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国家级非遗“端午节”就要到了,聊聊节日文化与你难忘的人和事)_端午节_粽子_绿豆糕

本文目录

  • 国家级非遗“端午节”就要到了,聊聊节日文化与你难忘的人和事
  • 端午节已过,谁能用诗或词写写感受
  • 端午节快到了,你还记得最初对端午节的印象么

国家级非遗“端午节”就要到了,聊聊节日文化与你难忘的人和事

端午节倒计时剩三天时间了,明天我该去郊外的田野里割把艾蒿顺便钓几条鲜鱼改善一下被戾毒污染了的生活,但是可要千万得吸取去年钓友的教训了。那是去年刚过端午的一天,我的一个钓友坐在小河边的石头上钓鱼的时候,一条蜈蚣偷偷爬出来咬了他一口,疼的他哇哇大叫,我听闻一边问他咋了一边赶紧跑过去,看见他踩死的一条大蜈蚣足有一虎口那么长,此时他也顾不着钓鱼,也顾不住收拾他的钓鱼的家伙,一句“”你帮我先收拾一下“”就赶紧骑上电车找诊所急诊去了。我把他的渔具收拾好,又返身回到我坐的地方,翻开我坐的石块下,有好几条蜈蚣呢,一惊动他们都跑掉了,我也没意穷寇猛追判他们之一的死刑。过几天我问他便知道他是没喝雄黄酒用艾叶洗浴的原因。

而我喝了雄黄酒和用艾叶洗浴的却没事,这是不是可以解释老风俗自有老风俗的道理呢?

端午节已过,谁能用诗或词写写感受

趣填(如梦令)

文/寒天飘雪

佳节传承千古,

历代典存无数。

都说祭先贤,

谁晓此间何故!

端午,端午。

尘世只留歌舞!

端午节快到了,你还记得最初对端午节的印象么

谢谢悟空先生的邀请!

题主的问题透着一种怀旧的情节。咱老不老,小也不小的年龄段,若以资身与风俗来谈还不够资格,只能将七、八十年代,对端午节的感性认识略讲一二。

我居住的城市虽然不大,但在安徽还是一直有影响力的,先前列三,现在居二,与全国的各省各地一样,沐浴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在风乡俗节方面,真没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一个城市户口,等于有了一个生活基本保障。尽管有票证限制,逢节配制的计划食品还是有供应的。记得端午前夕,咱母亲与其他家一样,用配给的糯米裹粽子,在包粽子方面,各有各得技法,有的包出来小巧玲珑状的,俗称小脚老奶奶粽子,还有的包得一种大块头状的,俗称三角锥粽。粽子里有放红豆的,条件好的人家还放些咸肉丁,这种粽子感觉特别香,也特别好吃。最吃得开的人当属邻居戴阿姨,她在纺织厂上班,从厂带些线绳回来给大家包扎用,故对她都非常旳感谢!

除了吃粽子就是绿豆糕比较馋人。它也是凭票供应。记得与母亲一起购买过节食品,在中山路糖业烟酒店,一板一板摞起来的绿豆糕放在铁皮盘中,远远都可以闻到糕香。售货员用一把小铲刀按照格数切割重量,然后用一种防油纸打包。那时可没有塑料包装袋,基乎都是纸张,回家打开油纸,看见黄橙橙的绿豆糕,舌根已经泛起无尽的味蕾,哈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弄几块尝尝!

其实,端午节还有许多风俗,如家门口悬挂菖蒲、艾叶,以及在小孩额头上点朱砂等,赛龙舟只是听讲没有亲眼实见。

个人感觉,在物质越匮乏,生活越艰辛的时候,过节的氛围与味道都很浓。反而日子好了,节日倒是淡薄了。说奇怪也不奇怪,因为平时有的吃,谁还惦记着过节这档子事?

现如今什么粽子,绿豆糕已经不足为奇,想什么时候吃都能吃到,若说包粽子的技能,不要说现在姑娘,恐怕连四、五十岁的家庭主妇会包得人也不多?

历史须要铭记,文化须要传承,华夏儿女的节日情怀,但愿不要渐行渐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