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具体有哪些贡献
- 邓稼先,钱学森,于敏,黄旭华,这几位爷爷竟然还有人不知道干嘛的,你们怎么看待
- 为什么会有人竟然连黄旭华院士都能诋毁
-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究竟是汕尾人还是揭阳人
- 黄旭华对我国的贡献有哪些
- 如何评价“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大家知道多少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具体有哪些贡献
核潜艇技术难度之大,就算到了今天,也只有极少数国家才掌握完整技术。印度搞了那么多年的核潜艇,几乎就是个摆设,歼敌者都快泡烂了也没能真正出海。
中国真的是从一片空白开始起步,以黄旭华老先生为代表的研制人员,最早甚至都不知道核潜艇长什么样,还是从一个美国的核潜艇玩具里,一点点拆解,才逐渐明白大体的结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仅仅是原理方面的钻研,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落后的制造工艺,材料方面与性能方面取得平衡。央视有部纪录片,叫做《军工记忆》,其中有一集是讲核潜艇的,可以去看一下。
黄旭华老先生为核潜艇事业奉献了一生,从无到有,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仅此一项,就足以令世人铭记。
邓稼先,钱学森,于敏,黄旭华,这几位爷爷竟然还有人不知道干嘛的,你们怎么看待
邓稼先搞原子弹、核武,钱学森力学导弹,于敏氢弹专家,黄旭华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隐姓埋名几十年。一些人不关注不知道很正常!
为什么会有人竟然连黄旭华院士都能诋毁
当今社会就是以钱的多少衡量人,黄院士他默默为国家工作了几十年,而不是为名为利。所以,那些自己为是、张口要钱的跳梁小丑当然要诋毁他。科学家们是国家的脊梁,人们是敬重他(她)们的。至于那些垃圾,国家就应该对它们严惩!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究竟是汕尾人还是揭阳人
黄院士祖籍是揭阳人。黄旭华,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红海湾区田墘镇,祖籍广东省揭阳县新寮村(客家人)。黄老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是我国核潜艇之父,是祖国的脊梁。
黄旭华对我国的贡献有哪些
长期寂寂无名,离了休成为“最美奋斗者”。表彰会上,国家领导人特地走上前去,拉住了一副白发苍苍老人的手,引他到前排就坐,世上才从此知道有这么一位对国家具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的存在,他的名字黄旭华,今年已有96岁高龄。
要问对海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现在知道他是搞战略级核潜艇的,不过言止于此,其它仍然不能说。对媒体他公开披露过一件事,从年轻投入核潜艇的他,国家要上项目时,以他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甚至见都没见过,那是真正的一穷二白。
经过研究,他们在陆地上搭建起一个个模型,试着建立起一个可能,在那个时代,我们白手起家,有一句话特别能代表当时的声音,有条件要上,没条件,积极创造条件也要上。说白了吧,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一个大国的意志和决心,就体现在这一句话上。
为此,多少科研工作者,像黄旭华老人一样,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为了看守国家秘密,始终要守口如瓶,包括他的家人。头三十年里,因为工作忙,甚至老母都没见过他一面。你在干什么呀,你在哪里,电话那头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很好。这是真正的国家重大建设者,燃烧一生的能量,只为国家而强。
为了展开技术攻关,64岁那年,犹自下水做深潜实验,举世小黑鱼的设计师,从而他成为第一人,不惜生命,终得大功告成。1988年是一个重大节点,我们有了第二次反击的能量,才去看望了95岁高龄的母亲。这以后,退了休又返聘,浮生不得半日闲,又参加了数个项目实验,直至2013。
58年英雄无名,如他一样的英雄无数,我们的国家终于造就一击必杀的强大力量。向他致敬!向英雄的群体致敬!今日头条的网友们,正有无比崇高的敬意。
如何评价“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关于黄老的事迹,我是在交大120周年校庆典礼的视频上才了解到的。 他曾经对观众讲述了他选择走上”为国造船“的缘由,个人觉得深受震撼,遂引于此,与共勉:
黄老生于1924年,父母均为医生,他们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学医。
但是从小学到进入大学之间,正值日军侵华,全国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那就要受人欺凌,受人宰割!“
后来在考大学时,黄老决定不学医,“我改变我的方向,我要学航空,要学造船,将来制造飞机,保卫我们祖国的蓝天,建造军舰,捍卫我们祖国广阔的海洋!“ 其实当时黄老已经被成功保送到中央大学的航空系,但是后来他又投考了交通大学的造船系,经过再三思索之后,最终选择了去交大造船系就读,经过在交大的几年苦学,毕业后最终走上了研制重器的报国之路! 当时由于我们国家的科研设备非常匮乏,黄老回忆:“现在有了计算机,只要把数字输进去,一个软件一下子都算好了。当时我们只有算盘和计算尺,后来才有了手摇计算器。“
那些前辈刚开始研制时,所有的数学运算只能用算盘或计算尺一个一个算出来。这其中包含了成千上万份的数据,绝大部分都是用算盘计算尺去算,一直到研制后期才配备少量的手摇式计算机! 我国的核潜艇研制从1958年开始,到今日已经创制了一支具备强大战斗力的核潜艇部队。 这六十年来,其中的艰苦创业之路究竟有多么辛酸,恐怕只有黄老及其团队中默默风险青春的“国之大器“们知道了!
附黄老的成就简介:
黄老于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船舶制造专业。毕业之初,他所从事的是民用船舶和军用舰艇的一些相关设计工作,直至1958年才开始通过组织审核,被交代参与领导我国的第1代核潜艇研制工作。
作为我国第1代核潜艇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他主持设计的我国第1代核潜艇研制设计于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黄老在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此外,他主持设计的导弹核潜艇研制也曾荣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大家知道多少
黄旭华今年93岁,其身份是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他在青春年华所做的一切,很长很长时间不为外界所知。11月17日,领袖为黄旭华让座的新闻引发刷屏。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1926年黄旭华生于广东汕尾。1941年,少年黄旭华随亲人避难桂林,就读于当地中学。其间,他目睹日军空袭罪行,立下报国志:我们国家不能这样受欺负!
这影响了他此后的人生选择。1945年,他放弃保送资格,选择到国立交通大学学习造船专业,从此和船艇从未分开。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希望苏联能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赫鲁晓夫一口回绝:核潜艇技术复杂,耗钱多,你们搞不了。
如此傲慢的话,当然激怒了领袖,主席发了狠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很快,毕业不久的黄旭华被挑选参加了“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宏伟工程。
青年黄旭华
“当接到建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黄旭华曾在一次报告会上说。由于当时资料少,需要靠国外的新闻报道获得信息,这些信息真假难辩,黄旭华说需要“三面镜子”:
先用“放大镜”,在繁杂的军事情报和新闻中找线索。找到线索后,用“显微镜”观察分析,进行合理推测和补充,将碎片信息拼凑成完整的结构。遇到真假难辩信息,则用“照妖镜”甄别。
在受技术封堵、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用算盘、计算尺演算成千上万数据,攻克反应堆技术等7个核潜艇关键技术,成功建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手摇计算机
1988年4月21日,黄旭华在指挥舰上观测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师们,右为黄旭华
由于工作需高度保密,1957年黄旭华从上海交大毕业到北京后,在亲人中消失了整整30年。
他严守纪律,不透露工作单位、工作性质,隐姓埋名,甚至没有告诉家人自己的具体通信地址。其父亲、二哥去世,他也因执行任务未能回家。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发了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此文记述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经历,文中未提黄旭华名字,但有这么一句话:“他的夫人李世英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
黄旭华与家人在一起
黄旭华将杂志寄给了他的母亲。老母亲看明白了,“原来,儿子不回家,是在为国家做大事”。她召集子女叮嘱:你们不要再怨他不回家了。
即使是自己的小家,黄旭华也经常缺位。妻子李世英和孩子们习惯了他不在家,一次黄旭华从外地回到家里,女儿黄燕妮说:“爸爸,你到家里出差了?”闻听此言,黄旭华流下了泪。
有词写道:“少年壮志许国,一去汪洋,故家何处?人默默,无言轻歌低首。父亡难返,阴阳永隔;食言礼拜划船,赧逢娇女。听慈训,三哥泪如雨。”
图注:1988年初,黄旭华亲自带队进行深潜试验,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第一人。试验成功后,黄旭华喜不自胜
中国鱼雷攻击核潜艇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航。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交付海军。
1981年,中国导弹核潜艇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战略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中国完成潜射导弹发射试验。
核潜艇发射试验时,导弹出水连续画面
如今,中国的核潜艇已发展到第三代,多艘094A战略核潜艇已形成水下战略核打击能力,新一代095、096级核潜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黄旭华说:“我们的核潜艇,没有外国援助,是百分之百的中国制造……在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我们中国人是优秀的,只要下决心,而且认真去做,不管怎样尖端的科学技术,最后我们都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对人们给予他“中国核潜艇之父”的美誉,黄旭华说:“不敢当!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一份工作。”
他的人生,如深海潜艇,无声,但充满力量。
黄旭华获评2013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核潜艇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兵说”团队:江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