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代的“三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古代儒家倡导的当时大臣需要跪着上朝吗_儒家_上朝_不死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君夺臣妻 儒家 上朝 不死

本文目录

  • 什么是古代的“三纲”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古代儒家倡导的当时大臣需要跪着上朝吗

什么是古代的“三纲”

是中国人都知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需要部分。浅显的解释是,臣、子、妻都被系在绳子上,只要君、父、夫一拽绳子,你就要无条件的动和服从。

这不过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掌控人心,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疯狂进行“洗脑”,残害人性的一种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苛刻的“三纲五常”早已被抛到了爪哇国,但细细思寻,又还能找到具有极力意义的蛛丝马迹。

君为臣纲,上下级的关系。

我们在公司上班,公司就是我们的上级。以公司的利益为上,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便是我们明智的选择。此时的纲,体现的是“忠”。

父为子纲,父与子关系。

时光无情,岁月荏苒,曾经年轻的父母如今步履蹒跚,需要孩子们的关爱和照顾。常回家看看,多花点时间陪陪老人,或者把父母接到身边悉心照顾。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此时的“纲”,体现的是一个“孝”,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美德。

妻为夫纲,亲密的两性关系。

中国的家庭,一般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在外辛苦打拼,回到家里了,自然希望多一些妻子的温暖的关怀和爱。妻子处处对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而且毫无怨言,在这里更多的是源于“爱”。

任何一个新思想的出现或新事物的发生,都会有它极积的意义,“三纲”也不例外,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它的过去和现在。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古代儒家倡导的当时大臣需要跪着上朝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古代儒家倡导的当时大臣需要跪着上朝吗?

回答者:杜豆豆万卷好书读书会。

01

第一点,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是不是儒家思想?

提出这个问题的,显然对儒家学说并不了解,而是听信了一些歪理,将统治者们宣扬的“忠君”思想,或者说“愚忠”观念,硬生生栽赃到了儒家观点上,是个典型的误解。

在统治者的观念中,“忠”就是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要绝对服从。那么,这是儒家提倡的“忠”吗?

翻看一下儒家典籍就知道,孔子绝对不是忠君主义者。

在《论语》中,有一段齐景公问政的故事,其中有这么一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君王按照礼制安排下属做事,下属就要向国君尽忠。前提是,国君做事首先要受到礼制约束。如果个人职责和君主意志有冲突怎么办呢?孔子说:“以道侍君,不可则止。” 要符合道理才行,没道理不伺候。 对外国的君主,孔子则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你用我,我就干,不用我,我到别处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这个位置,我不考虑这些政事。

另外,孔子还说过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拿这个话说孔子是提倡忠君的。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君主的要做好君主,当臣下的要做好臣下,当父亲的要做好父亲,当儿子的要做好儿子。大家都是有规矩的,君臣各有义务,要相互尊重,君臣关系才能很好地维持,君若不尊重臣,臣大可不必效忠于君。

再比如孟子,言辞就更激烈了。异姓之卿,“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意思是说,如果君有过错,臣可提出批评,反复说都不听,则异姓之卿可一走了之,直接解除君臣关系,贵戚之卿甚至可以废掉君主,另立新君。

孟子还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无道,臣民甚至可以“诛一独夫”。

故此,孔孟开创的儒家,绝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观念。

02

第二点,既然不是儒家思想,那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又是怎么来的呢?

倒是备受秦始皇赏识的韩非子曾经说过:“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 这种臣要绝对效忠于君的说法,大概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源头。

但即便如此,汉代复兴的儒家学说虽然受到了法家的某些影响,强调“君尊臣卑”,甚至出现了“君为臣纲”的“三纲”说,但如果你认真读史书,依然会发现,即便如此,历代大臣借“三纲”之说来告诫君主的话,都不是要证明君主有绝对权威,而是要求君主要以身作则,做个好皇帝。儒家思想对君臣关系的看法,都是“从道不从君”。

既然正史和儒家经典都没有类似说法,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为何又如此流行呢?

这就像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会把里面的戏当三国历史一样。这句话的流行,是明清时期小说戏曲推波助澜出来的效果。比如:

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八戒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

明朝陈仲琳的《封神演义》:文王听而不悦曰:“天子乃万国之元首,纵有过,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过;父有失,子亦不敢语,况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为人臣子者,先以忠孝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

清朝的《呼家将》:千岁道:“古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俺呼家将历受国恩,袭叨帝荫。

清朝许啸天的《唐代宫廷艳史》:建宁王慨然对太子说道:“从来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依哥哥的话,人子获罪于父,不得骨肉的原谅,便活在世上,也毫无趣味。俺便回家去候死罢了!”

清朝蔡东藩的《清史演义》:吴三桂道:“休得乱言!俗语说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只我前半生是明朝臣子,为了闯贼作乱,借兵清朝,报了君父大仇。你尚知有君父么?

之所以明清会出现这样的思想,当然和明清两朝的明清两代的皇权专制,以及对愚忠思想的宣扬有关的了。这个话题就更大了,此处略去。

03

第三点,大臣跪着上朝的规矩,是怎么来的呢?

大臣跪着上朝的规矩,也并非自古如此,和儒家更是半点边儿都不沾。

根据《史记》记载,汉朝有一套完整的上朝礼仪。武将们站在西边,面朝东;文官们都站在东边,面朝西。皇帝出来后,文武百官依次向皇帝朝贺。大臣们向皇帝汇报工作时,一般都坐着。当丞相来上朝时,皇帝还要站起来表示尊重,这被称为“皇帝为丞相起”。这个规矩,一直保留到唐朝。

后来到了宋朝,据说赵匡胤这人比较虚伪,总觉得自己和大臣们平起平坐讨论国家大事不舒坦,于是有次上朝时就借口让一位大臣帮他看报告,让人偷偷把这位大臣的椅子给抬走了,从此大臣们就只好站着了。

元朝采用的是胡人做法,向皇帝汇报时,不能站着,必须跪下。汇报完皇帝说了“平身”,才能站起来。据说南宋丞相文天祥被押解到元大都,忽必烈要他行下跪之礼,被文天祥断然拒绝,理由就是“南揖北跪”,跪是胡人风俗,“南人”是作揖的。但遗憾的是,元朝统治者还是将大臣跪拜皇帝规定成了上朝礼仪。

元朝以后,明清延续元的上朝礼仪,于是,大臣们都跪着上朝了。到清朝时期,更是发挥到了极致,实行起“三跪九叩”制度,连外国使臣来都不例外

最后,综上所述,回答问题,“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根本就是和儒家学说的原意相悖的,并非儒家倡导的思想。跪着上朝的规矩,更是和儒家思想没有半点关系。

我是杜豆豆。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杜豆豆万卷好书读书会。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