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作为古代的两大肥缺,盐道和漕运哪个更肥
- 隋唐时期长安城的漕运是什么样子对这座城市的兴衰起到又起到什么作用
- 元朝时,漕运和海运有什么发展
- 关于古代道路与漕运的知识是什么
作为古代的两大肥缺,盐道和漕运哪个更肥
当然是盐道更厉害。
清代,天下第一肥缺就是两淮盐政,第二肥缺是扬州知府。两个职务都与盐有关。
举例说明。
乾隆时期两淮盐引案爆发。案件很简单,20多年时间,盐商每年提前缴纳次年盐税的存款利息为1090万两,这些钱被盐政衙门私分。平均每年就是超过50万两的....利息。
第二个例子。
曹頫接任江宁织造,曹寅曹顒遗留欠款是23万两,康熙令苏州织造李煦带着曹頫轮流兼管两淮盐政,5年后李煦将曹家欠款全部归还。每年净收入最少8万两,这还是李煦全权代理,曹頫一点事都没有做的结果。
漕运总督当然来钱,不外乎在运河上收税,勒索盐帮漕帮还有小商人而已。可漕运总督有三位呢,又无权管理地方民政。
隋唐时期长安城的漕运是什么样子对这座城市的兴衰起到又起到什么作用
关中地区久为帝都王畿,虽然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有以长安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网,但是在古代陆路运输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供给京师的粮食、物资和各地的贡赋,就主要依靠于水路运输。
隋唐时期,由于都城规模的空前扩大,为解决京师浩繁的需费及西北边境兵粮的转输,统治者对渭河水运极为重视。隋朝开国不久,文帝即于开皇三年(583)下诏整治河渭水运,沿途设置粮仓,以转相灌注。唐代亦在高宗、中宗、玄宗时期,多次调拨民工,在三门峡凿石修道,解决河渭水运中的困难。
关中地区另一条水运线,是人工漕渠的开通。这是因为渭河虽是关中主要的漕运线,但渭河迂曲,从长安至黄河,流长竟达九百余里,且“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为弥补渭河水运的不足,从汉至唐,均从长安至潼关,另修凿了人工漕渠。
汉漕渠凿于元光六年(前129)。其时汉武帝接受大司农郑当时建议,命齐人水工徐伯表率卒数万,从长安之南,开掘人工渠道,引渭河东流,经长安、临潼、华县、华阴,至渭口(今潼关附近)入黄河,费时3年,长三百里。
隋初,由于汉漕渠年久堙没,“帝每忧转运不给”,于是开皇四年(584)六月,隋文帝命宇文恺沿汉故漕渠,另开新渠。新渠从大兴城起,引渭水东流至潼关,名广通渠。由于此渠疏通之后,“转运通利,关内赖之”(《隋书·食货志》),故亦称富民渠。
唐代也多次疏通漕渠。如天宝元年(742年)三月,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韦坚“于咸阳壅渭水作兴成堰,截灞、沪傍渭东注,至关西永丰仓下与渭合”,对漕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治。此渠东起关门(潼关),西抵长安。韦坚还沿渠在长安城东禁苑浐水西岸望春楼下新开一潭,聚泊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数十郡到达的船只,“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玄宗特赐名为“广运潭”。
上图广运潭公园
文宗开成元年(836)咸阳令韩辽又一次疏导漕渠,起自咸阳,抵于潼关,名兴成渠。从而使漕渠在唐代中后期,仍发挥着重要的漕运作用。
除此漕渠之外,唐中宗景龙时期,兵部侍郎崔湜又“献策开南山新路,以通商州水陆之运”。此道由山南引丹水通漕至商州,再由商州镵山出石门,北抵蓝田,以为挽道。中宗就以崔湜为使,役徒数万。由于工程艰巨,役死者十之三四。此道可转漕江汉粮米,但因新道为夏潦冲突,常常崩压不通。
唐代,关中漕运与都城长安的经济生活,与中央政权的稳定关系至大。
当时,关中虽然号称沃野,然而“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因此,在唐初漕路来不及治理,岁输长安粮不过二十万石时,每遇水旱灾荒,长安就物价飞涨,斗米千钱,百姓难以存活,连皇帝也不得不率领百官离开长安就食于洛阳。如高宗因关中饥荒去洛阳七次,玄宗去东都就食也有五次,从而当时有“逐粮天子”之称。而当开元后期治理河渭水运及疏通漕渠之后,岁漕关中之粮最多时达四百万石,于是“关中蓄积羡溢”,都城经济繁荣,“车驾不复幸东都矣”。
元朝时,漕运和海运有什么发展
元朝建都大都,京城的粮食需要量大,同时元朝初年还不断进行对外战争,也需要供应大量的军粮.这些粮食,主要取自江浙地区.运河漕运,常因天旱水浅,河道淤塞不通,致使漕船不能如期到达.为了克服河运的困难和补助河运的不足,元朝统治者便对另一条漕运干线——海运.意义就是能将江浙地区的粮食直达大都,同时也为元朝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后备力量.
关于古代道路与漕运的知识是什么
在公元前20世纪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就有记载使役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的驮运道。
公元前11世纪—前5世纪,道路的规模和水平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出现了较为系统的路政管理,人们已将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城市道路分“经、纬、环、野”四种,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城中有九经九纬呈棋盘状,围城为环,出城为野;郊外道路分为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隋初除自东向西调运外,还从长江流域转漕北上。隋炀帝动员大量人力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随商品经济发展,漕运已非必需,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历代漕运保证了京师和北方军民所需粮食,有利于国家统一,并因运粮兼带商货,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但它又是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运费代价过高,尤以漕运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失误农时,故亦有众多弊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