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立了太子之后要废掉,困难吗
- 李世民为夺权而诛杀太子、齐王之后,却为何放过了唐高祖李渊
- 太子宝座都打造好了,为何康熙皇帝迟迟不让太子胤礽出阁
-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立了庶出的长子后,又生了嫡子怎么办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之后怎样了
- 古代“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为什么还会谋反
-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 汉武帝逼死卫太子是不是西汉衰败的开始
历史上立了太子之后要废掉,困难吗
太子的事说起来很复杂,豹眼想了解一下,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人曾经被立为太子?有多少太子被废?有多少被废的太子重新被立?有多少太子是皇帝亲生的?有多少太子能够最终上位?有多少帝位不是传给了太子而是太弟或太孙?
诸如此类,让豹眼懵逼,却找不到确切的数据。与本题无关,也就不必再费那个劲啦。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太子被废,说难不难,说易不易。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长子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许多人把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作为中国第一位皇太子,但没有史料佐证。
豹眼查阅《史记·秦始皇本纪》,并没有关于秦始皇立扶苏为太子的记载。
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秦始皇东巡,到了平原津时就病了,而且病情越来越重。于是,就用玉玺作诏书给公子扶苏说:“回来办理丧事,在咸阳埋葬我”。
这里明确记载是公子扶苏,而不是太子扶苏。没有记载秦始皇立太子一事,或许因为秦始皇自以为长生不老,就没准备让别人接班。
嫡长子扶苏因为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就被发配北方,协助蒙恬修筑长城。
秦始皇感觉不行啦,就想把扶苏召回,主持丧礼,继承皇位。
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当时,赵高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陪同秦始皇巡游。赵高与李斯串通修改了遗诏,立胡亥为太子,之后假诏赐死扶苏,让胡亥继承了皇位。
从《秦始皇本纪》来看,秦始皇本人并没有立太子,胡亥这个太子也是赵高、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而改立的。
有史料可查、皇帝亲立的太子,最早是刘邦所立的太子刘盈。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就以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
这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皇帝自己确定的皇太子。
虽然是刘邦自己立的太子,但也不很满意,就想废掉他。
据《史记·吕后本纪》记载: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太子刘盈是刘邦与吕后所生嫡长子,为人仁弱,汉高祖刘邦就以“不类我”为由,常常想废掉他。
这个“不类我”,并非怀疑吕布出轨,不是亲生。而是指性格仁厚、软弱,不像他那么多流氓无赖的样子。
此时,刘邦宠幸戚夫人,认为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很像他。
戚夫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将来继承皇位,日夜啼哭,请求刘邦改立如意为太子。
刘邦经不住戚夫人的眼泪攻击,加上不太喜欢刘盈,就想废掉太子。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吕后因为年老色衰,刘邦外出征讨,就把吕后作为留守,而让戚夫人伴驾。一来二去,吕后说不上话,逐步被疏远。有好几次,如意几乎就取代刘盈为太子。
幸亏大臣们力谏,留侯张良给出了个主意,太子刘盈才保住了其位子。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刘邦想废掉太子,群臣纷纷反对,御史大夫周昌最为强烈。
刘邦就问周昌是个啥原因,周昌口吃,且盛怒之下,说话更不利索: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意思就是,你别看我说话不利索,然而我可知道这么做不行。你要想废掉太子,我坚决不答应。
刘邦看到这个情况,也笑了,暂时停止议论这个事,但刘邦并没有彻底放弃废太子的打算。
吕后感觉到了压力,就向张良求计。张良就建议吕后,让刘盈去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
在一次宴会上,刘邦看到太子刘盈身后站着四个老头,询问之后,才得知是自己多次请他们出山而没有前来的商山四皓:
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刘邦一看,清楚太子刘盈已经羽翼丰满,不可动摇,也就打消了废除太子的打算。
由此看来,皇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说啥就是啥。但废立太子一事,事关国家社稷的命运,也绝不是一句话的事。
在历朝历代,也经常发生太子逼迫父皇退位的事,如玄武门之变,就是太宗李世民,把他老子赶下了台。
但总体而言,太子还是斗不过皇帝,多数情况下,皇帝想废掉太子几乎还是一句话的事。
就以武则天执政时期,太子废立一事来说一下,这事太过稀松平常,就不必引经据典,简单说一下吧。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是为章怀太子。
不久,李贤被废,李显被立为太子。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临朝听政。
次年,武则天就废唐中宗为庐陵王,改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之后,武则天自己称帝,把唐睿宗又废掉了。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都想做太子,武则天也想把皇帝的位子传给老武家。
狄仁杰就对武则天说:
“姑侄之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祭祖于太庙;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祭姑于太庙者”。狄仁杰的意思是说,等你驾崩后,如果你侄子登基继位,还没听说有把姑母供奉在太庙里的。只有立儿子继承帝位,才可以配享太庙哦。
狄仁杰更劝说把庐陵王李显召回。
李显回都后,皇嗣李旦主动请求逊位给庐陵王李显,武则天遂立李显为太子。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革命,逼迫武则天禅位,李显再次复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从武则天主政时期,这个几位太子的废立来看,虽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但太子之位就跟玩偶差不多。即便做了皇帝,也是说废就废。
由此看来,太子废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就看谁比谁厉害。
太子党一向是高危职业,一荣俱荣,一败俱败。皇帝与太子的权力争斗一直是宫廷争斗的主旋律,总体而言,太子还是斗不过皇帝。废掉太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事,但绝不是一句话就解决问题的,最终还是取决于势力。
李世民为夺权而诛杀太子、齐王之后,却为何放过了唐高祖李渊
现在的电影电视里确实有很多人为了皇位什么是都干的出来。杀兄弑父的屡见不鲜。事实的历史这样的事少之又少。
古代以孝治天下,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夏朝最早的法律,不孝罪都是头等大罪。禹刑之属三千,罪大莫于不孝。也就是说夏朝的法律有三千条,最大的罪就是不孝罪。由此可见不孝罪在4000年前的分量。
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大唐第一个辉煌盛世,直接影响了当时的世界,是世界的文化政治中心。引来无数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大唐一睹盛世风采。
李世民一生功绩无数,贤德万字难诉。但杀兄一事千百年来始终为人诟病。要说当时李世民既然已经杀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为什么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老子也办了。
第一个原因就是一个孝字,这个得非到万不得已,即使是万不得已也是很难的一个决择,弑父是一个天大的罪过,不是一般人能够能承担的。
第二个原因,李世民也没有必要弑父。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已经没有了选择。就剩下李世民一个儿子了,皇位只能由李世民来继承。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目的已经达到,何必多此一举冒天下之大不为。
最后事实也证明,李渊很快就让了位。事实也证明李世民确实是个好皇帝。
太子宝座都打造好了,为何康熙皇帝迟迟不让太子胤礽出阁
世祖康熙是在什么背景下立的太子呢?
二阿哥胤礽有着显赫的母族,他的母亲是康熙的结发夫妻,一起陪着康熙度过很多难关的皇后赫舍里。
赫舍里生胤礽时难产,拼着最后一口气生下孩子后便去世了,康熙既伤心皇后早逝,又心疼胤礽连母亲的面都没见过,心情激荡之下毅然决定立胤礽为皇太子,因此,胤礽就成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康熙对胤礽的培养,可谓是精心对待、亲历而为,1687年,康熙为太子胤礽选定了老师: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还有以及后来的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英,这四位皆为饱学之士,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康熙西征期间,胤礽与皇三子胤祉赴康熙行宫探病,因太子表现不佳被遣回京师。十二月初四日,孝庄太后三周年祭日,胤礽在安奉殿(孝庄棺椁暂安处)祭奠。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包括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受封的诸皇子参与国家政务,并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分封皇子,相对削弱了太子的力量,对皇太子是一次考验。同时,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皇太子及皇太子党。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另外,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太子的许多不良表现。比如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
种种不仁的表现,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满。这些报告,有些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最重要的是,他不仅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他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因此,这就是康熙皇帝一直犹豫不决,迟迟不让太子出阁的原因,结果愈演愈烈,最终在康熙47年,第一次废黜了胤礽太子位!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立了庶出的长子后,又生了嫡子怎么办
古代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遵循的继承原则就是立“贵”、“长”,先贵后长,但这仅仅是一种需要遵守的制度,真正实行的时候也是遵守这种制度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却不一定就真的是嫡长子继承。毕竟在古代的大家族甚至皇室中,斗争是极为残酷的。能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没有嫡子的情况下,继承的顺序自然是优先考虑庶长子,但是倘若在立了这个庶长子之后,突然有嫡子出生会怎样呢?庶长子是不是就会被废黜,改立嫡子为继承人呢?这确实是合理的一种操作。如果庶长子的生母身份卑微的话,改立嫡子基本不会掀起什么风浪。倘若庶长子的生母身份不一般的话,这改立的过程多半是伴随着斗争和流血的。
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王皇后没有生子,因此在652年立的太子就是庶长子李忠,李忠的生母只是一个宫人,身份很低微。在李忠被立为太子的这一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出生,虽然当时武则天还不是皇后,而李弘也不是嫡子,但很快就是了。
655年,李治和武则天并肩作战,终于实现了废王立武。武则天成为李治的皇后,而李弘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李治的嫡长子。第二年的正月,许敬宗就上书李治废庶立嫡,然后李弘就成了太子,李忠被降为梁王,惊恐不安的李忠并没有活太久,在664年被武则天陷害致死。
所以即便是这样看起来庶长子没什么势力的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倘若要是有点势力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的斗争和流血的,毕竟权力是个好东西,几乎没有人会不喜欢。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春秋时期的鲁隐公和鲁桓公兄弟俩。鲁隐公息姑是鲁惠公的庶长子,而鲁桓公允是鲁惠公的嫡子,兄弟俩年龄相差很大。允的生母仲子原本是鲁惠公为息姑准备的妻子,结果因为仲子的美丽而将其占为己有。原本的王子应该是息姑,允出生后就变了。但是鲁惠公在允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让息姑继位暂代国政,等允长大后再将国君之位还给允。
自然的,后期的交接并不是很顺利,还没等鲁隐公将国君之位还给允,允就在有心人的挑拨下迫不及待了。命人将鲁隐公杀死,然后允继位,即鲁桓公。
易储是大事,轻易动不得,一动轻则引起兄弟残杀,重则导致国家动乱,所以历来立太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过周朝至清代之前这一时间段实行的基本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只是制度是制度,还是会有人不服气,想要争一争。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杨广取代杨勇为太子和李世民取代李建成为太子了。
隋朝二世而亡我们就不多说了,但只说李世民的这一举动就造成了大唐很长时间内的皇权动荡,李世民的嫡子们就有样学样,最后便宜了嫡三子李治。唐朝在很长时间内坚持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嫡长子真正继承皇位的却没有几个。这也说明了即便定下了规矩还是会有斗争。
当然,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时代,也还有本来立的太子是嫡长子,后来改立庶子的情况。李隆基的上位就是最好的例子,李隆基只是李旦的庶次子,原本按照继承制是不可能轮到他做太子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李旦第一次登基的时候,太子就是嫡长子李成器。
但是后来李旦让位于母亲武则天而做了皇嗣,再后来是相王。唐中宗去世后,韦后想要效仿武则天称帝,结果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将李旦扶立为皇帝。可以说李旦的这个皇位是李隆基争来的,所以李隆基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即便他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但是他是最有资格做太子的人。李成器也赶紧表示应该立贤,因此原本属于嫡长子的太子之位就被李隆基这个庶子所得。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之后怎样了
凿壁偷光的主人翁叫匡衡,字稚圭,是西汉后期人。少年时家里穷,作为一个立志要出人头地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偷偷学习,于是就有了《凿壁偷光》的故事。在艰苦的环境下认真求学,熟读经史子集,尤其善于研究《诗经》,受到当时很多人的称赞,曾与当时的名士萧望之、梁贺等人辩论,因此被其它人推举为官。
寒门出贵子的典范
匡衡刚开始做官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文笔官员,因其文采出色,常常得到别人褒奖,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在汉元帝继位后,因其酷爱儒家,匡衡就被人推荐给汉元帝讲学,最初升为郎中,在大殿中给那些在朝的官员讲《诗经》,又升升职为博士兼任给事中,到汉元帝在位的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被提拔为丞相,为百官之首,并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
可以说位极人臣的匡衡,靠自己坚持不解的努力经学,达到了古代官员的最高峰。作为社会最底层出生的匡衡,但任丞相之后积极了解民疾疾苦,真心为百姓办事,得到其它官员和百姓的一片称赞。可此时的汉元帝,却远离贤臣重视宦官石显等人,疏远了诸大臣之间的关系, 让石显把持朝政。匡衡多次上书汉元帝,希望铲除宦官势力肃清朝堂,但事与愿违未能如愿。
苦难出生匡衡悲惨的结局
按照汉朝的分封制度,凡是封候的人,都会被赐予一定的土地,作为其采邑供其生活。匡衡当时被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封地是3100倾,而封地中的税收都归匡衡所有,这来之不易的财富,对于那个为了看书砸别人家墙的,穷小子匡衡来说应该感到满足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匡衡被封候以后,测量人员在给他侧量封地的时候,也测错了多测出了400倾地给匡衡,也许是匡衡知道测错了,却隐瞒不报企图掩盖过去。但这事却被被别人抓住了把柄,准备找机会扳倒他。
屋漏偏逢连夜雨,博学多识的匡衡,却疏于对子女的管教。他儿子匡昌因为他的关系被任命为越骑校尉,有一天,这位官二代喝酒过度,借着酒力杀了都城一百多名百姓,被官员抓获。杀人偿命天经地义的事,匡衡作为父亲积极营救自己的儿子,赦免其子的死罪。可这时,那些想要扳倒匡衡的人借机,弹劾匡衡说他封侯以后,多占附近居民400倾地为自己封地。两件事一起爆发,让匡衡无力回天,最终,剥夺了他爵位,收了他的封地,被贬为平民,无颜再回家乡的他死在了匡谈村。
综观匡衡的一生,因贫穷而积极奋进,奋斗有名气地位后,就得意忘形忘记了曾经的自己。从而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不仅匡衡,还有和珅等等,不都是贫穷到位高权重,最后身败名裂,跌入了人生的怪圈。
古代“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为什么还会谋反
在古代皇权社会,太子作为国之储君,本就是未来的皇帝,然而历史上却仍然时常发生太子谋反之事,这又是为何呢?实际上,太子虽然是未来的皇帝,但历史上能够顺利继位的太子其实并不算多,原因便在于太子之位虽然高贵,但同样很敏感,兄弟之争、父子矛盾、大臣攻讦等,都很容易造成储君之位不稳。而只要太子不甘心被废,那么其实也就只剩下了谋反一条路可走。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发生的六起太子谋反事件,纵观这些事件,其实都是由太子之位不稳所引发。
1、戾太子刘据(汉武帝刘彻之子):“巫蛊之祸”被逼谋反。戾太子刘据是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之子,于元狩元年(前122年)被立为太子。汉武帝晚年爆发“巫蛊之祸”,汉武帝于是命宠臣江充调查,江充先是采取刑讯逼供、栽赃陷害等方式将案件做大,之后又对汉武帝说“宫中有蛊气,如不除去,陛下的病就不会好转”,汉武帝于是命其入宫调查,江充则采取栽赃嫁祸的方式,扬言“在太子宫中搜出的诅咒木人最多,还搜出大量书写有大逆不道之语的丝帛”。
因汉武帝居于甘泉宫,太子刘据无法解释,于是调动长乐宫士兵,杀死江充等人,长安城中遂传出“太子已反”的谣言,汉武帝派使者前去调查,但使者根本不敢入城,返回后却谎称“太子的确已反”,汉武帝于是命人率兵平叛,太子刘据兵败逃亡,最终与两个皇孙死于湖县泉鸠里。
2、“元凶”刘邵(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之子):父子矛盾太深。刘邵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与皇后袁齐妫的嫡长子,于元嘉六年(429年)被立为太子。刘邵当了二十多年储君,本来一直深受父亲宠爱,后因“元嘉北伐”导致父子间生了嫌隙。后来,刘邵又因与弟弟刘濬犯了错,担心被父亲责备的他便求教于巫女严道育,竟然采用“巫蛊之术”诅咒父亲。
“巫蛊之术”爆发后,宋文帝鉴于刘邵、刘濬认罪态度较好,只是严加追捕严道育,然而刘邵却偷偷将严道育藏在东宫之中。元嘉三十年(453年),得知严道育仍在东宫,刘义隆这才决定废黜刘劭、赐死刘濬,结果事情泄露。为求自保,刘邵于同年二月发动兵变,杀死父亲刘义隆,自立为帝,但在位仅三个月,便被率兵讨逆的武陵王刘骏俘杀,而严道育也被当街鞭杀,焚尸扬灰。
3、愍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之子):胞弟夺嫡担心地位不保。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嫡长子,于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称帝同年被立为太子。唐太宗对李承乾可以说寄予厚望,李承乾早年也的确聪明仁爱,算是个合格的储君。后来李承乾患上足疾,开始叛逆起来,虽然唐太宗先后派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魏征等人悉心辅佐和教导,但众大臣的一味劝谏,非但没能改变李承乾,反而使得其日益狂悖骄躁,不敬师长。
再后来,由于其弟李泰的夺嫡之心越来越明显,且同样深受李世民的宠爱,而李承乾则因为腿疾的自卑心理,感觉自己的储君之位越来越危险。最终,李承乾决定暗杀胞弟李泰,在失败之后,又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等,意图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终因事情败露而失败。李世民不得已将其废为庶民,流放黔州,不久后去世。
4、节愍太子李重俊(唐中宗李显之子):韦皇后与安乐公主逼反。李重俊是唐中宗李显第三子,于神龙二年(706年)被立为太子。因李重俊并非韦皇后之子,因此韦皇后对其十分厌恶,而唐中宗李显对韦皇后却是言听计从。此外,当时深受唐中宗宠爱的安乐公主,一心想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不仅经常对李重俊当面凌辱,甚至要求唐中宗废黜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深感储君之位越来越危险的李重俊,联合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以及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等人,率左右羽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等人后,率兵自肃章门杀入皇宫。然而,由于千骑官兵的临阵倒戈,兵变最终失败,李重俊出逃途中被左右亲信所杀。
5、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之子):被李林甫与杨国忠逼反。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在长兄李琮去世,次兄太子李瑛被废之后,李亨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但也因此与拥立寿王李瑁的宰相李林甫结怨。此后,李林甫多次以勾结地方官员和武将为由攻讦太子李亨,不仅导致大量官员被杀被贬,就连太子李亨也两次被迫离婚。李林甫去世之后,杨国忠出任宰相,但杨国忠在清算李林甫的同时,仍旧是太子李亨的死对头。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率众逃出长安,在出逃队伍行至马嵬驿时,太子李亨与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动兵变,杀死宰相杨国忠及其子杨暄,韩国夫人也死于乱军,之后又迫使唐玄宗赐死杨贵妃。“马嵬驿兵变”之后,父子关系已经无法弥合,于是唐玄宗入蜀避难,而太子李亨则北上灵武,并于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在灵武称帝,遥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6、李宁令哥(西夏景宗李元昊之子):父亲夺儿媳并意图改立太子。李宁令哥是西夏景宗与野利皇后的嫡次子,在兄长、太子李宁明去世后被立为太子。李宁令哥长大后,本已选定太子妃没移氏,结果因为没移氏太过漂亮,反倒被父亲李元昊抢走立为妃子,导致父子生隙。后来,李元昊先杀了野利皇后舅舅野利遇乞和野利旺荣全家,又废除了野利皇后,改立野利遇乞的妻子没藏氏为皇后。
后来,没藏氏为李元昊生下李谅祚,李元昊又想改立李谅祚为太子,彻底导致父子决裂。不久,没藏皇后的兄长、国相没藏讹庞挑唆李宁令哥杀父自立,并表示自己愿意拥立李宁令哥为帝。之后,李宁令哥便拎着一把大刀和野利浪烈冲入内宫,杀掉了大醉中的李元昊,结果在逃入没藏讹宠家中后被抓,最终以”弑君罪“被处死。
除了以上六位之外,其实还有几位情况较为特殊,如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太子元恂,因为不满迁都而被反对改革的鲜卑贵族利用,最终因谋反之罪被赐死。如唐高宗李治太子李贤,被诬陷谋反被废杀。如闽康宗王继鹏、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也是弑父称帝,但并未被立为太子。还有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也是起兵杀死了弟弟,但就性质而言应该算是平叛。当然,还有康熙的太子胤礽,也曾策划逼康熙退位。
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后来为何放弃了
刘邦晚年为何放弃废太子?
刘邦嫡长子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刘邦觉得这孩子“不类我”,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聪明顽皮,非常像他。加上刘邦东征西讨时,都是戚夫人一路侍候,戚夫人又日夜梨花带雨的号哭,泡软了刘邦那颗英雄的心脏,刘邦就更加坚定信心要废掉太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但后来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主要原因有:
1、 废长立幼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有违礼法,负作用太大,刘邦不敢轻易开这个头。
作为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自商周建立以后,一直到满清入关才不再使用。但民间依然在使用。
东周灭亡到西汉建立也不过才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嫡长子继承制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特别是秦没有使用嫡长子继承制,秦始皇崩后,少子胡亥继位导致秦二世而亡的教训犹在眼前。
刘邦如果贸然废太子而立少子如意,严重违反礼法,会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首先,会引起骨肉相残。嫡长子继承制深入人心,如果一直坚持,会打消其它皇子的非分之想,使其它皇子安心天命。如果没有这个制度,皇子之间必然会视同仇寇,亲情冷漠,暗中互相攻击,严重的就会引起骨肉相残。春秋战国这样的事例太多,秦朝也是这样,胡亥继位后,几乎杀光了兄弟姐妹……骨肉相残,刘邦肯定不愿意看到。
其次,会引起皇子结党。如果废除嫡长子继承制,皇子们为了争夺储君和帝位,必然费尽心机地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必然引起皇子结党,从而引发党争。
再次,会引发朝局动荡。皇子一旦骨肉相残或结党相争,必然引起朝局动荡,那么国家就会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甚至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军事政变。而在政变过程中,一些野心家有可能就会取刘氏江山而代之。这是刘邦更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刘邦不想开坏头。始作佣者,其无后乎!刘邦一定开启废长立幼的宗法制,那么后代的君王就会效法刘邦,而效法的理由很简单——“法祖制”!因为在后代看来,开国皇帝的做法就是规矩,学习开国皇帝的做法就是尽“孝”,别人还找不出理由来反对。
刘邦既想废太子,又不想做破坏“礼法”的始作佣者,所以刘邦只是反来复去地说,我想废太子,但一直没付诸行动。
《史记.吕太后本纪》: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几代太子者数矣,就是数次要替换代子,但并没有真替换。这是刘邦心里矛盾纠结的必然结果!
2、 其次,群臣几乎一边倒反对,刘邦不能逆民意一意孤行。
刘邦反来复去地放风说要废太子,一方面是在给如意造势,另一方面是试探群臣的反应。但试探的结果让刘邦很失望,群臣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废太子。
其中反对最厉害的就是御史大夫周昌。刘邦就问他为什么反对?
周昌有口吃的毛病,说话结结巴巴,他说的话,史记有生动记载:
《史记.张丞相列传》: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於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成语“期期艾艾”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吕后也真是能屈能伸,她听到周昌为太子之争的言语后,竟然给周昌下跪,说没有周昌谏言,太子几乎就要被废了。
周昌的身份比较特殊,是御史大夫,也是刘邦最为忌惮的大臣。御史大夫的职责就是负责监察,上至天子,下至君臣,都在他的监察范围之内,如果人家监察的有道理,刘邦要是不听,就有昏君之嫌。
周昌的言论既代表了朝中群臣的意见,也代表了一定的民意,刘邦很忌惮,毕竟天下初定,逆民意而行,对他这个开国皇帝的形象是有损害的,对刘氏江山的稳定是不利的。
而太子虽然懦弱,但为人仁孝,没有什么过错,刘邦不能简单一句话“不类我”就把人家给废了。如果随便废一个没有错误的太子,一定会引起天下民众的情绪波动……
而当时,天下初定,稳定压倒一切!刘邦只能忍耐。
3、 其三,吕后用张良计请出商山四皓,让刘邦意识到太子羽翼已丰废不了。
刘邦欲废太子,留侯张良也劝谏过多次,刘邦不听。
后来吕后看到太子的地位实在岌岌可危,放下老脸,派她二哥建成侯吕泽去请张良。张良本不想管刘邦的家事,但是经不住吕泽的再三请求,同时,他也不希望刘邦乱了宗法。就给吕后出了个主意,让太子写一封言辞卑切的亲笔信,并备上厚礼,去商山请出四个隐居的老头,叫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这四人本来是秦始皇的博士,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秦亡后,因为不满刘邦对士人的轻慢,就隐居商山,不愿仕汉。刘邦也听过这四人的大名,因为汉初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所以刘邦多次派人去请这四个老家伙出山,他们都没有出来。因为当时他们都80多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所以叫“四皓”。
吕后用张良计,果然请出商山四皓。一次刘邦摆宴,太子作陪。刘邦突然看到太子身后站着四个陌生的白胡子老头,一问姓名,才知道就是自己慕名已久请都请不来的、鼎鼎大名的商山四皓。
刘邦就问:我多次请你们,你们不来,现在怎么跑到我儿子这里来了啊?
四个老头也直言不讳,说他们听说刘邦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所以不愿出山。现在听说太子仁孝,恭敬下士,天下万民景仰,所心他们愿意出来辅佐太子。刘邦说,那就麻烦你们尽心地辅佐太子。
《史记.留侯列传》: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兒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个老头和刘邦见过面、让刘邦大惊以后就离席了……刘邦叫过戚夫人,指着四皓的背影说:太子的羽翼已丰,动不了……
戚夫人很失望,也很悲痛,刘邦说别哭了,给我跳个舞吧,我作歌以和。戚夫人就悲悲戚戚地舞起来,刘邦作了一首《鸿鹄之歌》,记载在《史记》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这首歌是刘邦有史记载的第二首诗歌,第一首就是著名的《大风歌》。这首诗里,刘邦把太子比喻为羽翼已丰、可以横绝四海的鸿鹄,自己这个皇帝老子也奈何不了了……
歌词中充满了无奈、不甘与担心。无奈的是太子不能动了;不甘的是堂堂皇帝老子动不了儿子?担心的是自己百年以后戚夫人及如意的安危……因为这个担心,刘邦封如意为赵王,并且派对吕后有恩的周昌当赵国相国,以保护如意。
为什么商山四皓一出山,刘邦就绝了废太子的念头呢?
第一、商山四皓是“士人”的代表。商山四皓被称为高士,是士人的代表。古代人分等级,除了皇家人及其勋戚以外,天下人都可以归为“士家工商”四大类,最高级别的人就是“士”,士是国家统治的中坚力量。历代皇帝开国后,要管理好国家,必须重用“士”,商山四皓是士中最难请的人,太子请到了,说明天下“士族”都已对太子归心。
第二、商山四皓代表了强大的民意。“士”是天下民众的代言人,因为一般只有“士”才能出将入相,去朝中当官。所以读书人自古就受到民众的敬仰。读书人既能代表民意,也能影响民意。因为他们会通过著书、立说、教育等方式,去做宣传工作,从而引导天下的舆论。刘邦不敢逆天下舆论。
第三、商山四皓代表了太子强大的根基。任何人要当皇上,必须有强大支持力量,刘邦自己的支持力量就是丰沛那帮一起打天下的发小们。太子现在不仅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也得到了包括四皓在内的在野力量的支持,朝、野都支持太子,太子就不能动。如果强行废太子,如意即使继承皇位,也会被赶下台。
戚夫人所能倚仗的只有老皇帝刘邦,没有培养自己的力量。当年褒姒还培养了虢石父等谗臣呢,而戚夫人连个谗臣都没有培养出来,况且刘邦不是昏君,培养了也没用。刘邦一死,戚夫人和刘如意就没有了靠山,不可能在皇位上呆多久的。
只有一种可能,刘邦在世时,就把其它皇子都杀了,把朝中大臣都杀了……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仅刘邦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一定有其它政治力量起来推翻刘如意!那时候,江山就不姓刘了……
所以,各种力量较力到最后,刘邦权衡再三,只能无可奈何地放弃废太子!
汉武帝逼死卫太子是不是西汉衰败的开始
大家好,我是晚来风!说西汉的衰落是从汉武帝的“巫蛊之祸”开始的,我觉得不完全正确!
一,汉武帝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巫蛊之祸不足以抹杀
刘邦去世之后,西汉经历了吕后专权的黑暗时刻,大肆屠杀刘姓子孙,重用外戚,此时的西汉可谓风雨飘摇!但是在“文景之治”后,开创了新局面,汉武帝登基之后的一系列措施,更是创造了大汉王朝的辉煌!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实现推恩令;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振兴农业;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军事上主要体现在对匈奴的三次远征!,解决了边患,维持了政权的稳定!所以,纵观武帝的一生,功绩卓越!虽然晚年时候,受小人蛊惑,错杀了太子刘据,制造了“巫蛊之祸”,但是和他的功绩相比,还是功大于过的!
二,继承人对其政策的延续
武帝去世之后,指定了继承人刘弗陵,并委派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为托孤大臣,很好的延续了武帝后期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了因连年征战匈奴引发的社会问题,开辟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国力得到恢复,人们安居乐业!
三,西汉衰落始于元帝
汉元帝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宣帝刘询的长子,刘询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刘病已,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的幸存者!刘询在位期间,匈奴俯首;严惩贪官,发展农业;建立西域都护府,称霸西域;政治清明,轻徭薄赋!创造了“昭宣中兴”的局面!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汉元帝即位以后,远贤臣,重小人,而且信任宦官,政治思想幼稚,竟然天真的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不会结党营私!结果被宦官玩弄于股掌之间,以致朝纲败坏,吏治腐败,把“昭宣”开创的辉煌局面毁于一旦,大汉自此陷入衰退!
所以说,西汉的衰落是从元帝开始!人们常说登上了高峰,也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一个人如此,国家更要如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