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李白的《赠汪伦》情真意切,他们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_李白_桃花潭水_桃花

本文目录

  •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 李白的《赠汪伦》情真意切,他们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
  • 古诗《赠汪伦》及诗意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里的汪伦是谁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 赠汪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讥讽汪伦吗

我觉得不是。

虽然李大爷是被骗过去的,但逛了人家的桃花潭3A级景区,又喝了万家纯手工自酿酒,吃饱喝足,还讥讽人家汪伦干啥?

如果李大爷是那么小肚鸡肠的汉子,是写不来那潇洒飘逸的诗句的。

1、海参炒面,海参呢?

首先,汪伦是个善意的谎言,换个方式来说,玩了个文字游戏。

君好游乎?此地有桃花千倾。君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桃花千倾可以理解为千倾的桃花林,也可理解为深千倾的桃花潭。

万家酒店可以理解为上万家酒店,也可理解为姓万的开的酒店。

李大爷偏偏理解为前者,到地方一看,上当了!

这种说法等同于海参炒面,海参呢?我叫海参,面是我炒的。

这种文字游戏是典型的欺诈消费者行为。但问题是李白去那里消费了没有?

汪伦想见李大爷,李大爷来了,他还要李大爷自行消费喝酒吃饭买门票逛景区吗?

汪伦明显是个粉丝而不是个酒托,所以李大爷一日游的费用大约是汪伦买单的。李白没消费,顶多是个粉丝见面会,地方差了点,但接待服务还不错,最后李白开船走的时候,汪伦还在江边来了一段现场show:

hey,大家好,我叫汪伦,我是李白最忠实的粉,桃花潭的水一直都这么深,喝多了万家的酒你给我飞吻,哼,海参炒面没有海参,噢~~你们为什么要这么较真,yo,不懂我的热情请你不要喷,我会用歌声对付你的残忍~耶···

2、你来了?你不该来的。

男人之间的感情,只怕没有那么多鸡零狗碎。

古龙式的对白一样。

--你来了?你不该来的。

--可我还是来了。

--这里并没有桃花林。

--我并不是为了桃花林来的。

--我不懂。

--你不必懂,只要有酒,哪里不是桃花林?

--这里的酒也不好。

--只要是能醉,就没有什么不同。

--我听说你经常喝醉。

--我只有在和朋友一起的时候会喝醉。

--那今天你会醉吗?

--我已经醉了。

--你醉了还会写诗吗?很多人醉了的时候往往不够清醒。

--醉得人事不省只有一种原因,他不想清醒。

--那你呢?

--我作诗给你听。

以上都是我胡思乱想所做,要不是因为马上下班,我大概还能再编一个。

--------丸-------

文:祁门小谢

李白的《赠汪伦》情真意切,他们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

阳明新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指导、关注、讨论。

李白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了,很多人都想结交李白。这个时候居住在泾州的汪伦也想结交李白,听说李白来到了泾州,知道李白爱美景爱美酒,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李白。说我听闻先生爱美景爱美酒,我住住的这里有十里桃花可以欣赏,还有万家酒铺可以喝酒。

李白接到这个信后,高兴极了,立马回信说一定来,并约下了来期。等李白兴冲冲赶到汪伦这里时,哪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铺,分明是诓他来的嘛。汪伦忙着解释,我们这里有个渡口就叫十里桃花渡,也称为桃花潭,有个酒家就叫万家酒店。之所以诓了先生,是因为瞻仰您的风采太想跟您结交了,不这样写您是不会来的。李白听后并没有生气离开,反而豁达豪爽地哈哈大笑,也被汪伦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在汪伦的家中住了几天。在坐船准备回家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句《赠汪伦》,汪伦也凭借这首诗名垂千古,确实是情真意切,基情满满。

根据后人考证,汪伦与李白在之前并不认识,汪伦也不过是退休官员隐居当地。在李白要回的时候,汪伦还送了李白马匹、衣料等很多礼物,并且亲自送到船上,还唱歌为李白送行,当时李白也应该是非常高兴,随手做了这首诗。

写这首诗的时候要说李白与汪伦有深厚的友情我想也不至于。之后很有可能建立起深厚的友情是有可能的。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古诗《赠汪伦》及诗意

古诗《赠汪伦》的诗意: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1、全文

《赠汪伦》

(唐)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里的汪伦是谁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这首家喻户晓的诗,其背景在《宋蜀刻本》里说“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人至今宝其诗”。很显然这里的“村人”,可能误导了大家,就有了很多传说出现。

有云话(民间故事)说,汪伦是位农民,他知道李白在做翰林供时有名气,就写信给李白说,我知道你喜欢喝酒,喜欢桃花,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就去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家姓万的人开的“万家酒店”。李白喝完酒,汪伦告诉他,这个桃花潭离这里还有十里地,所以叫十公桃花。李白也不恼,临走写了这首诗留赠。

实际情况是,这位汪伦可不是位农民,而是一位离休的干部。他是泾县的县令。他的弟弟也做过县令,家族是安徽望族。祖上汪华是李唐初期的越国公。

李白还写过两首诗,也是送个汪伦的,既《过汪氏别业二首》。“别业”相当于现在的别墅,到比现在的要高级的多。现在有栋单独的楼叫别墅,“别业”可是有山有水,有园林的。第二首”畴惜未识君,知君好贤才。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更是表明李白攀附权势的心理。

李白的《赠汪伦》,不是写给普通来百姓的。他一生攀附权势富贵,他写的诗,要不是赠名士,要不就是送官宦,这些人对他的仕途或有帮助。李白的诗即使没有写给农民,也依然是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早已成为全世界的财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这是李白《赠汪伦》一诗的后两句,也是人人能吟的千古名句。全诗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几乎口语化的诗,自然朴实,语言清新流畅,通俗易懂。前两句表达了好友汪伦踏歌相送的深情厚意,而后两句诗人则以桃花潭水相喻:即便桃花潭水有千尺之深,也赶不上汪伦对我的一片深情!

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汪伦的豁达开朗以及诗人的洒脱不羁,热情奔放的豪爽性情!

谢谢邀答!?

赠汪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的思想感情,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

《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扩展资料

《赠汪伦》这诗中,蕴涵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汪伦仰慕李白已久,因深知李白好饮酒,喜游历,就为李白捎去一封信,称当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楼。

李白听后,欣然前往。结果十里桃花变成了十里外的桃花渡口,万家酒楼实际是万氏开的酒楼。李白被汪伦盛情所感动,临别之时,写诗相赠,留下了千古名篇。

当李白走时,汪伦借口没有陪同上船,李白不知,当船要开时仍不见汪伦,心中不免有点伤感,如此盛情相约,见过以后,自己了却了心愿,就不再把客人放在心上。

李白正在猜疑,忽然,传来当地流传的民歌,河的两岸站满了送行的村民,一边用脚踏着节奏,一边高唱送别的小调。这样的场景是李白所料不及的,心情激动万分,非常感念汪伦为他如此兴师动众,费尽心机,

所以,奋笔疾书,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由衷感叹。 这样的解读是有一定依据的,汪伦能用十里桃花,万家酒楼为由相约,足见他的智谋过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有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别出心裁的送别形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