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钧【中国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_乙酰胆碱_迷走神经_分娩

张锡钧简介

张锡钧(汉语拼音:Zhang Xijun,1899~1988),中国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9年4月25日生于天津,1988年3月20日卒于北京。

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

1920~1926年留学美国,相继在芝加哥大学及芝加哥大学罗虚医学院学习 ,先后获理学士、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张锡钧历任协和医学院生理系助教、教授、主任、教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医研究院经络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等职。

30年代创立了定量分析乙酰胆碱生物测定法,即蛙腹直肌法,此法可测出动物各种组织中乙酰胆碱的含量 ; 最早提出中枢神经内化学传递的存在,并证明乙酰胆碱是一种介质;研究了人胎盘中乙酰胆碱对分娩的关系,提出了分娩起因的理论,早产与晚产的机制;创立“迷走神经、垂体后叶反射”理论;对甲状腺生理的研究,提出色亚基酸与甲状腺细胞活动有关,而甲状腺对毛发生长有特殊作用;提出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

张锡钧发表了《组织提取物中的胆碱脂》、《醋酸胆碱在正常分娩中的作用》、《分娩的起因》、《中枢神经化学性之传导——颈动脉窦与迷走神经之传入神经纤维》、《迷走神经与大脑垂体后叶之反射》等论著百余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