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杜甫的沉郁顿挫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扬雄不参与政治
- 汉赋四大家都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杜甫的沉郁顿挫是什么意思
杜甫的沉郁顿挫是什么意思?
“沉郁顿挫”出自于杜甫的《进雕赋表》:“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杜甫说自己文章(著述)思想深刻、感情充沛、章法灵活、句势跌宕,和杨雄、枚皋不相上下。杜甫文章上的成就并不是很高,倒是他的诗歌确有“沉郁顿挫”的特色,后世评论家也就势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杜甫诗歌的风格。
“沉郁顿挫”到底是什么意思?理解了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也就理解了这四个字;反过来,理解了这四个字也就知道了杜甫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沉郁”指杜甫诗歌中的感情非常充沛厚重悲沉苍郁,“顿挫”是杜甫诗中在情感表达时所形成的转折起伏跌宕腾跃的艺术效果。杜甫的诗就像一条岸宽水深的大河,河水从盘旋起伏的山塬穿过,时而急流奔涌,时而飞流直下,时而低昂盘旋艰难涩进。滔滔无尽的河水就像杜甫的感情,跌宕多变的水的姿态就像诗歌的艺术表现,我们整体观感就是“沉郁顿挫”了。这不同于小溪奔流于山间,也不同于江河流走于平原。杜甫何以是这样一条大河?
杜甫有着“一肩担尽天下忧”的圣人情怀,他心系天下苍生:“不眠忧战伐”,“减米散同舟”,“安得广迁安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又有着远大的理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忠君爱国,一心报效国家:“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杜子美在穷困之中,一饮一食,未尝忘君,诗人以来,一人而已。”(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这些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情怀注定了杜甫诗歌思想情感的丰富深刻。但杜甫一生颇不得志,穷到了连儿子都饿死了的地步,晚年漂泊西南更是陷入“老病有孤舟”的凄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是杜甫诗歌中沉郁顿挫的根源。我们还是一两首诗为例说明。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两首诗前四句都写景,第二联尤其格调高远,境界阔大。杜甫在自然的景致中总是寄托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情怀,可后面四句涉及到了社会人生的现实,这时一下变得低昂沉重,甚至无奈悲苦。就像一个落魄到三餐难继的文人,正在慷慨激昂的谈天说地,老婆或者儿子过来问:晚饭吃什么?这时,文人痛苦地摇摇头,满脸愁容低声说:饮水疗饥吧!杜甫诗歌中的这种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极大张力正是他“沉郁顿挫”的具体表现。
忠君爱国是儒家基本的政治道德,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君与民在儒家是用中庸来调和的一对矛盾关系。在像安史之乱这样动荡的乱世,各种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情感的天平,一头是“君”,一头是“民”,杜甫不因“忠君”而丧失良知,无视人民的苦难,也不因“忧民”而背弃李氏王朝,这就使杜甫灵魂备受煎熬。杜甫在自己的诗中要把这种矛盾调和到恰到好处,也是他的诗歌因此而表现出了那种强烈的“沉郁顿挫”,《新安吏》、《新婚别》等乐府诗就是这样的代表之作。
对于“沉郁顿挫”,很多论家多从艺术表现上来分析“顿挫”,虽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但很难把此问题讲述清楚。野狐以为还是应该从根本上去理解,理解了杜甫,也就理解了这种“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正如孟子所言:“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
为什么扬雄不参与政治
不是不想参与,而是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从他的经历可以知道,年轻的时候扬雄才华横溢,善于写诗作赋,但因口吃不擅言辞只喜欢思考,所以在入仕的时候吃了亏。要知道西汉的常见的入仕方式是举孝廉,因为没有门阀背景,又不会攀附权贵,40岁才开始做官。据史书记载,在大司马王音的赏识下,扬雄被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他的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还好大难不死,最后才被追授大夫。可谓一生坎坷,大概和历史上大多数有才能的人一样,政治上不能得志,只能专心文学和思想,还好,文学和思想上他都找到了他的归宿,终于成为汉赋大家和一代大儒。
汉赋四大家都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谢谢邀请,汉赋四大家分别是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和张衡。司马相如大家都知道一些吧,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比较熟悉的《长门赋》等重多作品,班固的《汉书》)杨雄不太了解,张衡大家都知道,浑天仪,地动仪,举世闻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