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工作总结(建筑设计行业设计院工作的,转行的多嘛现在都做什么工作了)_设计院_工作_设计

本文目录

  • 建筑设计行业设计院工作的,转行的多嘛现在都做什么工作了
  • 设计院的小伙伴们生存现状怎么样
  •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是什么体验
  • 在设计院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前途怎么样
  • 你还会考虑去设计院工作吗
  • 怎么看待设计院工作全面有效出勤达到457天这种情况
  • 在设计院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进入设计院工作怎么样有过设计院经历的人,你对后来人有什么想说的

建筑设计行业设计院工作的,转行的多嘛现在都做什么工作了

我在设计院工作十多年了,在目前这个单位也十年了,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十年累计下来,总的流动情况是我所在的部门大致50%,我所在的公司大致70%左右,可以尝试回答你一下。

我所在的设计院是本地最好,收入最高的一家公司,人员流动前几年相对稳定,这几年流动较大,情况较复杂,虽然我没有统计过,但大概了解一些人员去向,不分专业区别吧,不然得长篇大论,长话短说,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离职去别的设计院,情况一般是出去创业开公司—建筑专业较多,其他专业大致是因为在公司无出头之日,出去小公司当专业总工等,以跳槽来升值,这是继续留在设计院这个行业的常规操作,可能这还不算转行?这部分占设计院离职员工20%左右。

第二类,离职去甲方,属于转行了,一般去甲方设计部,依然从事设计行业,只是不再画图了,但依然和设计打交道,这部分占设计院离职员工70%左右。主要流向还是甲方。甲方设计部也喜欢招设计院出来的人,毕竟工作上手比较容易,比自己培养新人划算的多。

第三类,厌倦了设计行业,也不想去甲方,这类比较少,一般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了,或回家继承家族企业了,或去做生意或者考公,及事业单位,还有去读书深造的。总之不再和设计打交道。这部分大致10%,目前我没有发现有从设计院跳槽去施工单位的。

基本情况大致以上这些,当然不同地区不同设计院情况也不太一样,可能还有别的可能。

设计院的小伙伴们生存现状怎么样

武汉大型国有设计院结构工程师。目前工作十年,看工资单年薪税前27,税后20。看着还行,但是性价比异常低,个人觉得低的令人发指。

由于部门允许加班超过晚上十一点可以第二天上午十点上班,所以我的生活轨迹是:

每天八点半左右起床,大约九点半到十点之间到公司。白天的主要工作是各种配合。协调其他专业提资料,处理各个工地现场的错漏碰缺,去工地,开进度会评审会,发变更单,指导新人,控制专业内部的关键节点,配合其他部门写投标技术文件或者其他报告里面结构专业里面的相关内容,回答图审意见。下午有时候能画自己的图有时候继续处理各种烂事,大部分自己的图纸都是在晚上7点以后才有时间画。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以后才能回家。全年基本无休。今年连疫情期间我们都在三月复工在家加班。

设计院看着很稳定,收入也不错。但是受制于收入分配体制,工程师除非能走上管理岗位,否则所有的收入都来源于你完成的图纸量。所以很大一部分工程师都会选择在设计院工作5左右跳槽。像我这样十年了还在一线奋斗的越来越少。毕竟你不可能一辈子都维持在巅峰状态,总有画不动图的时候。

另一个问题是提升空间有限,设计院就那几个坑,容量有限。有时候觉得自己能干能拼能带小弟,可是每年就是个先进员工,升职无望。究其原因就是领导岗位有限,除非你关系硬或者实力强,否则很难再进一步。

最大的问题是和社会脱节。说起专业问题我是专家,专业人士之间其他的沟通协调问题我也能应付。但是交往的其他人员越来越少,接触的社会面越来越窄,对长期发展很不利。

最后,作为一个老工程师,我对设计院的评价就是廉价的绘图工厂。高大上的项目就那么几个,绝大多数人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老工程师就是工人队伍里面的工头,部门领导就是车间主任。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做设计学技术就类似当年刚进工厂的工人想好好学技术。除非想特别喜欢,否则趁早转行。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是什么体验

自己作为在设计院呆了快6年的人,或多或少有些许感受!自己之所以在这提出问题,是想通过这里了解一下建筑设计(含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设计)行业的现状!

自己所在的天华建筑设计院,说大吧,还行,全国民营前10,全国20多家全资子公司或分公司,约3500来人!但,天华的工作量和加班量,估计也是行业内比较出名的,至少在上海是这样!相比其他一些常规的建筑设计院,工作强度肯定大不少,这个应该也是行业内比较出名也是比较“认同”的看法吧!

现阶段,甲方越来精明,设计单价越来越低,且设计费回收期越来越长,因此设计院只能靠跑量!跑量才能赢生存,这估计也是大多数设计院的现状吧(但像一些电力设计院,隧道院,中铁院,这些估计情况要好的多,或许是因为专一性,竞争压力肯定没有一般的民用建筑设计压力大)!因此,各设计师或工程师(在这说明一点:建筑专业的才是叫做设计师。结构、机电的,都是工程师,对自己的定位,心里要有点底),加班成了常态!设计院设计师猝死的新闻,也不少见(自行去扒,不要对号入座!设计诚可贵,图纸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二者皆可抛!!!)!

自己从2011年实习,到2012年正式工作,到如今,眼看着自己身体慢慢差劲了:曾经体重130多的小伙,到如今***斤的大叔!年纪?刚而立之年,虚岁!对自己来说朝六晚九是常态,不知曾经加了多少通宵,一个人,或几个人,几十万方的综合体施工图,一两个月完成,真是要命的!现在想想,自己怎么那么有潜能?身边的同事也是一样,加起班来,不分你我,不分昼夜!不是说我们有多能熬,而是为了进度,为了节点而不得已为之!看着身材变样,身体状态变差,都想着有熬出头的那天,但,哪里又是出路?!

说收入,或多或少还是和工作量有一点关系吧,也不算低,设计这行,穷不了,也富不了!很多人考证挂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外带收入,但现今查的严,外挂也难了,费用也低了!做私活?呵呵!像前面描述的那样的节奏,觉得有时间有精力?再多的钱,也要有命有时间去做事去拿钱呀!忽略这点吧!

多数人,都是在设计院待过几年,然后去甲方,去顾问等,好与不好,去了就知道,自己没这经历,也不好评价!

总之吧,设计这行业,越来越不好做,养家糊口差不多,想发财,难!还是要多“武装”自己,多考证,经验多了,然后慢慢换业主或顾问,相比好一点!

说出来,共大家参考!

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谢谢~

在设计院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94年土木狗一枚,硕士毕业后来到大型铁路设计院,干的国家重点铁路工程,入职两年半,基本上只有过年那一周假期脑子里面是没有工作的,其他的什么五一清明基本上放一天,周六周日基本上半天,平时周末每天都去加班,平均下班十一点吧。

总结六个字:累成狗,无生活。

在建筑设计院工作前途怎么样

还是看能力的,单纯在设计院工作的话,月薪拿的不多,主要是靠每个项目的提成。

根据你的实际贡献,每个所会单独划分一个比例给员工,当然大头还是上面拿走了。但是至少有一点还是靠谱的,就是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所以设计院的工作虽然996,甚至更加严重,但是很多人还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因为如果行情好,一年拿个30-50万是非常正常的。当然这是相对于大城市而言的,小城市我不太清楚。我了解到的上海情况就是,只要你有能力,工资都不是问题,就怕没能力。

如果是在设计院干的还不错,干个三五年,年薪20w问题都不太大。未来如果你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甲方人脉,作品受到了业界认可,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你可以试着单独建组,这样你的议价能力就有提升了。或者你可以尝试脱离出来自己干,当然要求你有比较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也要找到一批靠谱的朋友,才能踏实一起干。一起干的话就不好说了,可多可少。别看现在好像市场不咋地,但是真的非常缺画图的,特别是靠谱的设计师。至少本科过评估的学生还是挺受市场认可的。这行对学历的要求不高不低,只要你有能力,专科也不是事,因为甲方都是看结果的,如果做出来的作品不行,吹牛吹破天也没人找你。

你还会考虑去设计院工作吗

设计院在以前是个很好的单位,在里面的几乎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就是那几代人产生了很多建筑、结构等大师,这些都是靠着长期伏案,长期手工画图一路走来的,并且拥有很强的责任心,所以很多施工图审查机构都会聘请设计院退休的大师们,因为他们严谨,认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市场经济开放,尤其很多原来国有事业单位性质的设计院改为企业,自主化经营,加上近些年各种大小设计院犹如雨后竹笋一样,有些小的设计院,把价格一再压低,本来的技术产业,生生压成了搞销售一样,甲方选择太多了,有了底气,随随便便就对设计师大呼小叫的,光大设计师们也只能默默忍受,这是很大的一个弊端,很多设计院不把设计质量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利益8抬高,逼迫的整个行业价格都提不高。而他们接活也是很大胆,什么都敢接,什么都能干!

另一方面,有些设计院前期比较松散,不认真,因为后面会有审图把关,在一定程度上,审图单位甚至成了二次设计,完全丧失了施工图审查机构的把关作用,有些省市取消了审图机构,这就直接会把效果和责任作用于设计院,增加其压力,而南方有些城市正在推进的建筑师负责制,也将提高设计师地位,但是也会增加相对的责任和压力。

个人觉得设计院可以去,但是要去大院,氛围比较好,也会有比较浓的学术氛围,做的项目也多,学习的比较快!

怎么看待设计院工作全面有效出勤达到457天这种情况

这么说吧,前几年房地产等行业发展不错,产生了大量的设计院设计所,从业人员较多,竞争激烈,目前形势不太好,国内设计院设计大多采用低价中标方式,设计费很低,无形中压榨了设计师的小时收入,需要大量加班才能有和之前行情好一样的收入,设计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了,现有方式无法满足员工收入要求,设计院转型主要是总承包,拓展新领域,或者干脆把施工单位的工作也给做了,才能扩大营业额,增加企业员工收入。作为设计师要转变思维,不仅会设计,也会懂管理,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注册证,一建,安全工程师,PMP这些证书最好拿到,到哪都无忧啊

在设计院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本人在设计院,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都待过。综合来说,施工单位的弊端是户外作业,除了过年以外基本都在工作,赶工期的时候也经常需要晚上加班。待遇因公司和项目千差万别,好的公司和项目待遇还是不错了。适合性格开朗,善于沟通,能够扯皮最好,太老实本分的不适合。

设计院的话,一般土木工程毕业的话做的是结构工程师。相对于建筑专业和水暖电专业,结构设计工作量是最大的,修改量也是最大的。性价比最低,而且承担责任也最大的,需要技术是最全面的。因为需要一心去画图改图,时间长了自然就不善于交流了,变得又土又木了。不过办公环境还是可以的,最起码不用风吹日晒。加班对于有项目的日子就和吃饭一样频繁,通宵也会有的。适合性格老实,善于思考的人来做。如果项目够多,待遇还可以。能够考到注册,评上高工的话,至少在四十岁达到中产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现在行情不好,以后行情也不会再有黄金期了,所以有更好的出路,不建议入坑。因为结构是真的坑啊。

题外话:我们领导是学结构的,有一次出差,说所里结构缺人,刚好领导家孩子那年高考。同事就给所长说:让你家孩子报考土木工程吧,毕业来所里上班。结果,所长回了一句,不学,我家孩子是亲生的。

进入设计院工作怎么样有过设计院经历的人,你对后来人有什么想说的

总得来说,进入设计院工作是又苦又累,偶尔夹杂一点心酸,可为了薪酬,为了生活还是得忍着。

首先,设计院里的工作非常辛苦,几乎是经常加班,和一些互联网公司的996工作制有得一拼。虽然设计院没有明文规定996的工作制,说的是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可手上有一大堆的工作要做,你根本不可能按时下班,尤其是项目紧,任务重,业主对方案还挑三拣四,几乎熬夜通宵都是正常的。很多软件工程师三十多岁就秃顶,对于设计院里面的设计师来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就是设计院里的设计师需要不断的提升技术,不断的去学习,一旦原地踏步三五年,你手上的技术和经验就有可能落伍,就有可能跟不上变化,就有可能拿不到项目,所以设计院里面的设计师之间是有着很强的竞争的。设计院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常常一个项目会有一大堆的博士或者教授来抢,一个小小的本科生有时候和同行在一起都抬不起头来。

不过设计院也不是一无是处,之所以这么多人选择设计院,看中的还是相对可以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工作三五年,能够独立带项目的时候,收入是比较可观的。

整个社会行业来说,设计院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是可以的,虽然排不上最前列,但也处于中游以上,甚至会有一些大院,收入非常高,曾经有过三年买房,五年买车的神话。再就是设计院的整体收入水平也超过业主和施工单位的整体水平,这就使得大部分人首选设计院,毕竟这个社会,什么事情赚钱干什么。

再就是设计院里的工作相对比较舒适,这个舒适指的是工作环境。所有的设计院几乎都会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地点相对稳定,比起施工单位里面的人跟随施工项目全国各地到处跑要稳定得多,起码离家近,可以照顾家庭。

再就是大部设计院都是写字楼之类的办公室,给人的感觉比较高大上,尤其对于外行来说是这样的。整个社会不存在歧视设计师的情况存在。设计院里工作的人可以比较傲娇地和其他人打交道,不存在感觉工作不行,抬不起头的感觉。

所以设计院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工作。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将设计院当做第二选择。第一选择的话,我个人建议去考公务员或者去业主单位,工作稳定,而且收入还算不错。如果真的很在意收入或者想真心的学技术,可以选择设计院,并做好辛苦加班的准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