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热议的话题,关于英语该不该学,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关于英语学习的争议,我想问一下,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是什么_英语_汉语_语言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关于英语  英语 汉语 语言

本文目录

  • 最近网上有个热议的话题,关于英语该不该学,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 关于英语学习的争议,我想问一下,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是什么

最近网上有个热议的话题,关于英语该不该学,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这个话题算是没完没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站立点不同的人你来我往撕打不息,算是没有尽头。

花作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人马纷纷出头,断章取义者有之,曲解误读者有之,混水摸鱼者有之,赶蹭热度者有之,众生千面,不一而足。

就事而论,学英语肯定大有好处,谁也不能否认,要不能上升为国家战略让所有学生不得不学。学过英语还经常性使用英语的人,当然是最踏实的受益了。但的确有人学了英语没用上,或用处不大,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同样否认不了。对个体而言,学好英语好处多多,不学英语也差不了,一样能好好生活,学英语不是生活之必须。

说到底,争论的核心在于学与不学难以选择,学英语作为国策和国考,绑架了升学、读研、技考、晋级等许多关乎一辈子生计的内容,由不得不学,由不得不学好。

至于英语该不该学,在14亿人的汉语国度,怕是永远会争论不休,辩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也很简单,想学的不用劝。不想学的也学一学,毕竟没别的办法,学了还是有不少好处。

关于英语学习的争议,我想问一下,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是什么

民族的较量包括语言的较量,而语言的比拼是民族实力的反映。先来看看英语。

经过一百年的扩张,1922年的大英帝国来到鼎盛时期,当时它控制了占全球四分之一的4亿5千万人口,横跨占全球四分之一的3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巴哈马到香港,从南非到印度,从埃及到缅甸,都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或属地(见下图)。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全球殖民,带来了英语在全世界的第一波普及。

二战后,美国通过北约、亚太缔约国等盟友体系实现了对全球地缘政治的控制。苏联一度想让全世界讲俄语,但后来苏联解体,美国独大。美国的商业、媒体、体育、音乐等软实力在全球强势输出,英语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二波普及浪潮。很多国家此时已经将英语列为学校必修课,成为年轻人的首选外语。英语的全球地位已经不可撼动。

再看看汉语。虽然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在全球越来越受欢迎,但比起英语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全球英语母语人口3亿多,中文母语人口14亿多。但从两门语言影响别国的能力看,讲英文的外国人有14亿,而讲汉语的外国人只有3亿。此外,将英语作为官方或工作语言的人口分布在81个国家和地区,而将中文作为官方或工作语言的国家只分布在中国(及其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2个国家。分布国家或地区的2比81,外语人口的3比14,两者“全球普及度”差距可见一斑。

中文输出给异族的能力与中国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地位似乎有些不相称。我觉得这背后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中国不是一个殖民扩张型国家。明朝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早、舰船要精良,但没有殖民非洲,没有让非洲都讲汉语。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国内大搞意识形态运动,也曾有一些思想输出到亚非拉世界,但没有像西方那样通过坚船利炮搞殖民扩张。如今我们的带路项目依然没有政治附加条件,不以颠覆非洲政权为合作前提。纵观历史,中文主要是中华民族内部的语言,讲中文的异族很少。第二,中文不是基于拉丁语和字母的文字,西方人学起象形文字来难度大。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我身边学西班牙语的美国朋友比学汉语的朋友进步大得多。第三,我们自身软实力有待提高。相比西方,我们在文化、音乐、体育、媒体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软实力赤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