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野蛮走向文明靠的是什么?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_幕府_雍正_欧洲

本文目录

  •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野蛮走向文明靠的是什么
  • 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
  • 如果把日本战国时代战争放到中国来看,大概相当于什么规模
  •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什么不效忠国王却服从领主
  • 朋友聊天,他说欧洲爵位其实没有公爵,公爵是强大建公国的侯爵,爵位没变化,是这样吗
  • 《雍正王朝》里雍正为什么愿意戴个金黄色的假发画像有什么隐含的意义吗
  •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国秦汉之后不是封建社会
  • 为什么日本历史上那么多的幕府将军实权派,却没有人想到废除天皇自立
  • 为何中国历史上能产生大一统强大的中央政权,欧州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 日本战国的大名守护制度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君封臣制度有什么异同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野蛮走向文明靠的是什么

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靠文化及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先进的文化及先进的教育不但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且同时又发展了人的思维,人的思维发展与科技的协同发展又促进了生产力,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了,这个社会自然也就向前迈进了一步。

注:(纯属个人观点,不强加于人)

为什么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

春秋战国交替之际,社会上出现了热闹非凡的学术氛围,儒、道、墨、法、兵、阴阳等学派大放异彩,简直是百家争鸣。同时将兴闪耀,也是一大奇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为这是一个大变革时期,政治、军事与经济都发生严重的“裂变,为学术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一、裂变:政治秩序崩盘,礼崩乐坏。

周公建立的礼乐制度,以及所维系的封建与宗法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表现为挑战天子权威、僭越礼制。其实,春秋五霸就是变相的挑战天子权威,本该围绕天子周围的诸侯国,却和霸主组成了利益集团 ,美其名曰“尊天子”,实质是架空天子。三桓摄政、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都是僭越礼制的行为,这在春秋战国之际比比皆是。

用大圣人孔子的话概括为:“礼崩乐坏”,所以孔子一生都试图维护“周礼”,主张仁政观点。不过孔子代表的是贵族阶层,还没达到百家争鸣的程度。到了战国时就颠倒乾坤了,新的国际秩序形成。由于礼崩乐坏,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一去不复返,逐渐的往底层发展,平民也拥有学习的机会了,私学开始盛行。

二、裂变:贵族战争变成兼并战争

春秋时打仗是贵族之间玩的游戏,打仗是讲规矩的。就以城濮之战为例,虽然是晋楚争霸战,但是下战书、列阵还是得规规矩矩的。然而到了春秋战国交替之际,贵族游戏变了残酷的兼并战争,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的,反正是“兵者,诡道也”!

为了能够打败对方,诸侯国都在招贤纳士,这就有了士人的发展空间。那些士人都满怀救国的理论,个个认为自己是“救世主“,而抨击别人的理论。比如法、道就看不上儒、墨两家,抨击他们欺世盗名、假仁假义。招贤纳士不光纳变法强国的士,还招军事人才,比如吴起、孙膑,所以名将辈出,将星闪耀没什么奇怪的。

三、百花齐放,求同存异。

但是像田齐这样的大地主毕竟是“窃国”,他必须利用知识分子来改变门面,建立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府,就是著名的稷下学宫,比如孟子、荀子、申不害都来此学习深造过。这下可热闹了,齐国各种学说云集,变成一个学术交流圣地。他们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或救国之道,互相抨击对方,谁也不服谁。

田齐最终在稷下学宫找到了窃国的理论依据。田姓出自陈姓,陈姓是虞舜的后代,也就是说田姓源于黄帝。姜子牙源于炎帝,当年黄帝就打败过炎帝,所以田代齐一点毛病都没有。庄子就感概“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稷下学宫与西河儒学遥相呼应,学术的氛围越来越浓,大家看似百家争鸣,火药味十足,但最后大部分学派却求同存异的发现统一才是大趋势。

百家争鸣、名将辈出是礼崩乐坏后、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的时代产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处在大变革下的士人们迷茫了,他们只能去探索政治与社会的新出路,所以造就了百花齐放、将兴云集的盛况!

如果把日本战国时代战争放到中国来看,大概相当于什么规模

某个朋友的恶搞~

日本本州岛的面积大概和河北省差不多,于是……

“沧州之虎”武信玄经过十年奋斗终于统一了沧州地区,正在雄心勃勃准备上北京的时候,他遇到了一生的宿命敌人---“塘沽之龙”林谦信!两个人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宿命之战,几次大战不分胜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三次大邱庄之战了。没办法,不解决林谦信当时确实没法上京了!

就在二人于宿命中纠缠不休的时候,一个号称“第八天鬼王”的年轻人在唐山崛起了,他就是河北布武的田信长!以疾风怒涛之势席卷了大半个河北,命运如此弄人,让龙虎相斗不休,若不是这样,他们随便一个人早就进了北京!

此外的河北战国群雄还有“大兴之熊”、“天津九区一县无胜此人者”、“唐山之虎”、仅用10年时间就统一石家庄地区的“石家庄能人”……

其实啊,日本战国名将被吹这么高,是因为人家八九十年代经济发达,有钱,有吸引力,能编,有钱编·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什么不效忠国王却服从领主

因为封建制度的关系。“中世纪的欧洲”是指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这个时期是欧洲的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等级由上至下主要分为教皇,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这几个等级。在这个制度下神权凌驾于一切,教皇高于国王。

在王国内部,国王把自己的领地分给公爵,让公爵成为自己的附庸,公爵要像国王效忠,并贡献钱财;公爵又可以把自己的领地分给侯爵,让侯爵成为自己的附庸,侯爵像公爵效忠,以此类推,层层分封。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结构,每一级只认给自己分封领土和人口的上级为效忠对象。也就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就是说公爵是国王的附庸,但侯爵却不是国王的附庸,不用向国王效忠。最底层的农民乃至奴隶他们与国王隔着好多层,更不需要效忠国王了。通俗的作一个不完全恰当的类比,假如你是个农民,那村长就是的领导了,至于上面乡长、县长、市长甚至更高层的领导与你没任何关系,不用理会他们。所以在中世纪人们不效忠国王却服从领主。

朋友聊天,他说欧洲爵位其实没有公爵,公爵是强大建公国的侯爵,爵位没变化,是这样吗

按照我的了解,这个朋友的说法不是很准确。

首先,欧洲爵位中的公爵与侯爵只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才与中文中的五等爵中的两个对应起来,其中的公爵或者是Duke,或者是Archduke,或者是Grobherzog,或者是Erzherzog,本身有着因为国别或者其他原因形成的细微差别,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能被认为是强大建公国的侯爵,甚至反过来,因为他们是公爵或者大公,他们的采邑封地才是公国或大公国,也存在着没有公国的公爵。

其次,公爵与侯爵的渊源不同,公爵源自于罗马帝国守疆拓土的军事统帅职务,侯爵源自于边疆总督或者封疆大吏,其管辖区域或者封地有着一定的差别,并不是侯爵大了就是公爵、公爵只是侯爵中的一种这样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而言,公爵比侯爵地位要高,但是侯爵在欧洲的五个贵族爵位中数量最少,有一定的稀缺性,从这个角度也不能说公爵就是侯爵的扩大强化版。

《雍正王朝》里雍正为什么愿意戴个金黄色的假发画像有什么隐含的意义吗

《雍正王朝》里面,郎世宁为雍正画像的时候,除了穿着龙袍外,就是戴着金黄色的假发,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可是雍正似乎并没有感到抗拒,没有画完,还嘱咐等他有空了继续画完。

雍正此举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1.假发并不稀奇,假发流行皆因时尚。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度娘对假发的定义进行查询,你会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假发起源于很早很早。从假发的起源到发展,各种史书上都有迹可循,可谓假发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起在发展。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对假发的热爱从未间断。为什么假发如此流行,如果按照现在的用词来表述,就是两个字:时尚。不要认为封建社会就没有时尚,时尚自古有之,时尚之流行,在于人类对于美的感悟和喜爱,假发,作为时尚的一部分,流行于各朝各代正常不过。《雍正王朝》虽然是一部正剧,雍正戴个假发玩儿玩儿与假发时尚流行并不违和,想必是当时金黄色的外国发套在中国流行,所以雍正也戴戴试试。

2.彰显皇室风范。当然,雍正不是平头百姓,一定不会戴一个普通平民使用的假发在宫中显摆,郎世宁从国外来,带来的画风必然也是欧洲皇室的画风风格。雍正所戴的金黄色假发,据我查证,正是当时欧洲皇室流行的假发发饰,大家可以在度娘上搜索,雍正时代,大概欧洲皇室很多贵族画中,都有这种假发的身影。所以,郎世宁在给雍正画画的时候,为了表达身份和地位的尊贵,也戴此种假发。

3.凸显雍正改革家的风范。如果看二月河原著小说,你看到的是一个阴毒严苛的雍正,如果你看电视剧《雍正王朝》你看到的是一个极具改革精神的改革家。雍正不是保守派,对世界充满好奇感,是一个爱接受新鲜事物的皇帝,而历史上真正的雍正也是如此,作为改革家,雍正戴上西洋的假发,是要向世人展示,他对改革的信心和坚持。其时正值雍正的改革新政进行得如火如荼,保守派与清流,以及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不断制造改革的阻力,已经令雍正焦头烂额,但是雍正对改革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谁也别想因此而破坏改革新政。不要小看一个假发,一次画像,从这个细节就可以充分表现雍正的决心。这也是这部剧之所以成为经典的缘故,这绝不是一个毫无用处的镜头。

这个镜头虽然不比其他情节更具内涵,但是其中隐含的意义非凡,是非常暗和整个《雍正王朝》主题的。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国秦汉之后不是封建社会

很多人,包括像吕思勉、胡适、钱穆、瞿同祖等大学者都认为秦汉之后的中国不是封建社会。他们认为,秦汉之后的中国政治制度,可以叫中央集权的皇朝专制制度,也可以叫郡县制度。

首先,什么是封建?在中文文献中,封建就是指周朝的封邦建国,即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王室成员、功臣、圣贤之后,并授予他们爵位。这些诸侯再效仿天子,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士大夫。

在西方文献中,封建就是指西欧中世纪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封臣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较为完整的治理权或统治权,主要包括司法、财政和军权。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欧,封建的目的都是为了形成众星拱月的局面,封臣或诸侯有义务保护君主。大家想想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幽王点起烽火,诸侯们都以为天子有难,立马带兵前来救援。

其次,秦汉之后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的呢?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立郡县”,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网系。这些郡守、县令的权利来源全部来自于中央,无论官阶大小,都要向皇帝负责,皇帝对他们也有绝对的控制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而周朝的士大夫、贵族,西欧中世纪的骑士,都只对自己上一层的诸侯负责,而不对诸侯的大老板——国王或天子负责。

即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周朝封建制度的基础是井田制,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基础是采邑或庄园制。而秦汉之后的中国,基本上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钱穆曾指出,秦以后的土地可自由买卖,地主和农民为经济契约关系,不似封建社会中地主即封君,佃户为依附封君的农奴。以前咱们老是唱什么“翻身农奴得解放”,现在想想,中国哪来的农奴?

所以,封建的定义是无法套用在秦汉之后的中国社会上的,虽然在汉朝、西晋等时期有过“历史的反动”(柏杨说的),学周朝分封的制度,但最后都改弦更张,回归中央集权的正轨了。胡适早就说过,中国的封建社会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结束了。

以后再有人跟你说“反帝反封建”,你可以蜜汁一笑了。

为什么日本历史上那么多的幕府将军实权派,却没有人想到废除天皇自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日本特有的文化。

由于岛国的特点,军阀之间要尽量妥协,不能彻底玩命。

因为在大陆,比如蒙古人打到中国,逼死了皇帝,自己做皇帝。后来被汉人厉害了,又打垮了蒙古人。但蒙古人也不是死路一条,他们直接逃到蒙古高原就没事了。

再往之前,比如匈奴、突厥、契丹之流,也有跑掉的可能。蒙古高原不能去,也可以逃到西域去。

但日本没这个条件,蛋大的地方,又是岛国,你往哪里逃?根本无路可去。

如果日本军阀仿效中国这样,我把天皇杀死,自己作为天皇。

那么,未来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像中国一样群雄逐鹿,争夺天皇的宝座。

但是,就像罗马只有死掉的皇帝,没有退位的皇帝一样。

群雄逐鹿的结果是,一旦有人胜利推翻前一个皇帝,务必要将前一个皇帝及其家族斩尽杀绝。

如果不是这样,后一个皇帝自身就有危险,要时刻恐惧前一个皇帝可能复辟。

这样杀来杀去,会造成可怕的报复性的滥杀,动辄1个家族彻底灭亡。

如果小小的日本也这么来,那么岛国永无宁日,到处都是血雨腥风,大家一同毁灭。

所以,就像同为岛国的英国一样,日本需要一个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所有军阀名义上都服从这个最高统治者,以实现表面上的和平。

而实际操纵大权的则是幕府将军,也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作为军阀来说,他们顶多是推翻幕府而已,不可能推翻天皇。

日本历史上,直到明治维新时期,其实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即便是幕府时期,地方军阀也有很强的实力,只是没有幕府那么强大而已。

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军事上也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情。

幕府一旦衰败,地方军阀就有可能联合起来推翻幕府。即便幕府不衰败,和地方军阀正面打仗,也未必有必胜的把握,毕竟人家是地头蛇。

所以,大家说白了还是敌人,但又不能始终拼的你死我活,就以天皇制度和幕府制度维持表面上的和平。

即便推翻幕府,幕府也留有一定余地,必要时说我把权力还给天皇,放弃幕府也就行了。

实际上,日本历史上只有三个幕府,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

其中,除了镰仓幕府的北条高时死不放权,最后全族被迫自杀以外,另外两个幕府都是善终。

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昭和德川幕府德川庆喜,最后都不过是被流放而已,两人都是善终,家族也没有被株连。

另外,则是日本是神道教国家,老百姓都非常迷信,相信天皇是神。

天皇家族存在已经有1000年历史,这种想法早已根生日本民众内心,成为一种信仰。

那么,就算要杀天皇,只能暗算,不能公开杀。杀尚且很困难,更别说推翻天皇了。

如果哪个幕府将军敢于这么做,老百姓就会大惊,不会继续支持他。

诚然,也许幕府将军可以用强硬手段给予压制,最终获胜。

关键,谁敢去试一试呢?

其实幕府将军已经拥有全部权力,就是实际上的天皇,还需要冒险推翻这个符号干嘛?

为何中国历史上能产生大一统强大的中央政权,欧州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欧洲没能诞生大一统政权主要是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方面的原因。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中华文化从三皇五帝开始就讲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宾,莫非王臣。”

可以说这种原始朴素的大一统思想一直贯穿着中华文明,从奴隶制的夏商周,到秦朝以后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就算经历几百年的混乱,但一统天下一直是每个有为帝王的终极目标。

而且东亚大陆基本上都收到中华文明的影响,面对早早统一的强大的大陆政权,弱小的海外岛屿政权对大陆影响力极低。

更重要的是,中国历朝历代虽然有宗教影响,但皇权天授,皇帝就是天子。但极少出现欧洲宗教直接干涉皇位的情况。


而欧洲呢,从罗马帝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统一欧洲后,欧洲总体都被宗教所覆盖,出现皇权神授的局面。

欧洲在这种浓厚的宗教氛围下,各国虽然有战争,但总体来说各国皇室都是联姻的亲戚关系,是一家人。

所以教皇一声令下,欧洲各国就可以组织起庞大的十字军联合部队,这放在亚洲,恐怕只有春秋战国时期才会出现多国联合部队吧。

另一个原因就是欧洲大陆由于没能形成统一政权,反而给了岛屿政权可乘之机。英国崛起后自然不愿意看到有强大的大陆政权,所以每当欧洲大陆有统一趋势的时候都会前来搅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欧洲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仅仅英国一个岛国就分为苏格兰人、英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等等,别说还有欧洲大陆的众多民族。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体民族也是欧洲无法统一的重要原因。

因此哪怕是拿破仑、希特勒这种强人出现,也就是活着的时候在欧洲统一的目标上前进了一大步,死了之后由于战争激发的矛盾反而又后退了三步。

以史为鉴认为可能再过几十年,整个欧洲都斯坦化了,宗教、人种、思想等等都统一了,欧洲才会建立统一的政权吧。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日本战国的大名守护制度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君封臣制度有什么异同

我不大清楚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君封臣制度是怎么样的,那么就介绍介绍日本的守护大名制度吧。

日本在古时候,将全国划分为了六十六国,每个国都会设置“国司”,但是在幕府制度建立以后,朝廷任命的“国司”的地位开始下降,反之幕府任命的“守护”开始崛起。

守护制度从建立起经历了三个阶段,拥有的权力是完全不同的。

镰仓时代

镰仓幕府时期的守护,类似于一国的长官,严格来说更像是郡守、太守这样的官员。守护仅仅只有“大犯三条”的权力,具备类似军事、警察的职权。并且,守护通常不是世袭,而是由幕府任命,任期到了以后,就会更换守护。

室町时代

镰仓幕府灭亡以后,日本进入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分裂的期间,室町幕府在北朝建立。

室町幕府虽然以镰仓幕府的继承人自居,但是实际上此时的政治体制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本在平安时代、镰仓时代流行的庄园制度开始解体,室町幕府与各地武士的关系不再像镰仓幕府时期那样是幕府将军-庄园地头那样详细,而是简化为幕府将军-守护。

再者,南北朝时期,因为南朝、北朝战争不断,室町幕府不得不延长守护的任期,甚至将守护职役让某个家族世袭。同时,当时的交通通讯落后,幕府为了提高战争效率,许可守护们将领国内的收入的一半收归己有,作为军费。这样一来,守护们除了有军事、警察权以外,还多了一个税收权。

因为领国内的领主直接向守护奉公,缴纳税收,因而守护与地方领主的关系加强,往往双方都结成了主从关系,这造成了地方上的守护势力过于庞大,即便幕府撤销某人的守护职役,他也可以和与自己有主仆情谊的国人们一起举兵反抗。

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早期,守护大名依旧像室町时代那样,但是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守护代、国人阶层的兴起,旧的守护大名逐渐开始衰弱。

在这个期间,守护大名逐渐被战国大名给取代了。

战国大名通常是国人土豪或者守护转变而来的,也有从国司转变的,例如织田信长,他们家就是守护代家的家臣,一介地方土豪。再比如武田信玄,他们家本来就是守护,但是逐渐也从守护大名变成了战国大名。

战国大名与守护大名的一个典型的区别就在于,守护大名虽然势力庞大,但是仍旧处于室町幕府的体制内。而战国大名虽然名义上仍属于室町幕府的体制内(幕府灭亡前),但是实际上在地方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所以,进入战国时代以后,守护制度才开始崩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