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乱终弃了太子以后(元稹写的《西厢记》,真的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吗)_太子_康熙_的人

本文目录

  • 元稹写的《西厢记》,真的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吗
  • 如果朱棣在朱标死后被立为太子,他继位后会不会也削蕃
  • 康熙的大太子胤礽为什么被废了又立,立了又废
  • 朱高煦被贬之后,太子的处境会有改变吗太子又是如何应付的呢
  • 胤礽犯了哪些错,导致他失去太子之位
  • 汉宣帝明明知道“乱天下者,太子也”,为什么不另立继承人
  • 康熙为何把太子立又废,废了又立,然后再废呢
  • 皇帝立太子之后的其他儿子都分去干嘛了
  • 古代太子没有继位去世后,太子妃和儿子怎么安置
  • 雍正王朝:太子复立后,身为太子党的老四胤禛为何撂挑子不干了

元稹写的《西厢记》,真的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吗

元稹写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属于传奇文。一般被认为是《西厢记》故事的源头。

故事梗概大约是:

  1. 张生来普救寺,遇见姨母一家人,姨母女儿就是崔莺莺。
  2. 张生和崔莺莺相遇,互相倾慕。(《会真记》中最具价值的是描写二人感情部分别具情致。)
  3. 张生想和崔莺莺在一起,丫鬟让张生去找媒人说和婚事。张生说:“索我于枯鱼之肆。”(出自《庄子·外物》,意思是我等不了那么久。渣男苗头),于是崔莺莺抱着自己的枕头去找了张生,就是自荐枕席。
  4. 张生赴京赶考没成功,回来后再去赶考,离开了崔莺莺。
  5. 张生薄幸崔莺莺,始乱之终弃之,最后却还说崔莺莺是妖孽,说自己是忍情,抛弃崔莺莺是及时悔过。(渣男实锤)
  6. 作为作者,元稹说写这篇传奇文是希望大家不要再犯错,赞赏了张生及时悔过的行为。(呵呵,再有文采也是渣男)
鲁迅先生评价《莺莺传》,主要有三点:
  1. 元稹以张生自居。
  2. 有些部分写的十分有情致。
“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故亦可观。”

3.最后文过饰非。(文章掩饰自己的过错)

“惟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

除了鲁迅先生,还有一些人也认为《莺莺传》的原型就是元稹和他的表妹崔莺莺。

宋代的王性之认为张生就是元稹,崔莺莺是元稹的表妹。依据包括:

  1. 元稹的外公叫郑济。
  2. 唐代《崔氏谱》中写到,永宁尉崔鹏,娶了郑济之女,生了崔莺莺。
但有些人认为,崔莺莺姓崔,崔在唐朝是大姓,元稹为了攀高枝娶了韦丛,舍弃了崔莺莺不合理。

陈寅恪先生在《读莺莺传》中认为,崔莺莺原型并非大家族之女。

总之,元稹很可能就是张生本人,做了始乱终弃的事儿,但是实际情况也不能轻易下结论。

如果朱棣在朱标死后被立为太子,他继位后会不会也削蕃

假设朱棣如果真的循正常途径被立为太子后继位,他也是会削藩的,事实上,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权之后,就真的是进行了一轮削藩。

朱棣称帝后,首先要表示得皇位不正的自己是兄弟们的拯救者与保护者,一定要改变建文帝的『胡作非为』,便给之前被削藩的王爷恢复了爵位,还大肆封赏,一时间藩王们非常高兴,可是朱棣一旦坐稳了皇位,便变了脸,他曾经下旨道『自今王府非得朝命,不许擅役一军一民及敛一钱一物』,于是乎,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务,不得管理军队,不得结交官府,甚至不得随便出城、不得彼此见面。朱棣还把朱元璋时代封在北部边境负责边防事务的塞王往内地迁移,典型的事例就是把宁王朱权迁到了南昌。

朱棣的这番行为,名义上不是削藩,吃相也比建文帝好看,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其实质意义上看,实际上就是削藩,只是这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削藩,自此之后,明朝的藩王变成了锦衣玉食的囚徒,可能出现的第二个朱棣实际上就被朱棣扼杀在摇篮里了。

因此,假设朱棣能够合法继位,这一套组合拳基本也是一样,不过有一种可能性,如果没有建文帝的前车之鉴,朱棣也许也会动作更加粗鲁暴烈一些。

康熙的大太子胤礽为什么被废了又立,立了又废

皇太子胤礽是清王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太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子。康熙皇帝对其的宠爱,史不绝书,但最终胤礽却没能继承皇位,这也源自于康熙皇帝对其态度的变化。

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极力汉化之后的结果。满清并没有立太子的传统,但是由于满清定鼎中原,要学习汉王朝一系列的政策与思想,在此情况之下,胤礽被立为太子。

康熙皇帝的目标是想把胤礽培养成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英武之主。所以,康熙帝给胤礽选了当时最博学的读书人做他的老师,同时也自己对其进行培养。

但是出于溺爱,皇太子在少年时期就有些嚣张。但是,康熙皇帝并没有责罚太子,反倒是讽刺了他的老师。

之后,太子的行为越发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不满。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宣布废除太子。理由是:僇辱在廷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

可见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儿子很失望,以至于在祭祀天地之时发出:不知臣有何辜,生子如允礽。可见,在康熙晚年对于自己的选立的太子是很不满意的。

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来是与索额图结党营私,索额图被处死以后,胤礽总想为之报仇。二者呢对于朝中官僚的轻蔑。

第一次废太子的导火索,是皇十八子的病逝,胤礽对此的冷漠让康熙感到其对于兄弟的无情,因此废掉了胤礽。

康熙废掉太子的一个原因是担心太子为索额图复仇,但是平静下来的康熙显然明白这个理由不成立,再想想平日里对这个儿子的爱,于是动了复立太子的想法。

古来太子既废,无得生存者,过后人君莫不追悔。自禁允礽之后,朕日日不能释然于怀。

显然康熙动了恻隐之心,再者废太子之后。诸皇子都觊觎太子之位,党争日趋严重,尤其是八阿哥一党争的特别厉害,因此康熙需要把太子归位从而平息党争。

太子被废后不到半年,便又重新册立。但是再次登上太子位的胤礽已然有恃无恐,我爸把我废了又很快立我,那就证明我还是重要的。而且重立之后,康熙责人,处人,逐人,都听胤礽的,这使得皇太子越发骄横,再者康熙也担心起自己的命运。

半年以后,康熙借托和齐结党营私一案,敲打皇太子,但太子不为所动,依然横行。最终康熙狠下心来二次废除皇太子,自此之后,不立太子。

朱高煦被贬之后,太子的处境会有改变吗太子又是如何应付的呢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简单分析一下朱高熙被贬事件。

首先是当时的统治者––明成祖朱棣,朱高熙在永乐十四年被贬,而这一年朱棣刚56岁,正值壮年,这个时候的朱棣可以说是心高气傲,但同时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以说是最见不得人比他强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朱高熙开始冒头了。朱高熙,朱棣二子,在靖难的时候深得朱棣赏识,并且在武将中威信很高,而且朱棣曾向他说:“勉之,世子多疾。”这句话啥意思,用现在的话就是说:你加油,你哥哥身上有毛病。可以说,这句话就是朱棣激励朱高熙在靖难中出力,但朱高熙当真了,于是更加自负狂傲。但是到了永乐十四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已经十二年,朱高熙还是这么跳,那朱棣原本就怕太子过于仁弱,朱高熙这样冒头那朱棣更害怕朱高熙成为第二个明成祖,所以将朱高熙贬为庶民,放逐。可以说朱高熙被贬大部分的原因是他自己的咎由自取,所以对太子的地位并无很大影响。

而此时的朱高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隐忍。在朱高熙被贬之后,三皇子朱高燧曾密谋杀死成祖,虽然没有成功,但仍然使朱棣成了惊弓之鸟,这个时候的朱高炽就成了朱棣的重点关注对象。而此时的朱高炽也知道自己能否即位全在自己身上,所以在朱高熙被朱棣重罚的时候迎着朱棣的怒火为朱高熙求情,在朱高燧事发的时候为朱高燧求情。在朱棣的眼里,太子的行为充分体现出来他的仁弱,仁爱,以及傻,对就是傻,对自己的生死仇敌却还存在着兄弟之情,别人都想弄死你了你还为别人说话,这不是傻是什么。可对此时的朱棣来说,他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傻儿子,对自己的皇位没有丝毫威胁的傻儿子。正是朱高炽此时的隐忍才让朱棣放下了戒心,然而朱高炽真的是傻吗,看看朱高炽上台之后的政令,大肆改动朱棣的行政政策,从这能充分看出朱高炽对朱棣的不满,但是朱高炽没表现出来一点,可以充分看出这个短命皇帝的心性。

而除了朱高炽的所作所为,其他方面也能使朱高炽的太子地位不会有丝毫动摇。

首先是朱高炽受太祖朱元璋喜爱,是太祖钦点的燕世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如果说明成祖朱棣还会听别人的话,那这个人只有一个:他爹,明太祖朱元璋;然后是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解缙曾向朱棣上奏立朱高炽为太子,其中让朱棣心动的是一句:“好圣孙”。朱瞻基深得朱棣的喜爱,所以看在朱高炽儿子的面子上,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不会有任何动摇;最后是祖制,朱棣一直强调自己是太祖好皇后的嫡子,来证明自己皇位的合理性,而且按礼法,立储当立长,无过不得废。所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是名正言顺的,从这也能体现出汉族的长幼有序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帝王。

综上所述,太子的所作所为以及各方面原因,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不会有任何动摇。

胤礽犯了哪些错,导致他失去太子之位

康熙的儿子众多,大约有三十五个,排上顺序的二十四个,长大成人的也有二十个。而且多数都很优秀。皇位的继承历朝历代都是很麻烦的事,康熙懂得这些,在康熙十四年时,就立不到两岁的次子胤礽为太子。

胤礽也很争气,在多人的培养呵护下,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到了二十岁已经是精明强干,经常随康熙出巡或康熙出巡,让胤礽在京城代理朝政,胤礽都能处理的很好。在康熙出征准葛儿是,写信给胤礽所因想他,让胤礽把他自己穿的衣服,弄上几件送到前线,以慰藉思念太子之情,胤礽感动的流泪。

然而,正是康熙对胤礽的宠爱,使胤礽变得粗暴专横。冷漠无情。康熙一次出巡,想念胤礽,让胤礽住到自己的行宫,可是,胤礽面对身体有漾的康熙,依然谈笑风声,让康熙忽然有了警惕。胤礽还经常对人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做太子时间太长了。

胤礽当太子确实时间很久了,身边自然有一帮人所谓的“太子党”。这些人知道康熙是要去世的,提前攀附太子当然有好处。主要以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势力强大,而且争夺权利有些太露骨了。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以“潜谋大事”为由,处死了索额图。这样,也激化了与太子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积累总是要爆发的。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依然带儿子们去河北避暑行猎。康熙一共带了八个儿子,其中包括只有八岁十八阿哥的胤衸。结果,这个胤衸在路上生病,百般医治无效去世了。康熙十分的悲恸(康熙的儿子夭折的不少),更是让康熙伤心与吃惊的是,他随行的其他儿子们,对他们弟弟的去世,几乎都是不闻不问的,有病时也没有人关心。特别是长子胤褆和太子胤礽。而此时的胤礽已经有了子嗣,也毫无同情之心。康熙心冷失望更是恼怒。

太子胤礽被康熙指责后,没有认识自己的冷漠。而是将委屈撒到了自己侍从和大臣身上了。更是让康熙恼怒的是,胤礽被指责后,心神不安,感觉不祥。就派人窥探康熙的起居,甚至,他自己晚上也偷偷的到康熙的寖帐观察动静,这些被其他的阿哥们看见了,并告知了康熙。康熙大怒,将儿子们都喊来,痛骂一通,特别是胤礽,更是老账新账一起算,康熙恼怒的痛哭。最后宣布“胤礽废去太子名号,他这样的人不能继承祖宗家业”。

从此,胤礽失去太子之位,再无翻身的机会。胤礽错在,心太急。也难怪,谁让康熙长寿呢?


汉宣帝明明知道“乱天下者,太子也”,为什么不另立继承人

我是一名文史笔者,我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乱天下者,太子也”,汉宣帝为什么不另立继承人?

汉宣帝在位时,太子刘奭觉得汉宣帝刑罚太严苛,劝说汉宣帝要多以儒学治国,这与汉宣帝的以法家治国为主理念不同,因此汉宣帝说出了“乱天下者,太子也”这句话,可见他是不看好太子刘奭的治国能力。然而太子刘奭7岁被立,25岁顺利登帝位后,强盛的西汉随着汉宣帝死去轰然倒塌,国力随之陷入了颓废的长期下行。果然被汉宣帝言中。

这就令人很奇怪,既然汉宣帝不看好太子刘奭的治国能力,为啥不另立帝位继续人?

古剑情深,对原配妻子的感情,不肯另立太子

太子刘奭是汉宣帝与结发妻子许平君皇后唯一孩子。汉宣帝以古剑情深让许平君成为皇后,但却被霍光妻暗中玩手段弄死了许皇后,太子刘奭就成了汉宣帝对许平君的念想。刘奭尊儒术,与汉宣帝的法家与儒家并行只是治国理念不同,太子刘奭未犯大错,根据立“嫡长子”的传统,汉宣帝没有废太子刘奭的理由。

太子多才多艺,为人仁厚,并大奸大恶之人

刘奭即汉元帝,人品还是不错的,至少不担心他将国家大政方针胡搞一通。汉元帝上台后果然体恤百姓,生活节俭,力行仁政。

但汉宣帝给太子刘奭请的5个师傅都是儒学大师,天长日久的接受老师的教诲,尊儒就是自然结果,所以汉宣帝觉得刘奭尊儒的根源在于自己没选好老师,不能单纯只怪刘奭并改立太子。

废太子可能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太子可能会性命不保

汉武帝因为内心深处存有换太子的想法,引发蛊惑之灾,徐汉宣帝外,太子、卫皇后家族全部死光,汉宣帝是直接受害者,对此汉宣帝是有心理阴影的。且前朝废太子大都落个早死的悲惨下场。他害怕刘奭如果太子地位不保,在汉宣帝死后性命不保。汉宣帝与太子刘奭之母许皇后有深厚感情基础,他不忍心他们唯一的孩子落下悲惨的命运,因此汉宣帝不另立继承人,就是怕太子刘奭被废后死得很惨,汉宣帝百年之后无脸见九泉之下的结发妻许皇后。

汉宣帝自身责任,刘奭多才艺,但治国才能偏弱

汉宣帝之所以能在刘贺之后当上皇帝,成为一代名君,他的平民经历造就他拥有丰富的社会阅读,能忍别人之不能忍,这是他坐稳帝位清扫了霍氏集团的关键因素。然而他自己做上皇帝后,对与原配妻子唯一的孩子刘奭,却犯了天下大多数父母的通病,舍不得让刘奭吃苦,更舍不得儿子像当年自己那样在民间体验平民生活。

汉宣帝虽然在刘奭7岁时封他为太子,然而却没把他当位帝位接班人来培养,培养他为君的基本才能。且汉宣帝也如同大多数父亲一样希望娃多才多艺,让刘奭上了很多艺术兴趣班,刘奭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

但是刘奭的正经本领,即将来作为一国之君所要求的治国安邦本领,以及汉宣帝的法家理念这些看家本领均没传授给刘奭,更没令刘奭积极学习、实践家国政事;相反那些以享乐为主的音乐艺术倒是很精通。

艺术家有几个是雄伟英武男儿?娘娘腔倒是不少,因此刘奭为人柔懦也就很好理解了。这是汉宣帝培养儿子方向出了问题,根本责任在于汉宣帝汉宣帝难免心里自责,而不另立继承人。

汉宣帝在太子人选上长期犹豫

汉宣帝一直觉得另一个儿子淮阳王刘钦有法家理念符合他的理念,为人处事、聪明健硕“类已”,因此他在帝位接班人上长期在“类已”的淮阳王刘钦,与“不类已“的太子刘奭之间摇摆了很久。最终汉宣帝对许皇后的念想占了上风,刘奭太子地位得保,成了汉元帝。

总结:帝位继承人带上感情色彩,非明智之举

以上四点就是汉宣帝不另立继承人的根本原因,他保全了太子刘奭帝位,以及对结发妻子的感情。但其在选择帝位继承人上带上浓厚个人感情,汉元帝之后,西汉陷入了漫长的下行趋势中,却非明智之举。

我是古诗词文心,一个喜欢写古诗词、文史故事的笔者,欢迎到我主页做客。

如果觉得文心写得好请给我点个赞,如果喜欢文心的文章就点个关吧。谢谢!

康熙为何把太子立又废,废了又立,然后再废呢

康熙一废太子,是因为太子狂乱悖逆,拆国事家事之台

索额图等太子党想拉拢朝臣,结党营私,阴谋篡位

当废了太子胤礽之后,康熙苦心培养的众皇子纷纷崛起

夺嫡之心蠢蠢欲动,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暗潮涌动的朝廷中各方势力也开始选择站队

这也让康熙觉得政局动荡不稳,又生内斗之乱

于是复立太子胤礽,以稳定朝局,安定阿哥们夺嫡之心

目的就是拖延时间,给康熙选择接班人的布局机会

在各种试探,布局,设计启动之时

太子胤礽不满作了四十年的太子,

想为自己即得皇权做殊死一搏

太子胤礽上奏皇上,想领兵去平准格尔之乱

实则想跟康熙要兵权

康熙看出太子一党谋划夺兵权逼宫的阴谋

于是密谋安排,将太子党悉数铲除

终于二废太子,从此胤礽幽禁咸安宫,再也没有复起指望

九子夺嫡的矛盾彻底激化

四子胤禛成了最后的赢家

皇帝立太子之后的其他儿子都分去干嘛了

在清朝以前如果立了太子以后,那么其他的皇子就要被皇帝外放出去做藩王。

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你不要留在皇宫里和太子争权夺位。因为皇宫只能太子在,其他的藩王自然也就打发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了。

一、明朝

明朝皇子们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到了成年就会被外放出去做藩王,并且很少有人能够平平安安当一辈子王爷的,大部分都是莫名其妙的被废掉、被杀掉,被逼自杀的也不少,可见做王爷实在是个高危职业。

1、朱元璋时期

据说朱元璋手里有本《御制纪非录》,详细记载了各个王爷的罪行,想整谁拍出这本书就完事。

他将自己的儿子们全部外放,只留下太子朱标。让比较有能力的几个儿子到北方做藩王,允许他们拥有军队,目的是让他们保卫边疆,为子孙后代打下一片天。

后续结果我们也知道了,藩王有兵权是件麻烦事,朱棣造了朱允炆的反。

2、朱棣时期

因为朱棣宠信二儿子朱高煦,并不喜欢大儿子朱高炽。本来想把朱高煦外放出去做藩王,朱高煦坚决反对,朱棣也就默认朱高煦留在京城。但是后来朱高煦的种种作为遭到了老爹的厌恶,因此也是被一脚踹到自己的属地,没得商量。

3、万历时期的福王

万历皇帝最宠爱福王,一直想要立他为太子,但是遭到了大臣和太后们的集体反对,没有办法,把福王分到最富饶的地方去做王爷,给了他2万多亩田产,不过这位福王最后是被李自成活活煮熟吃了。

4、明朝后期

藩王想要出城省墓,必须上奏朝廷;王与王之间不得相见;一旦受封到封国,如果不是皇帝亲召,不得入京。

崇祯时,清军兵临北京城,唐王朱聿键倡议勤王,并领兵来北京,半路上被崇祯皇帝的诏书斥责,废为庶人。

二、清朝

相比明朝的皇子们手无实权,任人宰割,清朝的皇子们还算是大权在握。

清朝皇子们,成年以后会被皇帝封为各种郡王亲王,然后分别统领八旗,成为旗主。正可谓是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清朝只有康熙立了太子,和明朝皇子们毫无实权,甚至连进京都很难不同,清朝的皇子们都有官职在身,他们参与各种决策,管理着重要部门。

这也直接造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皇子们个个都很厉害,谁也不服太子,都想当皇帝,场面那个混乱,气得康熙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经常号啕大哭。

纵观历史,皇子们能够得到善终的是少数。毕竟对皇位构成了威胁,犯点小错就可能引来杀身大祸。

古代太子没有继位去世后,太子妃和儿子怎么安置

假如太子在皇帝之前就病死,他的正室和儿子都会得到妥善安置,尤其是太子是正常病死而且储君地位较为稳妥的情况下。

太子妃会被另外赐予封号,封为王妃等,保障她的衣食住行不被降级。太子的子嗣会被封王,女儿封为郡主。这样的安排,一般情况表示太子一脉会成为普通的宗室,帝位继承权转移到其他支脉手上。后继之君一般会对先太子的家眷予以照顾,即使是表面文章上也得做到,这是一种礼仪和姿态。比如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去世后,他的太子妃裴氏在武则天手下的生活,待遇也不差。裴氏病死后,武则天下令裴氏和李弘合葬,并且追封裴氏为哀皇后。

这是第一种安排。

还有第二种安排。就是在明确使用立嫡立长的情况下,继承权会继续在太子一脉中传承,而不是转移到太子其他兄弟手中。最为明显的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后,他的正妃还是称为太子妃,他的次子朱允炆被册封为皇太孙。朱允炆后来帝位被夺,则是后话了。

还有一种特殊的安排,就是太子的后人后来凭借政变等手腕,重新夺得帝位。

比如朝鲜的仁粹大妃,在丈夫死后,她的两个儿子失去继承权,小叔子成为新的继承人。她后来凭借手腕运作上位,把小儿子推上王位,自己也成为大妃(等同于王太后)。

其实最多的时候,太子一死,太子一家只求能保命,不被后继之君惦记就行。

雍正王朝:太子复立后,身为太子党的老四胤禛为何撂挑子不干了

因为,他知道,太子胤礽的小命不保!

在《雍正王朝》中,从剧情一开始,太子胤礽就一再强调,你老四胤禛是我的人。

去南方赈灾,太子胤礽担心老四胤禛差事办不好,连累了自己,于是讲了一句:

“老四,怎么说你也是我的人!”

后来老四胤禛去追缴户部欠款,太子胤礽同样强调了一句,老四,你是我的人!

事实上,老四胤禛也一直没有否认这件事,甚至在举荐新太子时,仍然押宝了太子胤礽,让包括皇上在内的众人都认为,老四胤禛的确是太子胤礽的人。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后来康熙帝南巡,太子胤礽监国后,老四胤禛不仅不全力协助他,反而撂挑子回家不干了呢?

一、

老四胤禛撂挑子不干了,按照明面上的原因是太子胤礽监国时胡作非为,还不听劝,话不投机半句多,一气之下,老四胤禛告病不干了。

也就是说,太子胤礽的治国理念跟老四胤禛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俩人就此分道扬镳,再也不往一个壶里尿了。

当然这样理解,也不算错,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很黑暗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这时候的老四胤禛在刻意跟太子胤礽割裂,说白了,他已经看出来太子胤礽命不久矣,急于撇清关系,保护自己。

可是,不久前他还跟老十三胤祥一起举荐废太子胤礽复立呢,那时候不怕受牵连,怎么现在太子复立了,他反而怕受牵连了呢?

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康熙帝离京南巡,这时候是太子监国!

要想解释清楚这背后的原因,我们就要好好讲一下,历史上当太子的,尤其是当了很多年太子的,其处境到底有多难?

被废且被杀的太子数不胜数,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汉景帝长子刘荣,因母获罪,先被废,后被杀;隋文帝长子杨勇,因弟陷害而被废,后被兄弟杨广杀了;唐高宗长子李忠,因王皇后(非其生母)被废而受牵连被废,后被污蔑谋反被杀……

还有些太子没有被废,但也是当了老多年,老多年太子,就像太子胤礽一样,他们的处境其实也不好过。

二、

举一个明成祖朱棣长子朱高炽的例子:

朱高炽在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到永乐二十二年继承皇位成为明仁宗,足足当了二十年太子。

而当初朱高炽能当上太子,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大明朝有名的大学士——解缙!

作为皇帝且多疑的朱棣,最怕什么呢?

最怕自己会变成宋文帝刘义隆,最怕自己会变成隋文帝杨坚,最怕自己成为唐高祖李渊!

所以,虽然他早早就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实际上也是处处在提防他,尤其是他出京带兵打仗的时候,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断了后路,稀里糊涂就成了太上皇。

所以,即使朱棣带兵在外打仗,让太子朱高炽监国,也是限制朱高炽行使监国权力,至少有以下三条权力,他是没有的:

一是文武除罢、二是肆意朝贡、三是边境调发!

说白了,一是剥夺了他的文武百官任免权,就是人事任免权;二是剥夺了他的外交权,没办法联络外援;三是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发生任何战事,他都没权力调动兵马。

可见,作为监国的太子,代理皇帝,实际上都没有一个大内总管权力大呢!

朱高炽曾经监国的时候批评了一名老臣,结果被朱棣知道后,大骂朱高炽,没事不要乱动朕的老臣。

甚至朱高炽不允许独留或私见官员,且留下足够的人监视着太子,监视着东宫的一举一动,连一只鸽子都不放过。

三、

而刚才提到的解缙就在这时候进京述职了,本想跟朱棣套套近乎,能回到京城工作,结果从二月等到了十一月,皇上就是没有班师回朝。

等不及的解缙选择了去见太子,史料上并没有记载解缙到底跟太子说了什么,甚至也没有记载他到底有没有见到太子。

总之一直在暗处监视着太子,一直觊觎太子位置的另一位皇子朱高煦给朱棣偷偷打报告去了:

“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后来解缙便是因此而死,毫无疑问,他的死,就是死在了皇上的猜忌,皇子的夺位之战中。

回到我们的题目:

历史上那么多太子造反的事情,作为康熙帝,他必然也得提防,毕竟这时候被复立的太子,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让自己满意的太子了。

而太子胤礽犯了哪些错误呢?

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朱棣御驾亲征后,给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下达的四不允许中的三个不允许:

不允许私自任免官员,不允许私自接见官员,不允许私自撤防京城官兵。

太子胤礽监国的时候,这三项错误可是递进发生的,先是任意罢免官员。把当初举荐老八胤禩的官员罢免了一大堆,甚至把前来劝阻的上书房大臣马齐都给罢免了。

后是私自跟任伯安有书信来往,试图拿到百官行述,达到控制百官的目的,再有就是调动京城兵马,直接谋反了。

四、

不要觉得康熙帝南巡完全是为了散心,为了察看民情,更多的考量则是考察太子胤礽,甚至专门等着太子犯错,以便拿下他。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康熙帝太过重视名声,当初复立太子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朕只要将来,人家不骂朕是不教而诛的无道昏君,就心满意足了。”

而在第二次废太子的时候,他跟张廷玉说的是:

“如果朕再次废了太子,那么千秋万代之后,史书会怎么评述?”

随后,他提出将任伯安的信再寄还给太子胤礽,一下子就把张廷玉搞迷糊了,问皇上,你这样一来,岂不是逼太子谋反吗?

康熙帝嘴上冠冕堂皇地讲再给太子一次机会,实际上内心却异常坚定,朕就是要逼太子造反,只有逼着他反了,再废掉他,自己内心就没什么负担了:

“那么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册在后,就都怨不得朕了。”

而在康熙帝整个计划中,还有两个人担任着重要角色,一个是老四胤禛,一个是老十四胤禵。一个主内,在京城控制住兵马,监视太子动向,一个主外,在京城外控制住兵马,监视太子胤礽的外援部队。

而康熙帝宣布拟密旨给老四胤禛的时候,张廷玉不敢相信般地反问了一句:

“四阿哥?”

康熙帝见张廷玉疑惑,再次强调了一下,就是四阿哥!

五、

这个镜头一晃而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为什么张廷玉会疑问皇上给四阿哥下密旨呢?

就是因为,在张廷玉的印象中,老四胤禛本该是太子胤礽的人啊,给他下密旨,回头他跟太子胤礽汇报了咋办?

而且,老四胤禛本就不是能带兵打仗之人,一旦太子反了,他怎么控制京城的兵马?而最适合带兵打仗的,却是老十三胤祥,为什么康熙帝不给他下密旨控制兵马呢?

原因就在于,康熙帝不认为老四胤禛是太子胤礽的人,却认为老十三胤祥是太子胤礽的人,或者认为老十三胤祥会讲情义,到时候反而坏了大事。

那么康熙帝什么时候开始认为,老四胤禛不是太子胤礽的人呢?

从他宣布要做“孤臣”的时候,从他装病不追查刑部冤案的时候,从他重新举荐太子胤礽的时候,从他空手接白刃的时候,从太子监国,他愤而告病不干的时候。

康熙帝南巡,必然留下一堆眼线死死盯着太子胤礽,别忘了早在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太子胤礽就冲院子里粘知了的人喊过:

“粘杆儿的畜生,干什么吃的,烦死人了!”

那时候的皇上就已经在监视太子了,更何况南巡的时候,更是增加人马,365度无死角监视着太子。

甚至,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施行监视的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四胤禛!

一开始老四胤禛也是苦苦劝说太子胤礽,不要这样胡作非为,两个人谈话还算是正常,为什么他突然就暴跳如雷愤而不干了呢?

六、

就是因为太子胤礽再次强调了一句:

“关于江苏那件事,你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老四,你是我的人!”

实际上,太子胤礽怎么罢免老八胤禩那边的官员,老四胤禛并不怎么在乎,也仅仅是出于职责提醒了两句。但江苏闹灾,这种是大事,搞不好就会民变,所以他必须得管,这也是他瞒着太子胤礽把钱粮发出去的原因。

为什么要瞒着太子呢,太子又不是傻子,这种大事就算报了他,他也自然会批的?

说白了,看到太子这样胡作非为,老四胤禛故意留下个破绽,等着跟太子吵架呢。这次又听到太子胤礽喊你是我的人,一下子惹恼老四了,我要是你的人,怎么死的都不清楚呢,当然不能当你的人。

于是愤而甩袖而去,同时向太子老师王掞宣布,从明天起告病不干了。

说是不干了,其实一直在暗中操作,后来的血洗江夏镇,以及火烧百官行述就是他的杰作。再加上故意利用老八胤禩一伙,透露给康熙帝太子书信的事,一下子就逼反了太子。

因为事先划清了界限,老四胤禛不仅毫发未损,还摆了老八胤禩一道儿。而老十三胤祥,因为跟太子没有划清界限,即使康熙帝知道他是无辜的,仍然关了他整整十年,整整十年啊。

其实从老四胤禛的儿子弘历获得金如意,从老四胤禛的儿子弘历骑着康熙帝的尿脖儿,从老四胤禛的母亲德妃获封皇贵妃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全心全意夺嫡啦,既然要夺嫡,怎么可能还会寄太子篱下?

换我们这种人到剧中,你觉得你能活几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