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以聋校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怎样上出一堂特教学校的课)_信息技术_学习_语言
本文目录
- 以聋校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怎样上出一堂特教学校的课
- 如何快速写出优质的比赛教学设计《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以聋校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怎样上出一堂特教学校的课
文章提要: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了在聋校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根据聋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两者的高效整合,达成全面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关键词:聋校 语文教学 有效利用 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进程中,信息技术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在聋校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充分与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信息技术在聋生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聋校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聋校专用设施设备,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聋生的感官代偿功能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聋校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聋生的这种代偿表现在对非听力感官的依赖,众所周知,对聋生起着重要作用的感官代偿功能是他们的视觉功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运用聋生依赖视觉进行学习的模式。1、举象解读需要信息技术所谓“象”就是语言文字的三种表现:形象、印象、意象。“举”就是呈现、打开,就是让它像网页一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和意象,从而使学生在“象”的基础上实现从“言”到“意”和从“意”到“言”的过程。象是最生动的、最丰富的。在我们语文教材中,大量的语言文字指向生活本身,指向事件本身,指向人物本身,而这些人物、事件、情节就由象组成,由一个个生动丰富、充满感性的语言的象组成。“举象”就是回到象,就是回到语文的源头活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聋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文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引领聋生真正看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这就是举象的意义。其实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信息技术可以将之复现,这样非常有利于聋生将文本的语言文字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积累为自己的东西,这才是学到了活的语言。总之,将言语还原成画面、场景和情节的解读方式,是一种更接近文学阅读、更贴近儿童言语学习的方式,也最符合聋生语言学习的特点和需要。2、学习语言需要信息技术在低年级字词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寓教于乐,让聋生在看中学、听中学、玩中学、做中学,特别是对不同的空间进行静态或动态组合,以此补偿聋生生活经验的不足,使其逐步形成完整与正确的概念。在中年级句子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地让聋生掌握词语的正确搭配以及符合汉语语法的正确语序,以便聋生及时模仿与矫正。在高年级篇章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相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收集起来,创建阅读理解材料库,可以利用网络方便聋生的阅读和学习,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读写”训练,有效促进聋生掌握语言文字。3、品味语言需要信息技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引导聋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如:在《春》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仔细品味课文语言的兴趣,我利用网络搜集素材,制作了展示课件--《春花欣赏》,动感视频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品味文章中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学生处在这样适宜的情境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应,主动兴奋地投入到了学习过程中去。4、突破难点需要信息技术聋生的认知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聋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为聋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如:《人造琥珀》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开始,教师尝试用单纯讲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可绝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理解。后来,笔者就尝试通过运用网上相关的教学课件并加以加工、完善,将琥珀的样子、远古时代的环境、苍蝇和蜘蛛的行动及巧合、松脂球变成化石的经过、发现的过程等制作成若干个小模块,一步一步地展示给学生看,如点击“松林与海水”课件,便会出现地壳变化使海水淹没松林的场景,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下的松树如何慢慢腐烂,松脂球脱落出来,一齐深埋在淤泥里的情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直观借助课件较快并较好地理解了这一教学难点。5、广闻博收需要信息技术21世纪,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任何教育环境所无法提供的信息资源,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馈迅捷,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聋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聋生广闻博收,开阔聋生视野。可以这样说,目前的互联网是培养聋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广阔天地,只要我们很好地引导聋生掌握信息技术,就可以让聋生获得空前的知识积累,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总之,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扩展了聋生接受信息的角度和渠道,扩大了聋生的知识面,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在聋生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必须考虑到聋生生心理特点,关注到聋生语文学习的特点、需要以及聋校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否则就会给阅读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不让信息技术的使用影响聋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是聋校的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离开了聋生的语言实践,就谈不上语文教学了。实践证明,聋生只靠眼睛获取语言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好信息技术运用的时间,把握好信息技术运用的时机,不让信息技术的使用影响聋生语言实践的时间,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聋生语文学习的有效工具。2、不让信息技术的使用限制聋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语言文字是一个抽象的文字组合,需要读者借助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读出形象、读出意义。有些精练传神的语言是多媒体演示也难以媲美的,是需要学生依据课文语言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的。如果我们一味去追求使用信息技术,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受与感悟,阻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个性化的体验。加之多媒体大多是教师的精神产品,不可避免的染上教师的色彩,这其中的“引导”和“暗示”有先入为主的效果,限制个人想像、独特体验,特别是对教材的大胆质疑和有益补充,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3、不让信息技术的使用影响课堂教学的生成效果我们说,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原始学习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根据依据学生的原始理解预设我们的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依学而导”,不断促成动态生成。所以我们在课前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好的内容和程序必须服从于现实课堂教学的变化和聋生即时的学习需要,不能按部就班地将所有预设全部展示给学生,灌输给学生,否则信息技术的运用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又回到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4、不让信息技术的使用影响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使用信息技术而忽略了聋生学习语言的独特方式。聋生学习语言,不但要理解具体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借助于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习得规范的口型和手语,而这些内容的学习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学生的视觉器官,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如果我们毫无节制地使用信息技术,就会丧失很多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这样一来,就会丢失许多有效的语言信息内容,从根本上降低语文教学的有效度。总之,我们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定不能忽视聋校语文教学的特点。
如何快速写出优质的比赛教学设计《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