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康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_秦国_晋国_公元前

秦康公

秦康公介绍

秦康公(?-公元前609年),嬴姓,秦氏,名罃,秦穆公之子,母穆姬是晋文公的姐妹,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在位。

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

秦康公送晋公子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曰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人物生平

秦康公,嬴姓,赵氏,名罃,秦穆公之子,母亲夫人穆姬是晋献公之女、晋文公的姐妹。秦穆公在位时,立公子罃为太子。

秦穆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太子罃奉父亲秦穆公之命,护送舅父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太子罃即位,是为秦康公。

八月,晋文公之子、秦康公的表兄弟晋襄公去世。

秦康公元年(公元前620年),晋国卿士赵盾主张废黜太子夷皋,立晋襄公庶弟公子雍为君,派人到秦国迎回公子雍,于是秦康公派兵护送公子雍回晋国。但在晋襄公夫人穆嬴的压力下,赵盾变卦改立太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秦国的护送军队在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遭到晋军的拦截和伏击,秦军大败,先蔑和士会被迫逃亡秦国,史称“令狐之役”。

秦康公二年(公元前619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武城,以报令狐之役。

秦康公四年(公元前617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秦国的少梁。

秦康公六年(公元前615年),秦康公派兵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羁马(今山西永济南)。晋国出兵救援,两军在河曲(今山西芮城)交战,秦军大败晋军。晋国人担心士会在秦国会对晋国造成祸患,便派魏寿馀诈称叛晋降秦,用蒙骗手段让士会回到晋国。

秦康公十二年(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其子秦共公即位。

简要评析

其一,国君治国,应该体恤民情,勤政爱民,不要一门心思只想淫乐,害得百姓吃苦受累。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这个道理古今圣君贤臣是知道的。

比如:周公治国,强调“明德”“保民”,实行德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晏子治国,以崇俭恤民为本,并尖锐地指出:“穷民贱力以供嗜欲,谓之暴。”时刻提醒国君崇俭去奢。

南北朝时周武帝宇文邕,“修富民之政”,不但行均田,轻赋役,大办农业,自己的生活也很俭朴,穿布袍,盖布被,宫殿中华丽装饰通通撤毁,史家称他“劳役为士卒之先,居处同匹夫之俭。”(《周书》)

相反,穷奢极欲之徒,则祸国殃民,也害了自己,商纣好酒淫乐,酒池肉林,倒行逆施,武王伐纣,纣之士卒反戈一击。南唐后主李煜,怠于政事,没有德政,宫廷生活十分奢侈,亭台楼榭,画凤雕龙,幕壁是销金红罗,又镶嵌珍珠玛瑙,饰以异草奇葩,名曰“锦洞天”,结果被囚,日夕以泪洗面,终被宋太宗鸩酒毒死。

联系这些史实,不难看出,任妄对秦康公的一番话,可谓切中要害。康公为了游乐,让百姓修建豪华的观景台,已经耗时三年,搞得民怨沸腾了。四个“召兵”的分析,就是对康公荒于国政的严重警告。所以,楚兵声称要去攻打齐国,只是幌子,是想利用秦国的混乱实施偷袭,幸而秦康公还不算糊涂,听屯任妄的话派兵在东部边境防备,楚军偷袭才不能得逞。

其二,楚兵所用计谋,是典型的声东击西。声称去打齐国,实际上是想偷袭秦国,这种计谋,古今战争中多有使用,产生了不少佳例。现代商战中,也有一些营销者对此有成功的运用。博弈、球赛等也时常运用这种战术。兵法云:“兵不厌诈。”《孙子》曰:“兵者诡道。”声东击西就是其中之一,运用得好,可以成功。

史籍记载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秦国历史介绍

起源考古

“清华简”研究显示,秦并非出自西戎。学术界主流思想认为秦人来自东方而成于西方,是商末战乱时西迁的华夏族一支。在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出了一块铭文,上面记载秦王族是黄帝之后。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秦人与戎人进行了长久惨烈的拉锯战,两个部族无论是民族性还是文化都格格不入。

考古人员发现,秦与戎两个部族的遗址出土的文物风格迥然不同,秦文化主要来自周文化,而戎人的文化则来自寺洼文化。研究人员还发现:秦人与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错,对峙分布。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汉水上游两岸开阔的川塬和平缓的台地上,而戎人则多居住在西汉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带。在西汉水流域还发现了两座城池,是秦人最早生活的地点之一。从遗址和文物当中就可以看出两个部族斗争的残酷性。两个部族平时各自住在各自的生活区,相互提防与征战。专家还发现了一个早期秦人贵族的坟墓,墓主的脑袋被戎人的箭击得粉碎,可见当时斗争的惨烈。

根据《山海经.海内西经》:秦与周均是黄帝 后裔。秦人以华夏自居,奉炎帝和黄帝为始祖。比如:秦灵公于公元前422年在吴阳(今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建上畤,祭祀黄帝;建下畤,祭祀炎帝。 秦人信仰昆仑西王母和女娲等中原神话体系中的神祗,历来就有四帝崇拜(黄帝、炎帝、伏羲、少昊)。

《史记·封禅书》载:“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汉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之神[1] ,作西畤,祠白帝(白帝即少昊,五方上帝之一。早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伏羲、南方炎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其牲駵驹、黄牛、羝羊各三。”《说文》:“嬴,帝少氏之姓也。”《左传》讲得很清楚,封鲁的奄国之地又称做“少昊之虚”。秦庄公被戎狄杀害之后,他的儿子世父说“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而且秦景公大墓的发掘也证明了秦人乃华夏族,其中一个编磬上铭文“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帝颛顼号高阳,黄帝的孙子,这跟《史记》的记载是一致的。后来秦国的商鞅变法,通过“徕民”政策,从山东六国招引了大量到达地广人稀的秦国。更何况秦地的大部分地区本为周人的地盘,上面原本生活着许多周人。秦地是后来才被西戎占领的,所以,秦国自然也会有不少周人后裔。比如:秦文公时代打败戎人“收周余民”及后来占有西周故地。也就是说周人才是秦国故地的土著民族,而戎人是外来者。在上古时期那个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年代西戎人要迁往秦地实属不易,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戎人是秦地的主体民族。所以说秦为戎是极其错误的,更何况秦人和戎人从来不视对方为己类。

早期先世

秦国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颛顼。大费很有才能,跟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后,舜帝奖励大禹一块黑色的玉圭,大禹却说这个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因为有大费的辅助,治水才能成功。舜帝听后便赏赐给大费一个黑色的旌旗飘带,还给他娶了一个姚姓美女。从此,大费便留在舜帝的身边,为舜帝驯养和调教鸟兽。鸟兽大多驯服,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这就是嬴姓的由来。因为大费善于调教鸟兽,人们又叫他柏翳(伯益)。大费生有两子,分别叫大廉、若木。若木的子孙有的在夷狄,有的在中原。若木有个裔孙叫费昌,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夏桀时期。费昌受不了夏桀之暴,便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汤,专门给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伯益长子大廉玄孙中衍,为帝太戊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嬴姓部族因之成为商朝的贵族,世代辅佐商朝。直至飞廉、恶来时。

大廉有两个玄孙,孟戏和中衍。中衍为商王太戊驾车,很受赏识,妻之以女,自此中衍之后多显。中衍玄孙叫中潏,居于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卫西部边陲。中潏生蜚廉,蜚廉生二子: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俱事商纣王,周武王伐纣,杀恶来。

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死,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国政交由周公旦。此时以纣王之子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联合武王三弟发动了三监之乱,嬴氏部族也有人参与。周公总共征服熊姓嬴姓之族有十七国。

夏商周三代分封诸侯国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秦国是周朝抵御西戎的最前线。周平王曾经允诺秦襄公:“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2] 与誓,封爵之。秦文化主要来自姬周文化。

周之附臣

恶来的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秦与赵 本是同一先祖,一脉相承。季胜有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孟增有子叫横父,横父则生造父。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周孝王时期,造父侄大骆居于犬丘。其次子非子在位有五十年之久。被安置于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造父的侄孙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并成嬴姓的大宗,续其祭祀,后人称其为“秦非子”。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秦最初的领地为甘肃东南部,兴盛于陕西关中一带。当时秦国只是作为西周的附庸。

秦非子死后,其曾孙秦仲即位三年,周厉王无道,有的诸侯背叛了他。西戎族反叛周王朝,灭了犬丘大骆的全族 。周宣王即位,秦仲被封为大夫,命伐西戎。公元前822 年,秦仲即位为大夫二十三年,死在西戎手里。秦仲有五个儿子,其长子太子即位,是为秦庄公。

周宣王召见庄公兄弟五人,交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他们讨伐西戎,庄公把西戎打败了,收复了犬丘。周宣王于是把土地重新给予秦仲的子孙,包括他们的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在内,一并归他们所有,任命他们为西垂大夫。于是秦国兼有了两个封邑,一在秦(天水),一在犬丘(咸阳兴平)。

秦庄公居住在他们的故地西犬丘(天水),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叫世父。世父说:“西戎杀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杀死戎王就决不回家。”于是率兵去攻打西戎,把继承人的位置让给他弟弟秦襄公。秦襄公做了太子。庄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太子(襄公)继位。

公元前777年(襄公元年),秦襄公把他妹妹缪嬴嫁给西戎丰王做妻子。公元前776年,西戎包围犬丘,世父反击,最后被西戎俘虏。过了一年多,西戎放还世父。

位列诸侯

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秦暴霜露、斩荆棘,秦人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环境,实力与日俱增。公元前771年春,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除太子姬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即周携王)立为继承人,周幽王多次举烽火把诸侯骗来京师,以求褒姒一笑,史称“烽火戏诸侯”,诸侯们因此背叛了他。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率兵营救西周,作战有力,立了战功,立幽王故太子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以保卫社稷。

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 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 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 [3] 平王与秦襄公立下誓约。 襄公在这时才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伯爵国) ,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又用黑鬃赤身的小马、黄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西戎,到达岐山时,在那里去世,子秦文公立。

公元前765年,秦文公居西垂宫。公元前763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公元前762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

称霸西戎

秦宣公时,秦军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晋国发生边境冲突。秦宣公、秦成公皆非长命,幼弟任好立,是为秦穆公。

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 强国。秦穆公很有雄心,穆公娶于晋,为了使强邻晋国亲于秦,先后拥立晋惠公、晋文公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本想立晋文公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巩固君位、强大晋国、称霸中原,为秦国未来的不得志种下了恶果。后秦穆公意欲乘晋文公病逝之机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崤之战中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秦穆公果断地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将矛头指向西戎。四处招揽贤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3] 在谋士由余的协助下,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3] 陆浑戎是戎人中强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这块硬骨头,就想把他们逼走,但把陆浑戎安排到哪里去呢?恰在这个时候,秦国与晋国发生了冲突,晋惠公被秦军俘虏,于是秦穆公就打起了小算盘:把陆浑戎踢给晋国人。

晋惠公是历史上著名的背信弃义的国君。他是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重耳的弟弟,因被迫害,他和重耳都被迫逃离晋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晋惠公得以回国继承国君之位,他曾向秦穆公承诺:“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但如愿继承国君之位后,却拒绝割地。不久,晋国受灾,晋惠公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派遣大量船只往晋国运粮,从秦国都城到晋国都城,运粮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受灾发生饥荒,向晋国求购粮食,却被晋惠公拒绝,并且乘机派兵攻打秦国。

秦穆公怒不可遏,熬过饥荒后,第二年就发兵攻打晋国。两国在韩原交战,晋惠公对内对外皆背信弃义,尽失人心,一战而败,他的马车也陷于泥淖,被秦军追上活捉。[4] 晋惠公回国当年,将晋国河西八城割给秦国。第三年,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为质。第七年,接纳陆浑戎整体东迁。 秦穆公稳定了自己的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百年衰落

秦穆公称霸西戎后,国力得到增强,不久穆公卒,太子罃立,是为秦康公。秦康公及其子秦共公在位期间继父祖之余烈,向晋挑战,与楚靠拢,欲与楚形成对晋国的夹攻之势。时晋灵公顽劣成性,赵盾(亦为造父之后)把持晋政,晋国霸权几欲崩溃,楚庄王遂北上争雄于晋,然秦屡攻晋国后方,却难得一胜。

公元前604年,秦共公薨,子荣立,是为秦桓公。桓公不恤国政,人民怨声载道。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大败于辅氏。哀哉!泱泱大秦,竟不及于晋一魏氏之族。公元前578年,秦桓公背弃盟约,转而攻晋,晋厉公率四军八卿攻入秦国,大败秦军于麻隧,诸侯之师扬威于关中。次年,秦桓公死。其子石立,是为秦景公。

秦景公即位,继续奉行联楚攻晋的 方针,时晋悼公立,诸卿和睦,晋国复强,楚国退出争霸行列。晋悼公复霸中原,诸侯归心,秦终无力再与晋国周旋。在公元前546年晋楚弭兵之盟后,秦景公也着力改善与晋国的外交关系,双方重温秦晋之好。当双方的外患各自解除后,晋国六卿轮番执政,太史公曰:“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秦国向东不能出崤函,争南不能及巴蜀。秦以晋为城池,晋六卿内讧,政令不能统一,秦国就这样踉踉跄跄的走完了春秋之路。

秦哀公在位期间,申包胥曾前往秦庭痛哭求师助楚昭王复国。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攻灭智伯,智氏覆亡。赵襄子(毋恤)执政,三家架空晋君,号称“三晋”。公元前425年,赵毋恤卒,魏斯(魏文侯)继之为执政。公元前413年,魏斯率领三晋联军向诸侯发难,三晋势力急剧膨胀。

魏文侯以李悝为相,变法图强,魏氏迅速强盛;又拜吴起为将,侵吞秦河西之地,窥视关中。秦简公、秦惠公屡屡攻魏,意欲夺回西河之地,皆被吴起所败,吴起乘胜攻入关中,势如破竹,秦不能敌。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起兵50万与魏军决一死战,吴起在阴晋一战中,以五万之卒大败秦军,秦国此战大败亏输,再也无力抵抗三晋的攻势。

幸运的是三晋中赵国不满魏国的压制,赵魏反目,三晋联盟瓦解。魏国结怨于诸侯,秦国的压力大减,公元前385年,秦公子嬴师隰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献公立,仿魏制而用于秦,军力复振,开始大败魏国,秦国局势得以稳定。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寿终正寝,其子渠梁立,是为秦孝公。

变法图强

孝公即位之初,对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贤令:“宾客群 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卫国人卫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孝公甚喜,力排众议,以卫鞅为大良造,实施变法。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最为彻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当时秦国地广人稀,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三晋民众招来秦国,以便开垦荒地。

公元前350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产,出现了“家给人足”的繁荣景象,全国百姓以私下斗殴为耻,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败魏军。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连横诸侯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为秦惠文王。这时受商鞅新法“迫害”而被剥夺政治特权的旧贵族一起发难,发起针对商鞅的反攻倒算。秦惠文王为了缓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车裂商鞅。商鞅虽死,但“秦法未亡”。秦惠文王继续奉行商鞅变法以来的国策,对外发展。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苴,秦军继续屡败魏军,再破三晋伐秦联军,又联韩魏攻打齐楚,大败义渠国,掌控了对山东诸侯作战的战略主动权。经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蚕食三晋,席卷荆楚,已初露一统端倪。

魏国经魏惠王时代的消耗,国力匮乏,在秦、赵、楚、齐等大国的夹攻下,衰落了,魏惠王晚年,三晋当中赵肃侯已经取代魏国成为了三晋的领军人。赵肃侯、赵武灵王父子一生征战,使赵国雄踞北方。

齐国与秦国不接壤,得以独立发展,在对抗强魏的过程中与秦国是牢靠的战略伙伴,田氏代齐后,经齐威王、齐宣王、以及齐愍王前期三代君主80年开发,齐国富甲一方,与秦成东西并立之势。 楚国的吴起变法曾经令楚国强盛一时,楚悼王死后,新法基本被废,由于楚国本就雄厚的国底,再经历楚宣王、楚威王之耕耘,楚国于公元前333年,大败越王无疆,并吴越之地,天下震动。

大国崛起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气绝而亡,无子。诸弟争立,穰侯魏冉欲立惠文王妾芈八子之子嬴稷,赵武灵王趁秦乱而谋之,乃拥立质燕之芈八子长子公子稷为王,是为秦昭王。昭王幼,芈八子为太后,王舅穰侯秉政。

公元前293年,韩魏欲联军攻秦,秦将白起与其战之于伊阙(河南洛阳南),大败二国联军,斩24万人,掳魏韩联军统帅魏国大将犀武。公元前283年,燕赵之相乐毅率韩、赵、魏、秦、燕五国之兵而攻齐,陷齐70城,后田单虽复国,然田齐衰败大势已定。

公元前279年和公元前27 8年的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了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和丹阳一带的楚国的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出武关伐楚,次年攻入楚国腹地,陷郢都,楚卒溃败不能战,楚顷襄王乃辟迁于陈丘以避秦军之锋。

自此齐、楚俱衰,天下已成秦、赵相争之势。公元前270年,秦昭王见欺于赵惠文王,昭王怒,攻赵阏与,赵将赵奢于阏与大败秦军。

秦昭王知赵之强方锐,不可与之争,乃用范雎为相,迫母宣太后不干政,逐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范雎出谋“远交近攻”,昭王以为然,定为国策。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攻韩国,韩国割上党以赂秦,上党不愿降秦而降赵,赵纳之。秦昭王怒,欲夺上党。赵起倾国之兵以拒秦,秦调关中之卒以攻赵,两军对峙于长平,赵廉颇不能退秦,王龁不能败赵,相持数年。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以赵括为将,秦昭王秘遣白起为帅,赵括攻秦不克,赵军粮道被截,反被秦军所围46天,赵括战死,白起先后斩杀赵军45万于长平。赵国一蹶不振。旷日持久的长平之战以赵国的惨败,秦国的险胜而告终,秦国的最后对手被击溃,统一天下终成定局。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与山东六国相约伐秦,然诸国之军约期不至,事遂寝。秦闻,大怒。命将伐周。周不能敌,西周公乃尽以所领三十六邑三万人献秦,秦受地而归西周公。不久,周赧王崩,周民东亡,秦取九鼎而归,秦帝国立。公元前250年,东周公复欲趁丧伐秦,为秦相吕不韦所执归。秦置之于阳人,周亡,凡立国879年。

东出六国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当时吕不韦为秦相,独擅大权。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吕不韦和嫪毐把持朝政、惑乱后宫。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平定嫪毐之乱,次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吕不韦饮毒酒自杀。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 川郡,韩国灭亡。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领土兵直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

公元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就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了太子丹,把太子丹的人头献给秦求和。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秦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

公元前225年,秦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失败。后秦王政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了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公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东方六国,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帝国时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