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by夏小正笔趣阁(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一般都武功高强,皇帝如何确保不被侍卫所害)_侍卫_崇祯_皇帝

本文目录

  • 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一般都武功高强,皇帝如何确保不被侍卫所害
  • 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为何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
  •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拥立朱祁钰为皇帝是大明朝当时唯一的选择吗
  • 为什么说罗斯福的一场骗局改变了二战历史
  •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
  •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 战争中为什么要留预备队不留的话会怎么样
  •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
  • 历史上的独孤伽罗是个怎样的女人为什么隋文帝杨坚临死前大呼:独孤误我

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一般都武功高强,皇帝如何确保不被侍卫所害

在一些皇帝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历朝历代都在研究防范侍卫作乱,而做得最好的当属清朝。

事实上,贴身侍卫本身就是清朝特有的一种职务。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皇帝的贴身保镖。

不过这些贴身侍卫可不简单,其选拔流程比科举考试还要困难数百倍,能担任皇帝贴身侍卫的人,皆是人中龙凤。

他们在保护皇帝的同时,也有机会威胁皇帝的安全,为此,清朝皇帝们想出了一套复杂的机制来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

历史上不乏侍卫弑君的事情发生,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侍卫是柄双刃剑,他们既能保护皇帝,也能威胁到皇帝的安全。

历史上,被自己的侍卫、护卫干掉的皇帝不在少数。也正是因此,为后世皇帝们敲响了警钟。

这些皇帝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隋炀帝杨广了。

隋朝末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导致国内四分五裂,义军四起,各地军阀割据。

杨广眼见自己对天下失去了控制,于是日渐消沉,不理朝政,整天混吃等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不满的情绪已经在护卫中散布开来。

当时,杨广的护卫都来自于关中,个个都盼着早日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然而杨广完全不打算回去了,他甚至命人开始在江都重新修建宫殿。

于是在宇文化及等人的鼓动下,护卫们哗变了,他们一拥而上把杨广抓了起来,强迫其自缢而死。

南北朝时期刘宋的皇帝刘昱也是被自己的侍卫所杀。

大家都知道,南北朝时期很乱。刘昱作为刘宋的皇帝,一直很注意防备自己大权旁落、身首异处。

当时,萧道成因为屡立战功,已经开始有了功高震主之势。刘昱开始不放心,想找机会除掉萧道成。

萧道成感受到了危机,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联合亲近大臣买通了刘昱身边的25名侍卫,要他们找机会除掉刘昱。

七夕的晚上,刘昱在花园里等着看牛郎织女相会,困了就先睡一会。

临睡前他和身边的侍卫说,看到织女渡河就叫醒他,如果织女没渡河,他就杀了侍卫。说完倒头就睡。

侍卫们原本对刺杀皇帝还是有些犹豫的,不过听了刘昱这番话,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

趁着刘昱熟睡之时,直接手起刀落,将皇帝给干掉了。

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的皇帝刘继恩也是被自己的侍卫所杀。

刘继恩当政的时候,赵匡胤已经建立了宋朝,大有吞并天下之势,北汉的形势岌岌可危。

一日,刘继恩大宴群臣,喝了不少酒。

宴会结束后,他便在勤政阁中休息。

突然,外面传来喊杀声,不一会,只见侍卫统领侯霸荣率领几十名侍卫冲入了勤政阁。手起刀落,刘继恩这个皇帝便身首异处了。

据说,侯霸荣这么做是为了拿刘继恩的首级去大宋换取荣华富贵,可惜他还没走出皇宫便被消灭了。

最惨的皇帝还是元英宗了。

元英宗在上都办完公务,于是启程返回大都。

一日,队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安营扎寨。

到了晚上,只听外面传来喊杀声。元英宗赶紧起身准备出去问问情况,只见侍卫统领铁失带了一堆人冲进来,将元英宗给咔嚓了。

铁失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爹是被元英宗除掉的权臣铁木迭儿。

铁木迭儿死后,元英宗又在清查与其相关人士,予以重罚,这下子铁失慌了,担心自己遭到清算。

而此前元英宗因为一系列改革措施,得罪了保守派,于是这些人便怂恿铁失除掉元英宗。

最后,铁失率领保守派侍卫,一起将元英宗给杀了。这是一场典型的宫廷政变。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忠君思想深入人心的宋朝,竟然也发生过侍卫刺杀皇帝的事情。

当时是宋仁宗赵祯当政,一日夜晚,宫中有几个侍卫作乱,直奔宋仁宗所在的宫殿,明显是冲着宋仁宗而来。

宋仁宗以仁爱待人而著称,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身边的侍卫竟然会想要加害于自己。

就在宋仁宗手足无措的时候,正在旁边服侍宋仁宗的曹皇后发威了。

这曹皇后是将门之后,喜好舞刀弄枪,对行军打仗略懂一二。

她立刻命人去找到都知王守忠,让他赶紧带人来救驾。接着便命人关闭宫殿大门。

皇宫的门,个个都是比照城门修建的,不仅结实耐撞,还耐火。对方只有几个人,短时间内根本突破不了大门。

曹皇后明白,虽然宫门耐火,但是毕竟是木头做的,对方人少,必然会用火攻。

于是他命令在场的太监和宫女,赶紧去准备好水,把所有能装水的容器都用上,一旦外面放火,里面就泼水。

最终,逆贼们连宫门都没攻破,王守忠就带着其他侍卫赶到了,宋仁宗才得以躲过一劫。

正是因为历朝历代都发生过侍卫刺杀皇帝的事情,为后来的君王们敲响了警钟。

而历朝历代中,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数清朝了。

皇帝的安保措施多种多样,贴身侍卫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通过不同守卫力量的相互制约来确保皇帝的安全

清朝皇帝的安保工作之复杂,有些令人叹为观止。

之前的朝代,皇帝的守卫力量大致也就是城内守军、宫中禁军以及皇帝身边侍卫三部分。

然而到了清朝,皇帝身边的守卫力量多而繁杂,各支部队相互交错、监督,这其中有人想要刺杀皇帝,真的是难如上青天。

首先是防卫京城的三大营,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前锋营、火器营以及神机营。

这三大营作为守卫京城的中坚力量,其实平时是没有太多职责的。但是如果出现外敌,那么就轮到他们出场了。

这三支军队,是清朝精锐中的精锐,平时驻守京城。一旦皇帝要御驾亲征,他们也会一齐随皇帝出征。

他们是保护皇帝安全的最强军队。不仅武器先进、装备精良,就连士兵都是千里挑一的老兵。

有他们在,注意震慑京城内外很多别有用心之人。

接着是步军统领衙门。

步军统领衙门的全称是“步军营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门提督。

作为守卫皇帝的重要一环,步军统领衙门负责守卫京城内城的几个城门,同时负责外城的巡视、安保工作。

由此可见,步军统领衙门才是平时京城的主要守备力量。一旦这支军队出了问题,皇帝可就危险了。

然后是禁旅八旗。

这是一支京城内城的守卫部队。主要负责内城(皇宫也算在内)的护卫工作,可以说是皇帝身边的禁卫军。

禁旅八旗,听名字就知道,和八旗的关系紧密。其士兵皆出自八旗。

禁旅八旗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前卫和兵卫。

前卫负责皇城内的安保工作,清宫剧中,我们看到的那些日夜巡视的侍卫就属于前卫。

前卫的将领皆出自上三旗,这是因为上三旗是直属于皇帝的,其利益与皇帝是捆绑在一起的。因此这些将领的忠心不用怀疑。

而兵卫则负责皇城以外,内城的安保工作,八旗各负责一块区域。

一旦有人攻打内城,他们便是守卫内城的中坚力量。这样,即使九门守军有人想图谋不轨,也无法成功。

接下来是内务府包衣护卫。

所谓包衣,出自包衣奴才一词。而包衣奴才则是八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内务府包衣护卫,顾名思义,就是由内务府统领,从上三旗包衣奴才中挑选一批人来充当皇帝的护卫。

他们负责着皇宫内,十二个宫门的护卫工作。

内务府,说白了就是为皇帝处理家务事的这么一个机构。

而这群包衣护卫,因为出身原因,其忠诚度完全可以保障。

这支部队说白了,实际上就是皇帝自己的私军,皇帝可以随意调遣。

如果宫中侍卫出现叛乱,这支部队就是皇帝最大的依仗。

最后说说皇帝的贴身侍卫。

这群人由侍卫处负责管理,人数大概有600人。别看人数不多,但是个个都是武林高手,而且分得特别细。

这些侍卫被分为三种,分别是内廷侍卫、大内侍卫以及宗室侍卫。

内廷侍卫,主要负责皇帝上朝时的安全以及护卫乾清门。

大内侍卫就是我们在电视、电影中最常看到的皇帝贴身侍卫。他们会在皇帝周围一定范围内分散开,形成保护网,令外人无法随意接近皇帝。

这大内侍卫又分为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和蓝翎侍卫。级别越高,待遇越好,如果能混到一等侍卫,那可不比朝中高官的待遇差。

至于宗室侍卫,听名字就知道,是从宗室中选取的。

这些人就是到皇帝身边混个脸熟,好以后放出去做官的。指望他们保护皇上,基本不太现实。

皇帝身边的护卫不仅众多,且护卫范围互相交错,如果一部人侍卫想要刺杀皇帝,便会遭到其他部队的功攻击。

也就是说,这些部队间是相互制约、监视的。

这样就在大概率降低了了侍卫、护卫刺杀皇帝的可能性。

针对贴身侍卫,皇帝们也有的是办法防范其对自己不利

不管皇帝们怎么防范,但是总免不了身边只有贴身侍卫的情况。

毕竟,所谓的贴身侍卫,就是要和皇帝寸步不离。

为了防止这些本该保护皇帝的人威胁到皇帝的安全,清朝皇帝也是想出了不少办法。

首先是思想工作。

古代讲究君权神授,大肆宣扬皇帝是受上天庇佑的,做臣子的应该忠君爱国。

这些侍卫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理念,等他们长大成人,这种思想已经渗入他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了。

在这些侍卫看来,忠君爱国是天经地义的,能保护皇帝那是莫大的殊荣。

这一招别看简单,但是贵在实用,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侍卫出于自己意愿的弑君举动。

就算他们被人威胁,也要考虑忠孝到底选择哪一边。

其次是严格的审查机制。

这个审查机制的核心便是对于侍卫人选出身的审查。

宗室侍卫就不说了,他们和皇帝沾亲带故,亲戚嘛,自然是最值得信任的。

至于内廷侍卫和大内侍卫,要么出自八旗中的上三旗,要么出自王公大臣家。

这些人的家庭本身就是清朝的既得利益方,与皇帝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如果这些人都不可信,那么真不知道还能从哪里挑选侍卫来保护皇帝了。

再次是美好前程的诱惑。

为了让这些侍卫保证绝对的忠心,高官厚禄是少不了的。

首先,侍卫内部就有不错的升迁机制,蓝翎侍卫往上升,有三等侍卫、二等侍卫、一等侍卫,如果表现足够好,便能升到内廷侍卫。

而这还没到头,只是新的开始。只要这些侍卫能表现出足够的忠心,再加上够机灵、最好还读过书,那么就有机会外放为官。

最好的例子便是乾隆朝权倾一时的和珅了,他就是从大内侍卫做起的,后来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

除此之外,侍卫的薪水本就丰厚,皇帝时不时还会赏赐一些好东西。

这些侍卫就连吃饭的伙食都比照皇帝。毕竟御膳房每天要为后宫做大量食物,会有大量剩余或者宫中没动筷子的菜。

这些菜和剩菜不是一回事,最后都给侍卫们吃了。

再有就是,这些侍卫普遍被赏赐了黄马褂。

这玩意在我们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当时可是一种荣耀,而且除了皇帝的亲近侍卫,外臣很少得到。

其珍稀程度快赶上奥运奖牌了。

当年施琅收复台湾,可以说是立下了不世之功,结果他却向兵部提出用自己的军功换赏赐黄马褂的待遇。

可见这黄马褂多么珍惜。

然而,就这样,兵部还拒绝了施琅的申请。

后来还是康熙皇帝得知此事,才特旨赏赐了施琅一件黄马褂。特旨说明了,立下如此大功劳的施琅,竟然还不够格赏赐黄马褂。

再看看那些侍卫们,几乎人手一件,可见这是多么大的殊荣。

最后,将侍卫的家族与皇权绑定。

前面说过,这些侍卫的家族都是当时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不是八旗子弟就是王公大臣子弟。

他们好好表现,为皇帝尽忠,皇帝自然会对衙门的家人好。

八旗子弟的家人,会因因此而在旗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包衣变成普通旗人,普通旗人则提拔做了旗官。

而王公大臣的子弟,如果表现好了,自己家人也有可能因此而升官。

如果他们中有人想图谋不轨加害皇帝,那么可不是满门抄斩那么简单的事情,至少也是诛三族,严重的甚至诛九族。

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侍卫都是穿鞋的,自然顾虑重重,也就不敢动刺杀皇帝的心思了。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侍卫威胁到皇帝的安全,乾隆皇帝还发明了一套规矩。

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侍卫佩刀的刀柄一律朝后,一旦刀柄朝前,一律按行刺未遂处理。

这么做,大概是因为刀柄朝后不方便拔刀,这样万一侍卫有异心,周围人,包括皇帝来得及反应。

其二,侍卫不许佩刀接近皇帝,否则按行刺处理。

这么做更好理解,皇帝不是担心侍卫行刺嘛,那么不让他带着刀接近皇帝,他不就没法行刺了。

正是因为这多方面的手段,才使得清朝没有出现侍卫刺杀皇帝的事情发生。

由于过度防备侍卫,反而变相降低了皇帝的安全系数

前面说了,乾隆皇帝为了防备侍卫,制定了一系列规矩,但就是这规矩,差点要了他儿子嘉庆皇帝的命。

一日,嘉庆皇帝准备出宫,途径一处花园时,从里面冲出一个男子,拿着一把菜刀直扑而来,很明显,他是要行刺。

结果在场的侍卫们都蒙了,第一反应不是救驾,而是怎么处理自己的刀。

这一犹豫,就让刺客近了嘉庆的身。

幸好此时一位蒙族侍卫冲了出来,一把抱住刺客,另外饥民侍卫赶忙冲上来帮忙,最后嘉庆才没出事。

在场上百名侍卫,仅有6人出手。

这件事说明,凡事过犹不及。侍卫的作用就是保护皇帝安全的,结果皇帝因为担心侍卫图谋不轨,加了太多限制,反而妨碍了侍卫发挥本来作用。

此举与因噎废食无异。

当一群侍卫都成为摆设的时候,皇帝确实不用担心侍卫危害自己的安全了。但是一旦出现刺客甚至叛乱,谁又能保护皇帝的安全呢?

总之,纵观历史,侍卫加害皇帝的事情,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侍卫还是忠君爱国的。只要用人得当,加上恩威并施,皇帝的安全自然有保障。

与其花心思防备身边的极小概率威胁,不如将时间花在富国强兵上。要知道,清朝并非亡于侍卫,而是亡于军队不给力,缺乏战斗力。

一个王朝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岂有不亡之理?

诸葛瞻率领蜀汉御林军,为何打不过邓艾的一两万疲惫之师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邓艾能够以一支偏师迫降刘禅?堂堂蜀国难道就抵挡不了一支深入蜀国腹地的孤军吗?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为什么会崩溃?邓艾到底带了多少人呢?让我来为大家解开这个谜团!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邓艾入蜀到底带了多少人。公元263年,司马昭制定伐蜀大计。兵分三路,其中邓艾领军3万余人,从狄道进攻姜维。诸葛绪领军3万余人,从祁山进兵至阴平,断姜维归路。两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困住姜维,使姜维不能东进回汉中。第三路是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十万人,目标是夺取汉中。

汉中最重要的关口是阳安关,看下图,防守汉中,第一是防守入蜀的三条栈道,其次是据守阳安关。当姜维知道魏军到来时,急忙甩掉邓艾,急行军奔赴阴平,在这里遇到诸葛绪堵截。没有办法,姜维佯装向北进军,攻击诸葛绪尾部敌军,诸葛绪掉头回击,姜维急忙率军回撤从阴平急行军通过,等到诸葛绪回过神,姜维已经早于一天前过去了。

姜维没有料到的是魏军的主力,大概十万余人已经进入汉中腹地,正在攻打阳安关。姜维还没有到达阳安关,就已经遇到了正在撤退的蜀军。阳安关失守,没有办法,姜维和张翼和董厥汇合之后退守剑门关,据险防守。至此,魏军和蜀军进入对峙状态,我们可以在此时分析一下双方的兵力布置情况。

先说魏军,魏军的情况很简单,此时邓艾率领三万余人追击到阴平后停止,诸葛绪率领三万余人奔赴剑门关和钟会合兵。也就是说,此时魏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邓艾的3万余人,后来偷渡阴平,另一部分是钟会的12万余人,在剑门关和姜维对峙。那么蜀军兵力分布是什么情况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蜀军的兵力分布司马昭最清楚,情况大概是这样的:蜀军共兵力9万人,姜维领军5万人,当时滞留在沓中。汉中的汉城、乐城各有5000人防守。其余3万人分布在成都、绵竹、江油、涪县、雒城这几个地方。

(司马昭)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馀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考虑到成都的重要性,守兵应该不少于2万。也就是说绵竹、江油、涪县等地防守兵力很少,只有几千人而已。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邓艾三万人偷渡阴平到达江油后,江油守将马邈不战而降了。魏军太多,马邈没有准备,而且兵力严重不足,投降和防守失败是必然的。

回到问题,诸葛瞻率领御林军和邓艾大战,双方兵力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刚才讲了,成都守军大概不少于2万。但是等到刘禅知道魏军进攻汉中时,派了廖化去支援姜维,张翼和董厥去支援阳安关,这三人带走的兵力不会少于1万。因此,此时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至多为1万人。

而邓艾率领的3万余人和姜维几乎没有交战,因此也没有什么损失。偷渡阴平后仍然是原来的3万余人,而非题目中的一两万人。那么双方交战是什么情况呢?

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邓艾让自己的儿子邓忠和师纂率军迎战诸葛瞻,结果第一战失败而归,两人还感叹道:打不过蜀军呀!邓艾气急败坏,怒喊道:千里行军,只为最后一战,哪里有打过打不过的道理!于是下令,再有敢于撤退者,格杀勿论。于是魏军再次进军,胜利,斩杀诸葛瞻及所有蜀军。

那么为什么诸葛瞻率领的蜀军以逸待劳,反而打不过千里行军的疲惫之师呢?有个词叫哀兵必胜,刚开始的一战,魏军疲劳,蜀军士气高昂,因此不敌。魏军深入蜀国腹地,一旦受挫,只会全军覆没,没有别的路可走。

因此,邓艾才如此气急败坏的大怒,邓艾为了鼓舞士气,让全军战士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亲自擂鼓,激起了全体魏军的求生欲望和士气,因此第二战,魏军取得了胜利。

这就是当诸葛瞻列阵于绵竹城外和邓艾军一对一对敌时的真实情况,那么诸葛瞻只能这样打吗?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有。

按照实际情况分析,蜀军人数不敌魏军,应该据险防守更有利,直接在平原地带和魏军对阵,是非常吃亏的。早在诸葛瞻率领御林军出兵时,黄崇就建议,应该迅速抵达涪县,据险防守,不能让魏军进入平原地带,但是诸葛瞻没有听,反而率兵退守绵竹,在绵竹城外和魏军对阵,焉能不败?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之所以打不过疲惫的魏军,首先是因为兵力不足,根据分析,御林军人数只有1万余人,而魏军有3万余人。其次是诸葛瞻军事指挥能力堪忧,没有听从黄崇的建议,据险防守,反而退守绵竹,把优势让给对方。第三是魏军深入蜀国腹地,一旦受挫,会全军覆没。因此求胜之心和求生之心促使全军必须胜,哀兵必胜,最后全军奋力拼搏,终于击溃了蜀国最后一道屏障,诸葛瞻的御林军。迎接他们的是刘禅的投降,也算是险中取胜吧!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拥立朱祁钰为皇帝是大明朝当时唯一的选择吗

大明王朝延至英宗时代,虽已走向了下坡路,但实事求是的说,哪时的大明还是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帝国。北元鞑靼虽张牙舞爪,看似强大,实际外强中干,尤其是内部割据势力猖獗,根本不具备灭亡大明的实力,此时期,不断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不是攻城掠地,而且为抢劫财物肥己养兵,游牧渔猎民族积累财富手段比较单一且非常缓慢,抢劫是他们实现原始积累的罪恶手段。海上马车夫、葡西以及大英帝国的崛起无一不是靠劫掠起家的。

根据以上逻辑,即便“土木堡之变”后,大位暂时空缺或立幼子朱见深为帝,甚至没有北京保卫战,至多皇室南迁,还不至于立刻导致明朝的灭亡,此时刻,他们比当年宋朝的处境不知好多少倍呢!

北京保卫战之所以被屡屡提及,除乃为大明治世时期重要事件外,还被冠以了抗击外族侵略的正义之战。

为什么说罗斯福的一场骗局改变了二战历史

珍珠港事件确实改变了历史,美国参战宣告了日本法西斯丧钟的敲响,但这绝不是一场骗局!
对“骗局说”最热衷、最欣喜若狂的,恰恰是珍珠港事件的发动者日本人自己。

1、真实的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出动6艘航母和350余架飞机在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的带领下,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夏威夷瓦胡岛上的重要海军基地珍珠港,在两个小时内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导致2402名美军阵亡和1282人受伤。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纳』号被炸弹击中沉没,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二天宣布这一天为国耻日,并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珍珠港事件对美国的打击是巨大的,太平洋舰队几已被打缺打残,主力战舰的被击沉击伤,海军精锐人员的惨痛伤亡,不惟太平洋的制海权丧失(直到中途岛海战后美军夺回),而且带给美国人民的心理创痛绵延至今。
2、为什么会有珍珠港事件是“骗局说”流行一时?

长久以来有一种阴谋论,也就是骗局说,即珍珠港事件是美国一手策划,自导自演的闹剧,其目的是为了让美国有一个参加二战的借口。

这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骗局说”最初形成是美国政党争斗的结果。 1944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杜威挑战希望第四次连任总统的罗斯福。为了达到制造竞选议题公开抨击罗斯福的目的,杜威想要借题发挥,利用种种巧合因素和美国政府在珍珠港事件上的失误引导舆论,最终出于对日战事的大局考量,所谓“罗斯福阴谋”的议题并未成为总统竞选的议题。随之在战后,美国国会立即设立了珍珠港事件联合调查委员会,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得出结论,罗斯福及其高级幕僚并未“欺骗、挑衅、煽动、引诱或胁迫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是美国的制度因素,让媒体、公民“怀疑一切”成为质疑权威的自由利器。不幸的是,关于珍珠港事件又一次躺枪,许多阴谋论人士和历史修正主义学者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在《珍珠港的出卖》一书中认为,美国情报人员破译了日本代号”Z作战“的海军密码。但罗斯福故意扣押不发,使珍珠港守军一直蒙在鼓里,罗斯福拼命想把美国拖入战争,为的是让美国从孤立主义到国际主义的转变。美国史专家查尔斯·比尔德和著名作家约翰·托兰等人分析认为:面对国内浓厚的孤立主义情绪,具有远见卓识的罗斯福总统和他的高级幕僚们为了使美国在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全面征服欧亚大陆之前投入战争,上演了这出“苦肉计”。同时,为了减少损失,他又将3艘航空母舰调出了珍珠港,并通过秘密渠道不露声色地运去大批医护人员和急救物资。以上这些美国人“自揭家丑”的种种附会引言说法,常常言之凿凿,却最终查无实据,但却给了“阴谋论”、“骗局说”以推泼助澜的作用。
三是日本人的如获至宝。多年来,一些日本人至死不悔为日本军国主义鸣冤叫屈。一些日本人始终坚持认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桩特大阴谋,他们坚信这样一种说法:美国人为了参加二战,故意诱导日本人发动珍珠港事件!美国《洞察》杂志2011年夏天刊出的一篇文章耸人听闻,竟然说是潜伏在罗斯福总统身边的苏联间谍故意制造了珍珠港事件,从而将美国拖入战争。这篇报道让日本媒体如获至宝,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珍珠港事件是阴谋,日本反而是战争受害者的依据!对于美国人“自揭家丑”的行为,更有部分日本人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一些所谓专家、学者更是对此大肆渲染,旁征博引,《大东亚战争全史》的作者服部卓四郎和《偷袭珍珠港前的365天》的作者实松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均在自己的著述中称美国人事先知道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企图,暗示日本是在美国人“诱惑”下被迫发动了珍珠港事件。他们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这种说法,把发动太平洋战争的责任推到美国人身上,以解脱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恶。
3、“骗局说”实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国际翻版

关于珍珠港事件的几个巧合因素,如“破获密电”、“医护人员发放大量用品”、“三艘航母恰好不在港内”等等附会之说,实际情况则是:“破获密电”确实有,但仅仅是对日本战争动向的了解,至于预知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样精确的情报更是无稽之谈;“医护人员发放大量用品”,也是在美国政府防备战争的正常范围,是在获知日本“南下战略”动向的军方应有举措。至于“三艘航母不在港内”则纯属巧合,因为当时属于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母各有行动,“萨拉托加”号正在美国本土维修,“列克星顿”号三天前出海给中途岛运送飞机,“企业”号则早在11月28日出海为威克岛运送飞机,按计划应在12月7日前返回珍珠港,但因为在海上遭遇风暴延误躲过一劫,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实际更让人对“骗局说”的事后诸葛亮感慨万端,因为那是一个“巨舰大炮”的年代——人们推崇的是战列舰,日本“大和号”的横空出世就是象征。航母的作用正是在二战中逐渐为人们所认知,这样“未卜先知”的航母躲开论就成为笑谈。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偷袭珍珠港这一改变二战进程的重大事件也便被人利用。应该说,珍珠港事件是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实现疯狂梦想的必然之举,加诸给美国人民的伤痛无以复加,美国参战有早有晚顺理成章,完全没有必要以如此巨大的牺牲换来一个参战理由。
美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是巨大的,中美人民共克时艰对抗强敌的努力是巨大的,用献血凝成的友谊也是有目共睹。

我们要铭记历史,千万不要让历史虚无主义蒙蔽了双眼……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有些人还认为他是忠臣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凌晨,大明皇宫内,34岁的崇祯帝,这位明朝的第十六位掌舵主。此时,他正坐立不安,心如过刀。宫外,炮火轰鸣,李自成的起义大军喊杀声震天,眼看要冲进皇宫。

“在这坐着等死,不如冲一把!”

崇祯帝一声令下,抓起一把三眼枪,跃上马背,带着数十名太监骑马奔向东华门,可是眼前飞舞的乱箭让他寸步难行,他只好跑到齐化门(朝阳门),但却被成国公朱纯臣拒之门外。他又转向安定门,这里的守军早逃了,太监无法劈开深锁的大门,折腾得一身臭汗也无济于事。天将亮,崇祯只好返回。

他跑到前殿鸣钟来召集百官,可任他精疲力尽却无一人前来。他绝望叹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明思宗朱由检登基17年来,勤政节俭,废寝忘食地工作,过度的操劳使他在十年前就早生白发,一脸沧桑,但仍旧未能挽救大明亡国的命运。

前一天,他还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他想再看一眼自己统治下的“大好河山”,却只看到连天的烽火正向北京逼近!一声声无语地长叹,一次次惆怅地徘徊却无能无力。他只好回到宫中借酒浇愁,只留下“苦我民尔!”的声声叹息。

太监张殷来劝降,刚一张口就被崇祯一剑给劈了。一个奴才,也敢来劝降?死也要尊严地死去,让人看看大明皇帝的骨气和担当。

他那天匆匆地送走了皇子们,又急匆匆地召来妻女。对于大小公主,一边喊谁叫你不幸生在皇家,一边挥泪砍杀。他赏了皇后、爱妃三尺白绫,她们就这样梨花带雨地挂了。崇祯皇帝送走皇子,杀死妻儿后,他也决心自挂东南枝了。

心如死灰的明思宗朱由检,在提督太监王承恩的陪伴下自挂于景山歪脖树上。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以发覆面。死前遗言: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之前,崇祯帝还留下一句让阁臣们扎心的话:“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他把亡国之锅甩给众臣,把自己的死状永远定格在后人的心里。大明就这样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了。其实他自缢的也不是什么绳子,也是高档绫罗而已。

您也许不知道,崇祯帝曾向左良玉求救过。具体时间十七年三月,他下诏封良玉为宁南伯,还把平贼将军的大印交给了左良玉唯一的儿子左梦庚。他许诺说,若大功告成,武昌就让他们他们左氏家族世代守护。就这崇祯帝还不放心,又赶紧命令给事中左懋第,这名 “明朝的文天祥”,去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战。

可是左良玉拖拖拉拉并没有出兵,而是按年月写了一份“出兵计划书”交了上去,坐等崇祯审批(签字)。还未等到回复,京师就沦陷了。据《明史·左良玉传》记载:

“疏入,未奉旨,闻京师被陷,诸将汹汹,以江南自立君,请引兵东下。良玉敏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炮断江,众乃定。”

左良玉的手下都惶惶不安,国破之日,江南拥立了新帝,请求率兵东下。左良玉哭着发誓,不许东下。副将马士秀呵斥道:“谁不听左公命令去东下,我杀了他!”并在大船上架起大炮截断长江航线,众人才平息。

那么,就在崇祯告急之日,左良玉为什么不出兵相救呢?

  • 先来看下左良玉这个人。

左良玉出身寒门,从小就是个孤儿,被其叔叔养大,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很有谋略。左良玉白手起家,年少时就从军入伍,有勇有谋的他初在孙承宗麾下与清军作战,功劳第一,后来被安排镇压农民起义。

左良玉骁勇善战,不久就消灭农民军多部,令农民军对他闻风丧胆,就连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头目都忌惮他几分。

左良玉又善于笼络部卒们的心,受到拥护。他自己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中数次击败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的主力部队,功劳颇丰,很快成为手握重兵的明朝第一大将。就在高迎祥死后,农民起义军的浪潮即将降落时,邹良玉却来个180度大反转,蜕变成桀骜不驯、骄纵狂傲,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跋扈军阀。

军阀要么称霸一方,要么一统天下,左良玉怎肯让崇祯任意调遣?

当时崇祯在危急之时调不动左良玉,不乏有以下原因:

  • 一、左良玉根本打不过李自成,出兵等于自毁前程甚至白送死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之前左良玉是拥有数十万精兵,里面有一部分是亲兵和降兵,号称百万兵马,可今非昔比。

《明史·左良玉传》这样记载:

“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军法用两人夹马驰,曰:“过对”。马足动地殷如雷,声闻数里。诸镇兵惟高杰最强,不及良玉远甚。”

说左良玉又80万精兵确实有夸张的成分,但左良玉统领的兵力确能左右当时的时局。

不过崇祯十五年时,左良玉在朱仙镇(500年前朱仙镇也是岳飞第四次北伐的最后一战的所在地,今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一战,因缺粮断水而私自撤退,半路中计被李自成打败了。兵力损失殆尽,元气大伤。他虽然后来也招了几十万兵马,但都是一些滥竽充数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可以说朱仙镇一败,左良玉从此就一蹶不振了。

  • 二、左良玉对朝廷并非忠心,当时只求自保

长期的军饷亏空,使左良玉和明朝的一些将领早就心存不满,连工资都发不起,只好各谋生路。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各路军阀。

左良玉和明朝多数将领一样对朝廷的忠心参有太多的水分,他们各自打着各自的小算盘,精力都用到扩张自己的势力上,朝廷一有事都观风自保,怯于大战,就算勉强出战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崇祯帝根本驾驭不了他。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农民起义军攻破颍州,把崇祯帝凤阳的祖坟都给毁了,接着又攻破鹿邑、柘城、宁陵、通许等地,当时左良玉的大部队就在许州,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去援救。

崇祯十年时,应天巡抚张国维连发三次檄文要左良玉出兵剿农民军,左良玉怯于大战坚决不听,对抢掠百姓倒是勇敢得很。他在地方疯狂搜刮钱财,掳掠妇女,在舒城作威作福一个多月后,经过河南监军太监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动身北去。当看到淅川陷落,左良玉仍视而不见,没有救援的意思。

当农民军东下袭击六合,占领天长、瓜洲、仪真,打下盱眙时,左良玉也不肯救援。当朝廷把总理熊文灿的部队调到安庆,令左良玉的部队听他指挥时,左良玉根本不不把熊文灿放眼里,更别说听他指挥了。

许州兵变,左良玉的家族在许州被灭门,只有一子左梦庚跟在他身边,捡回一命,左良玉更加惜命,为朝廷主动作战的热情之火完全熄灭。

崇祯让督军杨嗣昌催促他去缴农民起义军,封他为平贼将军,左良玉这才出马,一高兴杀了张献忠,官升太子少保。当杨嗣昌发现玩不转左良玉时,就决定让贺人龙取而代之。此时左良玉平起义军立了功,杨嗣昌无法对贺人龙兑现承诺。贺人龙失望怨恨,就把杨嗣昌要替换左良玉的事告诉了左良玉,左良玉怒火中烧,杨嗣昌交给他平定农民军的任务时,左良玉拒不出兵,故意看着张献忠攻打襄阳却不应战,终使张献忠轻松取胜,气死了杨嗣昌。

崇祯一怒削了左良玉的官职,让他戴罪立功赎罪。左良玉心中不满不从,到九江后带着他的20万兵士继续观望自保,直到张献忠攻克武昌后,崇祯帝严令左良玉出兵,左良玉分析张献忠立足未稳,自己有完全胜算的把握时,他这才才出战打败了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又出兵收复武昌。

左良玉的统兵东下主要是不敢正面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对抗,他打着伪太子“密诏”的旗号去南京“救驾”,一离开武昌就露出“流寇”的本性,对百姓大开杀戒,对弘光朝廷的巡抚、总督下黑手。

  • 三、左良玉明白,就算勤王,他也难逃一死。

看看之前救崇祯的那些人,宗室亲王朱聿键带兵勤王,被废为庶民投入大牢;袁崇焕千里飞速行军去勤王,结果被朱由检凌迟,家人还遭到连累被流徙三千里。而当时左良玉和吴三桂就在袁崇焕率领的辽东军里,是这事的见证人;卢象升勤王时,崇祯的内侍高起潜,在距离50里处看着他孤军奋战拥兵不援,导致卢象升身中三刀四箭,惨死沙场,死后80天都没被安葬。

跟随崇祯帝的人,谁不知道崇祯多疑,糊涂。他在位期间接连换了11个刑部尚书,换了14个兵部尚书,杀了 7个总督,还弄死了12个巡抚(其中一个是被逼死的)。孙传庭战死沙场,被朱由检污蔑成畏战,汉奸洪承畴投敌,被崇祯说成是战败的民族英雄,左良玉的老上司侯恂,商丘人,为官清廉被奸臣屡次诬陷削职,被崇祯两次下到监牢。崇祯还逼死了许多的爱国忠臣,看看陈新甲、孙传庭的遭遇。

左良玉深知自己功高震主,在崇祯手下混日子早晚也得被咔嚓了。

他又看到明朝许多大臣,洪承畴、还有三顺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都投降了清朝,李自成攻陷宣府时,太监杜勋投降,接着大学士李建泰投降,左良玉知道明朝气数已尽,他自然不会去做无用功出兵救驾,要不他也不会在京城沦陷之际,多此一举写什么“作战计划书”去气崇祯了。

再说崇祯帝早已失去人心,最后的求救连百万军饷都凑不齐。

明灭时,太监曹化淳说了一句实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就这情况谁还去勤王?

就连吴三桂的动身也不是真心去勤王。

当李自成大军逼近京城之际,崇祯让吴三桂放弃三海关来救驾,吴三桂磨磨唧唧,像得了拖延症,一天最多走10里地。刚走到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离京师还有一百多里地,就听说京师陷落,崇祯自挂了。

为什么还有些人认为左良玉是忠臣?

  • 第一、左良玉的努力——表现得好。

主要是刚开始左良玉对崇祯是绝对的忠心,打外患平内忧都是一马当先,忠君爱国令人赞赏,名气确实靠自己打出来了。

  • 第二、商丘人的功劳——宣传得好。

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在其作品《桃花扇》里大量描写了左良玉的忠君爱国。侯方域为什么这么宣传左良玉呢?那是因为侯方域的老爸和左良玉的关系很铁。侯方域的老爸就是是户部尚书侯恂,侯恂是商丘人。说起来,侯方域也算是左良玉的“世侄”了,自然而然侯方域就是他“炒作”的对象了。

左良玉在作品中很高大,左良玉在《桃花扇》里是作为南明三忠角色出场的,当侯方域写到明灭时,他是这样描写左良玉的:闻京师已破,嚎啕大哭,悲痛欲绝。《桃花扇》火了,左良玉红了,其忠臣人设被成功打造。

现实是残酷的,历史是惊人的。左良玉不仅对崇祯见死不救,就是对南明君也要“趁火打劫”。弘光元年时,宁南侯左良玉不去打清军,却要“清君侧”,他这次要学刘濞吗?这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左良玉前期打造的名声顿时一地鸡毛,人设就此崩塌。幸亏他在弘光朝灭亡前就死了,要不明史上又多一个降清的叛徒。顺治二年左良玉刚死没几天,他的儿子左梦庚就带领部下投降清朝了。正确来说左良玉就是明朝的罪人。

结语:

左良玉不救崇祯,也的确有自己的苦衷。就崇祯那样的人,打赢了是悲剧;就李志成那样的实力,打输了是惨剧,左良玉胜算极低。在乱世之中,保存实力,才是活命甚至谋求荣华富贵的上策。可左良玉千不该万不该,在南明最需要的时候,搞什么窝里横、清君侧,要学什么刘濞、董卓、曹操。

虽然左良玉形象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忠臣人设,但您只要熟悉历史,您就会得出以下结论:他不是忠臣而是明朝罪人。现在您明白左良玉为什么对崇祯见死不救,还让人感觉他是忠臣的原因了吧?

八国联军撤退后,慈禧是怎么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1900年6月21日,大清领导人慈禧下令颁布《宣战诏书》,向十一国宣战,并下令各地军政首脑带兵进京勤王。

出乎慈禧意料,《宣战诏书》发布后,大清栋梁,两广总督李鸿章磨磨蹭蹭,不肯北上,还抗命不尊,声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报局扣押清廷的宣战诏书,只给各地督抚过目,

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反应是“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两江总督刘坤一在获悉了李鸿章的态度后,跟南方各地军政首脑如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串通一气,统一了立场;那就是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

他们联合发电,通告列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攻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财产,凡是在辖区之内,均依据条约保护。”

6月26日,由盛宣怀牵头,上海道余联元跟各国驻沪领事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章程九款》、《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商定井水不犯河水,史称东南互保。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政府跟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大清跟列强的战争以惨败而告终,慈禧也在1901年11月回到北京。

慈禧回京之后,是如何对待那些不进京勤王的东南各督抚的?

慈禧对这些地方大员态度跟庚子之变之前一样,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除了闽浙总督许应骙和安徽巡抚王之春被免职外,其余官员都平安无事。

而且许应骙被罢官是在慈禧回京一年后,跟东南互保无关。

王之春则是在慈禧回銮五年后被罢官,也是因为别的事,跟东南互保没有一点关系。

慈禧之所以对那些没有奉旨的官员进行惩处,主要原因如下:

慈禧手上没有军队

清朝中期,八旗子弟开始堕落,太平军起义爆发后,汉人武装开始崛起,湘军、淮军成为军队主力,满人在军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政府军主力武卫亲军,分别由荣禄、宋庆、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五个将领控制。

庚子之变时,荣禄的部队全军覆没;聂士成战死,所部被宋庆收编;甘军董福祥部因为滥杀无辜被剥夺兵权,甘军也树倒猢狲散不复存在。

而新建陆军的首脑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之一,毅军的宋庆又是李鸿章的老部下,跟袁世凯交情深厚,不会对慈禧无保留忠诚。

如果命令他们镇压乱党绝对没有问题,如果让他们在李鸿章们和慈禧之间选边站,他们最起码要耍滑头,不会不可不扣执行慈禧命令。

所以说,慈禧回京后,能够动用的兵力不多,不足以向东南地方大员开刀。

九省举措对大清有益

没有进京勤王的地方大员,深知大清不是列强的对手,他们不是不愿意进京勤王,而是觉得双方实力悬殊,硬打是玉石俱焚,让大清帝国遭到灭顶之灾。

也就是说,他们对大清没有二心,并没有割据、搞分裂,依旧把大清当作自己的主子,他们不进京是为了主子考虑的,而不是出于私心。

正是由于东南互保,才让大多数地方免于战火,局势没有失控,维护了大清统治,对慈禧有百利无一害。

值得指出的是,南方的大臣们在进行东南互保的时候,还不断上书慈禧,希望朝廷能够尽快开始和谈,这充分说明他们不是在给大清添乱,不是在隔岸观火,更不是在对大清落井下石,而是为大清江山考虑。

地方大员团结一致,慈禧投鼠忌器

互保九省的官员签订的《东南互保章程九款》是一个合同,也是一个盟约。

既然签字大家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成为利益共同体,组成一个联盟,怕的就是慈禧秋后算账。

既然结盟,牵一发而动全身,慈禧处分任何一个人,其他人都不会袖手旁观,国家政局就会出现剧烈震荡,这是慈禧不希望看到的。因为大清江山太脆弱,经不起折腾了。

东南互保跟慈禧战略方针不矛盾

东南互保地方大员害怕洋人,慈禧也害怕洋人,他们的政治立场是一样的。

跟洋人谈判是慈禧的既定方针,地方大员跟慈禧唱双簧更有利于谈判顺利进行。

1900年8月19日,慈禧在逃出北京后的第五天,就已经后悔跟洋人开战,就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决定向洋人求和。

慈禧在逃跑途中,就发出了两道上谕,第一道发给了军机大臣荣禄和大学士徐桐与户部尚书崇绮;第二道上谕发给了身在上海的李鸿章。

因为荣禄当时已经跑到保定,慈禧把和谈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身在上海的李鸿章身上。命他火速北上,与庆亲王奕劻一起跟洋人坐下来好好谈。

这还不够,慈禧在一天之后,又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全国下达《罪己诏》,把主战派当做背锅侠,说大清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等于变着法子向洋人认错。

由于慈禧向列强认错,所以东南互保是在执行慈禧政策,并不违法,为什么要惩处呢?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地方大员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因为他们挽救了大清,挽救了爱新觉罗家族。

所以慈禧不但没有处罚那些地方大员,而且还以“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为由,嘉奖两江总督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张之洞赏太子少保衔。

这实际上,就是慈禧的明确表态,说明大家干得不错。

总而言之,慈禧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是大清已经风雨飘摇,政府没有能力掌控全局的一种表现。

战争中为什么要留预备队不留的话会怎么样

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即使在精于谋略的将领,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提前预料到,而预备队,就是对战场上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预备队的重要性。

一南麻战役

1947年7月,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将国民党胡琏的整编第11师围困在南麻,准备歼灭这支悍旅。整编第11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师长胡琏是一个颇有心计的指挥官,而且不久前张灵甫74师的覆灭,给了他很大震撼。所以,一路上他都非常小心谨慎,到达南麻后,他不是急于推进,而是花了20多天构筑工事,力求保全自己。

华野经过分兵后,粟裕手上只有四个纵队,既要吃掉胡琏,又要阻击南边来援之敌,兵力显得捉襟见肘。于是,粟裕没有选择留预备队,而是全部派出去。以华野二、六、九纵包围南麻,七纵在南边负责阻援。

7月18日晨,第九纵队第26师率先发起了攻击。但是,土木系出身的胡琏,在这半个多月里,督促部队构建了几百个“子母堡”,各种明堡暗堡交替射击,华野每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伤亡,攻击颇为艰难。经18日整天战斗,除了少数几个外围阵地后,胡琏部队大都被压缩进主阵地,解放军三个攻击纵队在外围阵地会和后,对主阵地发起了猛攻。

胡琏在刚开始受到攻击后,就向国民党徐州指挥部发出了求援,国民党急召25师、64师,出动4个旅,向南麻增援。19日,援军到达七纵阻击线,同七纵交火。国民党25师指挥官是黄百韬,在之前的孟良崮战役中,由于指挥不力遭到蒋介石批评,所以这次,他急于戴罪立功,7纵的阻击战打得很是艰难。

21日上午,黄百韬的25师突破七纵60团的750高地,七纵转入二线阵地防御,而东面李弥的第8师也由昌乐、潍县地区进犯临朐,威胁华东野战军后方。考虑到困守南麻地区之敌难以在短时间内全歼,而几个纵队的伤亡也非常大,为争取主动,粟裕当即决定撤出战斗,各纵队分别转移至临朐西南及以南地区整顿。

华野撤出战斗后,胡琏也松了一大口。在解放军攻击最猛烈的时候,胡琏几近绝望,竟然率领司令部全体人员焚香跪拜,乞求老天爷保佑。在这场战役,如果粟裕手中还有预备队,就可以投入攻击部队,给胡琏最后一击,或者支援阻击部队,挡住国民党援军,为攻击部队部队赢得时间。但是,也不能说粟裕欠考虑,而是粟裕手中兵力实力太少,在加上攻击最后一天,天降暴雨,解放军的火药受潮,进攻部队也因此迟滞,不得不将胡琏放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二 锦州战役

相比于粟裕的“神仙仗”,林彪打仗就要谨慎得多,他一定是留够后手,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攻击。林彪使用五个纵队攻城,另外以两个纵队外加两个独立师在塔山阻击侯镜如的“东进兵团”支援锦州。此时,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只有11个师,不足10万人马,而东野两个打援纵队加上两个独立师也有9万多人,和侯镜如兵力相比半斤八两,而且是处于防守一方,按理说应该没有后顾之忧。

但是林彪仍不放心,将东北野战军最强大的第1纵队作为“总预备队”,布署在阻击部队身后,既可以在攻城出现困难时施以援手,也可以在塔山危急时及时顶上,林彪用兵之谨慎可见一斑。尽管攻城和打援都顺利完成任务,第1纵队始终没有投入战斗,但预备队的作用还是非常关键的,它会使攻城和塔山部队都有信心和底气。

所以,预备队不仅可以处置突发事件,而且增加士兵的信心和底气,正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而对敌人来说,就是一个威慑,因为你知道对手还有一张底牌没亮出来,在行动时就会束手束脚,处处被动。对指挥员来说,有预备队保持机动,则一旦复杂的战场上出现异常情况,指挥员不致无兵可调。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

秦国在长平惨胜赵国后,其他五国不是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而是采取了军事行动,但最后因为利益分配问题闹掰了。当时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韩国见秦、赵都损失惨重,就想趁机收回当初送给赵国的上党郡;魏国和楚国见秦国损失惨重,就各自发兵救赵国,然而最后因为利益分配不均,两家自己打了起来;燕国见赵国损失惨重,就趁机偷袭赵国,结果被赵国反杀;齐国窝在角落里瑟瑟发抖,表示一切战争与他无关。

一:韩、赵联合

长平之战时,赵王想跟秦国议和,但是被秦王耍了。然后秦国派人四处宣传,造成一种秦赵已经议和的假象。当时的诸侯国既怕秦国,也怕赵国,因此对“已经与秦议和”的赵国没有进行增援。

事后,各国都发现被秦国忽悠了,但是木已成舟,再出兵也来不及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赵国被狂揍。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惨重,为了应对秦国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攻打邯郸),便提前做好了三手准备。

一是整军备战,准备与秦军做背水一战,不成功就亡国。

二是派人到楚、魏疏通关系,请求支援,撮合赵与魏楚三国共同抗秦。

三是派人到燕国与韩国讲解大义,请求它们出兵帮忙。即便不愿意出兵帮忙,也希望不要在秦国揍自己的时候浑水摸鱼。

当时的其他五国原本不想救赵,因为假如秦国是美国,赵国就相当于当年的苏联,其他五国对秦、赵都很怕,希望他们狗咬狗。然后在秦国吃肉的时候,他们再趁机喝汤。楚国、魏国和燕国都是这么想的。

不过凡是也有个例外,当时韩国的桓惠王意识到,韩国处在抗秦的最前线,如果秦国灭了赵国,那么秦国下一个攻击目标肯定是自己。失去了赵国这个强援,韩国想抗秦,是根本不可能的。

于是,就在秦国欲兵分三路灭赵时。韩国和赵国商量了一下,派出了在诸侯间享有盛誉的苏代到秦国游说,用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秦国的宰相范雎。

苏代到了秦国后,就像范雎进行游说。他的说辞大意就是白起已经武功盖天了,倘若再让他攻下邯郸,那么白起就是秦国的头号功臣,必将位列三公,到时候你范雎的地位恐怕就会在白起之下了。现在赵国愿意割地求和,此等好事去哪里找?

眦睚必报的范雎想了想,确实如此。白起是魏冉推荐的,而魏冉是被自己挤下台的,他和白起的关系本来就是面和心不和。于是范雎就劝秦昭襄王,让秦军暂时休整,攻赵的事先缓一缓。昭襄王认为合理,就下令暂缓攻击。白起知道后大骂范雎,但对暂缓攻击的命令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赵国也因此躲过了一劫。

二:赵、魏、楚、韩四国联合攻秦

等到长平之战过去一年后,秦国派人向赵国索要当初承诺的割地。然而这时候赵国也准备好了,便拒绝向秦国履行割地的和约。秦昭襄王大怒,遂以五十万兵攻赵,邯郸之战爆发。

最初昭襄王本拟定由白起挂帅,但是白起认为灭赵的战机已失,现在攻赵,邯郸之战必然会打成一场消耗战。便以生病为借口,拒绝了这次挂帅出征。昭襄王当时心里很不痛快,但也无可奈何,便派了不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五大夫王陵担任统帅。

秦军在王陵的统帅下,打的磕磕绊绊,在邯郸城下损失了四万多秦军。此情此景让秦昭襄王有点尴尬了,便督促白起挂帅出征。但是白起依旧拒绝,并且还劝诫昭襄王,让他罢兵。秦昭襄王没听白起的,因为这个时候退兵,等于长平之战就白打了。于是昭襄王改派王龁顶替王陵,继续围攻邯郸。结果秦军在邯郸又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秦军久战不下,让当时早已经是蠢蠢欲动的魏国和楚国看到了机会。两国都派大军,同赵军里外夹击,把秦军打的伤亡惨重。(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王龁率残部逃出赵国后,遭到魏、楚联军继续追击,只得退回黄河以西。有两万多秦军因为撤退不及时,被魏楚联军团团包围,做了联军的俘虏。这一次惨败,是继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第一大耻辱。

具体的损失按照《史记》的相关记载——死伤了三十万人!

看见魏、楚、赵联军大胜后,韩国也加入了联军。四国联军一起狂攻河南的秦军,基本将秦国在河南的势力全部扫清。

这一战后,韩国重新收复了上党郡,魏国收复了河东地区,秦军退回函谷关。这就等于说,不仅秦军在长平之战的胜果没了,当年秦惠文王攻魏、韩取得的地盘也丢了。

三:联军的内讧

但是四国联军在破秦后,老毛病又犯了,迅速开始内讧。

首先是魏军见韩国收复上党,临阵反水,从河东前线调回,去打韩国;

韩军见魏军打自己,也撤军去打魏军;

楚国看到魏国撤回去抢地盘,楚军也派兵去打魏国,结果就是楚魏联盟破裂,相互再也不信任。

赵军见魏楚韩都撤了,于是也跟着撤了。

魏、楚两军大战一番,魏国打退了楚军,气势大盛。魏安釐王这个棒槌以为秦国和赵国都衰了,便在四年之内把齐国、燕国和韩国打了一个遍,成功的把诸侯仇恨的目光吸引到了他的身上(也吸引了秦国的仇恨)。

四:信陵君的合纵连横

又过了几年,秦昭襄王病死。他死前,秦国仍然没有从邯郸之败中恢复过来。昭襄王去世之后,刚刚继位的孝文王没过多久也去世了(继位三天后去世)。王位也因此传给了秦庄襄王手上(秦始皇的爹)。

庄襄王继位之后,心态有点小飘,于是秦国又开始了东征。秦军先后把韩国、魏国、赵国全部揪着打了一个遍。值得一提的是,庄襄王还派兵灭掉了东周国,彻底灭掉了周王室。(东周国是从周王室分出来的一个诸侯国,与东周王朝不是一个概念)

结果,秦军的这一次无端征伐惹引起了魏国信陵君的注意。在他的合纵下,关东五国组成了五国联军(齐国没有参加),在黄河以南将秦军打的节节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再次闭关不出。此战过后,各国收复在庄襄王时期被秦军攻陷的领土。

信陵君因此而名震天下。而秦庄襄王则非常的失落,没过多久就病死了。(之后秦始皇继位,吕不韦担任丞相)

但是信陵君合纵攻秦,也没有改变关东各国不团结的问题。在当时,关东各国可谓是乌龟王八蛋,一个比一个烂。

首先是齐国,它不参与任何活动。哪怕是其他五国被揍死了,齐国也不参战。

第二是楚国和魏国,因为邯郸之战后的那次反水事件,两国之间彻底闹掰了。

三是赵国,赵悼襄王时期,因为赵军吊打了燕军,有一个小中兴期。但是燕国弱,赵燕互殴的结果,只是白白得消耗资源,便宜了秦国而已。

四是燕国,简直就是个搅屎棍。因为燕国跟秦国不接壤,所以燕国干的事情,净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所以当时关东六国的情况可以总结为:秦国在积蓄实力;韩国在混吃等死;魏国和楚国彻底给闹掰;赵国和燕国互殴;齐国表示什么都跟他没关系。

这种六国相互比烂的局面延,延续了十多年,一直到公元前243年,因为信陵君的死而被打破。

五:两次失败的合纵连横

秦国听说信陵君死后,于第二年发动了对魏国的战争。秦军势如破竹,一举将魏国的国土打穿!打的魏国南北不能相连,几乎要亡国。魏景湣王立即遣人出使赵国,要求赵国增援,并提出抗秦合纵的建议。

很快,赵、韩、魏、楚、燕组成联军,共推赵国大将庞暖为帅。但是前面说过了,楚国跟魏国搞掰了,无心援助;燕国跟赵国也有仇,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因此这支气势汹汹的五国联军,其实就是一群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乌合之众。

具体有多垃圾呢?可以用土匪来形容。

他们在进攻秦国遭到挫折后,迅速撤退,除了韩军回到韩国外,其余四军没有回国,而是转而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饶安,把齐军打的一头雾水。不是去攻秦吗?怎么跑来打我来了?

没过多久,刚刚抢完齐国的四国联军(韩国退出了)又拉上卫国,再组五国联军,再次共同讨伐秦国。这次楚国国君考烈王担任盟主,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执掌军务。

这一战,五国联军直逼函谷关。结果秦军出关迎战,五国联军直接撒丫子跑路,就恨爹妈少给自己生了两条腿,跑得不够快。秦军顺势发动反攻,先夺了魏国的朝歌,后来又夺了魏国的汲地。魏国见扛不住了,就把邺城割给了赵国,想把秦国的火力转移到赵国身上。

当年秦国攻韩国的上党,韩国把上党割让给赵国,引发了长平之战的教训历历在目。按理来说,赵国不应该再犯这种错误。但是赵悼襄王记吃不记打,居然接收了邺城。于是秦国的火力就集中在了赵国。

最好笑的是,当时赵悼襄王居然还在派兵攻打燕国。赵国和燕国正在打的时候,秦国派出大将军王翦、杨端和等人趁机攻赵,不仅夺了邺地的九座城邑。还斩杀十万赵军,直逼赵都邯郸。

这一次,没有国家还有能力再帮赵国了。因而就有了赵国调李牧率边军回救,李牧两破秦军的故事。

六:总结

纵观长平之战后的历史,关东六国除了信陵君之外,都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当时关东六国并非没有意识到联合抗秦的重要性,信陵君的两次成功合纵就是证明。但是不管六国怎么合纵,只要秦兵撤退,六国必然会内讧。

六国这个情况其实就是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历史上的独孤伽罗是个怎样的女人为什么隋文帝杨坚临死前大呼:独孤误我

(剧照)

曾经的独孤伽罗是那个年代最幸福的人,但晚年的独孤伽罗被某些事情影响,常常“胸闷”。

如果客观地评价一下独孤伽罗这个人,那就是节俭谦恭,用情专一,富有智慧,强权霸道。

早年的独孤伽罗节俭谦恭,富有智慧

(剧照)

独孤伽罗出生在一个不得了的家庭,是鲜卑贵族,父亲叫做独孤信。话说独孤信是个绝代的美男子,史书称其“美容仪,善骑射”,军中爱称“独孤郎”。

但比相貌更突出的是他的才华,先后任职于北魏、西魏、北周,而且官越做越大,后来被封八柱国,官至大司马。

独孤信很猛,后代更猛,在他的女儿中,后来竟然出现三个皇后,最小的女儿就是后来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14岁嫁给了大将军杨忠之子杨坚,当时北周环境复杂,权臣宇文护架空皇帝,把持朝政。就在独孤伽罗嫁人没多久,父亲独孤信被宇文护毒杀,而独孤信的子女们或被贬,或被流放。由于独孤伽罗嫁的是杨家,也是大族,宇文护只好忍了。

此时的独孤伽罗也就是十来岁的姑娘,但她知道必须节俭谦恭,才可以去宰消祸,于是和杨坚相互鼓励,低调行事。即使如此,宇文护睁大了那鹰眼,时刻想收拾了独孤伽罗等人。但是,杨坚夫妇比较低调,同时,杨忠骁勇善战,镇守边关很有威望,在北周地位很高,因此宇文护没有合适的理由收拾独孤伽罗夫妇。虽然,没有收拾独孤伽罗和杨坚,但杨坚父子没有依附宇文护,这导致杨坚在八年内没有任何升迁。

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杨坚在独孤伽罗的鼓励下,建议下,规规矩矩做事,踏踏实实“造人”,十来年时间,两人生了孩子一堆。

公元572年,大将军杨忠去世,杨坚和独孤伽罗的脖子一阵阵发凉,担心宇文护下毒手。但是,世事变幻,隐忍多年的周武帝宇文邕突然发动政变,铲除了权臣宇文护,从此坦途变顺境,杨坚夫妇开始雄起。

起初,很多人劝阻周武帝不得重用杨坚,说杨坚相貌非凡,气质突出,恐怕会对北周皇朝有影响。但是,才能非凡的周武帝宇文邕没当回事,因此杨坚继续为国效力。

好皇帝周武帝本想多干些事,但是老天爷不愿意,在578年,宇文邕不舍地离开了人世,15岁的宣帝上位了。周宣帝是杨坚夫妇的女婿,但这是个残暴的皇帝,一上任就开始大杀宗室和功臣,他的理念里,只要稍微有点威胁的统统应该收拾掉。

收拾过来收拾过去,就收拾到了老丈人头上了。本来皇后只有一个,那就是杨坚女儿杨丽华,但周宣帝直接又封了四个皇后,五人同一级别,这事新鲜,纵观历史,只有这一位是这样放开封皇后的。

封完不久,收拾杨家的计划开始了,首先就是准备赐死杨后,这怎么办?杨坚没有好的办法,眼看灾难就要开始了,此时独孤伽罗准备放手一搏,上朝面见周宣帝。

见到周宣帝后,除了“表忠诚的决心”,就是说放了杨家一脉,饶过杨皇后,但苍白的语言那么无力,周宣帝毫不动心。无奈的独孤伽罗,开始磕头,一磕一声响,头都磕烂了,鲜血满面,这场面让半大小子周宣帝震撼不已。如果周宣帝不答应放过杨后,独孤伽罗大有磕头磕到死的架势。周宣帝让步了,就此放过了杨皇后,杨家也就少了株连的风险了。

此事,给独孤伽罗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此后,一家人在独孤伽罗的建议下,继续低调和隐忍。

好事来了,周宣帝上任两年,结果暴病而亡。九岁的周静帝上位了,宣帝宠臣刘昉、郑译矫为了掌控朝政,矫诏将杨坚引入宫内辅政。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道路有这么几条,一是帮助别人操控朝政,二是学宇文护成为权臣,三是推翻重建,建立自己的王朝。

杨坚是犹豫不决的,但独孤伽罗是坚决的,她不想再出现宇文护被铲除那一幕,也不想再有朝堂上磕头磕到死的场面,她强烈地希望杨坚建立自己的王朝。

事情没有那么难,杨坚控制了朝廷内外,周静帝被迫禅位,虽然也出现了尉迟迥等反对势力,但最终都被解决了。从此,属于大隋的时代开始了,这个时代的开启,独孤伽罗功不可没。

独孤伽罗强权霸道,用情专一

公元581年,杨坚上了位,当了隋朝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而独孤伽罗就是隋朝的文献皇后,此时独孤伽罗39岁。

刚当了皇帝的时候,杨坚每天和独孤皇后一起上朝,到大殿前两人分开,有太监负责两人间的联络。由于独孤伽罗饱读诗书,人又聪明无比,所以对隋文帝的各项事宜总有独到见解。下朝后,独孤皇后又和隋文帝同车返回,真的是夫唱妇随,举案齐眉,是夫妻又是朋友,同时又是合作伙伴。宫中人等,称两人为“二圣”。

在杨坚主政,独孤伽罗地辅助下,隋朝发展良好,经济、政治、文化等快速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繁荣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岁月总是无情,时光总是匆匆,慢慢地两人变老了,隋文帝被天下人称道,心中的贪欲开始滋长;独孤皇后功勋卓著,见解不凡,慢慢也变得强势了。

独孤伽罗强势的展现,一是体现在太子的选人上,一是体现在对丈夫的感情上。

独孤伽罗和杨坚本来选长子杨勇为太子,此人容貌俊美,性格温和,喜欢词赋。但是这个太子“业务能力”不强,而且后院处理得并不好。

本来独孤伽罗就很欣赏专一的感情,自己和杨坚就是如此。但是,他们的儿子杨勇却是喜欢美色,喜欢奢侈,娶了不少妻妾。这些独孤伽罗都忍了,但是,忍不了的是杨勇喜欢妾胜过正房,正房元妃因为杨勇过于宠爱云诏训,竟然被气死了,这心够小的。独孤伽罗认为人怎么可能被气死?其中,必有蹊跷,于是派人开始调查太子杨勇。

本来是晋王的杨广,一看到母亲的举动,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人前人后都装出和萧妃关系良好的样子,对外声称“不纳小妾”。每每遇到母亲说起太子时,杨广附和母亲,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再加上杨广能力很强,感情很专一,独孤伽罗渐渐有了废太子的举动。

当独孤伽罗赞誉杨广,而贬低太子杨勇时,隋文帝也开始正视此事,于是派了人去调查,这一调查引出想不到的事端,因为调查的人叫杨素,是杨广的人。杨素在故意激怒杨勇后,杨勇说出了不少抱怨的话,从此隋文帝也开始怀疑他。在独孤伽罗、杨广、杨素的助攻下,太子杨勇被废为庶人,杨广成了太子。

直到杨坚重病之时,看到太子杨广开始提前安排上位了,狼子野心,显露无疑,于是杨坚大喊一声:“独孤误我!”然后开始安排人接杨勇回宫,但是消息哪里能出得去?很快,杨坚就走了阎王殿。(有传说是杨广弑杀了杨坚)

从这里看出独孤伽罗对朝政影响巨大,换太子纯粹是独孤伽罗一手强势促成。

独孤伽罗喜欢专一的爱情,那么她的爱情从一而终了吗?没有。因为杨坚晚年“出轨”了。

都说男人无论多大,都喜欢年轻貌美的姑娘,此话不假。本来一直坚持陪着伽罗过一生的杨坚,晚年也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呢?

说隋文帝晚年时喜欢了一个姑娘,这是尉迟迥的孙女。尉迟迥曾经阻挡他上位,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尉迟迥兵败后,尉迟迥的孙女被收入了宫中,长大后成了宫女。

看到尉迟氏,杨坚来了激情,一个没防住,就临幸了。很快独孤皇后得知了此事,这事对独孤打击太大,因为这事玷污了她引以为傲的爱情。痛苦过后,就是残忍,独孤伽罗在激动的情绪中,杀死了那个姑娘尉迟氏。

杨坚知道此事后,策马狂奔几十里,对着山谷大喊:“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喊也喊了,哭也哭了,最后黯然回宫。从此,在独孤伽罗活着时,杨坚再也没有找过女人。

公元602年,独孤伽罗死了,那个强势霸道,用情专一的女人死了。一番痛苦后,隋文帝开始了新的生活,开始释放无人约束的激情,宣华夫人等先后受到宠幸。也许是纵欲过度,也许是独孤带走了他的心,两年之后,杨坚也去了西天极乐之地。

(剧照)

隋朝的历史过去一千多年了,要问独孤伽罗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聪明漂亮,年轻时节俭谦恭,富有智慧,年老时强势霸道。但从始到终,独孤伽罗都是个用情专一者,只是隋文帝晚年的花心,让独孤伽罗的爱情变得不纯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