代,而是攫取利益,炸了紫禁城中国皇帝就得下台,后果很严重。那怎么办?这时,又是巴夏礼站了出来,提议将我们无耻的侵略黑手伸向圆明园,那里就相当于我们的白金汉宫,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其实,圆明园之恢宏,岂是一个白金汉宫可以比拟?
图6 额尔金
英军最高统帅詹姆斯-布鲁斯,也就是英国贵族额尔金,欣然接受了巴夏礼之提议,经过英国首相帕麦斯特之支持下,就有了人类历史上对文明最大破坏的悲耻行为,掠我中华名族瑰宝无数又一把大火将其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浓烟滚滚,火光通天。世界皇家园林之最,最终没能逃过历史的浩劫,更成为我中国民族无法平息之创痛。正如法国作家雨果先生给法军上位巴特勒的“表彰信”讽刺所述:这就是自诩为“文明”的欧洲人,对“野蛮”国度之行径。侵略者的卑劣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永远!
笔者并不赞同将我们的历史伤痛转化为报复性民族仇恨,更不愿看到对人类文明的进一步摧残而产生快感,只希望它的璀璨能够永远地被传承,而不是只能停留在图片和记忆之中。愿世界人民远离战争,愿低级错误不再重现!
文:王金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国联军进了紫禁城都抢劫了哪里
紫禁城有地下宝库吗?
你猜有还是没有呢?
在很多小说和影视剧里经常会提到,说是紫禁城从明朝刚建那会儿就在地下修筑了藏宝库,而且更有甚者,说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要劫掠紫禁城之前,慈禧太后就命李莲英将宫里最珍贵的宝贝一部分藏入了地下藏宝库,另一部分则命其在后宫某一偏殿挖大坑埋入地下,所以,八国联军并没有发现宫里这批最值钱的宝贝。
这个说法看起来挺合情合理,紫禁城嘛,这么大一地儿,确实应该搞个地下藏宝库,不然那么多宝贝咋收藏啊。
可细想就会发现,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
“故宫里有没有地下宝库呢?”
对于八国联军劫掠地下宝库这个问题,首先得回答:
“到底紫禁城里有没有地下宝库?”
应该是没有,因为在小君能查到的所有文献资料中都没有故宫地下宝库的信息,倒是咱们国家在建国以后,专门给故宫建了地下文物库:
地下文物库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87年开工,到1990年竣工,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二期工程从1994年开始,到1997年完工,建筑面积达17000平方米,两期合计面积达22000平方米。而上面提到的,慈禧在八国联军入侵前仓皇让李莲英在后宫某地挖坑埋宝也是子虚乌有,因为当时距离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已经没几天了,是不可能挖那么多大坑的,而且就算挖了,在地面上也会有痕迹,再者,八国联军疯狂到连故宫的鎏金铜缸表面的金子都不放过,用刺刀刮下,你觉得他们会发现不了大坑吗?!
不过,据资料记载,当年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后,确实在某些地方挖过大坑找宝藏,只不过都是徒劳而已。
“紫禁城里有藏宝密室吗?有!”
那么,当年的紫禁城里没有地下藏宝室,会有什么其他密室来藏宝吗?
有,而且有记载。
晚晴时,慈禧太后的女官之一德龄公主就在回忆录里写道了这个密室:
这段文字告诉大家,慈禧藏宝的密室就在她的寝宫不远处的一个过道里,平时看这里是一堵墙,可一移动挡板,马上就会显露出很多小房间,而慈禧最珍贵的宝贝就藏在里面,也是因为这样,当年没有被八国联军发现,逃过一劫。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后抢了那些地方?”
八国联军劫掠紫禁城,前朝三大殿被他们占领,而后宫基本上平安无事。
据史料记载,慈禧离宫出逃前,专门把她儿子同治皇帝的遗妃瑜、瑨两太妃留在了紫禁城,让她们主持大局。其实说白了,就是慈禧不想把这两儿媳妇带走,原因之一就是出行队伍里有光绪,这两人算他的嫂子,叔嫂同行,不太雅;当然啦,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一直不喜欢她们两,不带她们走,就是让她们自生自灭。
哎!可怜的两妃子明明知道留在宫里是送死,可啥也不敢说,只能乖乖待着,静待八国联军的铁蹄。
不过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八国联军劫掠紫禁城时竟然放过了这两妃子,而且瑜、瑨太妃临危不乱,将紫禁城安排的井井有条,她们当时见了联军统帅,并声称后宫你们不能来,因为这地方阴气重,有历代皇帝的冤魂。
而这联军统帅竟然答应了两位太妃不入后宫,这才保得后宫平安。
那么,是不是这联军真的信了太妃的话,怕了呢?
其实不是,他们之所以不入后宫,主要是因为不想碰皇帝的女人,而且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严惩支持义和团的王公官宦和尽可能多地获得赔偿,如果骚扰后宫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慈禧回宫后,非但没有奖赏两位太妃,而且又把她们关进了深宫之中,哎。。。婆婆的怨念是一直消失不掉的。
为什么八国联军只破坏圆明园而不破坏故宫
谢邀: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继而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战争方式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八国联军只破坏圆明园而不破坏故宫?
首先、圆明园是皇家休闲娱乐的地方,而故宫则是一个王朝的根基。
虽然圆明园和故宫都代表着清朝的皇权,但事实上这两种有很大的区别。圆明园对于皇宫贵族来说仅仅是一个玩乐的地方,而故宫则是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烧掉了圆明园清朝还是可以正常运转,如果烧掉了故宫,那么清朝丢掉的就不仅仅是面子了,还有朝堂的秩序。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八国联军尽量避免不破坏故宫。
其次、圆明园的价值更高。
八国联军来中国的目的就是抢钱,如果说在那个时代中国什么地方的宝物最多,那好无异味,一定是圆明园。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里面存放的宝物不计其数。故宫里面虽然宝物也多,但还是比不上圆明园的宝物数量。从这一点上,八国联军更愿意去抢一个富裕的地方,因此,圆明园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故宫则逃过一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