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出征,20万大军,步兵、辎重兵等各军种数量一般是多少,有战斗力的有多少?辎重怎么读_辎重_民夫_万人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辎重 辎重 民夫 万人

本文目录

  • 古代军队出征,20万大军,步兵、辎重兵等各军种数量一般是多少,有战斗力的有多少
  • 辎重怎么读

古代军队出征,20万大军,步兵、辎重兵等各军种数量一般是多少,有战斗力的有多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不用说古代,看看现代的淮海战役。

解放军认为淮海战役参加战争的部队是60万,而负责支援的民工为543万。

资料这么写: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中原局、华东局、华北局除原有军队系统后勤外,先后成立了中原运输司令部、豫皖苏后勤司令部、豫西军区支前司令部、华东支前委员会、华中支前司令部及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组织动员了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5省的人力、物力给予全力支援。据不完全统计,各解放区共出动了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民工22万人,二线转运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0万人)、为最初参战部队的9倍。动用担架20.6万副,大小车88万余辆,船只8500余艘,汽车257辆,向前线共运送了1460多万斤弹药和9.6亿斤粮食及其他大量军需物资,向后方转送了11万名伤病员,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任务。

那么,也就是1个士兵作战,需要9个民工负责提供后勤。

自然,相对的后勤供应相对复杂,还有诸如各种弹药、医疗用品等物品。

但现代的交通情况也比较好,公路、水运甚至铁路都比较发达。

古代如何呢?也是一样。

汉代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兵力基本都是5到8万。

然而,为了维持这5到8万军队的后勤供应,使用的后勤运输部队就超过8万人。

而且,很多时候由于军粮不足,作战部队也需要抽调主力返回运输粮草物资。

这样一来,蜀国北伐等于使用了十多万人。

而当时蜀汉只有90多万人口,青壮年男性也就十多万人。当时的农业种植完全靠人力,需要大量男性壮劳动力。

这样作战,等于将全国可以使用的男人都用了,连强壮的妇女也被征集。

久而久之,蜀汉国内经济受到很大破坏,人民怨声载道。

《晋书·地理志上》曰:“刘备章武元年,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

再看第二组数字,《三国志》曰:“蜀亡之时,其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

可见,这几十年时间,蜀汉人口竟然几乎没有增长。

古代如果是中短距离行军作战,辎重兵大约是总兵力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20万人,辎重兵为4万左右。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每个民夫可以背6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5天的干粮,1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18天。每人每天吃2升粮食。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9天的路程。2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26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13天的路程。3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31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可以前进16天的路程。3个民夫供应1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当然,古代除了山地以外,不需要民夫自己背着粮食,还有马车、牛车、船只这类运输工具。

如果用牲畜运,骆驼可以3石,马或骡可以驮1石5斗,驴子可以驮1石。与人工相比,虽然能驮得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放牧或喂食,牲口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也一同抛弃。所以与人工相比,各有得失。

但如果是长距离行军,向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明成祖远征蒙古;乾隆远征缅甸,辎重兵数量就很难说,可能达到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百。

也就是作战部队和后勤部队数量差不多。

辎重怎么读

辎重/拼音:

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