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攵”部首和“夂”部首的区别是什么?三国中有哪些人物的名字经常会被人读错_部首_蜀汉_一声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夐怎么读 部首 蜀汉 一声

本文目录

  • “攵”部首和“夂”部首的区别是什么
  • 三国中有哪些人物的名字经常会被人读错

“攵”部首和“夂”部首的区别是什么

  • 夂”,读作“虽”,象形字。甲骨文形体像脚趾朝下。其本义为“止”(脚)。

  • “夂”,作为部首读作“折文儿”或“冬字头”。凡由“夂”组成的字大都与脚的动作、人的行为有关。“夂”与“攵”(“攴”作部首时有时候写为“攵”,读作“扑”)的区别,前者“笔画为三”,后者“笔画为四”。

  • 【攵】繁体字: 汉字结构: 造字法:简体部首:攵 攵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4;笔顺:撇横撇捺。

  • 【夊】繁体字:夊 汉字结构:独体结构 造字法:简体部首:夂 夊的部首笔画:3 总笔画:3;笔顺:撇折捺。

常用字中部首是“攵”和“夊”的有:

【攵】

收 shōu 考 kǎo 改 gǎi 攻 gōng 攸 yōu 攼 gān 攺 yǐ 攽 bān 放 fàng 玫 méi 【夊】

夋 夌 変 复 夎 夏 夐 夑 夓 夒 夔

三国中有哪些人物的名字经常会被人读错

翻开史册,我们常能见到许多生僻的名字,这种现象在姓名制度尚不发达的先秦时期尤为明显。到了三国,取单字名成为时尚,而常用字也就那么多,为了彰显不同、展现文学底蕴,这一时期人们取名千奇百怪、极富个性。那么,三国中有什么名字容易被读错呢?

首先便是蜀汉后主刘禅,因为他的名字“禅”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作为佛教用语,读作“chan”,二声,而实际上,他的名字发音为“shan”,四声。这个发音使用极少,生活中几乎没有使用,所以读错也是十分正常。

在刘禅之前,刘备曾有一个义子,取名刘封。这两兄弟的名字连起来就是“封禅”,是皇帝祭祀天地的活动。这个名字寄托了其父的宏图大志。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曹操阵营的著名谋士荀彧,由于“彧”字实在很难见到,许多人都按照形近字或,读作“huo”。因为这个错误的频发,网友为了调侃,连姓也不好好念,将他的名字读作“苟或”,写成“狗货”。

其实“彧”字念作“yu”,四声,它的含义是有文采、趣味高雅,被恶搞成“狗货”,荀彧泉下有知也只能欲哭无泪了吧。另外,他的兄弟,在袁绍帐下效力的荀谌,叫做“chen”,二声。

荀彧的同僚,有“毒士”之称的贾诩,也因为名字中的诩字不常用,常被人认字认半边,叫做“jia yu”,其实诩念作“xu”,三声,意为夸耀。曹操帐下的汉室宗亲刘晔,也有被叫做“liu hua”,晔字读“ye”,四声,意为明亮。

说完曹操阵营的文臣,我们再看看武将。魏国开国元勋的“盲夏侯”夏侯惇,常被念作夏侯“chun”,正确读音是“dun”,一声,意为敦厚勤勉,他也确实做到了人如其名,为曹氏兢兢业业,踏实可靠。夏侯惇自己的名字已经不怎么容易念准确了,他的儿子则更加过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魏的大都督正是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这个字算是实实在在的生僻字了,它念作“mao”,二声。曹操的得力保镖,武勇过人的许褚,常被念作“xu zhu”,其实他的名字念“chu”,三声

把目光转到蜀汉,则有提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后来失街亭的马谡“su”,四声;在蜀汉后方主持政务,为人谦和的费祎“yi”,一声;刘备攻取益州不肯投降的泠苞,不是姓冷,而是“ling”,二声;蜀汉灭亡,刘禅被带到洛阳,乐不思蜀时,跟刘禅说要表现得思念蜀地,以求被放回去,将来再做图谋的忠臣郤正,姓“xi”,四声。

蔡文姬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她的名字叫做蔡琰“yan”,三声,意为雕饰的美玉。她的父亲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这个名字常被念作“cai yi”,其实邕念作“yong”,一声。

东吴的丞相步骘,念作“zhi”,四声。辅佐刘表治理荆州的蒯越蒯良两兄弟,常被人以为姓“beng”,其实他们姓“kuai”,三声,这也是个很罕见的姓氏。

除此之外,三国时期还有很多人的名字常被念错,比如留下成语“割席断义”的华歆(xin,一声),竹林七贤之首的嵇(ji,一声)康等等。归根结底,这些生僻名都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的源远流长。正因为这些名字各具个性,才更显出历史的精彩纷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