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为什么踢翻七星灯(如果诸葛亮的七星灯没有被魏延熄灭,诸葛亮能打败司马懿吗)_司马懿_刘备_大帐

本文目录

  • 如果诸葛亮的七星灯没有被魏延熄灭,诸葛亮能打败司马懿吗
  • 诸葛亮摆七星灯续命,被魏延踢倒,续命不成他设计死后杀掉魏延有没有报复的因素呢
  • 《三国演义》中魏延踢熄孔明灯,姜维抽刀想杀魏延,为何诸葛亮要阻止
  • 《三国演义》魏延为什么要踢倒诸葛亮的续命灯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丑化魏延,在正史中魏延可是冤死的
  • 诸葛亮的七星灯怎么灭的
  • 诸葛亮让马岱杀魏延,为什么当时姜维要杀魏延的时候,诸葛亮要阻止
  • 魏延是否有意灭了诸葛亮在作法时的长明灯致使诸葛亮早逝
  • 诸葛亮如果拜灯成功,真的可以增寿吗
  • 诸葛亮用七星灯借寿,魏延是故意踢翻七星灯的吗

如果诸葛亮的七星灯没有被魏延熄灭,诸葛亮能打败司马懿吗

我觉得不能,诸葛亮与司马懿的交锋并非第一,六出岐山的诸葛亮并非败在时间上,更非败在计谋上,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例外的都站在了曹魏这一边,硬实力的不对等,不是一个七星灯能弥补的。

诸葛亮摆七星灯续命,被魏延踢倒,续命不成他设计死后杀掉魏延有没有报复的因素呢

谢邀,个人认为,诸葛亮设计害死魏延并非因魏延踢倒七星灯一事引起,因为在此之前,诸葛亮就很不待见魏延。魏延有才但显张扬,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自作聪明,加之魏延政见往往和诸葛亮相抵触,诸葛亮为了自己死后不给后主刘婵留下隐患,故才设计害死魏延。

《三国演义》中魏延踢熄孔明灯,姜维抽刀想杀魏延,为何诸葛亮要阻止

因为诸葛亮知道天命难违。他太累了,不想挣扎了。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自知大限将至。为了能够继续北伐大业,决定用七星灯做法续命一纪。也就是续命12年。这12年,是向老天爷借的。

给,是老天爷恩赐。不给,是老天爷不予。

诸葛亮做法七天,眼看着大功告成,却在最后关头,被魏延踢翻七星灯,功败垂成。

诸葛亮内心一定在想,冥冥之中,一切自由安排。此乃天意。

老天爷不愿意给诸葛亮续命,制造了一系列巧合,魏延只不过是替天办事。

天不予时,何必在苦苦挣扎。

《三国演义》魏延为什么要踢倒诸葛亮的续命灯

三国演义中,魏延为什么要踢倒诸葛亮的七星续命灯?其实诸葛亮在临终前已经给出了暗示,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看懂!

魏延踢倒续命灯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将司马懿打得不敢出兵,就连诸葛亮用女人衣服去羞辱司马懿,司马懿也不敢出战,只要这么僵持下去,胜利最终将归属于诸葛亮。不过就在双方不断僵持之际,诸葛亮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众人认为,这不过是诸葛亮的旧疾复发,毕竟常年打仗,谁还没点陈年顽疾啊,可诸葛亮自己知道,他已经大限将至了!诸葛亮本是一个豁达的人,他并不怕死,但是他却非常遗憾,因为伐魏大业还没完成,所以他决定赌一把,以祈禳之术向上天请求续命!

原文:维曰:“昔闻能禳者,惟丞相善为之,今何不祈禳也?”孔明曰:“吾习此术年久,未知天意若何。汝可引甲兵七七四十九人,各执皂旗,身穿皂衣,环绕帐外,吾自于帐中祈禳北斗。七日内,如灯不灭,吾寿则增一纪矣;如主灯灭,吾必然死也。一应闲杂人等,休教放入。”

这个祈禳之术其实就是一种续命之法,我们所熟知的七星续命灯,就是在这个方法中使用的,只要熬过七天,主灯不灭,那么诸葛亮就能够延续寿命,可以继续他的北伐事业。

祈禳之术要求主灯七天不灭,所以姜维选出了七七四十九人守护在诸葛亮大帐周围,不准任何人进入打扰,诸葛亮的一应事物,也只让两个小童负责搬运,这样的话,诸葛亮大帐内就不会有风出现,主灯也就不会熄灭了!姜维把诸葛亮的大帐保护得非常好,一连六天,主灯都非常明亮,没有丝毫熄灭的迹象,然而就在第六天晚上,正当诸葛亮和姜维暗喜之际,魏延却突然冲进了诸葛亮的大帐,将主灯扑灭了,直接断绝了诸葛亮的续命希望!

原文:却说孔明在帐中乃祭祀到第六夜了,见主灯明灿,心中暗喜。姜维入帐,正见孔明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忽听得寨外呐喊,欲令人问时,魏延入帐报曰:“魏兵至矣!”延脚步走急,将主灯扑灭。

魏延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把诸葛亮的主灯扑灭,令诸葛亮前功尽弃,姜维想要拔剑砍杀魏延,但是诸葛亮拦住了姜维,替魏延解释,说这是因为军情紧急,不是魏延的过错,放过了魏延。但是在放过魏延之后,诸葛亮却立马着手安排了诛杀魏延的计划,令人大为不解!既然诸葛亮自己都说了这不是魏延的过错,为啥他还要安排人诛杀魏延呢?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干,乃是因为他知道,魏延踢灭他的七星续命灯,乃是故意的!

首先,诸葛亮在对姜维交代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说了,这七天之内,不允许有任何人打扰,一应闲杂人等,都不能放进大帐。姜维以诸葛亮为师,对诸葛亮非常崇拜,他总不可能害诸葛亮吧?而且我们从后面姜维的安排来看,他安排了四十九人守护在诸葛亮大帐周围,且只让两个小童子负责诸葛亮的物资搬运,可见他是贯彻执行了诸葛亮的命令的,他确实没有放其他人进入大帐。也就是说,按照姜维的安排,魏延是根本不可能进入诸葛亮大帐的,除非他硬闯!

其次,当时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的将星失位,猜测诸葛亮可能生病了,又见诸葛亮多日没来挑衅自己,于是派夏侯霸率军去探查敌情,可当时夏侯霸所率的魏军只有一千人,而蜀军却有数万人,这完全是可以轻易打退的。而魏延的操作呢,他不仅不率军去击退这支魏军,反而硬闯诸葛亮大帐,这就不合常理了,魏延到底想干嘛?

综合来看,诸葛亮“闭关”七天,想必是和手下有过交代的,而且姜维也安排了这么多人守卫他的大帐,足见这几天诸葛亮确实有要事,正常情况下的属下是不会去打扰的。魏军虽然来袭,但只有一千人,完全可以抵挡甚至可以轻松击退,但是魏延却选择冲击硬闯诸葛亮大营,这不由得让人怀疑魏延的真实用心,很可能他是知道诸葛亮在续命,故意去打断诸葛亮的!

魏延用心不纯,诸葛亮刚开始由于魏军来袭,可能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当他得知魏军只是小规模袭扰时,他顿时就明白了魏延的用心。于是他在安排自己后事的时候,专门交代了杨仪如何处置魏延!

原文:又唤长史杨仪入帐,授与一锦囊,便分付曰:“久后魏延必反,若反时方开之,那时自有斩延之将也。”……回到帐中,病转沉重,乃唤杨仪曰:“……魏延后日反时,汝只依前付锦囊行之。”杨仪泣拜而领谢。

诸葛亮两次交代杨仪,说魏延日后必反,要杨仪按照他的锦囊行事,由此可见,诸葛亮此时已经完全知道魏延有反心了,而魏延之前的表现,虽然和诸葛亮不和,但并没有表现出反意,那诸葛亮又是如何知道魏延必有反意的呢?很明显,诸葛亮就是从魏延故意踢灭他的七星续命灯这件事情知道的!这就完全可以回答题目中的问题了,魏延为何会去踢到诸葛亮的七星续命灯?因为魏延有反意啊,他想除掉诸葛亮,独掌蜀军大权!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在刘备手下忠心耿耿,深受器重的魏延,为何在诸葛亮手上会表现出反意呢?

事实上,魏延和诸葛亮的矛盾,可以说在蜀汉军中,是人人皆知的,几乎快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这一切还得从魏延投靠刘备时说起。

魏延原本是刘备手下,他仰慕刘备,所以曾两次主动投靠刘备,第一次是刘备路过襄阳时,魏延主动打开襄阳城门迎接刘备,第二次是关羽进攻长沙时,魏延主动打开长沙城门迎接关羽。就魏延的表现来看,他算得上是刘备的忠实粉丝了,但在诸葛亮看来,魏延却有背主之嫌,于是原本立下大功的魏延,差点被诸葛亮给杀了!

原文: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诸葛亮的这一番说辞其实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刘备最终救下了魏延的性命。不过魏延虽侥幸活了下来,但是诸葛亮想杀他却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了。

在刘备时代,魏延活得比较滋润,毕竟刘备比较会识人,但是到了诸葛亮时代,随着蜀汉北伐开启,魏延归到了诸葛亮麾下,魏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魏延这个人,知道魏蜀两国国力差距大,所以喜欢出奇制胜,毕竟也只有这个方法才能彻底击败魏国,但是诸葛亮却喜欢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蚕食魏国。两人的用兵方略不同,导致矛盾越来越大,甚至到了魏延忽视诸葛亮的暗示,拒绝出兵的地步。最终,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时,他和魏延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当时诸葛亮让蜀将陈式小心司马懿的伏兵,不要轻兵冒进,但是陈式不喜欢诸葛亮用兵的犹豫谨慎,提出了反对意见,魏延借机煽风点火,撺掇陈式对抗诸葛亮,最终陈式冒进,遭到魏军伏击,导致大败。魏延在此战中的表现很不地道,而且他事后还将责任推卸给陈式,导致陈式被杀,不过诸葛亮表面上没有对魏延翻脸,但私下里却说了这么一番话!

原文: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烈而重之。吾昔与先帝言,久后必生患害。今已显露,可以除之。”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对魏延显露了杀心,而在不久之后的火烧上方谷,诸葛亮就立马安排了诛杀魏延的计划。诸葛亮命魏延去引诱司马懿,结果他却令人把两边的洞口全部堵死,导致魏延无法脱身,最终差点和司马懿一起葬身火海,幸亏天降大雨,才救了魏延一命。

原文: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

此事件过后,魏延跑去质问诸葛亮,说有人想弄死他,诸葛亮自然是不能承认这是他的安排了,于是他把责任推到了杨仪身上,说杨仪一直和魏延关系不好,想弄死他。就这样,坑害魏延一事,勉强算是过去了,但是魏延又不傻,他怎么可能就这么相信了,于是便出现了魏延踢倒诸葛亮七星续命灯一事!

总的说来,其实魏延和诸葛亮的矛盾是由来已久的,自从魏延投靠刘备那一刻开始,诸葛亮就看不惯他。刘备死后,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越来越差,最终双方矛盾激化,诸葛亮对魏延起了杀心,而魏延侥幸躲过后,也想对诸葛亮不利,于是故意去破坏了诸葛亮的续命之术,诸葛亮察觉到魏延的异心后,临死前也安排了诛杀魏延的计划,并将锦囊交给杨仪,让杨仪去实施。最终,诸葛亮去世不久后,魏延也被诸葛亮安排的马岱斩杀,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结语

三国演义中,魏延为什么要踢倒诸葛亮的七星续命灯?其实诸葛亮在临终前的一席话已经给出了暗示,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看懂!诸葛亮临终前说魏延有反心,这便是魏延踢倒七星续命灯的理由!而魏延之所以有反心,主要是诸葛亮一开始就看他不顺眼,之后双方矛盾越来越大,发展到了诸葛亮想除掉他的地步,魏延不愿坐以待毙,想要反击诸葛亮,于是便出现了他踢灭七星续命的的一幕!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丑化魏延,在正史中魏延可是冤死的

罗贯中是崇拜诸葛而不惜伤了刘备。魏延荆州破时就投奔刘备,忠勇双全,是刘备第六大将,委以重任。

诸葛时代,大力培养姜维接班,甚至拒绝魏延奇计,一举奇袭魏都。而且不放心,特关照马岱随时执行“2号“方案。魏延是描写了头有反骨,刘表败了投刘备,诸葛走了投曹操,这是罗贯中对魏延的误判,却连累了诸葛。诸葛如此傻气,去管身后事?都是杀了魏延之人打着丞相之名,名正言顺罢了!

诸葛亮的七星灯怎么灭的

诸葛亮的七星灯是被魏延踢灭的。

“七星灯”是三国演义中孔明在五丈原,为延续自己的生命而点的灯。按诸葛亮的说法:“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一纪12年,在中国12是个经常用到的数字),但最后因魏延迅速入帐,使灯熄灭。

诸葛亮让马岱杀魏延,为什么当时姜维要杀魏延的时候,诸葛亮要阻止

紫气东来谈谈这一题的看法:

首先要与诸葛亮平反,诸葛亮不重用魏延是实,用计杀魏延是虚拟的,无此一说。

魏延在三国里是读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且不去谈他出生何年何月,读者有谁不知,只谈一下魏延的性格,魏延与关羽的性格像似,服刘备,对孔明的军事能力从心底不太服气,所以在军事上有争议,孔明心知肚明,但临阵斩将诸葛亮绝对不会这么愚蠢,更何况蜀汉人才凋零,而魏延官拜征西大将军,守城名将在三国中排上号的人物,资历远在姜维之上。

而姜维更没有要斩魏延,说诸葛阻拦更不符合实际了。

诸葛死前把军权交给楊仪,魏延当然心里是大大的不痛快,说起打仗楊仪怎在魏延眼里,明显是一场权力的内扛,军中混乱导制楊仪按排马垡乘其不备偷袭了魏延。

而魏延认为即使孔明死了也不应马上撤退,骄傲有时要付出代价,他忘了司马懿是谁,孔明的军事家也并非浪得虚名,一代名将在蜀汉举足轻重的人物死得太冤了,哪儿有什么反骨,可惜了…。

魏延是否有意灭了诸葛亮在作法时的长明灯致使诸葛亮早逝

诸葛亮七星祈禳的失败,恐怕是所有三国迷心中永远的“意难平”,这失败的源头,却在于大将军魏延的一次看似“无心之举”。

话说诸葛亮和司马懿对阵五丈原,诸葛亮日夜操劳,在前线上又被司马懿的拖延计,以至于迟迟不能决战,东吴方面本来计划好一起出兵,结果三路大军被曹睿亲自带兵击退,一气之下终于病倒。

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自己的将星忽明忽暗,已是气数将尽之像,手下兼徒弟的姜维就建议诸葛亮使用祈禳之法,向天借寿,可诸葛亮知道这方法是能借寿的,但寿由天定,天肯不肯借还是个问题。

为了祈禳之法能够顺利进行,诸葛亮让姜维率全副武装的士兵四十九人,环绕大帐之外,所有闲杂人等一律不准放进来,所有的衣食饮用全部由两个心腹小童送来,只有七日内主灯不灭,则借寿成功,可寿增一纪。

可就在祈禳到了最后一晚,诸葛亮即将借寿成功之时,曹营的司马懿也看出了诸葛亮寿命不久,派夏侯霸带兵前去查探,前线有兵耸动,负责前线的魏延急忙去找诸葛亮报告,结果就因为跑得过快,一股邪风将最重要的长明灯扑灭,诸葛亮借寿失败,也无计可施了。

至于说魏延此举,是否是故意选在这个时机,灭掉孔明的七星灯呢?我认为是的,原因有三:

一:魏延一直不服诸葛亮,直到诸葛亮死后还在对子午谷之事愤愤不平。本来以为自己是蜀汉第一大将,但诸葛亮却有意提拔姜维、廖化、马岱等人,陇西一战,诸葛亮造木牛流马骗了司马懿一道。

魏延和姜维被安排去接应满载魏军粮草的木牛流马,这导致此战头功被廖化得了,魏延是“心中不悦,口出怨言”,魏延是典型的将不服相,诸葛亮鉴于大事,只能隐忍;

二:魏延明知诸葛亮有事,却执意在此时进大营。诸葛亮为了祈禳做的安排,有姜维引四十九人保护大帐,一般人等都不给放进来,这场法事一共要做七天,诸葛亮是早上正常办公,晚上踏七星罡步祈禳。

这些事在蜀军高层中并不是一个秘密,自然魏延也是知道的,他特意选择在这时候闯入大帐,或许是真的感到军情紧急,或许是立功心切,或许就是故意要害死诸葛亮,但军帐外那四十九人又在做什么呢?只能说魏延的突如其来,连姜维也阻挡不住。

三:诸葛亮早已看出魏延有反意。作为蜀军先锋大将,诸葛亮在知道回天无力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制止姜维和魏延打起来,然后把魏延调去前线御敌,把自己一生所编的兵法二十四篇传给姜维,并密谋马岱、杨仪,诛杀魏延。

临终托事,就召集了杨仪、马岱,让他们到时候诛杀大将魏延,还授予锦囊,可见诸葛亮是早就知道魏延的反意,这计划和锦囊也是早就预备好的,只等自己一死了,他没让姜维对付魏延,也是担心姜维未必是魏延对手,且大将相争,于国不利。

所以说,魏延扑灭七星主灯的行为,恐怕还是有意居多,他老早就看不惯诸葛亮的行军打战风格,舒舒服服地豪打一场才是大将之风。

也正因如此,在诸将皆为诸葛亮将逝而悲痛欲绝的时候,魏延在自己帐中,却还是在埋怨诸葛亮,和已经在准备接替领军大权,就从这两点来说,说他不是有意害死诸葛亮,都有点让人难以信服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诸葛亮如果拜灯成功,真的可以增寿吗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禳星,已经祈祷了六个晚上,他看着自己那盏本命灯,还是那么明亮,心里十分高兴,看来有希望!如果再祈祷一个晚上,这盏本命灯还不灭,那说明延续寿命有望!

姜维跟着都特别高兴,这些日子他非常紧张,可就在第六天晩上,忽然间营门外一阵大乱,这时,只见由大帐外边,有一员大将猛然闯入,他一脚就把这本命灯踢翻了。

诸葛亮一见,长叹一声:哎呀!镗鎯鎯,把手中的宝剑就扔了。自言自语说了句话:真是死生有命,不可得禳也!

进来的居然是魏延魏文长!他不知道诸葛亮丞相在这大帐里干什么呢!前营大乱,是因为曹魏军兵前来劫营,他特来禀报:魏兵来了!

走进大帐,魏延一看眼前的景象就懵了,只见里面香烟袅袅,桌上还十分隆重地摆上了香案供品,还有一地的灯烛!而诸葛丞相身穿八卦衫,手持七星宝剑,正在踏罡步斗,压镇将星。

什么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满心的疑问正要问一旁的姜维时,姜维早已气得七窍生烟,手拨宝剑,就要把魏延劈成两半!

诸葛丞相一看:慢来,伯约,不要如此。我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

姜维只得颓然地放下手中宝剑,说:你可知道丞相病重,正在禳星乞寿啊!

魏延大惊失色,这才明白!这我哪知道?他连进大帐干什么来了都忘说了。他扑通一下就跪倒在诸诸亮的面前。

我们回到题主的提问:"如果七星灯不灭,诸葛亮能延寿吗?"就算魏延不进帐来踢不翻这个本命灯,诸葛亮丞相也不能够延续寿命!

首先,这是一种迷信,在时代的局限下,诸葛亮知道自己已经是病入膏肓,在无可奈何之下,经姜维一提醒,让他祈祷禳星,延长寿命,他就答应了。这是死马当活马医,不是办法的办法。

而且,诸葛亮知道自己的病势是非常沉重,现在用药已经不好使了,但就这么死去他还不瞑目,因为自己壮志未筹,想通过禳星能多延长几年寿命,为兴复汉室多做些事情,所以他带着这么重的病,白天处理军情大事,晚上整夜不眠不休的禳星。

诸葛亮觉得眼看就要成功了,没想到闯进了个魏延来,把这本命灯给踢翻了,一脚算是把他踢清醒了,诸葛亮很难过,也非常生气,也意识到自己命当如此,我命该绝。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就是天再假年,他亦是不能延寿!

为什么呢?他的好对头司马㦤就看得十分的透彻,记得司马懿曾经向来使打听诸葛亮的寝食和工作习惯,来使据实以答:丞相早起晚睡,但凡罚二十杖以上的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吃得很少。司马懿听了,一言以蔽之: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诸葛亮如果不是事无臣细都要亲力亲为,魏延也不会因曹魏军一来探虚实就去禀报于他,以至于踢翻了本命灯,这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诸葛亮为了实现对先王的承诺、为了匡复汉室而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身体,最后必定是油尽灯枯,精绝而亡。

此外,使诸葛亮难以长寿的决定因素是,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品性!这促使他七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去北伐,而不考虑蜀中人民大众的利益,最终无功而返,寸土不获。

战争,让老百姓深受兵役之苦,也让诸葛亮的身体难以承受,最后只能是拖垮自己,加速走向灭亡。

看了N次三国演义,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触!孔明的忠义可以学但不能愚,儒家也是循序渐进的。也可以提醒我们身体健康很重要,而司马懿养生之道可以借鉴的。他精瘦而强壮的身体熬死了曹操也熬死了曹丕,更熬死了诸葛亮!

唉,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用七星灯借寿,魏延是故意踢翻七星灯的吗

人的命天注定,《三国演义》宿命论思想很浓,其主要人物诸葛亮的死,也是很神奇的。

诸葛亮征南中,火烧盘蛇谷的三万藤甲军时就说,他不忍心如此,因为这样有损自己的阳寿。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兵屯五丈原,与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大军对峙。古人都是很相信天人合一论的,一个人的名字或称号,一旦遇到与自己命中相克的地名,那是很不吉利的。如《封神演义》中大商太师闻仲学艺下山时,其师就对闻仲说,他一生不能逢有“绝”字的地名,否则性命难保。后来闻太师征伐西岐,遇到了绝龙岭,结果就一命归天。《三国演义》的庞统庞士元,世称凤雏,结果命绝落凤坡。诸葛亮六出祁山,驻兵五丈原,诸葛亮道号卧龙,五丈原有大深渊之意,卧龙进深渊,天象已经示警,诸葛亮寿命不永。诸葛亮逼迫司马懿出战,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历害,坚守大寨不出,想拖走蜀兵。后来诸葛亮用计,终于引司马懿上钩,率兵出劫蜀军屯在上方谷的粮草,诸葛亮趁机火烧上方谷,正要烧死司马懿父子之际,谁知天不灭司马懿,竟下起了漂泼大雨,谷火尽灭,司马懿得乘势逃生。经此一战,司马懿更是紧闭寨门,再不敢轻以与蜀军交战。诸葛亮送女人服饰给司马懿,司马懿心里虽很愤怒,但当着蜀使的面,竟穿上了女人的衣服,还问了蜀使一些诸葛亮的个人生活情况,当得知诸葛亮事必躬亲,吃得很少时,就说,诸葛亮食少事烦,岂能久乎?更坚定了司马懿拖的信心。

果然,诸葛亮呕心沥血,日夜操劳,身体真的受不了了,一病不起。诸葛亮是能夺天地造化的人啊,大志不成,汉室不复,他怎肯甘心?就让姜维、杨仪等在中军大帐布下七星灯以续命,诸葛亮勉强作了禳星法,就躺倒床上,命令姜维等严把大帐门,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七灯不灭,诸葛亮就可续命一纪,也就是再延寿十二年。当到了第四十九天,七星灯未灭,诸葛亮等心中暗自庆幸。谁知这时大帐外人喊马嘶,鼓声阵阵。魏延作为蜀军大将,粗暴威猛,这么多天,也不见丞相升帐议事,神神秘秘的,干什么呢?心里已充满了不满,正好这天魏军叫战,魏延再也按奈不住心头怒火,仗剑怒冲冲就闯向中军大帐,外面小校拦截不住,魏延已大踏步冲入帐内,一阵风,七星灯就灭了几盏。姜维、杨仪拔剑要怒斩魏延,被诸葛亮止住,他痛苦地长叹一声:“吾命当绝,非文长之过也!”不久秋风之夜,有大星赤芒,自西南向东北,沉浮几下,竟落入蜀汉大营。一代贤相诸葛亮,就此命绝五丈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