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为了打破美国对其的核包围网,扭转战略核劣势,在美国的后花园古巴修建导弹基地,并部署了大量战略进攻型武器,此举使得美国本土受到了巨大的核威胁。
而美苏两国在解决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中剑拔弩张,人类文明一度处在核毁灭的边缘,幸运的是苏联在关键时刻率先妥协,撤出了驻扎在古巴的战略打击部队,使得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
那为何苏联会选择妥协,这其中又有什么战略意图值得我们去研究。
一 古巴导弹危机概述
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报局的统筹指挥下,一批由流亡在美国的古巴人组成的小部队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登陆,试图对时任古巴元首卡斯特罗实施斩首行动,然而古巴政府仅用时72小时就将这支小分队歼灭。
驻湾失败后,美国并没有停止对古巴的颠覆运动,为了避免政权遭美国颠覆,古巴政府决定完全倒向苏联,寻求苏联的军事援助。
1962年7月底,应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要求,苏联开始向古巴秘密运送中程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为了掩人耳目,苏联方面将这些武器装备伪装成普通货物,通过民间航运运往古巴。
到了1962年9月底,苏联已经完成了进攻型武器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运动。
而在此期间,整个美国的情报系统没有发现苏联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的迹象,苏联人的早期行动可谓是天衣无缝。
展开全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2年10月14日,美国空军在一次例行侦察行动中发现了古巴境内正在建设的导弹发射场,15日,美空军再次派出u-2高空侦察机对古巴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中央情报局则根据侦察机传回的图像确认苏联在古巴安装了极具杀伤力的进攻型中程导弹,当该讯息回传至白宫时,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大惊失色,立刻召集内阁研究对苏联的反制措施。
10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确定了行动方案:对古巴海岸实行封锁措施,对驶向古巴的苏联籍船只进行强行监视,以此来对苏联施加压力,逼迫其撤出部署在古巴地区的中程导弹。同时命令68个空军中队进入战备状态,做好对古巴进行空中打击的准备。
采取该方案的原因在于禁运检查的手段并不过激,不会立马激怒苏联,同时也给美国留有余地,正所谓进可打,退可商,将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10月23日,肯尼迪签署了对古巴的海上封锁禁令,美大西洋舰队和海岸警卫队对驶往古巴的所有船只进行拦截检查。
为了预防苏联人狗急跳墙,在隔离海区域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美大西洋舰队调集了由8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航母战斗群在古巴附近海域待命。
与此同时,不但美国境内的导弹部队处于战备状态,全球各地的美军也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谓是一触即发。
10月25日,封锁令后的两天,20余艘苏联船只驶向古巴海域隔离区,就在美方认为战争即将爆发之际,苏联船队却在抵达隔离区前返航,在核战争爆发的边缘之际,苏联方率先做出了妥协。
10月28日上午,彻夜未眠的肯尼迪终于收到了苏联主席赫鲁晓夫的回信。
出乎意料的是,赫鲁晓夫在信中表示愿意停止古巴导弹发射基地的相关建设,已经部署的中程导弹将全部装箱运回苏联,赫鲁晓夫的此封回信意味着持续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到此结束。
二 苏联为何妥协?
首先,赫鲁晓夫一开始就没有发动战争的打算,更没有考虑发动一场核大战。
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的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核平衡,所有苏联当局在危机处理中全程保持克制,避免让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竭力避免两国间的冲突升级,减少两国直接战争风险。
同样,肯尼迪也没有与苏联发动战争的意图,虽然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一再对外显示美国的强大军力和决心,并作出一副绝不妥协的强硬姿态,但这些只是为了促使苏联撤出驻扎在古巴的导弹部队。
双方领导人都清醒地认识到核战争意味着什么,人类最后的底线和良知避免了世界末日的上演。
除了苏联并不想与美国开战外,苏联妥协的另一大因素乃是双方的实力差距,虽然战后的美苏被誉为超级大国,但苏联无论是在军事还是经济实力上都远逊于美国,如果双方真的爆发战争,那么苏联的取胜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首先,苏联缺少大规模海外投送部队的能力,在南美地区缺少海外军事基地的苏联无法将部队第一时间投放在战场之上。
由于苏联当局专注于欧陆霸权,大力发展火箭及核武器,压缩海军发展及海军军费,导致苏联海军的大部分舰只还是斯大林时代的遗留产物。
一旦双方在加勒比海爆发海战,美海军完全可以利用航母力量和苏联舰队展开超视距作战,苏联舰队完全没有抵抗机会。
撇开相差悬殊的海上军力,苏联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众所周知,战争是烧钱的游戏,每一个想要发动战争的国家决策者必须要考虑本国的经济因素。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经济正处于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人民生活富足。
与之相对的是,苏联却陷入了发展停滞的陷阱之中,由于斯大林时代的畸形经济政策,大力发展重工业及军事工业,忽视轻工业及农业的发展,导致苏联的经济建筑呈现出一副“大头娃娃”的畸形景象,而农业长期不景气导致苏联出现了粮食危机,人们怨声载道。
在赫鲁晓夫上台后,苏共中央提出了赶超美国的宏伟目标,为此,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诸如开垦荒地,东迁西伯利亚等一系列刺激农业生产的计划。
尽管农业改革在开始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苏联薄弱的农业基础无法支撑其急功近利的改革政策,缺少相应激励机制和高昂的农业赋税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终以失败告终。
军力和经济的双重劣势使得苏联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国际环境的恶劣则进一步促使赫鲁晓夫做出妥协的决定。
对于拉丁美洲诸国来说,一旦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发射基地,拉丁美洲将陷入战争的旋涡之中,为避免战争,拉丁美洲诸国纷纷选择投靠美国。
美国在争取到拉丁美洲各国的支持后,又将此事提交至联合国,利用国际社会的舆论来向苏联方面施压。
在10月25日联合国例行召开的安理会上,美常驻联合国代表史蒂文斯对与会代表展示了u2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照片,确凿的证据使得早先支持苏联的亚非国家纷纷倒戈,放弃了原本立场,使苏联代表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中。
以上种种原因,最终促成了赫鲁晓夫的妥协。
三 古巴导弹危机的余波
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后,美国为向苏联表达诚意,撤出了其在土耳其及欧洲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双方达成了核平衡。
该危机也使得赫鲁晓夫意识到自己实力不足时不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而古巴导弹危机反而给了美苏两国一个缓和关系的契机,双方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和文化交流,并签订了领事和通航协定,美苏两国各自的核心利益都被对方所承认,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仅给美苏两国带来了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格局。
苏联方面在危机中的率先妥协让西欧各国意识到苏联不敢发动核战争,这导致苏联对欧洲的核讹诈完全失效,西欧诸国摆脱了笼罩在大陆上空的核阴影。
同时该危机也让西欧部分国家认识到仅靠美国是无法获得安全保障的,若要真正摆脱核战争的风险,就要具备进行核打击的能力,为此,法英两国加快了本国的核武器研究,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形成了核打击能力。
而对于处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各国而言,古巴导弹危机使他们看到了可以摆脱苏联控制的曙光,譬如罗马尼亚主席齐奥塞斯库高举独立自主和民族自尊政策,以及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爆发的“布拉格之春”,都是东欧各国为了抵抗苏联控制的实际体现,也为日后东欧剧变打下了基础。
除了改变现有的格局外,古巴导弹危机推动了限制核武器谈判。1963年8月,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
该条约同年10月10日生效,虽然该条约本质上是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的压迫,以达成核垄断的目的,但不得不说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杜绝了大规模核军备竞赛的可能性。
四 结语
虽然当下学界普遍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毁灭的一次,然而这场危机本质上是赫鲁晓夫的一次豪赌。
对于美苏两国而言,这场危机只有赢家,没有输家。赫鲁晓夫成功让苏联免于美国核打击的范围之中,美国也避免了自己的后花园陷入危机当中。
而赫鲁晓夫在危机中的妥协也彰显了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在危机中审时度势,清楚了解双方的实力差距,避免了更大危机的爆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