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须得绿叶衬古诗(你认为古代佳句中运用到红与绿这种对比色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_红楼梦_宝玉_绿叶

本文目录

  • 你认为古代佳句中运用到红与绿这种对比色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
  •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你认为古代佳句中运用到红与绿这种对比色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

谢邀!简答之。

运用红与绿这种对比色具有十分鲜明的对比效果。常用红花比喻美丽的女人,用绿叶比喻心甘情愿为心爱女人默默奉献的男人。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对《红楼梦》中妙玉最推崇的这两句古诗你怎么看

谢邀。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句诗,但因为《红楼梦》中妙玉的引用而更具有名声。在妙玉看来,范成大的这句诗是古人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最好的,并在给宝玉的颂寿信中自称为“槛外人”。

人生一世,莫不处于出世和入世之间。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年龄,对于何时出世、何时入世,都有不同的选择。国人关于出世入世最智慧的选择,或许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生不可能一辈子都能顺风顺水,处于积极入世的状态;也不可能一生都穷困潦倒,处于消极出世的状态。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说得自然不错,与《红楼梦》中“好了歌”讲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所谓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生活最后都终将归于寂寞和虚无。这种认知对化解人类自身的焦虑,减少人世的靡费,其实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告诉人生不要做无畏的抗争和奋斗。

但人生一世,也不可太过看透。太过看透、太过消极,社会就没有前进的热情和动力。实际上,古往今来,能够看透人生的能有几人?即使是出家人妙玉,都自称是槛外人了,甚至于男女感情这件事还是没有看透:她用自己的茶杯给宝玉沏茶,给宝玉折红梅;她给宝玉寄送庆寿函,直接被岫烟们笑道:“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了。

即使是大智慧如曹雪芹者,写下《红楼梦》这部奇书,宣称所谓“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他自己何曾从心底里忘却曹氏家族任江宁织造时期,四次接待康熙南巡那种鲜花着锦的辉煌时代,不然的话,他不会在第十八回“元春省亲”那一节,表现出那种极度铺陈和极度炫耀的情绪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