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简介(却对我国有过三大贡献,值得国人感激铭记)_赫鲁晓夫_苏联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赫鲁晓夫 苏联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提起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赫鲁晓夫的执政时间虽然算不上长,但对苏联、中国乃至于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各领域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然而对外方面,中苏两国却在这一时期逐渐交恶,苏联甚至开始敌视中国。因此,国人对于赫鲁晓夫并没有太大好感。不过客观地说,赫鲁晓夫其实对中国有三大贡献。

赫鲁晓夫虽然敌视我国,却对我国有过三大贡献,值得国人感激铭记

▲赫鲁晓夫早年旧照

赫鲁晓夫,公元1894年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名叫卡利诺夫卡的村庄,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经历过俄国内战及二战等重要事件。1953年,斯大林中风去世后,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第一书记。不过这一时期,党内权力实际握在马林科夫和贝利亚手中。于是,赫鲁晓夫踏上了夺权之路。首先他要对付的就是贝利亚。贝利亚执掌大权后,发动一系列大胆的自由化改革——实施大赦,将劳改营中数百万被关押的政治犯释放并平反;终止对苏联内各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化政策,恢复其余民族语言的地位等政策。

赫鲁晓夫虽然敌视我国,却对我国有过三大贡献,值得国人感激铭记

▲斯大林和赫鲁晓夫讨论政务

赫鲁晓夫认为,贝利亚迟早会害死他们,于是他表面上顺应贝利亚,背地里却和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等人密谋将其推翻。1953年6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宫内举行的会议上,马林科夫等人突然展开了对贝利亚的围攻,并在莫斯卡连科、朱可夫等军人的协助下将他逮捕。同年12月18日,众人以叛国罪、恐怖主义和反革命罪将贝利亚处决。在贝利亚被处决后,马林科夫逐渐加强自己在政府中的影响力,而赫鲁晓夫则不断增强自己在党内的权势。很快,赫鲁晓夫又展开了与马林科夫的权力争斗。

赫鲁晓夫虽然敌视我国,却对我国有过三大贡献,值得国人感激铭记

▲苏联时期的克里姆林宫

1954年后,赫鲁晓夫逐渐赢得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米高扬等人的支持,渐渐占据上风。在1955年2月的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赫鲁晓夫及其支持者指控马林科夫对“列宁格勒案件”中的责任,马林科夫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总理)职务。至此,赫鲁晓夫获得了真正的权力,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一些改革取得了不错效果,但是赫鲁晓夫在其执政后期,却奉行“大国沙文主义”和“修正主义”,粗暴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最终引发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一系列骚乱。

赫鲁晓夫虽然敌视我国,却对我国有过三大贡献,值得国人感激铭记

▲赫鲁晓夫会晤美国总统肯尼迪旧照

这种思想观念,也使得赫鲁晓夫无法正确对待中苏关系,最终导致中苏交恶。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他对新中国的建设还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赫鲁晓夫上台伊始,中苏关系呈现良好开局,并于1956年左右达到巅峰。赫鲁晓夫为表示友好,归还了一些沙俄时代因不平等条约被割让出去的土地,其中就包括旅顺港。在归还谈判时,赫鲁晓夫称中国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港口,于是决定归还旅顺港口。更重要的是,苏联方面在归还协议上没有提出任何附带要求,甚至还把原有设施也全部无偿赠送。

赫鲁晓夫虽然敌视我国,却对我国有过三大贡献,值得国人感激铭记

▲旅顺港鸟瞰

赫鲁晓夫对我国的第二大贡献则是在物资方面。1959年到1961年,也就是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赫鲁晓夫以贷款方式向中国援助了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古巴糖,这无疑是给予我国巨大的帮助。虽然当时苏联方面并非是无偿援助的,事后中国要连本带息还钱,不过这份援助还是解决了我国的燃眉之急。况且在冷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都巴不得我国被这一场灾难击败,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又基本唯苏联马首是瞻,如果中国真想自行进口粮食,其实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赫鲁晓夫主动贷款援助粮食的举动,还是值得我们铭记和感激的。

赫鲁晓夫虽然敌视我国,却对我国有过三大贡献,值得国人感激铭记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旧照)

最后一个贡献则是在核武器方面。美国当初曾以原子弹恐吓我国,我国迫切需要制造出原子弹以捍卫国家主权。只是当时我国还处于建国初期,不仅没有技术条件,甚至连像样的研究设施都没有,因此只能向苏联方面寻求援助。虽然苏联不会轻易透露核技术,但是赫鲁晓夫最终却授意有关部门,帮助我国建立起核反应堆,还让我国人才前往苏联学习,这一举动也间接促进了我国在六七十年代军事领域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我国的崛起,赫鲁晓夫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助推作用。光凭这一点,我们就还是应当客观去看待和评价他。

参考资料:

《赫鲁晓夫传》《中国现代史》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欢迎加入世界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