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材料(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如何准备材料)_材料_教师_安徽省

本文目录

  • 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如何准备材料
  • 每年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市级荣誉,都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呢
  • 评高级教师为什么要那么多材料教学水平为什么还要考

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如何准备材料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本人对中小学职称评审比较了解,指导过很多老师准备职称评审材料,非常高兴能解答这个问题。

1.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指标稀少,评审难度较大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信息,2019年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指标共152名,全省符合条件的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师和校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幼儿园教师;各级教研、电教机构教研人员都可以申报。近几年,符合基本条件的老师数量增多,但正高级指标却没有增加(一般按教师总数的1‰确定指标),评审难度越来越大,竞争异常激烈。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只有91人通过评审。

目前,安徽省2019年的正高级职称评审结果尚未公布。

2019年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指标数分配表

2.正高级评审条件较高

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第三章 申报条件第十一条规定,安徽省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主要有:

一、学历及资历条件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申报者,必须具备硕士学位),并受聘高级教师岗位满5年。

二、能力条件

1.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能够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挥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教书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风格。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撰写1篇高水平的反映本学科前沿的行动研究报告。

3.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量饱满。其中,校长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担任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本校同学科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二分之一。

4.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工作3年以上(其中任现职以来1年以上),并取得突出成绩。

5.在引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指导中青年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基本任期内,每学期听课指导及主持研讨不少于6节(次),每学期开设校内公开课不少于1节(次);开设校际公开课或县级以上专题讲座(含承担县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年均不少于1次,并获得好评。任现职以来,所指导的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活动中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以上。

6.申报当年参加由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考评课达到良好等次以上。

三、业绩条件

任现职以来(小学教师任中级职务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

2.被评为省级(乡村教师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和江淮名师,或被评为省级以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或后备人选。

3.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乡村教师三等奖)以上。

4.主持并完成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电化教育研究或课程改革实验课题1项。

5.参加省、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教师为市级二等奖)以上,其中高中教师须获奖2次以上。

6.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本人在教育、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汇演、汇展或比赛中获奖2次以上,其中二等奖以上1次。

四、教研科研条件

任现职以来,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其中城镇教师至少有1篇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

2.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合著由本人撰写的占一半以上)2部(乡村教师1部)。

3.参加经省级以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国家课程教材、省级地方教材编写2次(乡村教师1次)。

当然,还有一些基本条件,比如年度考核、师德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详细请查看文件。

3.正高级申报材料复杂

安徽省申报正高级需要提交两个部分材料,包括推荐单位材料和个人材料。

第一部分:推荐单位应提供的材料(一般由单位准备,个人配合):

(一)委托评审函;

(二)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资格推荐工作报告;

(三)《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资格评审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附件2);

(四)《安徽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资格评审表》(附件3);

(五)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材料鉴定表(附件4);

(六)个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诚信承诺书(附件6)

(七)单位公示证明(附件7);

(八)关于× × 市(校)教师职评代表作相似性鉴定送鉴材料电子档已审核证明”(附件8)

(九)说课、面试答辩录像(以U盘方式报送。);该项材料装入小信封放入参评人员材料袋内。

第二部分:申报人员的个人材料(相关证书、业绩成果,个人准备,单位审核盖章):

1.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聘任证书或批文、继续教育证书。按照《关于做好2019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157号)要求,参评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每年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学习每年不少于60学时(2016年以前分别按不少于24学时和48学时计算)。自今年起,在申报职称的最近一个任职周期内,年度继续教育学时平均达到规定学时即可,但不得在一个年度内突击完成所需学时。

2.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业绩、成果,其中获奖的应同时提供获奖证书;

3.任现职以来的论文、著作、教材代表作;

4.提供由各市教育局出具的已审核过的近三年的备课笔记证明材料。

5.近期二寸免冠正面照片一张;

6.评审标准条件规定的其他材料。

所有证书提供原件复印件(不收原件),每份复印件上应写“该件为原件复印件,审核人:xxx,,”县(区)、市级核实后盖县(区)、市二级主管部门章方为有效。

4.对照条件和材料清单,尽早准备各项材料

首先要逐项对照条件,查漏补缺。

条件和材料清单都逐一列出,下面就需要自己先对照条件,逐一评判自己是否符合,还缺哪些?如果不符合,如何弥补?特别是一些证书、奖状、证明等是否保存好?能否找到?建议最好对自己的所有证书、证件、奖状、课题、教案、听课笔记、教学业绩材料、所发论文期刊、专著等全部整理一次,分类列出清单,尽快查漏补缺。

其次是下载并填写表格。

到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网站上下载职称相关表格,利用假期先完成初稿填写,最好能够找到已经参评过的老师,把他的表格材料要过来参考一下。

最后要按规范整理装订材料。

要根据文件要求,把所有材料按要求打印、复印、装订好,做好封面,标注好各类信息,特别是需要排版的材料,最好是到专门的打印店去,让专业人员帮你排版,把材料做得更加美观,条例清晰一些,最好装订也必须要按文件要求去做,不可过度装饰,搞得花里胡哨,这样不好。

5.特别提醒

职称评审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厚越好,一定要按要求提供材料,不要尚自随意堆砌材料,要突出自己的核心优势,把最重要的、分量最重的材料放进去,特别是近5年的业绩成果材料,是重中之重,时代久远的、含金量又不够高的材料要敢于舍弃。

祝您早日成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教授。


——本头条号专门分享中小学幼儿园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论文发表方面的实用干货,助老师专业成长,欢迎关注!

每年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市级荣誉,都是怎么评选出来的呢

通常的做法是,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省地(市)的评优文件精神和本县(市)的具体情况(指办学规模和水平,以及当地政府主管领导的意见),下发评优通知(包括各校所分配的名额)。各校评比之后,将典型材料汇总上报,由政工科审查权衡,最终确定各个级别和种类的荣誉称号,并且上报政府组织部。年终统一由县(市)政府发文公布。

评高级教师为什么要那么多材料教学水平为什么还要考

本人参评高级教师的时候,按照文件规定,准备了若干的材料,统一装订之后,多达500多页,其他各项辅助性证明资料装了用卷宗资料袋装了3大袋,其他准备备查的资料若干。可见,评一次职称,真的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们首先来看,一般来说,需要哪些材料呢?

01评高级教师所需材料

下面将一名教师参评高级教师的材料目录贴出来,供大家品鉴:

一、政治思想方面材料(共x件)

1、学校报告(证明) 1件;

2、“优秀教师”荣誉证书 1件;

3、“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誉证书 1件;

4、“学校安全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1件;

5、“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1件;

二、学历、资历方面材料(共9件)

1、学历证书: 1件(毕业证);

2、职务资格证书: 1件(中学一级教师);

3、聘任证书: 1件(中学一级教师);

4、教师资格证: 1件(初中教师资格证);

5、继续教育证: 1件;

6、培训结业证(各种合格) 1件;

7、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 3 件;

三、教育、教学类(一)(共16件)

1、教学设计(含特色教案) 2件(XX—XX学年初二年级);

2、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1件;

3、授课表(课时统计表): 1件 10份

4、业务档案: 1件

5、教学计划: 10件(任职期间)

6、出勤证明 1件;

三、教育、教学类(二)(共19件)

班主任工作、团委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等材料

7、班主任证明 1件;

8、市(区)级“优秀班主任”证书 1件;

9、校“优秀班主任”证书 3件;

10、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 1件;

11、后进生转化材料 1件;

12、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1件;

13、团委书记证明 1件;

14、“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证书 2件;

15、“优秀辅导教师奖”荣誉证书 1件

16、团委书记工作经验总结 1件;

17、“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荣誉证书 2件;

18、“优秀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荣誉证书 1件;

19、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聘书 2件;

20、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 1件;

三、教育、教学类(三)(共x件)

校本培训材料和校本教研、骨干教师材料

21、听课记录: 1件(6本);

22、校际公开课: 2件(通知、记录、教案);

23、校内公开课: 6件(活动记录、公开课教案);

24、骨干教师证明: 1件;

25、辅导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3件;

26、被辅导教师成绩: 1件(6份);

26、辅导青年教师经验总结: 1件;

三、教育、教学类(四)(共9件)

教育教学成绩

27、XX-XX年“课改试验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1件;

28、辅导学生竞赛获奖情况:

XX年市初中XX竞赛两人获市三等奖荣誉证书 2件;

XX年市初中XX竞赛优秀辅导教师荣誉证书 1件(文件1份)

29、学生成绩分析手册 1件;

30、优质课大奖赛、教法大奖赛、说课大奖赛获奖荣誉证书: 4件;

三、教育、教学类(五)(共9件)

支教材料

31、支教文件 1件;

32、受援学校出具的出勤证明 1件;

33、教师支教登记表 1件;

34、支教情况核实表 1件;

35、支教课程表 2件;

36、支教教学计划 2件;

37、支教工作总结 1件;

四、教研科研方面材料(X件)

1、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证书(含文件号)原件、原文、文件各一份

2、发表论文报刊原件

02为什么需要那么多材料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佐证材料,而佐证材料是否详实,决定了在同等条件下,谁能评上。所以,你做得好,我必须要做得更好,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剧场效应”!

举个例子,评定职称,需要有支教工作经历。你不能说你支教就支教,那还要证明,怎么证明呢?

第一,谁派你去支教的。你不能自己去支教吧,那这样一来,我回老家上堂课或者去看看学校,也可以支教呢。所以,需要至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教文件,文件上还要有你的名字才行 。

第二,谁接受支教。派你去支教,你有可能不去啊,所以需要受支援学校的各种证明。有的地方只需要学校出具一个证明加盖鲜章,有的地方还要附上考勤记录。

第三,你去上课没有。所以,就需要课程表作为佐证材料。

第四,你有没有按照要求支教。所以,之前要有计划,结束要有总结,还必须有相关的图片作为佐证,这叫做有图有真相。

你是不是觉得烦琐?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职称评审小组的老师又不认识你,他只能通过这些材料,来判断你是否真的做过这项工作。

其他的类型,完全一样,比如教研科研方面,你要有相关的课题或者论文。你收你论文获奖,那肯定不行,就需要有获奖证书!还得有论文打印稿去印证。可以说,这些材料,每一项,都是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那不然,怎么评呢?凭什么评呢?

03教学水平如何评定

现在对于职称,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其中论据之一就是有些高级教师教学质量还没有初级教师好,这个现象是否存在,我不敢否认,但从制度设计上是要避免的,如何避免呢?那就是对教学水平进行评定。

一般情况下,评定教学水平,是通过几种方式的,一是查看材料,高级教师至少工作10年,这十年中,你的教学质量如何,学校是有数据的——其实,也就是看你的合格率、优生率以及所谓的上线率。

二是看课堂,也就是听课。你想,那么短短的几十分钟,又能看出多少呢?但真正的专业人士,3、5分钟就能看出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只是,要想作为一个标准的话,这总感觉就显得太不科学和严谨了。

三是走访调查。就是去教师群体中、学生群体中和家长群体中,了解这个老师的情况。其实,这依然是主观的较多,调查问卷的话,相对还客观一点。但一般来说,农村地区的家长对老师的满意率,普遍会高于城市学校!

至于教学水平通过“考”的方式来评定,这就有些笑话了——口只能靠老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岂能考出对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乃至思维的训练、习惯的养成、个性品质的形成?再说了,考一些所谓的教材教法,那基本上就等同于扯淡!我敢说,通过考评出的职称,其公信力还不如通过评!

提出这种以考代评的职称评定的方式,其核心是对现行职称评定过程中的不公开不公正因素的深恶痛疾,但事实上,这种以考代评,只是用一种公平而不科学的方式,去代替原本科学但不公平的方式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