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吗)_孔子_为之_可为

本文目录

  • 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吗
  • 孔子“知命”,为何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 如何理解孔子论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为什么有人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历史上有哪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下场比较悲惨人物啊
  •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 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如何评价二人的处世方式
  • 为什么有人评价孔子是“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吗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是:明知很难做的事,却还要努力去做。这反映出孔子的孜孜不倦地执着,锲而不舍地追求。

孔子的这种精神,是一种自我挑战。想做一件事,确实很难,没有成功的把握。到底可不可为,还得通过自己的拼搏和实践,来检验和证实自己。即使没有成功,但毕竟努力过,对自己也是一种磨练。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遇到困难只管放弃,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难成大业。一个男人丈夫,就必须自强不息,知难而上。尽管努力不一定成功,也许下一次成功,但是不努力永远都不会成功的。

这是一种不服天命的精神。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继续坚持下去,这是非常不易而又难能可贵。就象愚公移山,九十多岁的老者,带着他的子子孙孙,每天挖山不止。而已是天命之年的孔子,明知道“克己复礼”任重道远,继续周游列国,仍然初心不改。正是这一方面,突出了儒家积极入世而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是一种强烈使命感的精神。孔子不因为能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认为如果应该去做,就必须坚决去做。他的晚年难以完成四书五经的著书立说,但是他带着他的弟子搜集,整理,编写各种史料,为传承和弘扬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尽其他的历史使命。虽然四书五经都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共同完成,但是这些儒家的经典,大部份都是孔子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他最大的政治抱负,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实现天下为公。尽管两千多年来,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但是我坚信:至圣先师的愿望能够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孔子“知命”,为何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野狐试答

题主好,感谢你提出这样优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得起你的提问。题主觉得孔子既然“知命”这和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有点矛盾,不合乎常理吧?

按照“知”和“行”的关系可以把人分为三种。

第一种人可叫做识时务者,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形势、时局、外界条件等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知道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哪些事什么时候可为,什么时候不可为。我们把这些人称为聪明人,识时务者。

第二种人就是不识时务者,他们对自己、外界条件、机会、形势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适合自己做。他们不会思考,跟风、盲从是他们的突出特点,这种人占大多数。

第三种人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就是孔子这样的人,他们少之又少。这种人有自己的信仰,有大理想,他们对当时的环境、形势、条件非常清楚,也知道在当下,自己的努力不可能实现理想,但他们仍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奋斗。

“知命”在孔子包括两点内容:一个是“道之不行已知矣……”;一个是“……天之将丧斯文,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天之未丧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他是上天安排的传播礼乐文化的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但他也清楚地看到此事在当世是行不通的。孔子要做的事情是要为“万世开太平”,虽然,他改变不了眼前的乱世,他知道,乱世终究要结束,社会需要秩序,需要稳定,太平盛世必会到来,大同社会终将实现。他深知自己所为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他坚持奋斗。

有人说孟子好辩论,孟子就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如欲平定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公孙丑下》)孟子讲: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圣人就是那种一肩担尽天下忧的人,是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们“为”在当代,功在千秋,孔、孟就是这样的人。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讲:伐魏,固知我弱敌强,事不可成;不伐魏,坐以待毙,王业亦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伐魏。虽不足以成事,但足以成仁。诸葛亮为之鞠躬尽瘁,所以后世多以圣人许之。

可悲可叹的是这些人常不被时人理解,甚至后世也多有微词,惟其如此才是圣人。

如何理解孔子论语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庄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儒家为学的宗旨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处世的宗旨是。无为,不争,顺应天道,无为而治。两者的理想都是要建立一个。和谐,公平,幸福的大同社会!只是采取的手段不同罢了!儒家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道家更注重自然规律。所以,儒家思想是积极向上的。道家思想是比较消极的。儒家思想,容易使人陷入功利的泥潭,不能自拔。道家思想。容易让人知难而退,听天由命。所以我认为。少壮时,应该秉持儒家思想。老弱时,应该怀有道家思想。

为什么有人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大概都有那种

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还有那

决一死战的冒险心态。

历史上有哪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下场比较悲惨人物啊

关键词:历史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下场悲惨的人物。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由的想起了日本军国主义时期,被吹嘘为日本海军最强“大脑”、有着“帝国海军之花”之称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十七岁时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日本赫赫有名的江田岛海军学校,以总成绩第七名毕业。身高只有1米59的“矮紧矬”山本,在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以自己的坚韧、狡猾、敏捷的作战特点,给美国海军造成了巨大损失,一时风光无限。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在欧亚大地。日本由于发动了侵华战争,侵害了美英等国的在华利益,美国加大了对日本的石油、钢铁、橡胶等战略物资的禁运。同时侵华日军也在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中损失惨重,开战之初日本军方疯狂叫嚣三个月里灭亡中国的愚梦化为了泡影,日军被死死拖在中国战场不能自拔,战争损耗巨大,国内经济不堪重负。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成功,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经历了“北上”诺门坎战役失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试图“南下”进攻由美英主导的东南亚地区,攫取更多战争利益。

1940年9月,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署轴心国协议,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由此开始了对日本的全面物资禁运。日本朝野上下与美国开战的舆论甚嚣尘上,战争一触即发。

做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因为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二年,并在几年后又担任日本驻美大使馆海军武官。长达五年的留美经历,让山本对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工业技术叹为不止。他曾经感叹的对身边人说:“底特律一条街的汽车都比整个东京城多。”因而对日美巨大的经济差距有着清醒的识识,所以山本本人最初在朝野中,是坚决反对日本与美国开战的反对派。

但利令智昏的日本军国政府,还是决定对美国开战。身为军人的山本五十六明知不可为,但军令在身,不得不去执行。

在对美作战的准备时期,赌性十足的山本制定出了偷袭美国珍珠港的作战计划,企图在第一时间给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以致命打击,摧毁美国人的作战意志,逼迫美国与日本讲和,名正言顺的占领东南亚地区,攫取那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日后整个占领全亚州做准备。

1941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了偷袭珍珠港战役,美国至此卷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升级。

珍珠港战役,日本毕其功与一役,使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了很大损失。但美国很快便从最初的战争失败中苏醒过来,对日本发动了全面反击。

1942年6月4日,美日两军在中途岛发生了著名的中途岛海战,美军以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击沉了日军四艘重型航母,一举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山本五十六,为中途岛的失败忧心忡忡,寝食不安。同年8月瓜岛战役爆发,日军被拖在瓜岛海域长达数月,损耗严重,军心动摇。转年2月,瓜岛被美军攻占,至此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处于全线被动防守的态势,再以无力发动新的攻势。

外强中干的山本五十六强打精神,为激励守军气势,不顾手下人的反对,冒险前往前线视察。结果视察计划的电报被美军破译,美军提前在山本的视察路线上进行空中设伏。1943年8月14日,山本乘机从拉包尔出发前往前线视察,结果被予先埋伏的美军飞机所猎杀。

山本五十六在空中即被美机子弹击中,座机堕毁后又起火燃烧,罪恶而又光辉的一代名将,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关于这个话题,让我想起董存瑞炸碉堡的英雄事迹!

在1948年4月25月,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义无反顾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线。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只有19岁!

我们的祖国现在这么强大是离不开太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此时我也只能肃然向他们行个军礼!

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如何评价二人的处世方式

知其不可而为之,愚也!

穷则独善其身,愚人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个看门人对孔丘的评价。这里不知道儒生为何把此句归入论语,多半归纳为契而不舍的精神。此句却是对孔丘的客观评价,其背叛脱离华夏正统古之道术而自创儒学,但做法又不如后世法儒坚决极端,注定一生所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后世儒家独大,这句话又有了坚持就会成功的意味,但要注意的是,坚持的事情,一定要是正确的事情。如果是错误的事情,坚持后取得的成功,就会遗祸千古。

【穷则独善其身】后一句为【达则兼济(善)天下】这是孟轲对穷富两种人的观点,纯属愚人而已。他只告诉穷人不要闹事,但不说如何改变。他只告诉达人要济世,这正是他希望中的主子最喜欢的事。相对于愚民的孟轲,墨子对穷富也有建议【贫则见廉,富则见义】其中很明确的提出穷要如何去改变,富要如何去做。(廉~自我反省,义~规矩)和说空话愚民的思想完全不同。

从孔孟这两句话可以看出,儒家发起者信奉一个准则,那就是【强行干涉】也就是儒家所谓的教化,强行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到法儒阶段,已经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而这一点,甚至一直发展到如今,小到婚姻的父母之命和望子成龙的填鸭式教育,大到干涉他国内政甚至派军队直接教化。

不过世界已经如此,我们平民也不能改变什么。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干涉他人,试着互相接受,而不是互相强制。正如儒家认为爱是有干涉意味的施予,而墨家认为【爱是接受】。

为什么有人评价孔子是“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名人志士很多:前有“问天无语”的屈原,后有试图“挽救国运”的文天祥,“六出祁山”而不成的诸葛亮等等。但孔老夫子,绝对算得上此中的另类。

那么,为什么说孔子也是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呢?咱们不妨从被称为“实录”的《史记》中来寻找答案。

一,生活年代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后期,此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人的精神信念的缺失,这些,虽然一方面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孔子“仁”与“礼”的政治思想不能得已推行。

当然,这是我们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过去的现实,所以能看得透,看得清。但孔老夫子身置其中,他当时并没有看透眼前的一切。

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们不妨通过一个简单的路线图,来直接明了地了解一下孔子失败的从政,施政之路。

鲁国(官职为乘田)→鲁国内乱,逃往齐国→齐国(太子欲加害孔子,逃回鲁国)→鲁国(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后被弃置不用,开始周游列国,试图推行仁政)→卫国(反复来回几次,险遇不测)→鲁国、卫国(均呆不下去,短暂停留)→曹国(不得用)→宋国(不得用)→郑国(不得用)→陈国(不得用,差点被饿死)→楚国→蔡国→叶国→卫国→鲁国。

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之久,在六十八岁的这一年,最终无功而返,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如果说,老夫子在周游列国前期,对“不可为”看的不透,情有可原。因为没有亲身经过,他总以为自己会遇到贤明的君主,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到后来,他真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信念,他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之中,也认为别人也在成长,成熟,遇到明主,施行仁政,是迟早的事情。他更认为,自己有这个责任去教化他人,推行“仁”与“礼”的道德思想,就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孔老夫子才敢于迎难而上,他实施的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他进行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自然阻力重重,终究一力难支,功败垂成。

结语

太史公司马迁说,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每每阅读孔子的书籍,可以想到他的为人。……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了。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疑,孔老夫子的思想学说,虽然在当时没有产生巨大成效,但对后世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就是一个铁证。

我们都应该崇敬孔子,学习孔子,学习他博大精深的理论,也要学习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是一种风骨,是宝贵的,是高尚的。


我是“登攀”,欢迎您关注,点赞,评论!

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可,字大有学问,师友们只重视道,不重视探究何为可,可,有,现,见,利也,可见可意可利也,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道一可二。孔子加一字,知。知者需也。不可,还没实现也。为之精神,还在精神层面向往。自精神变物质就不远了。创新之意。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态度,去实现和平无战事的远大理想,世界大同,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全世界信仰的精神最终一致性。这种精神的一致情不会是巧合吧?与其说孔子拉倒车,恰好相反,战犯才是真正的拉倒車的野心家。才是人类的远大理想迟迟延缓实现的绊脚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