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代历史上的人真的会易子而食吗
- 如果真的遇上打仗,家里囤什么最好
- 请问前辈观音土是什么东西,父母说可以充饥,它到底是什么样物质
-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鲁迅是否写错了你怎么理解
- 古代的“易子而食”是什么意思“”
- 今年很多地方高温又干旱,若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会怎样
古代历史上的人真的会易子而食吗
在古代闹饥荒或者战乱的时候,易子而食是真实存在的,今天小生讲史来说一说古代那段沉重的历史。
(1)易子而食
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候,宋国曾被楚国围困,不久之后,城内粮食吃光,百姓没办法,但又忍心吃自己饿死的孩子,于是,两家交换子女,作为食物充饥。
(2)人相食
在《资治通鉴》中记录的“大饥荒”就多达41回,而“人相食”、“易子而食”的记录也达三十多回。
(3)杀子熬汤媚君王
春秋时,有一次,齐桓公吃饱喝足后,便半开玩笑和他的厨子易牙说:我贵为齐国国君,貌似什么美味都吃过,偏偏没吃过人肉,实在可惜。
过了几天,易牙呈上一鼎肉汤,鲜美无比,齐桓公连忙夸奖他的厨艺高超,却不知,这是易牙杀了4岁儿子精心烹制成的肉汤。
(4)双脚羊:
双脚羊指称被当作食物吃的人,在动乱和战争的年代,历史多次记载人骨为柴、烹煮人肉的惨事。
据史书记载,羯族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俗称“双脚羊”,之所以专门找女子下手,原因不外有二,易抓捕、反抗小,而且夜间还可供于士兵享用,白天则宰杀烹食。据统计:西晋时大概有2000万汉人,然而,到冉闵灭羯赵时,中原汉人大概仅有400万。可见,羯族“食人恶魔”的称号真不是白给的,是上千万冤魂累积的。
(5)食人族
另一个便是鲜卑族,不止一个冬天吃光5万少女,到南北朝时,鲜卑族的拓跋焘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宋国,不带一点粮草,大部分靠“掠人而食”当军粮。
结语:,在动乱不堪的时候,人们求生的本能会最大限度地扩大,最原始的生存需求会冲破一切人伦道德的束缚,即使是虎毒不食子的古训。
所以,文明的前提是温饱,只有真正满足了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求,谈文明、谈道德才有可能;于是乎,发展确实是硬道理!
如果真的遇上打仗,家里囤什么最好
带真金白银只会死得更快,带10公斤白糖就是一道“免死金牌”,在战争时期10公斤黄金换不来10公斤白糖
一旦发生战争,第一时间应该要带的六样东西,对生命安全会有帮助
枪炮之下,没有真正的赢家,一旦战争爆发,首先糟糕的是我们老百姓,为了在战争中安全度过,首先是听从国家安排,然后是带这几种必要的生活物品,这才是在战争中必备物资。
大家伙不要被影视作品给误导了,很多影视剧里的人物逃难时,选择收拾金银细软和贵重物品,一旦战争爆发宁愿带10公斤白糖,都不要带这些真金白银。
在战争来临之际,战争爆发前有什么征兆
1、一旦暴风雨来临之际,都有前兆,自古战争不能师出无名,各国的战争也是如此,首先国际上出现异常舆论,为了获得更多支持,得到国际社会和国民的支持,必须化身正义的使者,替天行道,才能得到其他盟友的支持。
为了发动战争,两个国家摩擦不断,只为找到合适的借口,酝酿更大的阴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就是日本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理由,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开启了中国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2、出现频繁的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军演作为现代国家展示力量威慑其它国家的重要军事活动,更是现代战争爆发的主要契机之一。如今不少有战略野心的国家都会借助军演的幌子在战略目标门前晃悠,其军事意图十分明显
为了在一触即发的战争中处于上风, 频繁的军事调动是在所难免的,各种沿海的军事演习更是层出不穷,他们一是为了磨合军队,使军队配合更加默契,二是为了展现实力,对别国进行军事威慑,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突然开始进行频繁的军事演习,那么战争就很有可能一触即发了。
3、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物资囤积。一场战争除了前线士兵的战斗力会影响战争的胜负,后勤物资也同样会影响。
战争的前奏,会导致国家人民囤积必要的生活物资,导致物资奇缺,物价飞升,金融危机。事实上,金融危机不仅是战争的征兆,它还是社会动乱、新制度建立等等各种大型社会现象的征兆
大战在即,山雨欲来风满楼,从生活当中的蛛丝马迹让我们做出自己的初步判断,准备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关键时刻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
一旦战争来临,这几种生活物资是首当其冲的
一、白糖
白糖是战争时期最为必备的生活物资之一,它不仅仅能给我们提供身体必须的能量和热量,关键时刻还能消毒杀菌,甚至可以作为战争 TNT炸药的重要材料。
糖块成为战场补充能量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能补充人体大量的热量,糖块能量高,易于携带,保质期长等优点,糖块成为战场必备的紧俏战略物资。
二战时期,美军为了补充战士消耗巨大的能量,战区司令向美国提出了用300万瓶可口可乐用于在残酷的战场上代替酒精饮料。这种甜甜的饮料既不会让士兵喝醉,同时使士兵得到了很好的放松。
白糖也具备消毒功效,把白糖涂抹在伤口处,不仅能杀死细菌,还可以防止伤口流血,另外,白糖水还具备防止腹泻、脱水的功能,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白糖的地位举足轻重。
糖加热后形成糖浆,然后就可以用来生产酒精 ,酒精首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入酒精的燃料汽油品质优良,对于处在战争状态的国家是稀缺的战略物资
在战争时期白糖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战争时期10公斤黄金有可能都换不来10公斤白糖,白糖能和盘尼西林、医疗器械、武器弹药并驾齐驱作为重担的战略物资,大家伙知道白糖的重要性了吧。
二、食盐
食用盐是我们生活必须品,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人体缺失钠离子,人体就会出现浮肿和低钠现象,携带盐可以增强体力,当然如果带了咸菜也可以替代盐。
如果你长期不吃盐的话,很容易患上低钠血症,这种病就是不吃盐所导致的,身体酸软无力,身体的抵抗力开始下降,视力也开始模糊,特别是到了夜晚,容易得夜盲症,什么都看不见,而且身体会很容易出现水肿现象。
在各大影视作品中,面对日本的层层封锁,食盐异常的匮乏,食盐大战频频上映,为了争夺食盐,更多的战士倒在血泊里。食盐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吧。
三、药品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然而在战争之时,去医院是非常不方便的,急救包就是救命的良药。
战场急救包是必不可少的,战争到来,疾病肆虐,瘟疫爆发都有可能,自己也避免不了磕磕碰碰,在必要的时候自己还可以战场自救,进行消毒和包扎。
消炎药是必不可少的了,战争时期这可比黄金贵多了,有价无市。面对枪伤炮伤消炎药就是救命的良药。
止血药、速效救心丸、抗生素系列,绷带止血带,急性肠胃炎治疗,抗疟疾药品、明矾,棉签,外用消毒剂……这些药是多多益善的。
这些急救包一定要带好,它会大大超过我们使用水和食物的重要性。
四、准备足够的粮食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和平时期还是动荡时期,粮食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战斗一旦爆发,粮食会极度缺乏,有钱也买不到一颗粮食,粮荒局面就会上演。
我们首先要带的就是高热量压缩食物,比如牛肉罐头、压缩饼干,这东西体积小,便于携带,条件允许的话带更多的粮食,毕竟一个人携带的东西有限。
如果是大量的压缩食品就更好了,虽然营养会欠缺但是能够保存更长时间,并且比粮食还轻,好携带,顶饿的时间久,几乎一块压缩饼干能顶一天。
五、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不能缺失水份,一旦战争来临,想要找到干净的水源恐是难上加难。
只能携带一定量的淡水,维持生活所需,一旦人体缺少水份,短短七天就会让人香消玉散
六、防身工具
野外求生必备利器_开山刀,它不仅仅能作为我们的防身工具,同时还能野外求生使用,在野外可以防止野兽袭击,还可以制作工具,捕鱼,抓鸟,野外生存必备。
七,火种和哨子
毕竟战争时期混乱,任何情况都会发生,火种不仅能给我们照明,还可以取暖,防止野兽袭击,煮东西吃,都需要点燃火源,所以点火的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携带。
随身携带口哨,它关键时刻能救我们性命,哨音可以传递很远,可以引来援军的注意,从而让我们得到获救,哨子可以作为我们被救的必备利器。
战争爆发,作为老百姓保护好自己是首当其冲,这些物质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关键时刻这比真金白银好用多了。
战争来临,千万别再带哪些金条、大量现金,这些只会给我们带来无妄之灾,甚至遭人哄抢一空,有可能还会失去生命。
如果发生战争,哪里最安全呢?
1、地铁站
战争来临之际,地铁站就是最好的防空洞,地铁站深度几米甚至十几米深,坚固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躲过敌人飞机的狂轰乱炸,10米之下,在修建的时候做好抗震、抗压等方面的处理,空间范围很大,在战争来临之际,我们尽快躲到地铁站内,能避免核弹爆炸带来的冲击。
2、防空洞
防空洞是国家的避难所,这里工事坚固可以躲过飞机的狂轰乱炸,同时还能储存大量的食物,让更多的老百姓躲过无妄之灾。
不过防空洞一般地处偏远的山区,离人流密集的大城市很远,这不是城市人民躲避的首选。
3、偏远的农村、山里
敌人一般发动战争在重要的繁华城市,逃离城市到偏远山村,可以躲避敌人飞机大炮的狂轰乱炸;同时在偏远的山村食物和水都会得到很好的保证。
4、银行保险柜
银行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由于银行的特殊性,国家一般在坚固程度上做了处理,尤其是地下金库。
日本银行职员躲在地下金库,距离原子弹爆炸中心仅有260米,幸运女神高仓亚纪子从死神逃过一劫,真是上演了幸运女神狂抽死神大嘴巴的事情
银行金库的坚硬程度可想而知,面对原子弹爆炸都毫发无损,是不是一个奇迹呢!
5、小区地下停车场
各大城市的停车场就是最好的避难所,它们都是按照国家的技术要求设计的防空洞,它们厚重的大铁门大家应该都见识过吧。地停车场就是城市居民最好的防空洞。
战争来临之前我们能给国家做点什么
一,听从国家安排,普通人不要到处乱跑,防止交通瘫痪
我们一定听从国家安排,不要四处乱窜,导致交通拥堵,无法把战略物资运往前线,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意识形态,我们一定不能给国家添乱。
二、积极配合组织做好动员稳定工作,稳定大后方
后方也是一个无形的战场,只要大后方不乱,给前方战士提供战备物资,我们一定能打胜这场正义之战。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一定要积极配合做好动员,安抚人心,不能从我能大后方自乱阵脚。
三、做好物资供应
农村为我们前线提供必备的生活物资,保证前线衣食无忧,城市工业保证国家战备物资的制造和运输,工业战争也是这场战争的制胜法宝
我们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必将御外敌国门之外
写在最后:
和平来之不易,希望我们永远能守护着这份和平,毕竟枪炮一响,没有真正的赢家,和平发展才是世界各国真正的王道,希望挑起战争的法西斯,能够幡然悔悟。
虽然战争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世界发展,但是,每一次战争爆发都会给世界带来很大的灾难,我们将失去我们家园,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所以,对于战争,各国都应该保持警惕,尽量避免战争,否则将面临很大的危机
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和平,他们才是我们国家的真正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岁月静好,只是他们通过我们负重前行。
请问前辈观音土是什么东西,父母说可以充饥,它到底是什么样物质
观音土是一种白色的黏土,最大的用途是制作瓷器胚体,由于这种泥土有机物含量极低,就连蚯蚓都无法在里面生存,所以它绝对不能做为食物以供人类食用。
然而我国历史上却有着人们用观音土充饥的记录,这是为什么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残酷的现实——吃什么。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吃什么”只是一个选择食物的问题,太忙或者太懒时可以选择用手机点个外卖就能解决问题,讲究一点的人可以下厨制作美味的饭菜,也可以去高档饭店消费,菜肴不可口时还任性地给商家一个差评。
很多人甚至发展到了对吃食产生选择困难症,一到饭点竟不知道究竟该对川菜、粤菜、鲁菜、泰国菜、日本菜、中式快餐、西式快餐等等等等如何选择,真正可谓“吃饱了撑着”。
然而对处于大饥荒时期的人来说,“吃什么”就不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思考题。
人类对饥饿的忍耐极限是7天,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7天以后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如果只喝水不进食,那么极限时间可以延长至12天,最后的结果仍然是面对死亡的到来,所谓“饿死”就是这样产生的。
大饥荒到来时,人们在吃尽存粮后开始选择吃粮种,粮种吃完以后吃耕牛,当耕牛倒地那一瞬间就意味着即便来年是个好光景也没有希望了,彻底沦为饥民。
耕牛吃完以后,饥民们只能把目光集中在野菜、草根、树皮上,如果连树皮都被啃光,那么生存的希望就破灭了。
▼下图为解放前外国记者镜头记录下大饥荒期间正在剥树皮的饥民,吃树皮充饥是在耕牛、野菜吃完后的无奈选择,当树皮也被吃光以后,这些饥民将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食物,除了观音土和人。
这个时候饥民们为了活下去,所有的人伦纲常、道德礼法底线就会崩溃,惨绝人寰的“人相食”、“易子而食”就会发生,当第一口人肉被送进嘴里时,人就不再是人,而是与野兽无疑了。
这种事情翻开我国史书可以说比比皆是,比如说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20万赵军被40万秦军围困了40多天才选择投降,在这绝望的40多天里,头7天赵军士兵还能饮水充饥,10天过后开始杀战马吃肉,20天过后烧盔甲裹腹,30天以后倒下的同袍就成为食物了……
如果不是“人相食”,绝境中的赵军士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撑到40多天!民间同样如此,最早的“人相食”记录是春秋时期,宋国百姓为了活下去,只能“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当人变成连自己的同类都能当成食物吃下去时,也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了,这也是历朝历代老百姓揭竿造反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沦为禽兽,毕竟善良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为了像个人一样的活下去或者死去,只能选择吃土,即那些看起来干干净净的白色粘土。
▼下图为二战时期美澳联军攻占瓜岛后正在搜集日军杀害战俘并食用的证据,由于盟军的长期围困,日军士兵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只能杀战俘充饥,这时候的日军士兵已经不能算作人类了。“人相食”的惨剧竟然发生在高度文明的社会,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泥土并不是人类可供食用的食物,它的主要成分是富含硅、锌、镁、铝等矿物质,吃到肚子里以后确实有饱腹感,但是肠胃并不能对其进行消化,更无法汲取营养。
由于这种能够代替食物产生饱腹感的泥土挽救了许多徘徊在兽化边缘的饥民,让自己不再是因食物短缺而致死的“饿死鬼”,而是吃土撑死的人,所以人们为了表示对这种白色泥土的感激之情,为它去了一个“观音土”的名称,寓意它像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一样普渡众生。
相信看到这里的读者在内心已经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观音土不能食用却能用来充饥的原因就是没有选择!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设想:假如自己和同伴在绝境中断水断粮7天,在即将饿死之即,面对奄奄一息的同伴和地下白色的观音土,你会做怎样的选择呢?
▼下图为成功升井的栖霞矿难被埋矿工,他们被埋在600米深的矿井中15天最终成功获救,假设没有救援或者救援失败,身处绝境的矿工们在到达饥饿极限以后该会发生什么样的惨剧呢?真不敢再沿着这条思路想象下去。
结语
“吃土”一词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似乎是一个形容词,当湖吃海塞过后,经济状况逐渐拮据时,大家都喜欢用“吃土”来调侃自己尴尬的局面。
但是对于处在大饥荒时期的饥民而言,“吃土”一词可就是动词了,在做出保持人性不因饥荒而泯灭的选择后,毅然将不可食用的白色泥土咽进肚子里充饥,用腹胀的感觉欺骗大脑获得短暂的“吃饱”满足感,在观音大士显现人间的幻觉中撒手离去,一把观音土就能了却红尘一切无尽烦恼……
愿世间不再有饥荒,也愿那些白色的观音土永远是制作瓷器的原材料,而不是人们用来充饥的“食物”。
▼下图为储量达到1.4亿吨的江西南康高岭土矿区,高岭土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造纸、陶瓷和耐火材料,其次用于涂料、橡胶填料、搪瓷釉料和白水泥原料,少量用于塑料、油漆、颜料、砂轮、铅笔、日用化妆品、肥皂、农药、医药、纺织、石油、化工、建材、国防等工业部门,而所谓的高岭土就是观音土,希望将来的人们能彻底忘记食用观音土能够充饥的“作用”,最好是永远不再发生食用观音土充饥的事。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鲁迅是否写错了你怎么理解
“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是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话。从历史的事实来说,这句话是错的。但从这篇小说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又写得非常高妙。而且这样的妙语在鲁迅的小说里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这种运用语言的能力,非文学大家做不到。
先说历史事实吧。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这是事实。拿给别人吃了,也是事实。但吃了易牙儿子的,不是桀纣,而是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著名的齐桓公。易牙把儿子当成美食献给齐桓公,换来了齐桓公对他的绝对信任。虽然宰相管仲劝过说,烹掉儿子以讨君王欢心的人,决不可能是真的忠诚。但还是不能除掉齐桓公对易牙的信任。最终,齐桓公晚年因为易牙在内的“三小”作乱,被困宫中,活活饿死。
桀纣是两个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桀是夏代亡国之君,纣是商代的亡国之君,他们都曾宠信小人,残害忠良,最终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也正因此,这二位便成了暴君的代名词。
鲁迅这样写有很多妙处。首先,这话是文中的主人公“狂人”说的。狂人就是疯子之意。既然是疯子,当然就要说疯话。张冠李戴,胡言乱语,不合逻辑也就是正常的了。如果说起话来事实准确条理清晰,那还算是疯子吗?
其次,鲁迅写的小说,是给普罗大众看的。所以,他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思想特点。一般的民众会认为,好人一切都是好的,坏人一切都是坏的。齐桓公在历史上大约算不得坏人。所以,没必要把吃人这种事情和他连系起来,而桀与纣是坏事做绝的人,所以,把一切坏事都安在他们头上,就没有人会提出异义了。大家说的不过是个理而已。
鲁迅作品中,因为书中人物的原因说错经典或是历史的还有不少。但这并不是鲁迅的学问不扎实,而是作品中人物的原因。比如大家都学过的《从北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种情况。在写到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鲁迅说: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这里的“上九潜龙勿用”就是错的。“潜龙勿用”是《五经》之一的《易经乾卦》的卦辞,这句是初九的爻辞,而不是上九,上九的爻辞是“亢龙有悔”。小学生们初学的时候,难免搞混,在老师的大声喝斥之后,有人读错,也就很正常了。正因为读错,更显示出小学生上学时有口无心的情态。
鲁迅不愧是文学大家。据说现在中小学课本中许多鲁迅的作品已经被删除了。原因大约是不好懂。这大约没错。三十多年前我自己上初中学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确实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当时学过了,总全有些印象。现在回过头去再读的时候,才体会了真正的文学之美,大家的作品,确实是字字珠玑。这种感觉与读唐诗宋词一样。小学生们恐怕也很难体会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底有什么妙处,等慢慢长大了,自然就体会到了。
古代的“易子而食”是什么意思“”
“易”就是交换的意思,“易子而食”就是互相交换孩子来作为食物吃掉。这在古代一些旱涝天灾,或者战争频仍的时候,确实也是一种事实存在的现象。虽说虎毒不食子,可也不乏有人真的较为心狠,谁说人心就一定毒不过虎呢?而且不如此行为,老少皆要饿死,与其坐以待毙大家一起死,不如牺牲一少部分,所以如此一来也算是顾全大局,一个民族,有生者才能有希望。至于为什么要互换孩子而食?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吃自己的骨肉,谁下得去嘴呢?为了减少自己的愧疚和心痛,只能去吃别人的孩子了。
“易子而食”实在是一种太过残虐的现象,人之所以有别于禽兽,就在于心念,在于礼教,而礼教只有在物产丰饶,百姓乐业的时候才能施行教化。所以一个地方越是富裕发达,文化礼乐的风气才会越加浓重,人民普遍也很高素质,思想意识也比较超前。俗话说“饥寒起盗心”,所以败坏的人文大都来自于资源的紧缺,过于贫困往往是伤风败俗的根源。所以问题中的“易子而食”就是在天灾面前,人类无法保守本心,也没资格再谈礼教的一种悲惨现象了!
今年很多地方高温又干旱,若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会怎样
那时是生产队,集体经济大如天,邻居刘大爷说,六几年也干旱,当时,公社书记,大队长,生产队长都在田间地头,卷起裤腿,挑着水桶,和村民一起抗旱。村民也是不分老幼妇孺,提桶拿锄,挖坑挖沟,能保一颗苗是一棵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情高涨,尤其老县长每周都骑着自行车来村里,了解抗旱情况,给大家鼓劲。大伙都打招呼,还和刘大爷握手,当时人们虽然挥汗如雨,可是没有人喊热,就是一门心思抗旱劳动,都不想别的,高兴着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