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山上有流不完的水,是因为山顶一直在下雨吗
- 请问山高还是水高,天险还是地险呢
- 上联:山高月小赶集去,下联怎么对
山上有流不完的水,是因为山顶一直在下雨吗
如果你在南方的山上住过的话,你就会发现山上的一些泉眼真的就像有流不完的水一样,一年四季都不会停,而且还恒温,我们平时熟悉的河流也基本都起源于这些泉眼。
但是,山脉的面积往往也都不是很大,为什么山上的泉眼会有流不完的水呢?
山区经常多雾天气
我的家乡是中国有名的雾乡,常年雾气都非常浓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读小学的时候,早上从家里出门走到学校——大概1公里的路程,我整个头发都会被雾气打湿,挂水的那种。
关于我家的乡雾气,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神话传说,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王莽取代西汉建立新的政权,他发起了一系列改革,但是老百姓并没有过得更好,于是汉皇室正统后裔刘秀开始反抗王莽。
刘秀也因此被当作叛贼讨伐,在一次兵败的时候他逃到了我的家乡,而且被追围到了山顶。
就在穷途末路,刘秀自己也想着放弃的时候,山谷中突然出现了非常浓密的雾气,雾大到让人什么也看不见,就像一片汪洋一样。
而刘秀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把鞋子脱掉放在山顶,然后自己赤脚走入充满雾气的山谷中。
当追兵赶到的时候,看到刘秀留下的鞋子,以及前面一片汪洋,他们以为刘秀畏罪跳海了,也就放弃追捕。
刘秀因此躲过一劫,并且在之后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汉王朝因为我家乡的雾气续命了200年,而我家乡从此以后雾气就一直都很重。
以前,我们那边老幼妇孺基本都知道这个故事,只是大部分说不清楚是哪个朝代和哪个皇帝,后面我慢慢知道了是刘秀。
好吧,故事不一定真实,但是我们家乡的雾非常真实,以前以为只有我们那边这样,后面我才知道原来大部分山区都是差不多。
山上不一定一直下雨,但是山区的雾气都会很大,这些雾气其实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的。
为什么山区多雾?
水蒸气之所以会在山区冷凝出来,原因就在于温差发生了变化,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在水分上升的过程中,在山区由于过饱和而凝结了出来变成了雾。
然后雾会下沉,这就是为什么山谷中总是多雾的原因,而下沉的雾没有被蒸发掉的话,其实就是被土壤和植被吸收。
这个过程相当于山区在收集其它地方的水分,而且这个过程是一刻都没停过的,特别是在早上和傍晚尤为明显。
早上的时候,别的地区已经被加热并失去水分,而山区因为植被茂密升温较慢,水分很容易在山区凝结出来并形成雾。
傍晚的时候也是一样,随着太阳辐射的降低,那些在因为温差变化而在山区凝结出来的水滴变得更不容易被蒸发掉,所以也很容易出现雾。
另外,山区的天气也是变化多端的,你大太阳的时候山上,可能到了半山腰就开始下雨了。
事实上,山区的降雨也确实比平地要多,原因除了温差之外,高山还会阻挡空气的流动,空气沿着山坡上升,最终在山区上空形成降雨。
所以,山里的泉眼有流不完的水,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每一座大山确实都可以很好的收集水分。
不过,如果大山只是会收集水分当然不够,还得有足够的储水能力才行,而每一座大山也确实都有这个能力。
大山的储水能力强
我们经常会听说多种树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在锁水方面,植被确实可以很好地阻挡水分流失。
植被本身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直射地面的水分蒸发,另外落叶会像一个防水袋一样把水分包裹住。
那些没有被蒸发掉的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逐渐下沉,而这个下沉的速度取决于山地的组成材料,以及含水层的储水情况。
对于大山而言,地下水所在的位置不一定是在山脚下的地面之下,它可以储存在任何缝隙之中。
当所有储水的空间充满了水,而且含水层也处于饱和状态,水分的下沉就会很慢,很多收集来的水在表面就流失了。
但是当含水层不饱和的时候,水分下沉的速度就会比较快,但是这个时候还取决于材料,有一些材料——比如沙子,它下沉就会很快,而黏土和页岩就会非常慢。
其实,无论水在大山内部怎么活动,其实都相当于它被储存在了大山内部。
所以,大山真的非常像一个天然水塔,而泉眼就像水塔的一个出水口一样。由于大山可以不停补充水分,所以泉眼可以一直出水。
最后
从山和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果什么时候真的碰到极度干旱的时期,山脉收集水的能力弱于泉眼流失水的能力,那么泉眼也就干涸。
请问山高还是水高,天险还是地险呢
山高水更高,水高人更高!
地险尚有依,天险莫能测!
只要肯努力,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人涉不过的水。
所以,最高的是人;最叵测的,是人心!
上联:山高月小赶集去,下联怎么对
谢邀!
上联:山高月小赶集去,
下联:水长星稀回塞来。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