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以来,拥有“铁娘子”之名的撒切尔夫人可以说是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名人之一。
论奋斗过程,她的原生家庭不过是非富非贵的小商贩,一路冲锋陷阵绝对称得上励志典范。
论事业巅峰,她身为英国“首位女性首相”具有历史级的意义,从政期间更是做出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大事。

她从大学期间开始就热衷于政治活动,还曾经用“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来作为自我评价。
为增强在政治活动中的全方位能力,她婚后不久就潜心攻读法律,还拿到了律师职业资格。
由于她身上极富攻击性的强硬气场,政坛上不管是盟友还是对手,几乎无人敢于小看她的存在。

在身为首相期间,她不但对戴安娜王妃做出过不太客气的评价,还一度因为要招待法国代表团的原因而推迟觐见女王,让女王身边的工作人员十分担忧。
当然,作为一个影响力足够的政治人物,也确实很难得到所有人的亲近喜欢,也许大多数人对她的看法是肃然起敬,甚至望而生畏。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累积在一起,最终引出了《星期日泰晤士报》那篇名叫《女王对冷漠无情的撒切尔夫人很失望》的大新闻。
也有看法认为,那条新闻虽然不足以完全摧毁撒切尔夫人的声望,但却确实与之后她的黯然下台息息相关。
那么,离开了首相之位的撒切尔夫人,又是如何度过她的晚年生活?

各种官方媒体都称她为“撒切尔夫人”,这个姓氏当然是来自她的丈夫“撒切尔先生”。不过至少在政治领域里,她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一贯表现得十分低调,甚至到了有点缺乏存在感的地步。
1949年,身为政界新秀的玛格丽特·罗伯茨在伦敦郊外一次聚餐上认识了曾经从军、随后经商的丹尼斯·撒切尔。
当时这俩人一个24岁,一个34岁,他们的邂逅是一种相当典型的政治与商业联手模式。

两年后两人结婚,不少人都认为年轻的玛格丽特·撒切尔能够快速打进伦敦富人圈子,和她那个产业殷实的老公不无关系。
这段婚姻持续时间超过了50年,从没闹出过类似婚变、第三者或者其他类似的什么丑闻。
2001年时,两人还曾经飞赴马得拉群岛,用旅行度假的方式庆祝金婚,看来撒切尔家的婚姻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以外人的眼光来看,丹尼斯·撒切尔更像是他太太的“贤内助”,总是低调地给她帮助和支持,然后默默地从聚光灯前离开。

1990年,撒切尔夫人辞任首相,不久就获得了来自女王颁赠的功绩勋章。一年之后,撒切尔先生又获得了来自女王册封的从男爵头衔——从1965年开始算,类似的事情可是头一遭。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爵士头衔也可以认为是王室用以酬功撒切尔夫人多年工作才册封的,甚至还能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她的丈夫儿子沾了她的光。
再过一年,撒切尔夫人本人也被册封为终身贵族。

这一切似乎预示着“铁娘子”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存在且不可撼动,毕竟当时她还不到七十岁。精力依然充沛,多年政治生涯更是为她增添了不容忽视的定力和阅历。
即使不得不离开曾经捭阖风云的唐宁街10号,撒切尔夫人并没有要退隐或者远离政治的想法。她的日程依然排得相当满,依然活跃于政治相关的各种活动现场。
2001年底,撒切尔夫妇迎来了他们结婚的50周年纪念日。也许是认为之前在工作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他们计划好了前往马得拉群岛度假,顺便庆祝金婚。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是以这一次金婚纪念之旅作为分界线,他们的生活开始急转直下。

首先是撒切尔夫人自己,她在金婚之旅途中就出现了轻度中风症状。回来后没几个月类似症状进一步加重,连医生都建议她最好“减少社交活动”。
中风的一大后遗症就是对记忆力的损伤,曾经博闻强记、精明过人的女政治家开始饱受疾病困扰。
据报道,在整个2002年全年中,撒切尔夫人几乎完全就不再读书看报了。

这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却真实地发生了。因为这事儿对于当时的撒切尔夫人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反正她都是读了下句就忘掉上句。
2003年6月26日,更大的打击忽然袭来——相濡以沫五十多年的丹尼斯爵士去世了,一直忙于冲锋陷阵的铁娘子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伴侣和支柱。
这种巨大的失落感也是可以料想得到的,几乎从相识开始,丈夫就一直是她事业领域的重要支持力量。

无论她作为政治人物在政坛是否得意,回到家里也始终不会缺乏支持和陪伴。
丹尼斯曾经将此概括为“与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共度几十年时光”,并表示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爱与忠诚。
另外一个细节是这样的,无论地位如何工作是否繁忙,只要撒切尔夫人在家,她就会坚持每天做早饭,然后与家人共进早餐。

然而在五十多年过后,这个一直和她共享早餐的男人却永远离开了。
撒切尔夫人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重压让她的情绪极为低落。她甚至不得不在餐厅里摆上丈夫的画像,以此作为某种寄托。
每到吃饭的时候,她往往会和画像对坐,有时候甚至会克制不住地自言自语。就仿佛通过这种对话,还能够回到以前那种平静而温馨的家庭气氛中去。
她的女儿抽空前来看望她,她也常常对女儿说“你的父亲并没有离开我们”。

这一系列处处显得脆弱的言谈举止,简直不像是那个曾经的政坛风云人物。
就在那几年,和她有三十多年交情的琳达·麦克道佳尔再次见到她,也震惊于时间带给她的巨大变化。
琳达曾说,自己多年来一直羡慕撒切尔夫人身上洋溢的自信。然而如今,“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惧和不安”。

撒切尔夫人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变化,她恐惧于这样的变化,但却找不到办法去阻止或改善。
自从丈夫逝世、自己的健康状况也不佳,撒切尔夫人更是完全进入了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
在2004年,美国为前总统罗纳德·里根举行国葬仪式。撒切尔夫人虽然受邀前往,但却并没有现场致辞,而是事先录制好悼文,在丧礼现场播放。
一个事事要强、无所畏惧的人,却选择了录音播放这种并不完美的亮相方式,也可以看出当时她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乐观了。

这样一来也许有人要问了,她的家庭除了老公、就没有其他成员了吗?
还真有!原来撒切尔夫妇结婚不久,就生下了一对孪生姐弟。然而由于双方的工作和事业都占据了大量时间,他们对子女的陪伴显得非常不够。
尤其是撒切尔夫人,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十来年,也恰好是她事业最为风生水起的时期。

英国首相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她为此用上了最大的潜力,也就不可避免地疏远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女儿卡萝尔成年后选择了自己的空间,并不会常常回来探望陪伴父母。她曾经在媒体访谈中直言不讳地表示,撒切尔夫人虽然是伟大的首相,却说不上是个优秀的母亲。
儿子马克就更离谱,从小他就得到父母的纵容和爱。但缺乏引导的纵容却让他成了惹是生非的纨绔子弟。

早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马克就曾经被劫匪绑票。好不容易被警察解救出来,他却没心思对冒险救他的人表达一点感谢,而是直接跑去娱乐享受。
等到成年后,他惹出来的事情就更多更大。先是在全家人都不知道的前提下秘密结婚,后又卷进赤道几内亚的政变当中遭到通缉。
面对儿子捅出来的篓子,撒切尔夫人不得不用尽全力收拾残局。例如赤道几内亚的事情,就是当妈妈的动用了自己的影响力,还得加上缴纳30多万英镑的罚金,才得以解决此事。

对此,他的亲姐姐也表示极不赞成,她认为弟弟做出了太多令家人伤心的事,也是母亲身体急剧变差的一大原因。
2005年10月,撒切尔夫人的80岁生日宴会成了她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彰显形象的机会。
各国政要、各界名人共有超过六百人前来捧场,其中甚至包括了英国女王与王子、时任首相布莱尔夫妇等重量级宾客。
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一位贵宾当然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因为自从她继位以来,也就只参加过两位前首相的八十寿辰宴会。

其实,虽然女王面对担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并不是全无芥蒂,但当后者失去大权、相对失意的时候,女王反而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善意。
据撒切尔夫人的朋友回忆,女王曾经在撒切尔夫人人生低谷时期邀请她前去看比赛。虽然撒切尔夫人以“没有心情”为由婉拒了邀请,但对于其中好意却依然十分感动。
2013年,因为一直未能真正有效治愈的中风,撒切尔夫人病逝,骨灰被安葬在切尔西皇家医院墓地,就在亡夫丹尼斯坟墓旁边。

更大的悲剧细节则在于她的儿女当时都不在身边,由于病情发展太快,女儿和儿子都没有能见到她临终的最后一面。
最终,女王及菲利普亲王双双出席这位前首相的葬礼,送了她最后一程。
俗话说,得到一些东西往往就不得不失去另一些东西。作为一位重量级的政治人物,撒切尔夫人在她擅长的领域内做出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她也不得不失去了很多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