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中国美学家,雅号佛头宗】_美学_中国_哲学系

宗白华简介

宗白华(汉语拼音:Zong Baihua,1897~1986),中国美学家。

雅号“佛头宗”,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

江苏常熟人。

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

1920~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

回国后曾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

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哲学系合并到北大,之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他把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特色之一归结为“充实”与“空灵”、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宗白华对中国魏晋玄学中的美学思想给予了特殊的注意,认为其中包含有积极的东西。

他还着重论述了中国艺术中的意境和空间意识问题,认为中国艺术中的空间表现了人与悠久无限的大自然生命的亲切统一,是一种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的空间;这种空间意识是以道家和《周易》的宇宙观为哲学基础的。

著有《美学散步》。

译著有I.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

卒于1986年12月20日。

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词就是:宇宙、人生、艺术、美、心灵、节奏、旋律、飞舞、音乐化、体验。

这些词语既解释了中国艺术的至境,也显现出揭示者的人生至境。

宗白华选择了一种“纯粹“的中国艺术,也就塑造了一种淡泊、灵启式的生活方式。

中国哲学、中国诗画中的空间意识和中国艺术中的典型精神,被宗白华融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问题:一阴一阳谓之道趋向音乐境界,渗透时间节奏书法中的飞舞;其实都体现着一种精神:人的悟道、道合人生,个体生命与无穷宇宙的相应相生。

宗白华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在其论著中他将中国体验美学推向了极致,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他作为一个审美悟道者本身已成为一种道显而美的象征。

但我们还应藉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天地之间去不断求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