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古代战争会有以少胜多的战役
-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有哪些
- 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方法有哪些
- 古代战役,以少胜多的有多少比例,以多胜少的比例有多少
- 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为什么常常会出现以少胜多的局面呢
- 淝水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
-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领导者分别是谁
-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哪些为什么能够获胜
为什么古代战争会有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采石之战……中国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战例之多,已经到了几乎快要成为一条定律的地步,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试着说三条。
第一,在古代战争中,兵多有时候仅有理论上的数据优势,在实战中并无法一线铺开,构成压倒性的优势。比如在采石之战中,虽然完颜亮发动了号称60万军队南侵,但兵分四路,完颜亮亲率的东路事实上只有17万人,只要完颜亮这一路一败,其他三路就不战自溃;在淝水之战中更是如此,前秦军队号称有近百万,东晋军队仅有八万,但事实上在淝水之战中苻坚亲率的一线军队只有十余万,对比晋军并无压倒性优势,据说淝水之战发生时,竟还有一部分前秦军队仍在长安一带,离淝水主战场十万八千里。
其中的关键是,在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一次性动员几十万大军并不如现在这么简单,交通条件决定了分布在各地的几十万部队很难短时间集结在一起,后勤条件又决定了军队很难一次性投入到单一战场,否则后方产粮区根本无法供养。
第二,一次性动员几十万大军往往意味着后方空虚,并且民怨沸腾,很容易后院起火。在采石之战前,完颜雍(即后来的金世宗)事实上已经在辽阳拥兵称帝,采石战败后,前线金军知道后院起火后军心不稳,发动兵变干掉了完颜亮;淝水之战也是如此,按照前秦动员的兵力而言,即使在淝水战败后野完全可以再战,总实力仍然占极大优势,但前秦内部已经发生了内乱,早有异心的慕容垂趁机起兵,苻坚帝国灰飞烟灭;辽金的护步达冈之战更是典型,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辽军之所以溃败,直接原因就是发生内乱,天祚帝和辽军无心再战,后撤途中被金军突袭而大败;再比如,隋炀帝率大军征伐高句丽时,也遭遇了后方民变,其中尤以杨玄感起兵影响最大。
第三,在历史上,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都被严重夸大了。对于人数多的一方而言,夸大自己的人数优势可以起到恫吓对方的作用;而对于人数少的一方而言,如果打赢了,也就顺水推舟的继续战败一方战前的吹嘘,甚至还有继续加码,对方人数吹得越多,不就更加显得自己“以少胜多”的伟大和奇迹。从这个意义上,双方算是一拍即合,共同“编造”了这个神话。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有哪些
一连破一营,熬山庙大捷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起义军其实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加上敌我力量悬殊,失败也就很难免的了。
大概一周后,国军正规军主力一部赶到,首先大举进攻耒阳。此时耒阳已经被中共放火烧毁大半,当地老百姓怨声载道,加上双方兵力火力都很悬殊,战斗会会怎样发展也就不难理解。
国军将领,第19军第2师师长李宜煊带领一个主力团,最早赶到耒阳,随即持强硬攻,很快就攻打下了防御空虚的耒阳城。
刚刚一交火,朱德的新编赤卫军就不是对手。这些赤卫军队员自然是比较勇敢的,但他们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进攻时候不会利用地形地物掩护,甚至不会卧倒匍匐等动作,凭借一腔热血胡乱冲锋,被敌军机枪一片片的打倒,防御的时候,他们不会组织火力,还没看到敌人就胡乱放枪,等敌人真正冲到近距离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弹药,只能撤走。
鉴于防御不利,耒阳又背靠耒水,对于防御一方非常不利,朱德如果死守不撤,怕是要背水一战,全军覆没,所以果断率领主力撤走了。
实际上李宜煊兵力也不多,他的第2师主力尚且未到,此时手上不过一个加强团近2000人(缺一个营),另外还有一个主力营熬山庙从侧翼包抄。只是因为他们是正规军,又是战斗力很强的桂军,所以大部分是农民军的朱德部对付不了他们。
起义军失利以后当晚集中五个连正规军和数千农民赤卫军发动夜袭,试图夺回耒阳。
国军将领李宜煊并非庸将,他判断起义军有可能夜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起义军刚刚一开始进攻,李立即部署部队发动反冲击。结果反而是准备不足的起义军措手不及,全线溃败,伤亡惨重。
朱德无耐,只得命令终止进攻向后方撤退。当时起义军其他高级将领都认为耒阳已经无法收复, 都向朱德请示是否立即立即将主力转移出耒阳地区。但朱德认为,耒阳是其他几县的门户,必须守住。如果耒阳一丢,下面永兴、郴县、宜章也就会连续失守,所以朱对是否撤退犹豫不决。
在耒阳失陷的时候,林彪率领一个连却远在距离熬山庙附近的高炉水口一带搞土地运动。
当时起义军和后来的红军都是一个样子,也就是土地运动时候,一般都安排干部配合军队去做。如果没有军队的无力支持,是压制不住地主,富农的。
熬山庙在敖山上,而熬山地处耒阳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山顶建有一座大庙,也就是熬山庙,整个山丘就像熬鸟一样,所以叫做熬山。这一代地形险要,除了西面是一片开阔地带,东南北三面山坡连绵,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只有一条土路。
国军李宜煊部在进攻耒阳的同时,还派一个营的兵力进攻熬山庙一带,扫清侧翼的威胁。
当时国军也通过当地的地主武装得到一些情报,知道熬山庙仅有起义军正规军1个连的部队,所以该营并没有什么戒备,放肆的高歌猛进。毕竟双方兵力相差3,4倍,区区1个连何足道哉,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当时县苏维埃副主席徐鹤得到敌军进攻的消息后,一方面向朱德汇报,一方面紧急找到在这里驻扎的二连连长林彪。
林彪听完徐鹤的介绍后,二话不说,立即赶赴一线观察情况。
林彪在几个赤卫军队员帮助下,骑骡子绕小路赶到第一线的一个山丘上,居高临下的仔细观察了地形和敌人的情况。
本来,林彪认为敌我力量悬殊,一个连如何能对付一个营呢,必须撤退。
但观察地形和敌人的情况以后,林彪心里却有了谱了。
林彪认为,熬山庙这一带地形极为适合打伏击,因为两边都是山,只有中间一条小路。敌人兵力再多也施展不开,一个团,一个营,一个连其实没有区别。
而且,通过观察敌人先锋一个连的行军情况,林彪认为敌人轻敌狂妄到了极点。在如此险峻地形下,他们居然不派尖兵开道,也不派侦查部队搞清楚地形,而是一窝蜂的前进,甚至辎重排走在队伍最前面。换句话说,敌人根本不认为起义军敢于抵抗,他们不是在作战,而是在行军。
先锋连如此散漫,后面的两个连估计就更差了,一打就很有可能将他们打垮。
林彪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可以打一打的。
更况且,林彪虽然只有一个连正规军,却还有徐鹤指挥的敖山、江头、东湾、竹市、内洲渡、石梓江、大陂市、龙王庙、浔江、导子洲等地赤卫军多达数千人。
赤卫军都是青年农民组成,军用枪械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另外就都是土枪土炮,甚至大刀长矛,但毕竟还是一股武装力量。尤其在这种地形下,哪怕是土枪土炮也是可以发挥很大威力的。
赤卫军:也就是当年农会的武装力量,主要由农会的农民组成。他们一般没有受过严格的正规训练,武器装备也较差,除了军用步枪以外,多是梭镖、大刀、鸟铳、土手榴弹和松树土炮等。当时湘南特委规定,凡工、农会会员由十九岁至三十岁的壮丁编组为赤卫队。
所以,林彪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在熬山庙和敌人决战,这个想法和朱德倒是不谋而合!朱德在作战之前,也仔细做过研究,并且做出了务必在这里伏击敌人的命令,要求二连长林彪执行。
有了上级的支持,一切都好办,林彪立即着手部署。
由于此次敌强我弱,林彪布置的极为细致,包括每一挺机枪的位置,他都一一亲自搞定。对于手持土枪和冷兵器的赤卫军,林彪认为地形有限,太多人施展不开,就精选了500多人,也让他们巧妙的埋伏在道路两边100米内。由于赤卫军不是正规军,林彪一再交代他们战场纪律,要求他们没有命令绝对不能开枪开炮,暴露目标,违者军法严惩。
一切部署完毕,就等着敌人上钩了。
林彪的100多正规军和500多赤卫军埋伏在路边,3个多小时后,天就已经黑了,再等了1个多小时,大路上传来大片的喧哗和很多灯火,国军那个主力营过来了。
他们一个营有400多人,大摇大摆的开了过来。本来夜间行军一律不允许有火把等照明物,他们丝毫不管,不打打着灯,还大声聊天,简直就像野营。
林彪的副连长奈不住性子,举起盒子炮就要打,被林彪一把按住:别急,这样打只能打一个头,中间和尾巴的敌人都会跑的。等他们过了一半再打!
区区一个营在山路上拉成2,3里长,走了10多分钟才过去一半。
该营的营长陈壁堂,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中间,嘴里还叼着烟卷,大声呵斥部下走快一点。
等到这个营完全走进伏击圈,林彪轻声命令身边的一个老班长,让他对准那个营长打,当做总攻的信号。这个班长举起汉阳造步枪,对准那个营长瞄准了三秒钟后,开了一枪。当时没有专业的狙击手,一般挑选全排枪法最好的士兵作为打冷枪的。打冷枪的其实就是狙击手,他的步枪是精选的,准确度很高,不过也没有瞄准镜,他使用的子弹一般不是普通的步枪弹,而是在子弹头经过加工,形成达姆弹,以增加威力,保证一枪击毙。这一枪就把马上的营长陈壁堂打了个对穿,达姆弹进入后背是一个酒杯大的洞,传出来是一个茶碗大的洞。中了这一枪自然活不了,他翻身落马,当场死了。
这一枪打响后,周边的起义军立即猛烈的向伏击圈里面的国军开火,机枪,步枪,手榴弹,手枪,还有赤卫军的土枪,土炮。
这个营做梦也没有想到会遭遇伏击,此时遭遇如此猛烈的火力,加上营长第一时间被击毙,几乎瞬间就垮了。
不到10分钟,就有100多人或死或伤,此时林彪命令吹响冲锋号,起义军和赤卫军数百人挺着刺刀,举着大刀长矛冲上道路。
这个营此时还有少量官兵想抵抗,但这个地形实在是没法打,他们根本看不清起义军在哪里,等到看清楚的时候,刺刀和长矛已经杀到眼皮底下,只得丢下武器跪倒投降了。
短短15分钟,这个营尽数被歼灭大半,伤亡100多人,另有100多人被俘,而林彪部下仅有10多人死伤。自然,桂军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还是有一定作战经验。在被林彪部队伏击后,该部前方的200多人,奋力猛攻,不顾后方部队死活,向前方耒阳杀过去。
而这一线主要是农民赤卫军,主要装备土枪梭镖,可以给国军造成一定伤亡,要全歼难度就打了。这样,这200多人勉强打出一个缺口,他们丢弃全部辎重,轰然向耒阳方向狂奔。
打了这样一个大胜仗,林彪的部下各个士气高涨。林这时候就显示出一个优秀军官的素质,他迅速判断形势,认为国军已经陷入混乱,起义军又势不可挡,命令全军向前追击。
于是,起义军数百人如下山猛虎一样向前猛扑。
于是,这个营的残部扔掉全部辎重,仓皇向耒阳县城狂奔。
而林彪区区一个连又几百赤卫军,就追着他们一直跑到耒阳城下!
期间,耒阳的李宜煊师长听到城外响起枪声,知道是自己部队被伏击了,慌乱之下他派一个营出去接应。
没想到此时逃窜的国军200多人早已散乱了,看到正面有军队过来,也来不及分清是不是自己的援军,慌忙开枪迎击。
而求援的那个营看到对方开枪,以为这就是起义军的部队,也开枪拦截,双方混战一场才搞清楚。
此时林彪他们已经追到近处,那200多人根本不敢回头抵抗,跑在后面的士兵不是投降就是被击毙,前面的国军不顾后方部队死活,一路丢盔弃甲的逃入耒阳城,他来救援的那个营也冲乱了。
2月26日当天一战,光是击毙的敌人就有100多人,全营400多人,几乎非死即伤,或者就是被俘,完全垮了。
这样,林彪用区区一个连的正规军,就打垮了敌军一个主力营。
---------------此次伏击战,松树炮起了很大的作用。所谓松树炮,就是一根结实的木材剖成两半,各掏出半截内膛,装入大量火药,铁砂,然后铁丝箍紧,就是一门前装炮了。这种土炮以前是湘南当地农民用来对付土匪,或者村与村之间械斗的土制武器。松树炮射程只有几十米,但由于装药大,又是发射铁砂,所以威力不小。一炮下去,铁砂喷射范围内的敌人都会受伤,无法继续作战,但一般也不会致命。只是铁砂射入人体很难清理,所以一般都是终身残疾。松树炮的缺点是,一般一炮就散,没法重复使用。
一营破一团,二占耒阳
此时追击到耒阳附近的林彪部,正好遇到了败退的朱德部,当时已经是5天后的3月1日。
当天朱德又集中5个连的主力,对耒阳发动了进攻,没想到在包围圈尚未形成之前,六、七连过早地发起冲锋,致使西门久攻不下,被迫退至灶市街。八、九连在北门与敌激战受挫,也不得不往南撤退。
由于前后两次反击全部失利,起义军大部分指挥官都建议立即撤退,放弃耒阳。
当时朱德正在犹豫是进攻还是放弃耒阳,见林彪大胜而来,朱德就虚心的向这个小小的连长征求意见。
林彪又是沉思良久以后,当着起义军几乎所有高级军官的面说:现在我们绝对不能撤退!!!如果一撤,我们就没法站住脚,在湘南的根据地也就全完了。如果敌人尾随追击,我们恐怕就是兵败如山倒。我认为我们必须进攻,而且是立即进攻。
其他起义军高级将领之一的王尔琢说:林彪,你的说法有道理,但现在敌强我弱,他们有一个团的兵力在耒阳,我们虽然有1万多人,但绝大部分是赤卫军。赤卫军战士听到枪声就慌得很,只能打顺风仗,不能打逆风仗,也不能打硬仗。我们在县城附近的正规军,包括你这个连只有6个连,又刚刚才战败,实在无法继续进攻了。
林彪想了一想,回答:您说的没错,不过您忘记了敌军的心理。他们一个主力营刚刚被我们伏击击溃,而且他们那个团又是刚刚占领耒阳还不到一周,始终不敢出城,根本无法掌握我们的情况。如果我们在今天晚上再次攻击他们,他们的指挥官断然不会想到我们是用下午刚刚战败的部队,而是认为我们的大部援军到达了。在这种判断下,敌军指挥官一般不会敢于冒险和我军决战,而是会放弃县城逃走。所以我们只要马上进攻,就一定会胜利。
听了林彪的这些分析,王尔琢等人还是将信将疑,都觉得这样太冒险,太玄了。
倒是朱德比较高明,他认为林彪的判断很合理:林连长你说的很好,如果我让你指挥这次进攻,你怎么部署?要多少部队?
林彪这次倒是回答的很快:人多了也没用,我只要一个营。
这一言既出,满座皆惊,大家都认为林彪在说胡话,好在朱德慧眼识人,立即林彪的提议。
朱德说:我把全军最精壮的士兵给你凑成一个营,给你全军最好的武器,另外给你县军事委员会主席李天柱的几千赤卫军随便你使用,不过军中无戏言,你要立下军令状哦。
林彪马上就表示同意了。
得到许可以后,林彪没有浪费一点时间,立即作出部署。林彪认为敌军虽然刚刚战败,毕竟有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不可能全部将他们歼灭,只能击破,让他们逃走。
首先,林彪让县军事委员会主席李天柱指挥三千多农民赤卫队从三面作出围攻耒阳的样子,但并不需要真正的进攻。
为了防止守军狗急跳墙的死守,林彪仍然留出一面让国军逃走。
其次,林彪命令一部分赤卫队员设法潜入城内准备四处放火,一旦战争打响他们就要冲到县城内的街上开枪开炮。
最后,林彪自己则率领那个主力营连夜发动突袭,正面猛攻耒阳的一个城门。
赤卫军都是本地人,对县城非常熟悉,他们组成二百多人的敢死队,带着枪械和引火物,顺利的从城墙的一个小小的缺口潜伏进去。
而林彪的主力营也已经埋伏到城门外不到200米的地方,三千多赤卫军也从三面包围了县城。
见时机成熟,林彪下令攻击。
于是,城内赤卫军立即放火,耒阳县城中虽然大部分房屋已经被烧毁,但还是有很多房子被点燃,到处都是冲天的火光。一些赤卫军队员也冲到街上,对准惊慌失措的国军官兵开枪,短短十几分钟后,城中就乱成了一锅粥。
与此同时,三千多赤卫军战时一面四处呐喊敲鼓,一面用各种枪械和土炮向城中猛射。
这边林彪率领主力营分别猛攻几个城门,由于这个营官兵和武器都是精选的,火力猛,进攻狠,防御城门的国军根本拦截不住,甚至被压制在城墙上不敢抬头。
守将李宜煊此时早已是惊弓之鸟,起先他看到熬山庙那个营兵败如山倒的退入县城,已经十分心惊。他询问逃回来的连长,连长表示起义军最少有好几千人伏击了他。
李宜煊惊恐中,在下午遭遇朱德部5个连的猛攻县城,好在拼死将他们挡住,已经吓出一身冷汗。击退起义军还不到半天,李又突然接到起义军主力连夜猛攻县城的消息。守城的团长慌忙向他汇报,现在周边隐约有至少四五千人在进攻。
团长说:绝对是主力部队,火力比我们还强多了,我们根本挡不住。肯定是敌人大部队到了,我们快撤吧,去和师的主力靠拢,不然就要被合围歼灭了。
李宜煊还在犹豫,此时参谋长跑来说:不好了,敌人打进城了,城内几条街都被他们点着了,到处开枪呢。
到了这一步,李宜煊实在没法淡定了,他立即下令:敌军上万主力进攻县城,我们立即撤退。
撤退令还没下达,这个团的敌军就已经溃散了。他们像惊了的兔子一样,撒丫子飞跑,不到半个小时就跑光了,笨重的辎重全部丢下,包括大量的弹药。李宜煊见已经失去对部队的控制,也赶忙带着警卫连跟着部队跑了。耒阳县长谢清河本来还想死守县城,现在见李宜煊师长都跑了,自己也赶忙开溜了。
这仗起义军虽然只消灭一百余人,其中击毙的仅有50,60人,抓获俘虏八十余名,缴获枪枝五百余支,但是自身几乎没有损 失,而且让李宜煊一个团几乎没有还击,就败退出耒阳。
在林彪建议下,起义军各部又率部乘胜追击,这次就是朱德亲自指挥了。他们击溃耒阳附近驻守坚固炮楼的守备队五百多人,扫清了耒阳全境的敌人正规军。
一个连击溃敌军一个营,一个营吓退敌军一个团,朱德凭借多年军旅生涯的丰富经历,很快判断年轻的林彪是个少有的军事人才。
1928年3月12日,朱德提拔林彪为二营营长,此时林彪刚刚21岁,个子不高,身体也单薄像个孩子,二营的大部分战士岁数也都比他要大,很多士兵背地里称他为娃娃营长。
众所周知,排长,排长在军队只有基层军官,从营长开始,就进入高级军团的行列。
一周后,败退的师长李宜煊不死心,又命令副师长李力率领两个团继续进攻耒阳。
林彪使用一个营配合几千赤卫军战士,在熬山庙又伏击了李力当先一个团,一个小时内将其一千多人击溃,余下那个团也吓得逃了回去。
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方法有哪些
战争中以少胜多的方法很多,因为战争中,对方都想完美“收关”,有一句话“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所以自古打仗对一个将领的要求是很高的,战争中的影响因素也太多,虽然自然环境不是人能控制的,但是好的办法我们能控制这场战争的胜、负。
巨鹿之战
这场战役主要是项羽率领6万多楚军,与秦军将领王离40万余秦军在巨鹿进行,取得的胜利,前207年12月,项羽当时渡过漳水,敌我军力悬殊太大,硬拼肯定是不行的,项羽自己就是一员猛将,可能也与自己性格特点有联系,于是直接让全军“破釜沉舟”,只带三日粮食,想以生、死做赌注,自断后路,鼓舞士兵的士气,只有赢了这场战争,才能活着,不然只有饿死或战死,最终士兵士气大振,越战越勇,属于“杀红了眼,那种”,就这样瓦解了秦军。
赤壁之战
这是三国时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进行大规模江河作战。建安十三年,当时曹操的士兵主要是北方人,很少做过船,好多又不会水性,第一次坐船的人都感同身受,反应严重的人会头晕眼花、呕吐,曹操以很聪明,下令将所有的船都连在一起,这样就稳了,如履平地。黄盖看见曹军战船连在一起,想起了用火攻,正好当时是东南风,于是借助风力,将自己船浇上油,点燃以后,直冲操军,将曹军战船全部烧毁,这就是一场著名的赤壁之战。借助火和风,取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想要以少胜多,一般根据周围的环境、地形、兵力等,来“”出一套适应于己方的方法。
古代战役,以少胜多的有多少比例,以多胜少的比例有多少
今天这个问题,我觉得和我之前回答的一个“哪一场战争是因为一个人而结果改变的”是一类问题。都属于战争类的问题,对于战争类的问题,我一直都喜欢说一句话,战争所考量的是综合性的问题,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没有简简单单“以少胜多”或者是“以多胜少”。历史上的确有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但这些案例的比例真正在战争史上能达到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所以被人们所传颂,那些以多胜少的案例,因为胜的太正常了,所以就没有人去传颂他们。
然而,以少胜多的案例如果回看历史可以发现,不能简简单单以这一次战争的表象而去分析。在以少胜多的案例背后,往往隐藏的不被人们所重视的才是胜利的重要因素。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赤壁之战的孙刘联军胜利了曹操所谓的八十万大军。这个是军事史上一个典型的战例,但他之所以能够胜利跟曹操不擅长于水军,还有“东风”相助都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东风相助火攻就不可能成功,而不擅长于水军的曹操和精通水军的孙刘联军作战其实就和小孩子和大人打架没有什么区别。那是量级的差距,我们不否认赤壁之战的经典战例这一事实,但是也应该注意这场战役里的客观因素,也是孙刘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再说说霍去病用八百兵绕道匈奴后方而取得了他军事生涯第一次的胜利,这一战例,的确能够证明霍去病是一个天才的军事统帅,但是客观上讲,他所击败的匈奴并非匈奴的作战主力,作战能力和霍去病所率领的汉朝作战主力那不可相比,而且他的背后是强大的大汉帝国,他的敌人是已经被大汉所惊吓到的虚弱的匈奴,如果没有这两个条件即便是霍去病也不能胜利。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每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背后存在的各种因素都是出现以少胜多这个结果所不能缺少的。从某种程度上看,纯作战上排除客观因素之外的以少胜多是几乎不存在的。
相反的,以多胜少的案例就很常见了。在孙子兵法中就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这样的理论。这个算,就包括兵力的计算。一个真正的军事统帅他所寻求的不是以少胜多。因为不论以少胜多还是以多胜少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胜”一味的去追求“以少胜多”的将领那是不可以成为一流将领的。所有的战争都需要粮草、士卒、军饷等多方面的支持。只要一发动战争,这些东西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一流军事统帅知道,我需要用多的兵力一次性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次次的葫芦娃救爷爷。多次解决战斗所需要耗的战争成本比一次性解决的战争成本大的多。这里最为典型的就是王翦与李信对于秦楚之战的不同结果,一个是用20万打,结果秦国失败损兵折将,还得再打一次。还有李牧与匈奴的作战,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李牧对于匈奴的作战就是,坚壁清野,招募士兵,当兵力远大于匈奴时,且战斗力也高于他们时,一次性解决,使边疆20年无大战。
孙子提出过,“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正因为是国之大事,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有一个军事统帅会去选择以少胜多这种方式与敌军作战。正因为少,所以我们能听到的多,但如果把中国历代战争史一书中所提及的战争拿出来对比统计一下的话,其实就会明白“以少胜多”的战例都不到百分之一。而“以多胜少”才是战争的王道。
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为什么常常会出现以少胜多的局面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王史论”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发展史中,也可以说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伴随着王朝的改弦更张,总是避免不了战争,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有人就会有战争,弱肉强食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比如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几乎是天天打、年年打。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数以少胜多的的战役都是发生在乱世。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么,在冷兵器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我认为跟战争指挥者的军事才能有关。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一个有才能的军事指挥者对于一场战争是多么重要,甚至可以完全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比如官渡之战,曹操以五万人的兵力对战袁绍十一万人的兵力,双方军力相差一倍以上,可最后最后的结果却是以袁绍的大败而告终。曹操军事才能和袁绍相比如何,当然是曹操更胜一筹。所以,后世在评价他是会给他冠以“军事家”的称号。再比如说韩信,“兵仙”级别的人物,指挥过好几场以上胜多的战役。再往近了说,毛主席他老人家主持的战役中,面对国民党的精兵良将,始终能够保持不败战绩。因此,战争的胜利与否离不开领导者的正确指挥。
第二,我认为跟军队战斗力有关。俗话说“将熊熊一个,兵熊熊一窝”,可见,军队的战斗力也是战争胜否的关键因素。试想一下,两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跟一个强壮大汉打,谁输谁赢,一目了然!举个例子,明朝时期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号称几十万大军和努尔哈赤几万大军相遇,结果是明朝大败。主要原因是明朝的军队是临时拼凑来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残,然而努尔哈赤的军队大多数是精锐,由于是游牧民族,战斗力极其强悍,士兵战斗力完全可以以一挡十。两者相遇,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我觉得跟运气这方面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在战争期间,战争双方都会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这个“天时地利人和”往往跟运气的成分有关。比如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率领80万大军和东晋的8万大军展开了决战,然而,结果是前秦失败。失败的原因就是因指挥不力,导致前秦军队发生了踩踏事件,一时间军心大乱,东晋乘机而上,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对于东晋方面来说,这场战争中运气成分占很大原因。
总之,战争的胜利与否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只是列举了一下我所认为的因素,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看法!
文/小王史论
淝水之战真的是以少胜多吗
这有什么好怀疑的吗?淝水之战能够成为延续东晋国运的战役,的确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很多人怀疑前秦和东晋兵力的对比,但在已存史料当中,虽然最后的淝水决战,并非完全的八十万对拼七万人的对决,但参与整场前秦对东晋战争的兵力,对比应对的东晋一方,存在着巨大的优势。
淝水之战前双方兵力对比:
应当注意的是,淝水之战是一场最后的决定成败的战役,前秦对于东晋发动的是耗时几个月的征伐战争。
在这场前秦与东晋的战争中,前秦先后投入的兵力极多,被普遍认为的八十多万大军,《资治通鉴》当中有记载:
(公元383年八月)甲子,坚发长安,戒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而东晋一方初期的应对方式是,由谢玄率领八万北府兵北上,迎击前秦主力;桓冲率领十万荆州西府兵,从长江上游北上伐秦,以图减缓下游压力。
十月,符坚的弟弟符融,挟制姚苌、慕容垂等人的三十万主力,攻克寿阳、郧城等地,并派兵驻扎洛涧,截断谢玄一方西行进攻方向。
十一月,谢玄派手下刘牢之,在洛涧打败前秦梁成,并歼灭前秦数万兵力。
十二月,东晋谢玄所率北府兵力,跨过洛涧往西推进到淝水,与前秦隔淝水对峙。
以上是淝水之战决战之前,双方的对决,前秦先锋部队符融在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并没有巩固在东方洛涧的战线,让东晋北府兵得以西进到淝水。
在这个过程当中,参与的兵力包括了在淝水以西的符融三十万兵力,以及镇守洛涧的梁成等人的数万兵力,再就是东晋一方北府兵八万。前秦一方对东晋一方的兵力对比明显。
淝水之战时的兵力对比:
淝水之战时,谢玄选择的策略并非等到前秦主力集结之后,再出击战斗。而是接受了朱序的建议,在前秦主力未全部集结之时,便主动出击。
此时集结在淝水两岸的双方兵力,当然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八十万对八万。
而是前秦一方八十多万兵力,扣除尚未赶到的凉州兵,蜀汉军,尚在郧城的慕容垂等部,以及从东部彭城进攻的幽州、冀州兵力,预计兵力二十多万。
淝水之战决胜的关键,在于谢玄并未选择固守战略,而是选择在前秦兵力未集中之前,主动出击。而朱序的作用和符坚自大地让晋军“半渡”,都是前秦失败的重要原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后,不足八万的北府兵,面对二十多万前秦主力,取得大声,杀掉前秦二十多万主力十之七八。
而后,符融被杀,符坚等部队仓皇而逃,无法对北府兵形成有效抵制。加之,上游荆州西府策应,东晋一方,赢得了前秦对东晋的战争。
在淝水决战当中,前秦和东晋一方的兵力对比,当然也不是八十万对八万,但东晋面对的战争局势,也是前秦二十多万主力,以及后方逐渐赶来的大量前秦后援。
在此情况之下,能够依靠淝水战役的胜利,取得了最终前秦VS东晋战争的胜利,的确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淝水之战的关键作用,是其具有整场战争当中的转折意义,让战争的局势发生彻底扭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领导者分别是谁
《淮海战役》是以少胜多的大型战役,解放军以六十万对国民党军八十万,毛主席说这是一锅夹生饭,硬是要把它吃下去。
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独轮车推出来的,意思是讲支援前线的群众,推着独轮车冒着生命危险送粮,送水,送吃的,这样的群众基础是国民党军队没有的,淮海战役由粟裕大将指挥的,国民党军由杜聿明等指挥的,这一仗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宣布了国民党军的彻底的失败,摧枯拉朽的横扫大西南,淮海战役是典型的以少胜多!一点不是夸张,打出解放军的威风,连国外军事专家都到徐州考察想知道胜利原因,作为世界精典之战。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有哪些为什么能够获胜
苍茫大地介绍粟裕大将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大智大勇,指挥的孟良崮战役,这也是解放军军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一、战役背景:
1947年,国军全面进攻被我军打破,被迫改为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3月国军进剿山东,兵力达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45万人,以五大主力之三第74师、第5军、第11师为骨干,编三个机动兵团,第一兵团汤恩伯部共20个旅20万人,为主要攻击集团,三个兵团分别由临沂、泰安、泗水向鲁中山区全线进攻,企图寻华野主力决战。国军为避免进攻中被华野分割歼灭,采取了“密集靠拢、加强维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
华野在山东共9个步兵纵队和一个特种兵纵队27万人,处于劣势。我华野从3月下旬到5月,主动出击除在泰安歼敌72师外,没有战绩。我华野根据中央军委意见,于5月上旬将主力东移,后撤一步,以准备南下华中的2纵、7纵隐蔽集结于莒县地区,以进鲁南的6纵隐蔽在平邑附近地区,待机配合主力作战。
华野主力东野后,陈、粟两个预设的歼敌方案均未奏效。
二、战机顿现
华野主力东移,蒋介石、陈诚误判,以为华野攻势疲惫,可能继续向东北方向的淄川、博山方向撤退,于10日命令各部兼程前进,妄图逼我军在鲁中山区决战,顾祝同令3个兵团放胆向博山、沂水线疾进,右翼第一兵团改变原定的稳扎稳打战法,不等第2、第3兵团统一行动,即以张灵甫74师为骨干,在黄伯韬25师、李天霞83师配合下于次日自垛庄、桃墟进攻坦埠,企图袭占沂水至蒙阴公路,另以第7军、整编48、65师在左右两侧掩护。华野侦知这一部署电,粟裕于12日晨下达1纵、4纵、6纵、8纵、9纵围歼74师,以2、3、7、10四个纵队阻援的作战令,战役于13日黄昏发起。
三、经过
74师在83师、25师掩护下自垛庄北进,被9纵击退,随后占杨家寨等地,妄图14日攻占坦埠。
5月13日晚,我1纵、8纵一部在74师正面阻击,主力从其两翼趁隙向纵深楔进,1纵3师对外正面阻击65师,主力割断74师、25师联系,8纵割断74师与83师的联系,一部占领孟良崮东南的横山老猫窝。4纵、9纵从正面攻击,扼制了74师的进攻,6纵于14月抵垛庄西南地区。13日晚,张灵甫不顾前沿据点遭攻击,仍想14日占坦埠。
5月14日,张灵甫得知天马山、马牧池等地失守,怕被围歼,仓促向孟良崮、垛庄方向撤退,并组织一部反击。6纵在1纵一部协同下,于15曰拂晓攻占垛庄,切断74师退路,8纵攻占万泉山,同1纵、6纵打通联系,在芦山、孟良崮地区四面合围74师。蒋、顾以为74师是第一王牌,死守孟良崮,左右增援到位,可趁机与华野主力决战。顾祝同严令新泰的11师、蒙阴的65师、桃墟的25师、青鸵寺的83师以及,河阳、汤头的第7军、48师迅速向74师靠拢;并调第5军自莱芜南下,20师从大汶口向蒙阴疾进,在蒙阴、青驼寺寻歼我华野主力。
粟裕见国军10个师大举来援,多数距孟良崮一至两天路程,最近的仅十几公里,于15日下令华野阻援部队坚决阻止各路援军,主攻部队尽快干掉74师。
15日晨,整编74师被围困在孟良崮为核心的几个山头,即520、东西540、600、610高地,及芦山、雕窝等地,74师的水源被切断,大量美式装备歇了菜,张灵甫上孟良崮把重炮、坦克等又丢弃了。激战至16日上午,华野占领全部主阵地,下午,华野前方将士以为74师被全歼,细心的华野粟总发现我军歼敌数与74师编制差万人,部队严密搜索,终将74师及83师1个团余部全歼,张灵甫被击毙。16日16时半战斗结束,华野发现敌台仍在活动,4、8、9纵奉粟总命令搜索,到18日,又搜出7000余人。
在华野主力围攻74师过程中,华野2纵、3纵、7纵、10纵等拼死阻击,国军在蒋、顾严令督战下,最近的距孟良崮5公里,炮弹能打到孟良崮,但74师照样被歼。
四、胜利原因:
A、粟裕的卓越指挥才能及非凡胆魄。
粟总是我军为数不多、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帅才,他用兵连当代孙武“刘帅“、主席五虎上将之首林帅也极为佩服。
B、我华野全军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将士们舍生忘死。
C、张灵甫的骄横授我歼敌良机。
D、国军内部的矛盾,配合不十分到位。
李天霞作为七十四军(师)的副军长当年和张灵甫抢七十四军军长失败,心有怨言,增援时就不太利索啦。如他的83师再冲进一个旅,我军就够呛!
五、战果及后话。
斯役,国军被歼3.2万,我军伤亡1.2万人,国军被迫停止对山东的进攻。
顾祝同被撤掉陆军总司令职务;黄百韬虽救援,但未达效果,被撤掉师长之职,后又重用,死在淮海战场;汤恩伯被撤一兵团司令之职;李天霞未很好掩护及救援,撤职被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